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八 (11)
卷第十八 (11)
1. 服湯藥色目方一十九首
冬腎王,王則不受邪,所以腰腳得利也,凡此有五種,冷腳氣,熱腳氣,平平腳氣,大虛腳氣,大實腳氣,或患變作五者,冷者專瀉,亦兼療風毒,尋趁腳氣,乃似傷寒,參差危殆,深須曉識。
若不通博,不如不為金牙散,功少大猛,就中姑息,兼療諸病,蠱毒注忤,鬼魅野道肺痿骨蒸,傳屍相易,為第一藥,用物既多斟酌,用悉要者乃為施功,少合之須得真好法,得瘥不要盡劑用之。(並出第一卷中)
近效療腳氣方。
附子(五兩炮),甘草(五兩大炙)
上二味並細銼。以水五斗煎取二斗半,置盆中,以板子闊三寸許,橫湯上共水面平,腳踏板上,以湯將腳,水冷即休。此湯得四五度用腳氣求除,此方極驗。
又桑煎,療水氣肺氣癱腫。兼風氣方。
桑條(二兩亦用)
上一味細銼如豆。以水一大升,煎取三大合,如欲得多造,准此增加,先熬令香,然後煎。每服肚空吃,或如茶湯,或羹粥,每服半大升,亦無禁忌。
又本方云,桑枝平,不冷不熱,可以常服,療遍體風癢乾燥,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七氣眼暈,肺氣咳嗽,銷食利小便,久服輕悅耳目,令人光澤,兼療口乾,仙經云。一切仙藥,不得桑煎不服。(出枹朴子)
桑枝(細切一小升)
上一味。熬令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大升,一日服盡無問食前後,比服只依前方。
白話文:
冬季腎氣旺盛,腎氣強盛就不容易受到邪氣侵擾,所以腰腿才能夠靈活有力。腳氣病有五種類型:寒性腳氣、熱性腳氣、平性腳氣、虛性腳氣、實性腳氣。腳氣病情變化多端,可能轉變為上述五種中的任何一種。寒性腳氣要用瀉法治療,同時也能治療風毒。腳氣病發作時,症狀有時像傷寒,病情變化莫測,非常危險,必須仔細辨別。
如果對醫理不夠精通,不如不要使用金牙散。雖然此藥功效快速猛烈,但使用上需謹慎。此藥能治療多種疾病,例如蠱毒、沖犯邪氣、鬼魅作祟、肺痿、骨蒸、傳屍等病症,堪稱第一良藥。因為藥材眾多,使用時要仔細斟酌,必須選用最有效的藥材才能發揮藥效。少量配製時,也必須採用最正宗的方法。病癒後,不要把藥全部用完。(以上出自第一卷)
以下是治療腳氣的有效方劑:
附子(五兩,炮製過)、甘草(五兩,大塊炙烤過)
將以上兩味藥材切碎。用水五斗煎煮至剩二斗半。將藥湯倒入盆中,取一塊寬約三寸的木板,橫放在盆口,使木板與水面齊平。將腳放在木板上,讓藥湯蒸熏腳部。待水溫降低後停止。用此藥湯熏洗四五次,腳氣病就可痊癒。此方非常有效。
另有桑枝煎湯,能治療水腫、肺氣腫、以及風氣。
桑條(二兩,也可用桑枝代替)
將以上藥材切碎如豆粒大小。用水一大升煎煮至剩三大合。如果想要多煎一些,就按比例增加。先將桑枝熬至香味散發,然後再煎煮。每次在空腹時服用,可以像喝茶湯一樣,也可以和羹粥一起服用,沒有任何禁忌。每次服用半大升。
本方也提到,桑枝性平,不寒不熱,可以長期服用。能治療全身皮膚風癢乾燥、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七氣、眼睛昏花、肺氣咳嗽、促進消化、利小便。長期服用可使人身心舒暢、耳聰目明、皮膚光滑。也能治療口渴。仙經記載:所有的仙藥,沒有配上桑枝煎湯就不能發揮藥效。(出自枹朴子)
桑枝(切細一小升)
將以上藥材熬至香味散發,然後用水三大升煎煮至剩二大升。一天內服完,飯前飯後皆可,服用方法和前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