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6)

1. 五勞六極七傷方一十首

上藥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漸加至二匕。日二服。以知為度。忌蕪荑。

又五落散。主五勞六極七傷八不足。裡急。胸脅脹滿。背痛頭眩。四肢重。腰膂強。環臍腹痛。小便或難或數。劇者大便去血歙歙少氣。手足煩熱。臥不能舉起。起行不能久立。有病若此。名曰內極。或生愁憂恐怖。生熱。或飽食飲酒。房室自極。陽氣虛竭。耳鳴消渴。甚則手足浮腫。逆害飲食。名曰內消五勞七傷。視病所苦加其藥方。

大黃(六分),麥門(炙七分去心),栝蔞(五分),白薇(七分),甘草(五分炙),當歸(十分),乾地黃(七分),山茱萸(七分),桑螵蛸(七分炙),石斛(九分六安者),茯苓(五分),桂心(三分),鐵屑(三分研),厚朴(三分炙),吳茱萸(二分)

上十五味合搗篩。以白蜜一斤棗膏一斤。當蒸之。以溫湯浸之。和𣸈(疏有切)前藥。令如干飲狀。藥悉成。又別取牛膝五兩。肉蓯蓉六兩。附子三兩。炮三物合搗下篩。納諸藥。和令相得。以酒服之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之。長肌肉。補不足。久服益氣力。若少氣力加石斛。

消渴加栝蔞。止痛結煩。裡急加芍藥。腹中痛下濃血。加厚朴四兩炙。四肢痠疼加當歸。歙歙少氣加天門冬。白薇。一名五若散。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酢物鯉魚等。(通按音搜沃也又淘米聲)

又落腎散一名腎著散。療腰背痛。少腹攣急。尿難。自汗出。耳聾。陰痿腳冷皆其病候方。

羊腎(一雙作脯炙燥),磁石(六分研),天門冬(五分去心),人參(二分),防風(三分),天雄(三分炮),龍骨(五分),茯苓(一分),續斷(七分),肉蓯蓉(五分),玄參(三分),乾地黃(四分),桑白皮(三分),白膠(五分炙),乾漆(五分熬)

上十五味下篩。空腹以大麥飲下二方寸匕。日五六服。忌鯉魚豬肉冷水蕪荑酢等物。

又枸杞酒。療五內邪氣。消渴風濕。下腦脅間氣。頭痛。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填骨髓。長肌肉。破除結氣。五勞七傷。去胃中宿食。利耳目鼻衄吐血。內濕風疰。補中逐水。破積瘀膿。惡血石淋。長髮。傷寒瘴氣。煩躁滿悶。虛勞喘吸。逐熱破血。及腳氣腫痹方。

用米(一石為一劑黍糯並得計常釀酒米一石用曲一斗此加五升彌佳其曲唯須上好者末之)枸杞(三十斤去赤皮半寸銼之以水一石浸之三日煮取五斗汁),生地黃(二十斤洗去土細切共米同炊之),秋麻子(三斗微熬細粉蒸氣出以枸杞湯淋取汁),豆豉(二斗以枸杞湯煮取汁)

上四味。地黃一味。共米同蒸之。三物藥汁。總合得五斗。分半漬米。饙半及曲和釀飯。如人肌溫。總和一酘。蓋甕口。經二七日。壓取封泥。復經七日。初一度釀。用麻子二斗多。即恐令人頭痛。服酒慎蕪荑生冷陳宿豬犬雞魚面蒜油膩白酒房室等。服經一二七日將息病退。(並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這些藥方磨成粉末後,用酒送服一小匙,然後逐漸增加到兩小匙,一天服用兩次,以感覺效果為準。要忌食蕪荑。

另有五落散,主要治療五勞、六極、七傷、八不足等病症,症狀有:腹內急迫,胸脅脹滿,背痛頭暈,四肢沉重,腰背僵硬,肚臍周圍腹痛,小便或排不出來或次數頻繁,嚴重時大便帶血,呼吸微弱,手腳煩熱,躺下無法起身,站立不能持久。這種情況稱為「內極」。也可能因憂愁恐懼、發熱、或暴飲暴食、過度性生活導致陽氣虛竭,引起耳鳴、消渴,甚至手腳浮腫,不願進食,稱為「內消五勞七傷」。可以根據病症加減藥物。

藥方組成:大黃(六分),麥門冬(炙,去心七分),栝蔞(五分),白薇(七分),甘草(炙,五分),當歸(十分),乾地黃(七分),山茱萸(七分),桑螵蛸(炙,七分),石斛(九分,要選六安產的),茯苓(五分),桂心(三分),鐵屑(研磨,三分),厚朴(炙,三分),吳茱萸(二分)。

將以上十五味藥混合搗碎篩成粉末,用一斤白蜂蜜和一斤棗膏,先蒸一下,再用溫水浸泡,然後加入藥粉混合均勻,像喝稀粥一樣的濃稠度,這樣藥就做好了。另外再取牛膝五兩、肉蓯蓉六兩、附子三兩(炮製過),這三樣一起搗碎過篩,加入前面的藥中混合均勻。每次用酒送服一小匙,一天三次,如果沒有效果可以稍微增加劑量。這個藥可以增長肌肉,補充虧損,長期服用可以增強氣力。如果感覺氣力不足,可以加石斛。

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加栝蔞。如果疼痛、煩躁,腹內急迫可以加芍藥。如果腹痛、大便帶濃血,可以加炙過的厚朴四兩。四肢痠痛可以加當歸。如果呼吸微弱,可以加天門冬、白薇。這個方子也叫五若散。忌食海藻、菘菜、生蔥、蕪荑、酸性食物、鯉魚等。

另有落腎散,也叫腎著散,治療腰背疼痛、小腹拘攣、排尿困難、自汗、耳聾、陽痿、腳冷等病症。

藥方組成:羊腎(一對,烤乾做成肉脯),磁石(研磨,六分),天門冬(去心,五分),人參(二分),防風(三分),天雄(炮製過,三分),龍骨(五分),茯苓(一分),續斷(七分),肉蓯蓉(五分),玄參(三分),乾地黃(四分),桑白皮(三分),白膠(炙,五分),乾漆(熬製過,五分)。

將以上十五味藥過篩成粉末,空腹用大麥水送服兩小匙,一天五六次。忌食鯉魚、豬肉、冷水、蕪荑、酸等食物。

另有枸杞酒,可以治療五臟的邪氣,消渴風濕,調理腦部和脅間的氣,治療頭痛,強健筋骨,增強陰氣,通利大小腸,填補骨髓,增長肌肉,破除氣結,治療五勞七傷,清除胃中積食,增進耳目功能,治療流鼻血、吐血、內濕風痹,補養身體、祛除水濕,破除積聚瘀血,清除膿血,治療結石病,使頭髮生長,治療傷寒瘴氣、煩躁滿悶、虛勞喘息、祛除熱毒、活血化瘀以及腳氣腫痛等症。

用米(一石為一劑,糯米、黍米都可以,釀酒時一石米通常用一斗酒麴,這裡加五升更好,酒麴要用上好的磨成粉),枸杞(三十斤,去皮,切成半寸的小塊,用一石水浸泡三天,煮取五斗汁),生地黃(二十斤,洗淨切細,和米一起蒸),秋麻子(三斗,稍微炒一下,磨成粉,蒸出蒸汽後用枸杞湯淋取汁),豆豉(二斗,用枸杞湯煮取汁)。

以上四味,地黃和米一起蒸,三種藥汁加起來共五斗,分成一半浸泡米,另一半和酒麴拌飯。待飯溫熱時,把所有材料混合均勻,蓋上甕口,經過十四天,壓榨取酒封存,再過七天,就可以喝了。第一次釀酒,麻子可以多用兩斗,但是恐怕會導致頭痛。服用枸杞酒時,要避免蕪荑、生冷食物、陳宿食物、豬肉、狗肉、雞肉、魚肉、麵食、大蒜、油膩食物、白酒、房事等。服用一兩個星期病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