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七 (13)
卷第十七 (13)
1. 腰腳疼痛方三首
病源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於風冷。風冷與真氣交爭。故腰腳疼痛也。(出第五卷中)
廣濟療患腰腎虛冷。腳膝疼痛。胸膈中風氣。重聽丸方。
石斛(五分),五味子(六分),牡丹皮(八分),桂心(四分),白朮(六分),丹參(六分),磁毛石(十分研),芍藥(四分),檳榔仁(十分),枳實(六分炙),通草(六分),細辛(四分)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酒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忌生蔥雀肉桃李生菜胡荽。(出第四卷中)
集驗秦艽散。療風冷虛勞。腰腳疼痛諸病。悉主之方。
秦艽(四分),白朮(十四分),桔梗(四分),乾薑(五分),附子(三分炮),牡蠣(熬),防風(六分),人參(四分),茯苓(四分),椒子(二分汗),黃芩(三分),桂心(五分),細辛(三分),甘草(三分炙),杜仲(三分)
上十五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一方加鍾乳粉一兩。亦好。忌桃李雀肉生蔥生菜豬肉冷水。
文仲療腰髀連腳疼方。
杜仲(八兩),獨活,當歸,芎藭,乾地黃(各四兩),丹參(五兩)
上六味切。以絹袋盛。上清酒二斗漬之五宿。服二合。日再。忌蕪荑。(備急同)
白話文:
腰腳疼痛的原因是腎氣不足,受到風邪侵襲所導致。過度勞累會使腎虛,腎虛就會容易感受風寒。風寒之氣與體內正氣互相抗爭,所以會造成腰腳疼痛。(出自第五卷中)
有個名為「重聽丸」的藥方,可以治療腰腎虛冷、腳膝疼痛、胸膈中風氣以及聽力下降。
藥方組成:石斛(五分)、五味子(六分)、牡丹皮(八分)、桂心(四分)、白朮(六分)、丹參(六分)、磁毛石(十分,需研磨成粉)、芍藥(四分)、檳榔仁(十分)、枳實(六分,需炙烤)、通草(六分)、細辛(四分)。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在空腹時用酒送服二十丸,可逐漸增加至三十丸,一天服用兩次。服用期間忌食生蔥、雀肉、桃李、生菜、胡荽。 (出自第四卷中)
有個名為「秦艽散」的藥方,具有很好的療效,可以治療風寒引起的虛勞,以及各種腰腳疼痛的疾病。
藥方組成:秦艽(四分)、白朮(十四分)、桔梗(四分)、乾薑(五分)、附子(三分,需炮製)、牡蠣(需熬煮)、防風(六分)、人參(四分)、茯苓(四分)、椒子(二分,需汗法處理)、黃芩(三分)、桂心(五分)、細辛(三分)、甘草(三分,需炙烤)、杜仲(三分)。
將以上十五味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酒送服一指甲蓋的量,一天服用兩次。另有方子會在其中加入鍾乳粉一兩,效果也很好。服用期間忌食桃李、雀肉、生蔥、生菜、豬肉、冷水。
有個名為「文仲」的藥方,可以治療腰部、大腿和連帶腳部的疼痛。
藥方組成:杜仲(八兩)、獨活、當歸、芎藭、乾地黃(各四兩)、丹參(五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絹布袋裝好,放入兩斗清酒中浸泡五天。每次服用二合(古代容量單位),一天服用兩次。服用期間忌食蕪荑。(出自《備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