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3)

1. 素女經四季補益方七首

上二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食前服五丸。臨時以酒飲下之。忌酢物生蔥桃李雀肉生菜豬肉蕪荑等。

又黃帝問曰:春夏秋皆有良方。冬三月復以何方治之。對曰:宜以㪷命茯苓丸。療男子五勞七傷。兩目䀮䀮。得風淚出。頭項寄強。不得回展。心腹脹滿。上支胸脅。下引腰脊。表裡疼痛。不得喘息。飲食咳逆。面目痿黃。小便淋瀝。清精自出。陰痿不起。臨事不對。足脛痠疼;或五心煩熱。

身體浮腫。盜汗流離。四肢拘攣;或緩或急。夢寤驚恐。呼吸短氣。口乾舌燥。狀如消渴。忽忽喜忘;或悲憂鳴咽。此藥主之。補諸絕。令人肥壯。強健氣力。倍常飲食。百病除愈方。

茯苓(二兩),白朮(二兩),澤瀉(二兩),牡蒙(二兩),桂心(二兩),牡蠣(二兩熬),牡荊子(二兩),薯蕷(二兩),杜仲(二兩),天雄(二兩炮),人參(二兩),石長生(二兩),附子(二兩),乾薑(二兩),菟絲子(二兩),巴戟天(二兩),蓯蓉(二兩),山茱萸(二兩),甘草(二兩炙),天門冬(二兩去心)

上二十味搗篩。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先食服五丸。酒飲皆得。忌海藻菘菜鯉魚生蔥豬肉酢等物。

又黃帝問曰:四時之藥。具已聞之。此藥四時通服得不。對曰:有四時之散。名茯苓散。不避寒暑。但能久服。長生延年。老而更壯。方用如下。

茯苓,鍾乳(研),雲母粉,石斛,菖蒲,柏子仁,菟絲子,續斷,杜仲,天門冬(去心)牛膝,五味子,澤瀉,遠志(去心),甘菊花,蛇床子,薯蕷,山茱萸,天雄(炮),石葦(去毛),乾地黃,蓯蓉(並等分)

上二十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二十日知。三十日病悉愈。百日以上體氣康強。長服。八十九十老公還如童子。忌酢物羊肉餳鯉魚豬肉蕪荑等。

高陽負曰:凡經方神仙所造。服之療病。具已論訖。如是所擬。說從開闢以來。無病不治。無生不救也。(並出古今錄驗二十五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二十二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五丸,服用時以酒送服。忌食醋、生蔥、桃李、麻雀肉、生菜、豬肉、蕪荑等食物。

黃帝問道:春夏秋季都有很好的藥方,冬季三個月又該用什麼藥方來治療呢?岐伯回答說:可以用「㪷命茯苓丸」。此藥可以治療男子因過勞而導致的五勞七傷,眼睛昏花、迎風流淚,頭部和頸部僵硬不能轉動,心腹脹滿,從上到胸脅、下至腰背都疼痛,呼吸困難、咳嗽、食慾不佳,臉色萎黃、小便淋漓不盡、精液自行流出、陽痿不舉、房事力不從心、腿腳痠痛;或者感到五心煩熱、身體浮腫、盜汗不止、四肢攣縮,時而鬆弛時而緊張、睡夢中驚恐不安、呼吸短促、口乾舌燥,症狀如消渴病一般,容易忘事、或悲傷哭泣。此藥主要能治療以上這些症狀,能補益虛損,使人變得肥壯,增強體力,食慾倍增,各種疾病都能治癒。

藥方內容為:茯苓(二兩)、白朮(二兩)、澤瀉(二兩)、牡蒙(二兩)、桂心(二兩)、牡蠣(二兩,需熬製)、牡荊子(二兩)、薯蕷(二兩)、杜仲(二兩)、天雄(二兩,需炮製)、人參(二兩)、石長生(二兩)、附子(二兩)、乾薑(二兩)、菟絲子(二兩)、巴戟天(二兩)、蓯蓉(二兩)、山茱萸(二兩)、甘草(二兩,需炙烤)、天門冬(二兩,去心)。

將以上二十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五丸,服用時可用酒或開水送服。忌食海藻、菘菜、鯉魚、生蔥、豬肉、醋等食物。

黃帝問道:四季的藥方,都已經聽聞了。這些藥方可以四季都服用嗎?岐伯回答說:有四季皆可服用的藥散,叫做「茯苓散」。此藥不避寒暑,只要能長期服用,便能長生不老、延年益壽,即使年老也能更加強健。藥方如下:

茯苓、鍾乳(研磨)、雲母粉、石斛、菖蒲、柏子仁、菟絲子、續斷、杜仲、天門冬(去心)、牛膝、五味子、澤瀉、遠志(去心)、甘菊花、蛇床子、薯蕷、山茱萸、天雄(炮製)、石葦(去毛)、乾地黃、蓯蓉(以上各藥等分)

將以上二十二味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酒送服一匙(約一寸方圓的量),每日兩次。服用二十天就能見效,三十天各種疾病都能痊癒。服用一百天以上,身體就會變得健康強壯,長期服用,即使八九十歲的老人也能恢復像孩童般的活力。忌食醋、羊肉、麥芽糖、鯉魚、豬肉、蕪荑等食物。

高陽負說:凡是古方和神仙所創製的藥方,服用後都能治病,以上已經都論述過了。這些藥方自開天闢地以來,無論什麼疾病都能治療,無論什麼生命都能救治。(以上內容出自《古今錄驗》二十五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