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0)

1. 傷寒癖實及宿食不消方二首

病源此謂被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熱不解,腹滿而痛,此為胃中有干糞挾宿食故也,或先患寒癖,因有宿食,又感於傷寒,熱氣相搏,故宿食不消也。(出第八卷中)

深師快豉丸療傷寒留飲,宿食不消,一名續命丸方。

黃芩五兩,大黃(五兩),梔子仁(十六枚),黃連(五兩去毛),豉(一升熬),甘遂(三兩太山者),麻黃(五兩去節),芒硝(二兩),巴豆(一百枚去皮及心熬研)

上九味搗篩,白蜜和丸如梧子服三丸,以吐下為度,若不吐利加二丸,一本有杏仁七十枚。忌豬肉冷水蘆筍肉。(出第十四卷中範汪同)

古今錄驗續命丸,療傷寒及癖實痰飲百病方

大黃(五兩),黃連(一兩),麻黃(五兩去節),甘遂(三兩熬),黃芩(二兩),芒硝(二兩研),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熬),巴豆(一百枚去心熬研),豉(一升熬)

上九味搗篩,蜜和丸,得傷寒一日服一丸,如小梧子大,二日二丸,至六七日六七丸,但吐下得汗愈若水澼及痰實,服三五丸,日二。忌豬肉冷水蘆筍。(範汪延年刪繁同出第三卷中)

白話文:

病因:

這種情況指的是,患者在被瀉藥治療後,六七天沒有排便,身體煩躁發熱沒有緩解,腹部脹滿而且疼痛,這是因為胃裡有乾燥的糞便夾雜著沒消化的食物。也可能是患者原本就有寒症積聚,加上有沒消化的食物,又感染了風寒,熱氣相互搏擊,所以導致食物無法消化。(出自第八卷中)

深師快豉丸,治療傷寒後遺留的停飲、宿食不消,又名續命丸

藥方組成:黃芩五兩、大黃五兩、梔子仁十六枚、黃連五兩(去除毛)、豆豉一升(炒過)、甘遂三兩(選用太山出產的)、麻黃五兩(去除莖節)、芒硝二兩、巴豆一百枚(去除外皮和內心,炒過研磨成粉)

將以上九味藥材搗碎過篩,用白蜜調和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服用三丸,以達到吐或瀉的效果為標準。如果沒有吐瀉,可以增加兩丸。另一種版本有加入杏仁七十枚。忌食豬肉、冷水、蘆筍。(出自第十四卷中,範汪也記載了這個方子)

古今錄驗續命丸,治療傷寒、積滯、痰飲等百病的藥方

藥方組成:大黃五兩、黃連一兩、麻黃五兩(去除莖節)、甘遂三兩(炒過)、黃芩二兩、芒硝二兩(研磨成粉)、杏仁七十枚(去除外皮尖端,炒過)、巴豆一百枚(去除內心,炒過研磨成粉)、豆豉一升(炒過)

將以上九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劑。如果是治療傷寒,第一天服用一丸,大小如小梧桐子,第二天服用兩丸,到第六七天服用六七丸。只要能吐、瀉、發汗就會痊癒。如果是治療水腫或痰積,服用三五丸,每天兩次。忌食豬肉、冷水、蘆筍。(範汪的《延年》也刪減部分內容後收錄了這個方子,出自第三卷中)

2. 傷寒春冬咳嗽方三首

病源此由邪熱客於肺也,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於咳,水氣乘之故咳嗽。(出第八卷中)

小品射干湯主春冬傷寒,秋夏中冷咳嗽,曲拘不得氣息喉鳴啞失聲干嗽無唾,喉中如哽者方。

射干(二兩),半夏(五兩洗),杏仁(二兩去皮尖兩仁),乾薑(二兩炮),甘草(二兩炙),紫菀(二兩),肉桂(二兩),吳茱萸(二兩),當歸(二兩),橘皮(二兩),麻黃(二兩去節),獨活(二兩)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始病一二日者,可服此湯,汗後重服勿汗也,病久者初服可用大黃二兩,初秋夏月暴雨冷,及天行暴寒,熱伏於內宜生薑四兩代乾薑,除茱萸,用枳實二兩炙。忌羊肉海藻菘菜餳生蔥。(出第六卷中)

古今錄驗下氣橘皮湯,療春冬傷寒秋夏冷濕咳嗽喉中鳴聲上氣不得下,頭痛方。

橘皮,紫菀,麻黃(去節),杏仁(去雙仁尖皮),當歸,桂枝,甘草(炙),黃芩(各三分)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重合之。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三卷中)

延年療傷寒骨節疼頭痛眼睛疼咳嗽知母湯方。

知母(二兩),貝母(三兩),乾葛(三兩),芍藥(三兩),石膏(四兩碎裹),黃芩(三兩),杏仁(一兩去皮尖及雙仁),梔子仁(三兩擘)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為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服。忌蒜面七日。(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傷寒春冬咳嗽方三首]

病因是因為外來的邪熱侵入肺部。當上焦(指胸腔以上部位)有熱時,患者一定會想喝水,水停留在心下(指胃部附近),就會使肺氣浮散。肺主管咳嗽,當水氣侵犯肺部時,就會引起咳嗽。

小品射干湯,主要治療春冬季節因傷寒引起的咳嗽,以及秋夏季節因受寒引起的咳嗽。症狀包括:身體蜷曲難以伸直,呼吸困難,喉嚨發出哮鳴聲、聲音嘶啞、乾咳無痰,或覺得喉嚨像被東西卡住。

藥方組成:射干(八錢),半夏(二十錢,洗過),杏仁(八錢,去皮尖和兩枚仁),乾薑(八錢,炮製過),甘草(八錢,炙烤過),紫菀(八錢),肉桂(八錢),吳茱萸(八錢),當歸(八錢),橘皮(八錢),麻黃(八錢,去節),獨活(八錢)。

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碎後,加入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藥汁,去除藥渣,溫熱後分三次服用。剛發病一兩天的患者可以服用此方,如果服藥後發汗過多,就不要再次服用,避免再次發汗。病程較久的患者,初次服用時可以加入大黃八錢。初秋夏季節如果遇到暴雨受寒,或是天氣突發寒冷,導致熱邪潛伏在體內,可以使用生薑十六錢代替乾薑,去除吳茱萸,並加入枳實八錢(炙烤過)。服藥期間禁食羊肉、海藻、菘菜、麥芽糖和生蔥。

古今錄驗下氣橘皮湯,主要治療春冬季節因傷寒,以及秋夏季節因受寒濕引起的咳嗽,症狀包括:喉嚨發出哮鳴聲,氣喘上逆,頭痛。

藥方組成:橘皮,紫菀,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和雙仁),當歸,桂枝,甘草(炙烤過),黃芩(各十二分)。

以上八味藥材切碎後,加入七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汁,分三次服用,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再次服用。服藥期間禁食海藻、菘菜和生蔥。

延年療傷寒骨節疼頭痛眼睛疼咳嗽知母湯,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關節疼痛、頭痛、眼睛痛和咳嗽。

藥方組成:知母(八錢),貝母(十二錢),葛根(十二錢),芍藥(十二錢),石膏(十六錢,搗碎後用布包),黃芩(十二錢),杏仁(四錢,去皮尖和雙仁),梔子仁(十二錢,剝開)。

以上八味藥材切碎後,加入七升水煎煮,取二升五合藥汁,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藥後,如果感覺像走了八九里路一樣,就可以再次服用。服藥期間禁食大蒜和麵食七天。

3. 傷寒攻目生瘡兼赤白翳方六首

病源目者臟腑之精華,肝之外候也,傷寒熱毒壅滯,熏蒸於肝上攻於目,則令目赤腫痛若毒氣盛者眼生翳膜又肝開竅於目,肝氣虛熱,乘虛上衝於目,故目赤痛重者生瘡翳白膜息肉。(出第八卷中)

肘後療傷寒大病後,熱毒攻目方。

煮蜂房以洗之,日六七度。(張文仲同)

又方

冷水漬青布以掩目。(張文仲同)

又療熱病後生翳方。

燒豉二七粒末,納管中以吹之。(並出第二卷中文仲備急同)

小品漏蘆連翹湯,療傷寒熱毒,變作赤色癰疽丹疹腫毒,及眼赤痛生障翳,悉主之方兼療天行。

漏蘆(二兩),連翹(二兩),黃芩(二兩),麻黃(二兩去節),白蘞(二兩),升麻(二兩),甘草(二兩炙),大黃(三兩切),枳實(三兩炙)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相去二食頃更服,熱盛者可加芒硝二兩。忌海藻菘菜等物。(千金同)

又秦皮湯,療毒病沖眼忽生赤翳,或白,或腫膚起,或赤痛不得視光,痛入心肝或眼外浮腫如吹汁出,生膜覆珠子方。

秦皮(二兩),前胡(二兩),常山(二兩),黃芩(二兩),升麻(二兩),芍藥(二兩),白薇(二兩),枳實(二兩炙),大黃(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十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二食頃更服,若盛熱者可加芒硝二兩。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出第六卷中一方加蕤仁一兩梔子仁半兩)

張文仲秦皮湯,主傷寒病熱,毒氣入眼,生赤脈赤膜白膚白翳者,及赤痛不得見光,痛毒煩惱者神效方。

秦皮,升麻,黃連(各一兩)

上三味切,以水洗去塵,用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冷之,分用三合,仰眼,以綿繞箸頭,取湯以滴眼中,如屋漏狀,盡三合止,須臾復用,日五六遍乃佳。忌豬肉冷水。(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傷寒攻目生瘡兼赤白翳方六首

眼睛是五臟六腑的精華所在,也是肝臟的外在表現。當傷寒的熱毒積聚阻塞,向上熏蒸肝臟,進而向上侵犯眼睛時,就會導致眼睛紅腫疼痛。如果毒氣嚴重,眼睛會長出翳膜。此外,肝臟與眼睛相通,當肝氣虛弱有熱時,會趁虛向上衝到眼睛,因此眼睛紅腫疼痛嚴重時,會長出瘡、翳膜、白色薄膜和息肉。

肘後治療傷寒大病後,熱毒侵犯眼睛的方子:

用蜂房煮水清洗眼睛,每天清洗六七次。

又一方:

用冷水浸濕青布敷在眼睛上。

又治療熱病後長翳膜的方子:

將十四粒豆豉燒成末,用管子吹入眼睛。

小品漏蘆連翹湯,治療傷寒熱毒,轉變成紅色癰疽、丹疹腫毒,以及眼睛紅腫疼痛、長出遮蔽視力的翳膜,對天行病也有效:

漏蘆(二兩)、連翹(二兩)、黃芩(二兩)、麻黃(二兩,去除節)、白蘞(二兩)、升麻(二兩)、炙甘草(二兩)、大黃(三兩,切開)、枳實(三兩,炙)

以上九味藥材切碎,用水九升煮成三升,去除藥渣,溫熱分三次服用,每次間隔大約兩個吃飯時間。如果熱毒嚴重,可以加入芒硝二兩。忌食海藻、菘菜等食物。

又秦皮湯,治療毒邪侵犯眼睛,突然長出紅色翳膜,或白色翳膜,或眼皮腫脹,或紅腫疼痛無法直視光線,疼痛深入心肝,或眼外浮腫如吹氣一般,有汁液流出,長出薄膜覆蓋眼珠的方子:

秦皮(二兩)、前胡(二兩)、常山(二兩)、黃芩(二兩)、升麻(二兩)、芍藥(二兩)、白薇(二兩)、炙枳實(二兩)、大黃(三兩)、炙甘草(二兩)

以上十味藥材,用水八升煮成三升,分三次服用,每次間隔大約兩個吃飯時間。如果熱毒嚴重,可以加入芒硝二兩。忌食海藻、菘菜、生蔥、生菜。 (另有一方加入蕤仁一兩、梔子仁半兩)

張文仲秦皮湯,主要治療傷寒病發熱,毒氣侵入眼睛,長出紅色血絲、紅色薄膜、白色皮膚、白色翳膜,以及紅腫疼痛無法直視光線,因疼痛而煩躁的病症,效果極佳:

秦皮、升麻、黃連(各一兩)

以上三味藥材切碎,用水洗淨灰塵,再用水四升煮成二升半,放涼。取三合,仰臥,用棉花纏繞筷子頭,蘸取藥湯滴入眼睛,像屋簷滴水一樣,直到用完三合為止,過一會兒再用,每天五六次效果更好。忌食豬肉、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