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一 (14)
卷第二十一 (14)
1. 生膚息肉方八首
病源息肉淫膚,此由邪熱在臟,氣衝於目,熱氣攻於血脈,蘊積不散,結而生息肉,在於白睛膚瞼之間,即謂之息肉淫膚也。
肘後療目中生肉,稍長欲滿目,及生珠管方。
貝齒,真珠(分等)
上二味並研如粉,拌令和,以注肉上,日三四度良。
小品療眼膚肉生覆瞳子者方。
取針燒令赤爍著膚上,不過三爍縮也,有令人割之三複生,不如爍之良。
刪繁療肝熱不止,沖眼為眥赤脈,息肉閉痛不開,但熱勢彭彭不歇,及目睛黃,洗肝干藍飲方。
干藍(切),車前子,苦竹葉(切各三升),秦皮(三兩),細辛,決明子,蕤仁,山梔子,升麻,芍藥(各三兩)
上十味切,以水二斗煮乾藍。取一斗,去滓,取清八升煮藥,取一升下芒硝,三兩沸去滓,分再服。忌生菜。
千金療眼中息肉方。
驢脂石鹽末,和以注眥即瘥。
千金翼礬石散,主目翳及胬肉方。
礬石上上白者,納如黍米大於翳上及胬肉上,即令淚出,以綿拭之,令得惡汁盡,日一,其疾逐惡汁盡,日日漸自薄便瘥,好上上礬石,無過絳礬色明淨者,慎如療眼常法。
崔氏療人眼熱冷膚肉暗方。
光明硃砂(一兩研),硇砂(一兩研),漿水(一大升)
上三味,以五月五日合置銅器中,日曝使干,用刀子刮取,以新帛裹之,每夜眠時,著一米許安眼,四眥各一米盡,一月間內外暗者皆愈。忌生血物。(出第四卷中)
必效療眼熱胬肉及赤癢方。
黃連(一兩碎),竹葉(一兩切)
上二味,以水一升半煎,取半升置銅器中,湯上煎似稀錫止,臥時點眼中,熱淚出,即瘥止。
謝道人療眼風熱生赤肉方。
大黃(二兩),黃芩(一兩),甘草(炙),人參,地骨白皮,決明子(各三兩),防風,石膽地膚子,黃連,兔肝(各一兩),車前子(一升),螢火蟲(一兩枚)
上十三味搗篩為散,以鯉魚膽一合和丸,飲下十五至三十丸。忌豬肉、海藻、菘菜。
白話文:
生膚息肉方八首
息肉的病因是皮膚過度增生,這是因為體內邪熱積聚,熱氣向上衝擊到眼睛,熱氣侵襲血脈,積聚不散,凝結而產生息肉。這些息肉長在眼白和眼皮之間,就叫做息肉淫膚。
肘後方:治療眼中長肉,稍長就幾乎遮住整個眼睛,以及長出珠管的藥方。
貝齒、真珠(分等級)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混合均勻,塗抹在息肉上,一天塗抹三到四次,效果很好。
小品方:治療眼皮長肉,遮蓋瞳孔的藥方。
用針燒紅,快速點在長肉的部位,點三下左右肉就會縮小。有人用刀割除,但會反覆生長,不如燒灼效果好。
刪繁方:治療肝熱不止,熱氣上衝眼睛導致眼角紅腫,脈絡赤紅,息肉阻塞疼痛睜不開,熱勢旺盛不退,以及眼睛發黃的藥方。配合洗肝干藍飲。
干藍(切開)、車前子、苦竹葉(切開,各三升)、秦皮(三兩)、細辛、決明子、蕤仁、山梔子、升麻、芍藥(各三兩)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開,用水兩斗煮干藍,取出一斗,去除藥渣,再取清液八升煮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一升時加入芒硝三兩,煮沸後去除藥渣,分兩次服用。忌吃生菜。
千金方:治療眼中息肉的藥方。
驢脂和石鹽末混合,塗抹在眼角,病就會痊癒。
千金翼方:礬石散,主治眼睛翳障和胬肉的藥方。
選用最好的白色礬石,取像黍米大小的量,放在翳障和胬肉上,會流眼淚,用棉布擦拭,讓惡汁流盡。每天一次,隨著惡汁排出,病情會逐漸好轉。最好用紅色明亮的礬石,要像平時治療眼睛一樣謹慎。
崔氏方:治療眼睛因熱或寒導致的膚肉暗沉的藥方。
光明硃砂(一兩,研磨)、硇砂(一兩,研磨)、漿水(一大升)
將以上三味藥材,在五月初五混合放在銅器中,放在太陽下曝曬至乾燥,用刀刮取,用新絲綢包裹。每晚睡覺時,取米粒大小的藥粉,放在眼睛四個眼角,各放一粒,一個月內,內外暗沉的眼睛都會痊癒。忌吃生血的食物。(出自第四卷中)
必效方:治療眼睛熱性胬肉和紅腫癢的藥方。
黃連(一兩,搗碎)、竹葉(一兩,切開)
將以上兩味藥材,用水一升半煎煮,取半升放在銅器中,熬成稀糊狀,睡覺時點在眼睛裡,會流出熱淚,病就會痊癒。
謝道人方:治療眼睛風熱導致長出紅肉的藥方。
大黃(二兩)、黃芩(一兩)、甘草(炙烤過)、人參、地骨白皮、決明子(各三兩)、防風、石膽、地膚子、黃連、兔肝(各一兩)、車前子(一升)、螢火蟲(一兩枚)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搗碎成粉,用鯉魚膽一合混合製成藥丸,服用十五到三十丸。忌吃豬肉、海藻、菘菜。
2. 目風淚出方六首
病源目為肝之外候,若被風邪傷肝,肝氣不足,故令目淚出,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以鼻內氣,左手持鼻,除目暗泣出。又云:端坐伸腰,徐以鼻內氣,以手持鼻,除目暗淚出,又夫五臟六腑,皆有津液通於目者為淚。若臟氣不足,則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淚出,亦不因風而出不止,本無赤痛。(並出第二十八卷中)
深師療眼淚出,雞舌香丸方。
雞舌香(二銖),黃連(六銖),乾薑(一銖),蕤仁(一百枚),礬石(二銖熬)
上五味搗為末,以棗膏和丸如雞距,以注眼眥。忌豬肉。
又療眼白翳淚出,雞距丸方。
乾薑(三分),蕤仁(三十枚),雞舌香(十枚),黃連(二銖),胡粉(四銖),礬石(五銖熬)
上六味搗末,以棗膏丸如雞距,注眼大眥,日再,忌豬肉。
又療風淚出,眼癢痛,散方。
貝齒(十枚燒),決明子,黃連,細辛,乾薑(各一分)
上五味搗下篩,以指瓜取如麻子注眥中,日再三,夏月加乾薑一分,眼痛以三指撮二合水煮三沸,去滓,以汁洗之良。(何漢壽用甚有效驗)
集驗療目中風寒,淚出眥赤癢,乳汁煎方。
黃連(三分),蕤仁(二分),乾薑(四分)
上三味搗散,以乳汁一升漬藥一宿,明旦於微火上煎得三合,綿絞去滓,取如米納眥中。
崔氏療目淚出方。
苦酒(一斗),古錢(一百五十文)
上二味,以苦酒漬錢,微火煎取三升,去錢,濾取汁更煎,取七合,漸漸點著眥中甚良。
又療目中煙淚出不得開即刺痛方。
取石鹽如大豆許用納目中習習,去鹽以冷水洗,數日瘥。(並出第四卷中)
白話文:
[目風淚出方六首]
眼睛是肝臟功能的外在表現。如果受到風邪侵襲,導致肝臟受損,肝氣不足,就會引起眼睛流淚。針對這種情況,有湯藥、熨敷、針灸、砭石等療法,另外還有一些扶正補虛的調養方法,附在後面。
養生導引法中提到,用鼻子吸氣,左手按住鼻孔,可以幫助改善眼睛昏暗、流淚的狀況。還提到,端正坐姿,挺直腰背,慢慢用鼻子吸氣,用手按住鼻孔,也能改善眼睛昏暗、流淚的情形。另外,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津液可以通到眼睛,形成淚水。如果臟腑之氣不足,就無法控制這些液體,導致眼睛自然流淚,這種流淚並非因為風邪引起,而且眼睛不會紅腫疼痛。
深師治療眼淚出的雞舌香丸方
雞舌香(2銖),黃連(6銖),乾薑(1銖),蕤仁(100枚),煅燒過的礬石(2銖)
將以上五味藥材搗成粉末,用棗膏調和成丸子,像雞的腳趾大小,塗在眼角。禁食豬肉。
治療眼白翳、流淚的雞距丸方
乾薑(3分),蕤仁(30枚),雞舌香(10枚),黃連(2銖),胡粉(4銖),煅燒過的礬石(5銖)
將以上六味藥材搗成粉末,用棗膏調和成丸子,像雞的腳趾大小,塗在眼角,每天兩次。禁食豬肉。
治療風邪引起的流淚、眼睛癢痛的散方
煅燒過的貝齒(10枚),決明子、黃連、細辛、乾薑(各1分)
將以上五味藥材搗成粉末,過篩,用指甲取少量,像麻子大小,塗在眼角,每天兩三次。夏天可以增加乾薑的用量至2分。如果眼睛疼痛,用三指捏取約40毫升水,煮沸三次,去除藥渣,用藥汁清洗眼睛,效果很好。(何漢壽使用此方,效果非常顯著)
集驗方治療眼睛受風寒,流淚、眼角發紅發癢的乳汁煎方
黃連(3分),蕤仁(2分),乾薑(4分)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成粉末,用200毫升乳汁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用小火煎煮至約60毫升,用紗布過濾去除藥渣,取少量,像米粒大小,放入眼角。
崔氏治療眼淚出的藥方
苦酒(約2000毫升),古錢(150枚)
將古錢浸泡在苦酒中,用小火煎煮至約600毫升,取出錢幣,過濾藥汁,再煎煮至約140毫升,慢慢點在眼角,效果很好。
治療眼睛被煙熏到、流淚、睜不開、刺痛的藥方
取少許石鹽,像大豆大小,放入眼睛中,等一會兒,取出鹽,用冷水清洗,數日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