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 (8)
卷第二十 (8)
1. 風水方八首
病源風水者,由腎脾氣虛弱所為也,腎勞則虛,虛則汗出,汗出逢風,風氣內入,還客於腎,脾虛又不能制於水,故水散溢皮膚。又與風濕相搏,故云風水也。令人身浮腫,如里水之狀,頸脈動時咳,按腫上凹而不起也,骨節疼痛而惡風是也,脈浮大者名風水也。(出第二十一卷中)
深師療大風水脈浮,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但下重,故知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木防己湯方。
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白朮(四兩),木防己(四兩),甘草(二兩炙),黃耆(五兩)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喘者加麻黃,身重胃中不和者,加芍藥,氣上衝者加桂心,下久寒者加細辛防己黃耆。為本服藥欲解,當如蟲行皮中狀,從腰以下冷如冰,服湯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溫下,令得汗,汗出則愈也。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又療風水氣,舉身腫滿,短氣欲絕。大豆湯方。
大豆(一升),杏仁(一升去尖皮熬),黃耆(二兩),防風(三兩),白朮(五兩),木防己(四兩),茯苓(四兩),麻黃(四兩去節),甘草(四兩炙),生薑(六兩),清酒(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三斗,先煮豆取一斗,去滓,納酒及藥,煮取七升,分七服,一日一夜令盡,當下,小便極利,神驗。忌大醋,余忌同前。
又療暴水風水氣水腫,或瘡中水,通身皆腫,香薷術丸方。
干香薷(一斤),白朮(七兩)
上二味搗術下篩,濃煮香薷取汁,和術為丸,飲服如梧子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極良,夏取花葉合用亦佳。忌青魚,余忌同前。
崔氏療風水腫,毒氣遍身方。
楮白皮(三兩),桑根白皮(五兩),橘皮(一兩),紫蘇(四兩),生薑(四兩),大豆(三升)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升,絞去滓,分溫為四服,與三劑佳,百日內忌咸酢。(出第六卷中)
古今錄驗療風水惡風,舉身悉腫,脈浮不渴,欲自有汗而無大熱,越婢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大棗(十五枚擘)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炮,風水加朮四兩,服如上法,咳肺脹加半夏五合洗,一服五合,稍稍增之。忌豬羊肉,余忌同前。(此本仲景傷寒論方云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
又療風水腫,症癖酒癖方。
商陸根(一斤薄切)
上一味,以淳酒二斗漬三宿,服一升當下,下者減從半升起,日三服盡,更合,不堪酒者,以意減之。忌犬肉。
又甘遂丸,療人風水黃疸,體大如囊,面目皆合,陰腫如斗,正如霜瓜方。
白話文:
風水病八種治療方法
風水病的原因是腎和脾的氣虛弱。腎過度勞累就會虛弱,虛弱就會出汗。出汗時如果吹到風,風邪就會進入體內,侵襲腎臟。脾虛又不能控制水分,所以水分會散佈到皮膚表面。風邪和濕氣相互搏擊,所以稱為風水病。這種病會導致身體浮腫,像積水一樣。頸部的脈搏跳動時會咳嗽,按壓腫脹的地方會凹陷下去而不能馬上彈回。骨頭關節疼痛而且怕風,這是風水病的症狀。脈象浮而大的,也稱為風水病。
如果醫師診斷出患者脈象浮,這是風邪在體表。患者可能頭部出汗,體表沒有其他疾病,但會感到下半身沉重,所以知道腰部以上是正常的,腰部以下會腫脹甚至陰部也腫脹,難以彎曲伸展。可以服用木防己湯治療。
木防己湯的藥方: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掰開)、白朮(四兩)、木防己(四兩)、甘草(二兩,炙過)、黃耆(五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好,加入六升水煮成二升,分三次服用。如果喘氣,加麻黃;如果身體沉重,胃不舒服,加芍藥;如果氣往上衝,加桂心;如果下半身長期寒冷,加細辛。服用此藥後,會感到皮膚裡像有蟲子在爬一樣,腰部以下冷得像冰塊。服藥後坐在被子上,再用一條被子裹住腰部以下保暖,使之發汗,出汗後病就會好。忌食海藻、菘菜、桃子、李子、麻雀肉等食物。
另一個治療風水氣的方法,是針對全身腫脹、呼吸困難的患者。可以服用大豆湯治療。
大豆湯的藥方:大豆(一升)、杏仁(一升,去尖皮炒過)、黃耆(二兩)、防風(三兩)、白朮(五兩)、木防己(四兩)、茯苓(四兩)、麻黃(四兩,去節)、甘草(四兩,炙過)、生薑(六兩)、清酒(一升)。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切好,加入三斗水,先煮大豆至剩下一斗水,去除豆渣,再加入清酒和藥材,煮成七升,分七次服用,一天一夜服完。服用後會排泄,小便非常通暢,效果很好。忌食大量醋,其他禁忌同前。
還有一個治療急性水腫、風水氣腫、或傷口積水、全身腫脹的方法,可以服用香薷術丸治療。
香薷術丸的藥方:乾香薷(一斤)、白朮(七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碎,白朮過篩,濃煮香薷取汁,和白朮一起做成丸,每次服用如梧桐子大小的十丸,每天四五次,有利尿的功效,效果極佳。夏天可以取香薷的花葉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忌食青魚,其他禁忌同前。
崔氏還有一個治療風水腫、全身毒氣的方法。
崔氏的藥方:楮樹白皮(三兩)、桑樹根白皮(五兩)、橘皮(一兩)、紫蘇(四兩)、生薑(四兩)、大豆(三升)。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好,加入九升水煮成一升,擠掉藥渣,分成四次溫服,服用三劑效果最好。一百天內要忌食鹹味和酸味食物。
古今驗方中記載一個治療風水病,怕風、全身腫脹、脈象浮、不口渴、有出汗慾望但沒有高熱的方法,可以服用越婢湯治療。
越婢湯的藥方:麻黃(六兩,去節)、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過)、石膏(半斤,打碎)、大棗(十五枚,掰開)。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好,加入六升水,先煮麻黃沸騰兩次,撈出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成三升,分三次服用。怕風的加附子一枚(炮製過),風水病的加白朮四兩。服用方法同上。咳嗽肺脹的加半夏五合(洗過),每次服用五合,可以慢慢增加劑量。忌食豬肉、羊肉,其他禁忌同前。
另一個治療風水腫、痞塊和酒癖的方法。
藥方:商陸根(一斤,切薄片)。
將商陸根用純酒兩斗浸泡三天,每次服用一升,會產生腹瀉,腹瀉者減半升開始服用,每天三次服完,可以再次浸泡。不勝酒力者,可以酌情減量。忌食狗肉。
還有一個甘遂丸,可以治療風水、黃疸病,患者身體腫大如囊,面目腫脹難辨,陰部腫大如斗,就像霜凍的瓜一樣。
甘遂丸的藥方:甘遂(二兩,熬過)、葶藶子(二兩,熬過)、杏仁(五十枚,熬過)、巴豆(四十枚,去心皮熬過)。
將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做成如大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用溫水送服,會引起嘔吐,如果沒有反應,可以吃到五丸。禁食野豬肉和蘆筍。
另外,麻黃湯可以治療風水,導致身體、臉部都浮腫,腰背、大腿牽扯疼痛,無法進食。
麻黃湯的藥方:麻黃(五兩,去節)、桂心(四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過)、附子(二枚,炮製過)。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好,加入一斗水,先煮麻黃至水減少兩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成三升,每次服用一升,每天三次。禁忌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