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9)

1. 風癇及驚癇方五首

廣濟療風癇卒倒嘔沫無省覺方。

麻黃(去節),大黃,牡蠣(熬),黃芩(各四兩),寒水石,白石脂,石膏(研),赤石脂,紫石英,滑石(研各八兩),人參,桂心(各二兩),蛇蛻皮(一兩炙),龍齒(六兩研),甘草(三兩炙)

上十五味搗篩為散。八兩一薄。以絹袋盛散藥。用水一升五合。煮取一薄。取七合。絞去滓。頓服之。日一服。一方水二升煮散方寸匕。取一升。去滓。服之。少小百日服一合。熱多者日二服。三五日一服亦得。本方無麻黃龍齒蛇蛻皮。忌海藻菘菜生蔥熱面蕎麥豬肉蒜膩黏食。

又方

吊藤皮,麻黃(去節各二分),龍齒(六分研綿裹),銀(一斤),寒水石,梔子擘,知母,石膏(碎綿裹),杏仁(去兩仁皮尖研各十二分),升麻(十分),子芩(十分),蛇蛻皮(七寸炙),蚱蟬(四枚去足翅炙),柴胡(十分),芍藥,沙參(各八分),生葛汁(五分),蜜(七合),牡牛黃(如大豆粒十枚煎成研下之)

上十九味切。以水六升。淡竹瀝二升合。煮取二升四合。絞去滓。納杏仁脂葛汁蜜。於微火煎。攪不停手。令餘二升三合成。三四歲一服二合。五六歲一服二合半。日再服。稍增。兒若大便澀者加大黃十分。慎熱面炙肉魚蒜黏食油膩冷水。(並出第一卷中)

深師療大人風及少小驚癇瘛瘲。日數十發。醫所不能療。除熱方。

龍骨,大黃,乾薑(各四兩),牡蠣(三兩熬),滑石,赤石脂,白石脂,桂心,甘草(炙各三兩)

上九味搗下篩。葦囊盛。大人三指撮。以井華水二升煮三沸。藥成。適寒溫。大人服一升。未滿百日服一合。未能飲者。綿裹箸頭納湯中。著小兒口中。以當乳汁。熱多者日四服。無毒。以意消息之。忌海藻菘菜生蔥。(一方無大黃赤石脂桂心甘草出第九卷中)

崔氏療暴得驚癇立驗方。(朱四云極效)

吊藤皮,茯神,黃芩,升麻,白蘚皮,沙參(各二兩),龍齒(三兩),石膏(八兩),蚱蟬(七枚去翅炙研湯成內),寒水石(六兩碎研裹),甘竹瀝(二升湯熟內之)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相去六七里久。若小孩子患。藥各減。量取多少細細飲之。立瘥。忌醋物。

又療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瘛瘲。日數十發。醫所不能療。除熱鎮心。紫石湯方。

紫石英,滑石,白石脂,石膏,寒水石,赤石脂(各八兩),大黃,龍骨,乾薑(各四兩)甘草(炙),桂心,牡蠣(熬各三兩)

上十二味搗篩。盛以葦囊。置於高涼處。大人慾服。乃取水二升。先煮兩沸。便納藥方寸匕。又煮取一升二合。濾去滓。頓服之。少小未滿百日服一合。熱多者日二三服。每以意消息之。紫石湯一本無紫石英。紫石英貴者可除之。永嘉二年。大人小兒頻行風癇之。病得發例不能言。

白話文:

風癇及驚癇方五首

廣濟治療風癇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失去知覺的藥方:

麻黃(去節)、大黃、牡蠣(熬過)、黃芩(各四兩)、寒水石、白石脂、石膏(研磨)、赤石脂、紫石英、滑石(研磨,各八兩)、人參、桂心(各二兩)、蛇蛻皮(一兩,炙過)、龍齒(六兩,研磨)、甘草(三兩,炙過)。

以上十五味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八兩散劑,用絹布袋裝好。加入一升五合的水煎煮,取七合,濾去藥渣,一次性喝完。每天服用一次。或者用水二升煎煮一小湯匙的散劑,取一升,去渣服用。幼兒百日大服用一合。熱象明顯者一天服用兩次。隔三五天服用一次也可以。原方沒有麻黃、龍齒、蛇蛻皮。忌食海藻、菘菜、生蔥、熱麵食、蕎麥、豬肉、大蒜等油膩黏膩的食物。

另一個藥方:

吊藤皮、麻黃(去節,各二分)、龍齒(六分,研磨後用棉布包好)、銀(一斤)、寒水石、梔子(擘開)、知母、石膏(搗碎後用棉布包好)、杏仁(去兩層皮和尖端,研磨,各十二分)、升麻(十分)、子芩(十分)、蛇蛻皮(七寸,炙過)、蚱蟬(四枚,去足翅,炙過)、柴胡(十分)、芍藥、沙參(各八分)、生葛汁(五分)、蜂蜜(七合)、牡牛黃(如大豆大小十枚,煎好後研磨加入)。

以上十九味藥材切碎。加入六升水,再加入二升淡竹瀝混合,煎煮至二升四合。濾去藥渣。加入杏仁脂、葛汁、蜂蜜,用小火慢慢煎煮,不停攪拌,使剩下二升三合。三四歲的小孩一次服用二合,五六歲的小孩一次服用二合半。每天服用兩次。可以慢慢增加劑量。小孩如果大便乾澀,可以加大黃十分。忌食熱麵食、烤肉、魚、大蒜、黏膩食物、油膩食物和冷水。(出自第一卷中)

深師治療大人風病和小孩驚癇抽搐,每天發作數十次,醫生無法治癒的除熱藥方:

龍骨、大黃、乾薑(各四兩)、牡蠣(三兩,熬過)、滑石、赤石脂、白石脂、桂心、甘草(炙過,各三兩)。

以上九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葦草編織的袋子裝好。成人每次用三指捏取藥末。用井水二升煎煮三次沸騰。藥煎好後,調整溫度。成人服用一升。未滿百日的嬰兒服用一合。不能飲用的,用棉布包住筷子頭蘸取藥湯,放在小孩口中,如同餵奶。熱象明顯者一天服用四次。沒有毒副作用。根據情況調整用量。忌食海藻、菘菜、生蔥。(有一個方子沒有大黃、赤石脂、桂心、甘草,出自第九卷中)

崔氏治療突然發作的驚癇,效果迅速的藥方:(朱四說非常有效)

吊藤皮、茯神、黃芩、升麻、白蘚皮、沙參(各二兩)、龍齒(三兩)、石膏(八兩)、蚱蟬(七枚,去翅炙過,研磨成粉後用藥湯送服)、寒水石(六兩,搗碎研磨後用棉布包好)、甘竹瀝(二升,煎好藥湯後加入)。

以上十一味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煎煮,取三升。溫服,分三次服用,每次間隔六七里路的時間。如果是小孩子,藥量減半,根據情況少量多次餵服,效果迅速。忌食醋類食物。

另一個治療大人因風邪引起的疾病,以及小孩驚癇抽搐,每天發作數十次,醫生無法治癒的,可以除熱鎮心的紫石湯藥方:

紫石英、滑石、白石脂、石膏、寒水石、赤石脂(各八兩)、大黃、龍骨、乾薑(各四兩)、甘草(炙過)、桂心、牡蠣(熬過,各三兩)。

以上十二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葦草編織的袋子裝好,放在陰涼處。成人需要服用時,取水二升,先煮沸兩次,再加入一小湯匙藥末,再次煎煮至一升二合,濾去藥渣,一次性喝完。未滿百日的嬰兒服用一合。熱象明顯者一天服用二三次。根據情況調整用量。紫石湯有一個版本沒有紫石英。紫石英價格昂貴,可以去除。永嘉二年,大人小孩頻繁發生風癇,發病時不能說話。

有的發熱、半身抽搐。有的五六天或者七八天就會死亡。張思惟將此散劑合併使用,治好的病人很多。忌食海藻、菘菜、生蔥。(此本為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子,古代和現代的驗方,范汪的方子,都出自第六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