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七 (19)
卷第十七 (19)
1. 腎氣不足方六首
深師療腎氣不足。心中悒悒而亂目視䀮䀮。心懸少氣。陽氣不足。耳聾。目前如星火。消疽痔。一身悉癢。骨中痛。少腹拘急。乏氣咽乾。唾如膠。顏色黑。補腎方。
磁石(二兩研綿裹),生薑(二兩),防風(二兩),桂心(二兩),甘草(一兩炙),五味子(二兩),附子(一兩炮),玄參(二兩),牡丹皮(三兩),大豆(二十四枚)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先於銅器中揚三百遍。煮藥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二升八合。分為三服。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胡荽等。(出第十三卷中○一方無生薑磁石有石膏揚水二千遍)
小品增損腎瀝湯。療腎氣不足。消渴引飲。小便過多。腰背疼痛方。
腎(一具豬羊並得),遠志(二兩),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二兩),五味子(二合),澤瀉(二兩),乾地黃(二兩),茯苓(一兩),桂心(二兩),當歸(二兩),芎藭(二兩),黃芩(一兩),芍藥(一兩),生薑(五兩),棗(二十枚),螵蛸(二十枚炙),雞䏶胵里黃皮(一兩)
上十七味。以水一斗五升。煮腎取一斗三升。去腎煎藥。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生蔥蕪荑酢物。
又加減腎瀝湯。療大虛內不足。小便數。噓嗡焦熇引水漿。
膀胱引急方。
腎(一具豬羊並可用),遠志(二兩去心,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一兩),大棗(四十枚),芎藭(二兩),五味子(二兩),當歸(二兩),澤瀉(二兩),桂心(四兩),乾薑(二兩),乾地黃(三兩),黃連(二兩),桑螵蛸(三十枚),龍骨(二兩),甘草(三兩炙)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五升。如常法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蕪荑等物。
古今錄驗瀉腎湯。療腎氣不足方。
芒硝(二兩),礬石(二兩熬汁盡),大豆(一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再服。當快下。(出第二十七卷中)
又療丈夫腰腳疼。腎氣不足。陽氣衰。風痹虛損。惙惙諸不足。腰背痛。耳鳴。小便餘瀝。風虛勞冷。腎氣丸方。
羊腎(二具炙),細辛(二兩),石斛(四兩),蓯蓉(四兩),乾地黃(四兩),狗脊(一兩黑者),桂心(二兩),茯苓(五兩),牡丹皮(二兩),麥門冬(三兩去心),黃耆(四兩),人參(二兩),澤瀉(二兩),乾薑(二兩),山茱萸(二兩),附子(二兩炮),薯蕷(二兩),大棗(一百枚取膏和丸)
上十八味搗篩。以棗膏少著蜜合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胡荽蕪荑酢物。(出第二十五卷中)
經心錄羊腎湯。療腎氣不足。耳無所聞方。
羊腎(一具),芎藭(一兩),茯苓(二兩),人參(三兩),附子(一兩炮),桂心(二兩),牡丹皮(一兩),磁石(二兩),當歸(二兩),乾地黃(三兩),大棗(五枚擘),牡荊子(一兩碎)
白話文:
腎氣不足的六個處方
處方一:
這個處方用於治療腎氣不足,症狀包括:心中煩悶不安、眼睛昏花、呼吸短促、陽氣不足、耳鳴、眼前出現像星火般的光點、消除瘡瘍痔瘡、全身搔癢、骨頭疼痛、小腹拘急、缺乏力氣、喉嚨乾燥、唾液濃稠如膠、臉色發黑。
藥方組成:磁石(研磨成粉,用布包好,二兩)、生薑(二兩)、防風(二兩)、桂心(二兩)、炙甘草(一兩)、五味子(二兩)、炮附子(一兩)、玄參(二兩)、牡丹皮(三兩)、大豆(二十四枚)。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加水一斗二升,先在銅器中將水攪拌三百次,然後用此水煮藥,煮取六升,去除藥渣,再煎煮至二升八合。分三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胡荽等食物。 (有一種配方沒有生薑和磁石,而是用石膏,且水要攪拌二千次。)
處方二:小品增損腎瀝湯
這個處方用於治療腎氣不足,伴隨口渴多飲、小便頻繁、腰背疼痛的症狀。
藥方組成:豬腎或羊腎(一個)、遠志(二兩)、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二兩)、五味子(二合)、澤瀉(二兩)、乾地黃(二兩)、茯苓(一兩)、桂心(二兩)、當歸(二兩)、芎藭(二兩)、黃芩(一兩)、芍藥(一兩)、生薑(五兩)、棗(二十枚)、炙桑螵蛸(二十枚)、雞內金裡面的黃色內皮(一兩)。
將以上十七味藥材,加水一斗五升,先煮腎,煮取一斗三升後,取出腎,再將剩餘藥液煎煮至三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忌食生蔥、蕪荑、醋等食物。
處方三:又加減腎瀝湯
這個處方用於治療體虛內虛、小便次數頻繁、呼吸急促、口渴想喝水的症狀。
藥方組成:豬腎或羊腎(一個)、遠志(二兩,去心)、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一兩)、大棗(四十枚)、芎藭(二兩)、五味子(二兩)、當歸(二兩)、澤瀉(二兩)、桂心(四兩)、乾薑(二兩)、乾地黃(三兩)、黃連(二兩)、桑螵蛸(三十枚)、龍骨(二兩)、炙甘草(三兩)。
將以上十六味藥材切碎,加水一斗五升,按照一般煮藥的方法煎取三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生蔥、豬肉、蕪荑等食物。
處方四:古今錄驗瀉腎湯
這個處方用於治療腎氣不足。
藥方組成:芒硝(二兩)、礬石(二兩,熬至汁液乾涸)、大豆(一升)。
將以上三味藥材,加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除藥渣。分兩次服用,應該會快速產生排瀉反應。
處方五:腎氣丸
這個處方用於治療男子腰腳疼痛、腎氣不足、陽氣衰弱、風痺虛損、身體虛弱、腰背疼痛、耳鳴、小便淋漓不盡、風虛勞損、身體虛冷等症狀。
藥方組成:炙羊腎(兩個)、細辛(二兩)、石斛(四兩)、肉蓯蓉(四兩)、乾地黃(四兩)、黑狗脊(一兩)、桂心(二兩)、茯苓(五兩)、牡丹皮(二兩)、麥門冬(三兩,去心)、黃耆(四兩)、人參(二兩)、澤瀉(二兩)、乾薑(二兩)、山茱萸(二兩)、炮附子(二兩)、薯蕷(二兩)、大棗(一百枚,取棗膏和藥製成丸)。
將以上十八味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棗膏加少許蜂蜜調和成丸,如梧桐子般大小。用酒送服二十丸,逐漸增加至三十丸,每天服用兩次。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生菜、胡荽、蕪荑、醋等食物。
處方六:經心錄羊腎湯
這個處方用於治療腎氣不足,導致耳朵聽不見聲音的症狀。
藥方組成:羊腎(一個)、芎藭(一兩)、茯苓(二兩)、人參(三兩)、炮附子(一兩)、桂心(二兩)、牡丹皮(一兩)、磁石(二兩)、當歸(二兩)、乾地黃(三兩)、擘開的大棗(五枚)、碎牡荊子(一兩)。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碎,加水一斗七升,先煮藥和腎,煮取一斗。取出腎,再將剩餘藥液煮至四升。分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忌食豬肉、冷水、生蔥、胡荽、蕪荑、醋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