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八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19)

1. 腳氣衝心煩悶方二十二首

犀角(二兩屑),桑根白皮(四兩),白朮(二兩),桂心(二兩),香豉(一升),防己(二兩),紫蘇(一握),前胡(四兩),橘皮(三兩),黃芩(三兩),茯苓(三兩),大棗(十枚擘),生薑(一兩)

上十三味切。以水九升浸一宿,煮取二升七合,或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以下氣利小便為度,忌酢物桃李雀肉生蔥等。

又犀角麻黃湯方。

犀角(二兩屑),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一兩炙),茯苓(二兩),防己(二兩),黃芩(一兩),石膏(三兩),附子(一兩炮),白朮(一兩),芎藭(一兩),防風(一兩),當歸(一兩),生薑(三分),細辛(一兩),桂心(一兩)

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沫訖,取汁八升,下諸藥,煎取二升七合,分三服。相去十里久,服訖覆取汗。待三四日後,若其皮膚不仁瘥即停,不瘥宜更服之,不得過三劑即瘥,瘥訖腳中無力者,宜服獨活犀角湯二三劑即愈。

又獨活犀角湯。

獨活(三兩),犀角(二兩屑),石斛(二兩先煮),丹參(二兩),側子(一兩炮),防風(二兩),防己(二兩),芎藭(二兩),生薑(三兩),當歸(二兩),芍藥(三兩),茯苓(四兩),桂心(一兩半)甘草(二兩炙)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三服,相去十里久,服訖任臥,不須取汗。凡服三二劑,隔五日一服,初服此藥,覺腹內氣散,兩腳有力,行動無妨,或可即停,又可常服香豉酒,灸三里穴絕骨各三百壯。

又香豉酒方。

取香豉一斗,以酒三斗,浸三日。取飲任性多少,利即減之,不利任性,其中用橘皮生薑調適香味,任意服盡復作,以瘥為度。(並出第六卷中)

文仲療腳氣心煩不下食方。

牛乳(一小升),杏仁(四十九枚),橘皮(一分切),生薑(一兩切)

上四味合煎取八合,空心頓服令盡,虛人或微利,亦無苦,有人服驗。(備急同)

又毒氣攻心欲死者,方與蘇徐木瓜二物相加減用。

吳茱萸(四升),淡竹葉(切一升)

上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分五服,兼主上氣腫滿,蘇恭云:大快,比加檳榔仁。(四十枚末之)更快於本方,備急同,徐王用尋常氣滿,日服一劑,檳榔(七枚合皮碎),橘皮(一兩)厚朴(炙)吳茱萸(各三兩)生薑(四兩)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此湯性溫,去冷脹。亦蘇家之法。(備急同)

又若毒氣攻心,手足脈絕,此亦難濟,不得已作此湯,十愈七八方。(千金云治腳氣入腹困悶欲死腹脹茱萸湯方)

吳茱萸(六升),木瓜(二枚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或以吐汗便活,蘇恭云,服得活甚易。但鑽擊一作急少時熱悶耳。此方是為起死,是高麗老師方,與徐王方相似,故應神妙,備急千金蘇徐同,方云無木瓜,可取吳茱萸一色煮服,又方:加青木香(三兩)犀角(二兩屑)亦云此湯起死人。

白話文:

腳氣衝心煩悶的二十二個藥方

方一

藥材:犀角(磨成粉末,約75克)、桑樹根白皮(約150克)、白朮(約75克)、桂心(約75克)、豆豉(約1.8升)、防己(約75克)、紫蘇葉(一把)、前胡(約150克)、橘皮(約110克)、黃芩(約110克)、茯苓(約110克)、大棗(十顆,剝開)、生薑(約37克)

做法:將以上十三味藥材切碎,加入約9升的水浸泡一晚,然後煮至剩下約2.7升,或者用水10升煮至剩3升,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藥間隔時間大約像人步行十里的時間。以能夠使氣下行、利小便為標準。服藥期間,忌食酸性食物、桃子、李子、麻雀肉、生蔥等。

方二:犀角麻黃湯

藥材:犀角(磨成粉末,約75克)、麻黃(約75克,去節)、甘草(約37克,炙烤過)、茯苓(約75克)、防己(約75克)、黃芩(約37克)、石膏(約110克)、附子(約37克,炮製過)、白朮(約37克)、芎藭(約37克)、防風(約37克)、當歸(約37克)、生薑(少許)、細辛(約37克)、桂心(約37克)

做法:將以上十五味藥材切碎,先用10升水煮麻黃,去除浮沫後,取汁約8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剩下約2.7升,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藥間隔時間大約像人步行十里的時間,服藥後蓋被子發汗。等候三四天後,如果皮膚麻木的現象消失,就可以停止服藥;如果沒有消失,應該繼續服藥,最多不能超過三劑,就會痊癒。痊癒後如果腳部無力,可以服用二三劑獨活犀角湯,就能夠恢復。

方三:獨活犀角湯

藥材:獨活(約110克)、犀角(磨成粉末,約75克)、石斛(約75克,先煮)、丹參(約75克)、側子(約37克,炮製過)、防風(約75克)、防己(約75克)、芎藭(約75克)、生薑(約110克)、當歸(約75克)、芍藥(約110克)、茯苓(約150克)、桂心(約55克)、甘草(約75克,炙烤過)

做法:將以上十四味藥材切碎,加入10升水煎煮至剩下約2.7升,去除藥渣,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藥間隔時間大約像人步行十里的時間,服藥後可以休息,不必發汗。一般服用兩到三劑,間隔五天再服一劑。初次服藥時,如果感覺腹內氣散開,兩腳有力,行動無礙,就可以停止服藥,也可以經常服用豆豉酒,並在足三里穴和絕骨穴進行艾灸,每次三百壯。

方四:香豉酒

做法:取豆豉約18升,用約54升的酒浸泡三天。然後隨意飲用,如果腹瀉就減少飲用量,如果沒有腹瀉就可以隨意飲用。可以加入橘皮和生薑來調整味道。可以隨意服用至痊癒為止,然後可以繼續製作。

(以上藥方出自第六卷)

方五:文仲治療腳氣導致心煩、食慾不振的藥方

藥材:牛奶(約0.2升)、杏仁(四十九顆)、橘皮(少許,切碎)、生薑(約37克,切碎)

做法:將以上四味藥材混合煎煮,至剩下約0.16升,空腹一次性喝完。身體虛弱的人可能會稍微腹瀉,但沒有什麼不適,有人服用後效果很好。

(此方與《備急方》相同)

方六:毒氣攻心危及生命的藥方,需根據病情增減蘇葉、徐長卿、木瓜

藥材:吳茱萸(約7.2升)、淡竹葉(切碎,約1.8升)

做法:將以上兩味藥材加入10升水煮至剩下約2升,去除藥渣,分成五次服用。此方還能治療氣喘、腫脹。蘇恭認為此方效果很好,如果在其中加入檳榔仁(磨成粉末,約40顆),效果會更快。此方與《備急方》相同。徐王使用此方治療常見的氣滿,每日服用一劑。具體藥材為:檳榔(帶皮搗碎,約7顆)、橘皮(約37克)、厚朴(炙烤過,約110克)、吳茱萸(約110克)、生薑(約150克),加約5升水,煮至剩約0.24升,分兩次服用。此湯藥性溫和,可以去除冷氣導致的腹脹。這也是蘇家的方法。(此方與《備急方》相同)

方七:毒氣攻心,手足脈搏微弱,情況危急時的藥方,此方十有七八能夠救治

(《千金方》稱此方為治療腳氣入腹導致困悶欲死、腹脹的茱萸湯)

藥材:吳茱萸(約10.8升)、木瓜(兩顆,切開)

做法:將以上兩味藥材加入13升水,煮至剩下3升,分成三次服用。有時可能會出現嘔吐或出汗的情況,但這樣反而能夠使人活過來。蘇恭認為,服用此方後很容易就能夠活下來,只是會感覺到短暫的悶熱。此方是能夠起死回生的藥方,是高麗老師的秘方,與徐王的方子相似,所以效果神奇。此方與《備急方》、《千金方》、蘇徐方相同。其中《千金方》記載沒有木瓜,可以只用吳茱萸煎煮服用。另外一個方子說可以加入青木香(約110克)、犀角(磨成粉末,約75克),也說此湯可以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