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七 (5)
卷第十七 (5)
1. 五勞六極七傷方一十首
身側兩向。取勢二七。前後努腰。去心勞痔病。膝頭冷。調和未損盡時。須言語不瞋喜。偏跏兩手抱膝頭。努膝向外。身手膝各兩極勢。挽之三七。左右亦然。頭須左右仰扒。去背急臂勞。又云兩足相蹹。令足掌合也。蹙足極勢。兩手長舒。掌相向腦項之後。兼至蹹。相挽向頭。
膊手向席來去七。仰手七。合手七。始兩手角上極勢。腰正足不動。去五勞七傷。臍下冷暖不和。數用之常和調適。又云:一足蹹地。一足屈膝兩手抱。犢鼻下。急挽向身極勢。左右換易四七。去五勞三里氣不下。又蛇行氣。曲臥以正身復起踞。閉目隨氣所在不息。少食裁通腸。
服氣為食。以舐為漿。春出冬藏。不財不養。以治五勞七傷。又云:蝦蟆行氣。正動搖兩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勞七傷。水腫之病。又云:外轉兩足十偏。引去心腹諸勞。內轉兩足十偏。引去心五息止。去身一切諸勞疾疹。(出第三卷中)
廣濟療五勞七傷六極八風十二痹。消渴。心下積聚。使人身體潤。服之多情性。補益養精方。
生乾地黃(十二分),天門冬(十分去心),乾薑(六分),菟絲(十分酒漬二宿焙乾別搗),石斛(八分),當歸(六分),白朮(六分),甘草(八分炙),肉蓯蓉(七分),芍藥(六分),人參(八分),玄參(六分),麥門冬(十分去心),大黃(八分),牛膝(六分),紫菀(六分),茯苓(八分),防風(六分),杏仁(八分去皮尖熬),麻子仁(八分),地骨皮(六分),椒(三分去目汗)
上二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下二十丸。日再服。漸加至三十丸。忌鯉魚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大酢蕪荑等。
崔氏腎瀝湯。療五勞六極八風十二痹。補諸不足方。
豬腎(一具去脂膜),附子(四分炮),芎藭(四分),牡丹(四分),桂心(四分),茯苓(八分),乾地黃(六分),人參(四分),桑螵蛸(八分炙),磁石(八分研如粉),牡荊子(八分),當歸(四分),黃耆(八分),菖蒲(八分)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腎取一斗一升。去腎納藥。煎取四升。分四服。忌羊肉餳冷水酢生蔥蕪荑胡荽。(古今錄驗同)
又治丈夫五勞七傷。百病無不補之。乾漆散方。
乾漆(八兩熬令斷煙),蓯蓉(八兩),石斛(八分),枸杞子(一升),乾地黃(十兩),遠志皮(五兩),續斷(五兩),菟絲子(五兩),天雄(三兩炮),桂心(三兩)
上十味搗篩為散。每旦服一匕暮一匕。酒飲皆得。忌豬肉生蔥蕪荑冷水。
又七味乾漆散方。(韋都水服不逾月光悅倍常療虛羸無比)
乾漆(三兩熬煙斷),乾地黃(八兩),芍藥(二兩),蓯蓉(二兩),五味子(二兩),食茱萸(四兩),枸杞子(四兩)
白話文:
五勞六極七傷方一十首
身體兩側向外伸展,擺出像二和七的姿勢,前後用力挺腰,可以去除因心勞引起的痔瘡疾病。膝蓋發冷時,在身體機能尚未完全恢復時,必須保持心情平靜,不要生氣或過度喜悅。可以採單盤腿坐姿,雙手抱住膝蓋,用力將膝蓋向外撐開,使身體、手和膝蓋都達到各自最大的伸展程度。這樣拉伸三次七下,左右兩邊都要做。頭部需要左右仰起和趴下,可以去除背部僵硬和手臂疲勞。另外,也可以雙腳互相踩踏,使腳掌貼合,然後腳趾用力,使腳達到最大限度的伸展。雙手向前伸直,手掌朝向後腦勺,同時將腳抬起踩踏,並向頭部方向拉伸。
將手臂向席子方向來回擺動七次,手掌向上翻七次,雙手合掌七次。開始時,雙手在身體兩側向上伸展至極限,腰部挺直,腳部不動。這樣可以去除五勞和七傷,並調和臍下冷熱不調的情況。經常使用這些方法,可以使身體恢復和諧舒適。另外,也可以一腳踩地,一腳屈膝,雙手抱住膝蓋下方,用力將膝蓋拉向身體,達到最大的伸展程度。左右兩邊交換進行,各做四次七下,可以去除五勞和使氣血下行不暢的問題。還有一種蛇行氣的方法,先彎曲身體側臥,然後將身體扶正坐起。閉上眼睛,跟隨氣息的流動,不要停止呼吸。飲食上要少量,讓腸道保持暢通。
把呼吸當作食物,把口水當作飲料,春天生長,冬天收藏,不追求財物,也不養尊處優,這樣可以治療五勞和七傷。還有一種方法叫做蛤蟆行氣,雙臂左右擺動,不要停止呼吸,持續十二次,可以治療五勞七傷和水腫疾病。另外,將雙腳向外轉動十次,可以去除心腹的各種勞損;將雙腳向內轉動十次,可以去除心臟的勞損,並使呼吸暫停五次。這樣可以去除身體的一切勞損和疾病。
廣濟方可以治療五勞、七傷、六極、八風、十二痹,以及消渴症、心下積聚等病症,使人身體潤澤。服用此方可以使人感情豐富,並有補益養精的作用。配方如下:
生地黃(十二份)、天門冬(十分,去心)、乾薑(六份)、菟絲子(十分,用酒浸泡兩晚,烘乾後搗碎)、石斛(八份)、當歸(六份)、白朮(六份)、甘草(八份,炙)、肉蓯蓉(七份)、芍藥(六份)、人參(八份)、玄參(六份)、麥門冬(十分,去心)、大黃(八份)、牛膝(六份)、紫菀(六份)、茯苓(八份)、防風(六份)、杏仁(八份,去皮尖,炒過)、麻子仁(八份)、地骨皮(六份)、花椒(三分,去籽和汗)。
將以上二十二味藥搗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二十丸,每天服用兩次,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十丸。服用期間忌食鯉魚、海藻、白菜、桃子、李子、麻雀肉、大醋、蕪荑等食物。
崔氏腎瀝湯,可以治療五勞、六極、八風、十二痹,並能補益身體的各種不足。配方如下:
豬腎(一個,去除脂肪膜)、附子(四份,炮製過)、芎藭(四份)、牡丹(四份)、桂心(四份)、茯苓(八份)、生地黃(六份)、人參(四份)、桑螵蛸(八份,炙)、磁石(八份,研成粉末)、牡荊子(八份)、當歸(四份)、黃耆(八份)、菖蒲(八份)。
將以上十四味藥切碎,用水一斗七升煮豬腎,取出一斗一升湯汁,去掉豬腎,將藥材放入湯汁中煎煮,取四升。分四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羊肉、麥芽糖、冷水、醋、生蔥、蕪荑、胡荽等食物。
又有一種方法,可以治療男子五勞七傷,以及各種疾病,可以說是補益身體的良方。乾漆散配方如下:
乾漆(八兩,熬至斷煙)、肉蓯蓉(八兩)、石斛(八分)、枸杞子(一升)、生地黃(十兩)、遠志皮(五兩)、續斷(五兩)、菟絲子(五兩)、天雄(三兩,炮製過)、桂心(三兩)。
將以上十味藥搗碎篩成粉末。每天早晚各服用一匙,可以用酒或水送服。服用期間忌食豬肉、生蔥、蕪荑和冷水。
還有一個七味乾漆散配方,(韋都水服用此方不到一個月,容光煥發,身體虛弱的情況得到明顯改善)。配方如下:
乾漆(三兩,熬至斷煙)、生地黃(八兩)、芍藥(二兩)、肉蓯蓉(二兩)、五味子(二兩)、食茱萸(四兩)、枸杞子(四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