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3)

1. 腳氣腫滿方二十九首

上十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一服十五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其藥用桑白皮切五合,赤小豆一合,通草一兩切,水二升,煮取一升下藥,忌生蔥。(出下卷中)

蕭亮療腳氣腫盛,因生瘡積年不瘥,膿血長流,依狀是風毒氣,為冬間服藥酒擁滯,散在腠理,宜服此方,療風癢及舊癬疥百病,輕腰腳,兼通大腸,療肺中熱毒氣方。

漏蘆,葳蕤,烏蛇脯(炙各二十四分),枳實(十二分炙),秦艽(九分),苦參(一斤搗去筋脈取粉),漢防己(八分),玄參(二十二分),干麥門冬(十二分去心),白朮,黃耆(各十二分),大黃(二十四分),黃芩(八分)

上十三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一服四十丸,日再,漸加至五十丸,無問食前食後服,酒浸藥下之。

又方

牛蒡根(切二大升),枳實(八兩炙),磁石(一斤),薏苡仁(一升),玄參(六兩),烏蛇脯(六兩炙),生地黃(切二大升),烏豆(小粒者一大升)

上八味細切。絹袋盛,以好無灰酒一大斗,浸經三日,任性多少,將以下前藥。

又洗方。

漏蘆(一大升),白蘞(五兩),甘草(三兩炙),蒺藜子,槐白皮,五加根皮(各一大升)

上六味切。以水二大斗,煮取六升,納芒硝半大升,癢即洗,其湯微溫如人體,如瘡熱濕布䫀上。忌海藻菘菜。

又解風毒入腰腳暴悶痛飲子方。

生犀角(屑),蜀升麻,黃芩,干藍,漢防己,枳實(炙各二兩),漏蘆(三兩炙),白蘞(一兩),梔子仁(十個),甘草(原缺分兩)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三合,絞去滓,分溫三服,不問食前後。忌海藻菘菜酢。(此方忌酢恐更有茯苓)

又䫀方。

取前方加大黃三兩,梔子四十顆,取軟白布剪作三二十筒孔,納藥汁中浸濕,敷瘡上,干即換。

近效療腳氣,兩腳腫滿,暴破衝心,眾醫不瘥方。

小便(三升),黍(三斤)

上二味相和煮三五沸,將浸腳,日三四度,極神效,其藥於水盆中盛,下著火暖之,如池甕法,周迴泥塞,然後浸腳,捋使汗出,立效。

白話文:

腳氣腫滿方二十九首

將以上十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一天服用兩次,可以逐漸增加到二十丸。煎藥時,取桑白皮切碎五合,赤小豆一合,通草一兩切碎,加水兩升煮到剩下一升,然後用這藥湯送服藥丸。服藥期間忌食生蔥。

蕭亮治療腳氣腫盛,因為生瘡多年不癒,膿血不斷流出,根據情況判斷是風毒氣引起的。可能是冬天服用藥酒導致藥性積滯在皮膚紋理之間。應該服用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風癢、舊的癬疥等各種疾病,使腰腳輕便,同時也能疏通大腸,還能治療肺中的熱毒氣。

藥方組成:漏蘆、葳蕤、炙烏蛇脯(各二十四分),炙枳實(十二分),秦艽(九分),苦參(一斤,搗碎去除筋脈取粉),漢防己(八分),玄參(二十二分),去心的乾麥門冬(十二分),白朮、黃耆(各十二分),大黃(二十四分),黃芩(八分)。

將以上十三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四十丸,一天服用兩次,可以逐漸增加到五十丸。無論飯前飯後都可服用,用酒送服藥丸。

另一個藥方:

牛蒡根(切碎兩大升),炙枳實(八兩),磁石(一斤),薏苡仁(一升),玄參(六兩),炙烏蛇脯(六兩),切碎的生地黃(兩大升),小粒烏豆(一大升)。

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用絹袋裝好,放入一大斗好且無灰的酒中浸泡三天。每次服用藥酒的量隨意,可以配合服用之前的藥。

另一個洗腳方:

漏蘆(一大升),白蘞(五兩),炙甘草(三兩),蒺藜子、槐白皮、五加根皮(各一大升)。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加水兩大斗煮到剩六升,加入芒硝半大升,等藥湯稍微溫熱,像人體溫度一樣時就可以用來洗腳,止癢效果好。如果有瘡,可以用熱濕布敷在上面。洗腳期間忌食海藻和菘菜。

另一個藥方,可以用來解除風毒侵入腰腳導致的突然悶痛:

犀角屑(生用),蜀升麻、黃芩、干藍、漢防己、炙枳實(各二兩),炙漏蘆(三兩),白蘞(一兩),梔子仁(十個),甘草(缺少劑量)。

將以上十種藥材切碎。加水八升煮到剩二升三合,過濾掉藥渣,分三次溫服,不論飯前飯後。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菜和醋。(這個藥方忌醋,可能也忌茯苓)。

另一個敷藥方:

在之前藥方的基礎上加大黃三兩,梔子四十顆。取柔軟的白布剪成三二十個小筒,將藥汁浸濕,敷在瘡上,乾了就換。

近期有效的治療腳氣,雙腳腫脹,突然破潰,導致胸悶,許多醫生都治不好的藥方:

小便(三升),黍米(三斤)。

將以上兩種食材混合煮三五次沸騰,用來浸泡雙腳,一天三四次,效果非常好。將藥湯盛在水盆中,在盆下用火加熱,就像池塘或甕一樣,周圍用泥封好,然後浸泡雙腳,搓揉使之出汗,效果立即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