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五 (14)
卷第十五 (14)
1. 風頭眩方九首
上九味搗合細篩。旦以清酒服半方寸匕。日再。忌桃李雀肉豬肉冷水生菜生蔥等物。
又防風湯。療風眩嘔逆。水漿不下。食輒嘔。起即眩倒。發作有時。手足厥方。
防風,白朮,防己,乾薑,甘草(炙各一兩),附子(炮),桂心(各半兩),蜀椒(一百枚汗)
上八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為三服。忌豬肉冷水生蔥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四卷中)
近效白朮附子湯。療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又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身體微腫者方。
白朮(三兩),附子(二枚炮),甘草(二兩炙),桂心(四兩)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初服得微汗即解。能食復煩者。將服五合以上愈。忌海藻菘菜豬肉生蔥桃李雀肉等。(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白話文:
風頭眩方九首
將以上九種藥材搗碎混合,再用細篩子篩過。早上用清酒服用半個方寸匕的份量,一天服用兩次。服藥期間,忌吃桃子、李子、麻雀肉、豬肉、冷水、生菜、生蔥等食物。
又防風湯
這個藥方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頭暈、嘔吐、喝不下水、吃東西就想吐、一起身就頭暈倒地,發作時間不定,手腳冰冷的症狀。
藥材包含:防風、白朮、防己、乾薑、炙甘草(各一兩)、炮附子、桂心(各半兩)、蜀椒(一百枚,去除汗液)。
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用水四升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服用。服藥期間,忌吃豬肉、冷水、生蔥、海藻、菘菜、桃子、李子、麻雀肉等食物。(出自第四卷中)
近效白朮附子湯
這個藥方治療因氣虛引起的頭重、頭暈、非常痛苦以致沒有食慾的症狀,能溫暖肌肉、補益脾胃、增強精氣。也能治療風濕相搏,導致骨節疼痛、不能彎曲伸展、一碰就痛、大量出汗、呼吸短促、小便不順暢、怕風不喜歡脫衣服、身體輕微浮腫的症狀。
藥材包含:白朮(三兩)、炮附子(二枚)、炙甘草(二兩)、桂心(四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一天三次。第一次服藥如果能微微出汗,症狀就會緩解。如果能吃東西卻又感到煩躁,可以每次服用五合以上,直到痊癒。服藥期間,忌吃海藻、菘菜、豬肉、生蔥、桃子、李子、麻雀肉等食物。(這個藥方出自仲景傷寒論)
2. 頭風旋方七首
廣濟療熱風頭旋。心悶衝風起即欲倒方。
麥門冬(去心),山茱萸,茯神,苦參(各八分),地骨皮,薯蕷,人參,蔓荊子,沙參,防風,芍藥,枳實,大黃(各六分),甘菊花,龍膽(各四分)
上十五味搗篩蜜丸。每食訖少時。以蜜水服如梧子大二十丸日二。漸加至三十丸。不利。忌酢物熱面炙肉蒜豬肉魚黏食。
又療頭面熱風。頭旋眼澀。項筋急強。心悶腰腳疼痛。上熱下冷。健忘方。
肉豆蔻(十顆去皮),人參,犀角屑,枳實(炙各六分),黃連,白朮,大黃(各八分),甘草(炙),苦參,旋覆花(各四分),檳榔仁(十顆)
上十一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酒飲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無問食前後服之。不利。忌生菜熱面蕎麥酒蒜豬肉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又療心虛感風。頭旋心忪。痰飲築心悶。惛惛惚惚。不能言語。宜微吐痰。此候極重。秦艽飲子吐方。
秦艽,常山,人參,羚羊角(屑各二兩),甘草(三兩生用)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絞去滓。分溫二服。日再。如人行四五里久。進一服。取快吐。不利。忌生菜生蔥熱面蕎麥豬肉魚海藻菘菜。(並出第一卷中)
貼頂膏。療頭風悶亂鼻塞及頭旋眼暗皆主之方。
蓖麻(去皮),杏仁(去兩仁皮尖),石鹽,芎藭,松脂,防風
上六味等分。先搗石鹽以下四種為末。別搗蓖麻杏仁。相次入訖。即臘紙裹之。有病者先灸百會三壯訖。刮去黑毛使淨。作一帛帖子。裁大於灸處。塗膏以貼上。兩日三日一易之。其瘡於後即爛破。膿血出。及帛貼之。似爛柿蒂出者良。一方用膿。兼前七物相和。(出第三卷中)
延年療頭風旋不食。食即吐方。
前胡(三兩),白朮,防風,枳實(炙),茯神(各三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忌桃李雀肉酢。
又療風邪氣未除。發即心腹滿急。頭旋眼暈欲倒方。
芎藭,獨活,防風,白朮,杏仁(去尖皮),枳實(炙各二兩),茯神(三兩),生薑(四兩),羚羊角(屑),黃芩(各一兩)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忌桃李雀肉大酢蒜面等。
又療風痰氣。發即頭旋。嘔吐不食。防風飲方。
防風,人參,橘皮(各二兩),白朮,茯神(各三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四服。中間任食。一日令盡。忌大醋桃李雀肉蒜面等物。(並出第十卷中)
白話文:
廣濟方: 這個方子治療因熱引起的頭暈目眩,感到心煩意亂,像有風衝擊頭部一樣,馬上就要昏倒的症狀。
藥材包含:麥門冬(去除心)、山茱萸、茯神、苦參(各八分),地骨皮、山藥、人參、蔓荊子、沙參、防風、芍藥、枳實、大黃(各六分),甘菊花、龍膽(各四分)。
將以上十五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做成藥丸。每次吃完飯後不久,用蜂蜜水送服,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二十顆,每天服用兩次。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十顆,如果沒有腹瀉,就沒有問題。禁忌食用酸味食物、熱麵食、烤肉、蒜、豬肉、魚等黏膩的食物。
另外一個方子: 這個方子治療頭面部發熱,頭暈目眩,眼睛乾澀,頸部肌肉緊張僵硬,感到心煩意亂,腰腿疼痛,上身發熱下身發冷的狀況,以及健忘。
藥材包含:肉豆蔻(十顆,去皮),人參、犀角屑、枳實(炙過,各六分),黃連、白朮、大黃(各八分),甘草(炙過),苦參、旋覆花(各四分),檳榔仁(十顆)。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混合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用酒送服二十顆,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十顆,每天服用三次。不論飯前飯後都可以服用。如果沒有腹瀉,就沒有問題。禁忌生菜、熱麵食、蕎麥、酒、蒜、豬肉、海藻、大白菜、桃子、李子、麻雀肉等食物。
秦艽飲子方: 這個方子治療心虛引起的風邪,導致頭暈目眩,心悸,有痰堵塞在胸口感到悶悶的,昏昏沉沉,說不出話。適合用微吐的方法來排除痰液。這種情況非常嚴重。
藥材包含:秦艽、常山、人參、羚羊角(磨成粉,各二兩),甘草(三兩,生用)。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去除藥渣,分兩次溫服。每次服用後,如果像走了四五里路那麼久,就再服用一次,幫助吐出痰液。如果沒有腹瀉,就沒有問題。禁忌生菜、生蔥、熱麵食、蕎麥、豬肉、魚、海藻、大白菜等食物。
貼頂膏方: 這個膏藥治療頭風引起的頭暈目眩、鼻塞,以及頭暈眼花等症狀。
藥材包含:蓖麻(去皮),杏仁(去皮尖),石鹽,芎藭,松脂,防風。
將以上六味藥材等分。先將石鹽以下四種藥材搗成粉末,另外搗碎蓖麻和杏仁,然後將所有藥粉混合均勻,用臘紙包裹起來。有病的人,先在百會穴艾灸三壯,然後刮乾淨頭皮上的黑毛,用一塊比艾灸處稍大的布,塗上藥膏貼在艾灸處。兩三天換一次藥。之後艾灸處會化膿出血,連同布一起取下,如果像爛柿子蒂一樣,就表示效果很好。另一個方法是用膿和之前七味藥材混合使用。
延年方: 這個方子治療頭風引起的頭暈目眩,導致食慾不振,吃東西就想吐。
藥材包含:前胡(三兩),白朮、防風、枳實(炙過)、茯神(各三兩),生薑(四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禁忌桃子、李子、麻雀肉、酸味食物。
另外一個方子: 這個方子治療風邪沒有完全去除,發病時感到胸腹脹滿,頭暈目眩,快要昏倒的症狀。
藥材包含:芎藭、獨活、防風、白朮、杏仁(去皮尖)、枳實(炙過,各二兩),茯神(三兩),生薑(四兩),羚羊角(磨成粉),黃芩(各一兩)。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用水九升煎煮至三升,分為三次服用。每天服用三次。禁忌桃子、李子、麻雀肉、過酸的食物、蒜、麵食等。
防風飲方: 這個方子治療風痰引起的頭暈目眩,嘔吐,吃不下東西。
藥材包含:防風、人參、橘皮(各二兩),白朮、茯神(各三兩),生薑(四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煎煮至三升,去除藥渣,分為四次溫服。服用期間可以正常進食,一天內服完。禁忌過酸的食物、桃子、李子、麻雀肉、蒜、麵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