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二 (7)
卷第二十二 (7)
1. 蚰蜒入耳方三首
肘後療蚰蜒入耳方。
熬胡麻搗,以葛囊盛枕之,蟲聞香則自出。
又方
以水銀大豆許瀉耳中,歆臥空耳,向下擊銅器,叩齒十下,即出蚰蜒,呼為土蛄,似蜈蚣黃色細長是也。
備急療蚰蜒入耳神效方。
以牛酪滿耳灌之,即出,當半消,若入腹,空腹食好酪一二升,即化為黃水,不盡更服,神效。(肘後同)
白話文:
治療蚰蜒跑進耳朵的三種方法
方法一: 將炒過的胡麻搗碎,用葛布袋裝好當枕頭,蟲聞到香味就會自己爬出來。
方法二: 取大豆大小的水銀滴入耳朵,頭側向一邊,讓耳朵朝下,然後敲擊銅器,並叩齒十下,蚰蜒就會爬出來。這種蟲俗稱土蛄,外形像蜈蚣,但呈黃色細長。
方法三: 用牛酪灌滿耳朵,蟲就會自己出來。牛酪如果被吃進肚子裡,空腹喝一兩升的牛酪,就會化成黃水,如果還沒完全排除,就繼續服用,效果非常神奇。(這個方法《肘後方》也有記載)
2. 飛蛾入耳方二首
肘後療飛蛾入耳方。
先大吸氣,仍閉口掩鼻呼氣,其蟲隨氣一口出。
又方
閉氣,以筆管極吹之,即出。
白話文:
治療飛蛾飛入耳朵的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先深深吸一口氣,然後閉上嘴巴、用手掩住鼻子,再用力呼氣,蟲子就會隨著這口氣被吹出來。
第二個方法是,憋住氣,用筆管對著耳朵用力吹氣,蟲子就會被吹出來。
3. 蟻入耳方二首
肘後療蟻入耳方。
燒陵鯉甲末,以水和灌之,即出。
備急療蟻入耳方。
炙豬脂安耳孔上,即出,或兩邊。
白話文:
治療螞蟻跑進耳朵的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 將穿山甲的鱗片燒成灰,用水調和後灌入耳朵,螞蟻就會跑出來。
第二個方法: 將豬油烤熱後,放在耳朵孔上,螞蟻就會跑出來,兩邊耳朵都可使用。
4. 耳雜療方八首
廣濟療耳鳴或聾,漬酒方。
菖蒲(一斤),通草(一斤),磁石(一升碎綿裹)
上三物切,以絹袋盛,清酒二斗浸之,春夏三日,秋冬五日,溫服三合,漸加之至五合以下,丸藥亦甚良。
又療兩耳腫,膿水出,不聞人語聲方。
黃耆,升麻,犀角(屑),梔子(各六分),玄參(八分),干藍,芍藥,人參(各四分),大黃(八分),青木香,黃芩,芒硝(各六分)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食後少時以枸杞根湯下二十丸,漸增之。忌如常。
又療兩耳腫方。
青木香,防己,芍藥,玄參,白蘞,大黃,芒硝,黃芩(各八分),赤小豆(十分),紫葛(八分)
上十味搗散,以榆木白皮搗汁和之,塗布帛上,貼腫取消。
千金療卒聾方。
細辛(一分),菖蒲(一分),杏仁(三分),曲末(三分)
上四味搗篩,研杏仁合之如脂,棗核大以綿裹塞耳中,日一易,小瘥,二日一易,夜去之,旦即著。
又底耳方。
燒黃礬搗末,綿裹塞耳中,二三日即瘥。
又療耳干耵聹不可出方。
爛搗自死蚯蚓,取汁灌耳,不過數灌,即挑出之。(並出第六卷中)
千金翼赤膏,主耳聾齒痛方。
丹參(五兩),蜀椒(一升),大黃,白朮,細辛,芎藭(各一兩),大附子(十枚),乾薑(二兩),巴豆(十枚去心),桂心(四寸)
上十味銼,以苦酒漬一宿,以豬膏三斤煎,三上三下,藥成去滓,可服可摩,耳聾者,綿裹膏納耳中,齒冷痛,著齒間,諸痛皆摩,腹內有痛,以酒服一棗許大,咽喉痛,吞一棗核大一枚。(出第十一卷中)
崔氏療風氣及腰腳,並耳聾方。
磁石(十二兩碎),石菖蒲(四兩),通草(三兩),瞿麥(二兩),山茱萸(三兩),白朮(三兩),獨活(四兩),芎藭(二兩),薯蕷(三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二兩炮),桂心(三兩),生薑(五兩),杏仁(二兩去皮尖熬碎),茯神(二兩),人參,前胡(各三兩),蔥白(切一升),竹葉(一握),石膏(二兩碎)
上二十味切,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宜向暮服之,令盡。慎如常法,五日禁食羊肉。
白話文:
耳雜療方八首
廣濟方:治療耳鳴或耳聾,用藥酒浸泡的方法。
準備:菖蒲(一斤)、通草(一斤)、磁石(一升,敲碎後用棉布包好)。
將以上三種藥材切碎,用絹布袋裝好,放入二斗清酒中浸泡。春夏浸泡三天,秋冬浸泡五天。每次溫熱服用三合,逐漸增加到五合以下。也可以將藥材製成藥丸,效果也很好。
治療兩耳腫脹,流膿水,聽不清人說話的方法。
準備:黃耆、升麻、犀角屑、梔子(各六分)、玄參(八分)、乾藍、芍藥、人參(各四分)、大黃(八分)、青木香、黃芩、芒硝(各六分)。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飯後過一會兒,用枸杞根湯送服二十丸,逐漸增加用量。忌口事項同平常。
治療兩耳腫脹的方法。
準備:青木香、防己、芍藥、玄參、白蘞、大黃、芒硝、黃芩(各八分)、赤小豆(十分)、紫葛(八分)。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成散劑,用榆樹白皮搗汁調和,塗在布上,敷貼在腫脹處,可以消腫。
千金方:治療突然耳聾的方法。
準備:細辛(一分)、菖蒲(一分)、杏仁(三分)、酒麴末(三分)。
將以上四味藥材搗碎過篩,將杏仁研磨成糊狀,混合均勻,製成棗核大小的藥團,用棉布包裹後塞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症狀稍微減輕後,可以改為兩天更換一次,晚上取出,早上再塞入。
治療耳底的方法。
將燒過的黃礬搗成末,用棉布包裹後塞入耳中,兩三天即可痊癒。
治療耳內乾燥,耳垢無法取出的方法。
將自然死去的蚯蚓搗爛,取汁滴入耳中,滴數次後,即可將耳垢挑出。(出自第六卷中)
千金翼赤膏:主要治療耳聾、牙痛的方法。
準備:丹參(五兩)、蜀椒(一升)、大黃、白朮、細辛、芎藭(各一兩)、大附子(十枚)、乾薑(二兩)、巴豆(十枚,去心)、桂心(四寸)。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用苦酒浸泡一夜,再用三斤豬油煎煮,反覆加熱三次,去除藥渣,就製成藥膏。可以內服或外敷。耳聾者,用棉布包裹藥膏塞入耳中;牙齒冷痛者,將藥膏塗抹在牙齒之間;其他疼痛處,都可以塗抹藥膏。腹內疼痛者,用酒送服棗子大小的藥丸;咽喉疼痛者,吞服棗核大小的藥丸。(出自第十一卷中)
崔氏方:治療風氣、腰腳疼痛,以及耳聾的方法。
準備:磁石(十二兩,敲碎)、石菖蒲(四兩)、通草(三兩)、瞿麥(二兩)、山茱萸(三兩)、白朮(三兩)、獨活(四兩)、芎藭(二兩)、薯蕷(三兩)、甘草(二兩,炙過)、附子(二兩,炮製過)、桂心(三兩)、生薑(五兩)、杏仁(二兩,去皮尖並炒過)、茯神(二兩)、人參、前胡(各三兩)、蔥白(切碎,一升)、竹葉(一握)、石膏(二兩,敲碎)。
將以上二十味藥材切碎,用水一斗四升煎煮,煎至二升半,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最好在傍晚服用完畢。忌口事項同平常,五天內禁止食用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