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7)

1. 傷寒䘌瘡方一十首

病源凡得傷寒及天行熱病,日數較多腹內有熱,又人食少,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食人五臟及下部也,䘌病之候,齒齦無色,舌上盡白,甚者唇里有瘡,四肢沉重,匆忽喜眠,如此皆為蟲食其肛,肛爛見五臟則死,當數看其上唇內有瘡唾血,唇內如粟瘡者,則心內懊憹痛,此蟲在上食其五臟,下唇內生瘡者,其人不寤,此蟲食下部,皆能殺人也。(出第八卷中)

肘後若病人齒齦無色,舌上白者,或喜眠憒憒,不知痛癢處,或下利,宜急療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以為意,下部生瘡,蟲食其肛,肛爛見五臟便死。

燒馬蹄作灰細末,豬膏和塗綿以導下部,日數度瘥。

又桃仁苦酒湯方。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及兩仁),苦酒(二升),鹽(一合)

上三味,煮取六合,去滓,盡服之。(並出第一卷中)

深師療䘌食下部,桃皮湯方。

桃皮(二兩),槐子(二兩),艾(二兩),大棗(三十枚擘一方用黃連)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之。

又療䘌蟲食下部方。

以泥作罌,以竹筒如指所,橫穿罌肚,筒一頭納下孔中,內如雞子艾燒之,人就罌口吹之,常令艾燒,強人可益艾甚良。(千金同)

又龍骨湯,治傷寒已八九日至十餘日,大煩渴熱盛,而三焦有瘡䘌者多下,或張口吐舌呵籲,咽爛口鼻生瘡,吟語不識人,宜服此湯,除熱毒止痢神方。

龍骨(半斤碎)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沉之井底令冷,服五合,余漸漸進之,恣意如飲,尤宜老少,無味殆如飲水,亦斷下。(文仲備急千金等同)

又療傷寒及諸病之後,內有瘡出下部煩者,黃連犀角湯方。

黃連(一兩去毛),烏梅(十四枚擘),犀角(三兩),青木香(半兩)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豬肉冷水等。(並出第十四卷中)

範汪療傷寒心中懊憹,下利,穀道中爛傷,當服懊憹散,以䘌藥納穀道中,懊憹散方。

雚蘆(十分),乾漆(二分),萹蓄(二分)

上三味,各異搗篩,粉粥飲服一錢匕,先食,日再服。(千金同)

又療䘌懊憹,麝香散方。

麝香(一分研),雄黃(一分研),丹砂(一分研),犀角(一分屑),羚羊角(一分研),青葙子(一分),黃連(一分),升麻(一分),桃仁(一分熬),貝齒(一分)

上十味並搗合下篩,先食以小麥粥服錢五匕,服藥訖復以錢五匕,綿裹以導穀道中,食頃去之,日三。忌豬肉冷水生血等物。(並出第三十三卷中)

小品青葙子散,療熱病有䘌,下部生瘡方。

青葙(一兩),雚蘆(四兩),狼牙(三分),橘皮(二分),萹蓄(二分切之)

上五味搗下篩,粥飲和合服兩錢匕,日三,不知,稍增之。(出第六卷中千金同有甘草一分)

白話文:

[傷寒䘌瘡方一十首]

**病因:**凡是得了傷寒或流行性熱病,病程比較長,肚子裡有熱,而且人吃得很少,腸胃空虛,這時體內的寄生蟲就會活動起來,尋找食物,它們會侵蝕人的五臟和下部(肛門)。

**䘌蟲病症狀:**牙齦失去血色,舌頭上全是白色,嚴重的話嘴唇內會長瘡,四肢感覺沉重,總是想睡覺。這些都是蟲子在啃食肛門的表現。如果肛門潰爛,以至於能看到內臟,那就會死亡。要注意觀察,如果上嘴唇內側長了像小米粒一樣的瘡,並且會吐血,那就表示心裡會煩躁疼痛,這是蟲子在上部啃食五臟。如果下嘴唇內側長瘡,而且人會昏睡,這是蟲子在下部啃食,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死亡。

**《肘後方》:**如果病人牙齦沒有血色,舌頭發白,或者喜歡昏睡,不知道哪裡痛癢,或者腹瀉,應該馬上治療下部(肛門),不了解情況的人,只會治療上部(頭面),不把下部當回事,導致下部生瘡,蟲子啃食肛門,肛門潰爛,看到內臟就死了。

治療方法:

  1. **燒馬蹄灰塗抹:**把馬蹄燒成灰,研成細末,用豬油調和塗抹在棉布上,塞入肛門內,每天數次,病就會好。

  2. 桃仁苦酒湯:

  • 材料: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和雙仁)、苦酒(兩升)、鹽(一合)
  • 做法:把以上三種材料一起煮,煮到剩六合,去除殘渣,一次喝完。
  1. 深師桃皮湯(治療蟲蝕下部):
  • 材料:桃皮(二兩)、槐子(二兩)、艾葉(二兩)、大棗(三十枚,切開,也可以用黃連代替)
  • 做法:把以上四種材料切碎,加入五升水煮,煮到剩三升,去除殘渣,溫熱分三次服用。
  1. 泥罌艾灸法(治療蟲蝕下部):
  • 做法:用泥土做一個罐子,在罐子肚子上橫向穿一個像手指粗細的竹筒,竹筒的一頭插入肛門,另一頭放入像雞蛋大小的艾絨點燃,讓病人對著罐口吹氣,保持艾絨燃燒,身體強壯的人可以多用一些艾絨,效果更好。
  1. 龍骨湯(治療傷寒後期高熱、口瘡、下痢):
  • 主治:傷寒病八九天到十幾天,出現極度口渴、高熱,三焦有瘡(䘌瘡)而腹瀉,或者張口吐舌,喉嚨潰爛,口鼻生瘡,胡言亂語,不認識人的情況。
  • 材料:龍骨(半斤,打碎)
  • 做法:加入一斗水煮,煮到剩四升,把藥沉入井底冷卻後服用五合,剩下的慢慢喝,像喝水一樣,老人小孩都可以用,沒有什麼味道,也可以止瀉。
  1. 黃連犀角湯(治療熱病後下部生瘡、煩躁):
  • 材料:黃連(一兩,去毛)、烏梅(十四枚,切開)、犀角(三兩)、青木香(半兩)
  • 做法:以上四種材料切碎,加入五升水煮,煮到剩一升半,分兩次服用。忌吃豬肉和喝冷水。
  1. 范汪懊憹散(治療傷寒心煩、下痢、肛門潰爛):
  • 主治:傷寒導致心煩、腹瀉,肛門潰爛。
  • 做法:使用懊憹散內服,再用䘌藥放入肛門。
  • 材料:雚蘆(十分)、乾漆(二分)、萹蓄(二分)
  • 做法:以上三味分別搗碎篩成粉末,用粥水沖服一錢匕,飯前服用,一天兩次。
  1. 麝香散(治療䘌蟲病導致的心煩):
  • 材料:麝香(一分,研磨)、雄黃(一分,研磨)、丹砂(一分,研磨)、犀角(一分,磨成粉末)、羚羊角(一分,研磨)、青葙子(一分)、黃連(一分)、升麻(一分)、桃仁(一分,炒熟)、貝齒(一分)
  • 做法:以上十味搗碎混合過篩,飯前用小米粥沖服五錢匕,服完藥再用五錢匕裝入棉布包中塞入肛門,過一會兒取出,一天三次。忌吃豬肉、喝冷水、生冷食物。
  1. 小品青葙子散(治療熱病導致下部生瘡):
  • 材料:青葙子(一兩)、雚蘆(四兩)、狼牙(三分)、橘皮(二分)、萹蓄(二分,切碎)
  • 做法:以上五種材料搗碎過篩,用粥水沖服兩錢匕,一天三次,如果沒有效果,可以稍微增加用量。
  1. 張文仲方(治療傷寒兼有䘌瘡):
  • 主治:傷寒,口唇生瘡,吐血。上嘴唇內側長瘡像小米粒一樣,則表示心煩疼痛,蟲子在上部啃食五臟。下嘴唇內側長瘡,人嗜睡,則蟲子在下部啃食。
  • 做法:取一個雞蛋,在頂部打個孔,取出蛋清,與一合熟漆攪拌均勻,使之像漆一樣濃稠,然後塞入肛門,仰臥吞服,過一會兒,或者半天,蟲子就會從肛門或者嘴裡排出。病情嚴重的,可以再次服用,直到熱退病癒。
  • 備註:凡是得了熱病,肚子裡有熱,吃得少,三蟲就會活動覓食,啃食人的五臟和下部。人很難察覺,可以服用此藥,不然就會被蟲子害死。
  • 另有方:
  • 材料:豬膽汁(一個)
  • 做法:把豬膽汁浸泡在半升苦酒中,煎煮三次,每次煮開就取出,藥溫時,空腹喝一口,蟲子就會死。有人用這個方法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