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 (5)
卷第三十 (5)
1. 犯疔腫重發方二首
廣濟療疔腫,犯之重發方。
青羊糞(一升)
上一味以水二升漬少時,煮兩沸,絞取汁一升,頓服無所忌。(出第五卷中)
古今錄驗療犯疔腫方。
枸杞白皮(一方寸匕),麥(七粒燒灰),麻子(七粒燒灰),緋帛(一方寸燒灰),勾頭棘子(二七枚燒灰),亂髮灰(半匕),半夏(一七枚大小如羊糞者熬令黃)
上七味藥,不問冬夏,悉須溫酒和服,多少任人性,此方無所忌,不宜犯麻子,多致死。(晉熙公上出第三十卷中)
白話文:
犯疔腫重發方二首
第一個處方:
用青羊糞一升,加水兩升浸泡一下,煮沸兩次,然後將汁液擠出來取一升,一次喝完,沒有其他禁忌。
第二個處方:
用枸杞白皮一小撮(約一方寸匕),麥子七粒燒成灰,麻子七粒燒成灰,紅色絲綢一小塊(約一方寸)燒成灰,勾頭棘的果實十四顆燒成灰,亂髮燒成的灰半小撮,半夏十七枚(大小像羊糞)炒黃。
將以上七種藥材,不論冬夏,都用溫酒調和服用,用量多少依照個人情況而定。這個處方沒有什麼禁忌,但是不適合食用麻子,吃多了可能會導致死亡。
2. 惡腫一切毒瘡腫方一十八首
廣濟飛黃散,療諸惡瘡腫方。
曾青,雌黃,白礜石,磁石,雄黃,丹砂(各一兩)
上六味各細研,依四方色以藥置色處,曾青東方,丹砂南方,白礜石西方,磁石北方,雄黃中央,瓦甕二枚,以黃泥下再三過,使厚五六分,以雌黃屑著下,合篩諸藥,著上,後以半雌黃屑覆上,以泥密塗際,勿令氣泄,土須厚,一宿如常點火,點火用二年陳蘆作樵中調火,以新布沉水中,覆釜上,干復易,九十沸止,若日暮七十七沸亦足止,太熟一斛米飯項發出藥,惡肉青黑干,不復出汗愈,無甕以土釜二枚如上法也。(第二十四卷緩疽中有此方更有石英石膏鍾乳雲母為十味出第三十一卷中)
千金療惡毒腫,或著陰卵,或偏著一邊,疼急攣痛,牽少腹不可忍,一宿殺人方。
茴香苗
上一味搗取汁,飲一升,日三四服,其滓以貼腫上,冬中根亦可用,此外國神方,從永嘉以來用之,起死神效。
又凡風勞毒腫疼攣痛,或牽引少腹及腰胯痛方。
桃仁一升去尖皮兩仁,熬令黑煙出,熟搗研如脂膏
以酒三升攪令相和,一服覆取汗,不過三瘥,甚妙。
又大麻子小豆湯,主毒腫無定處,或嗇嗇惡寒,或心腹刺痛煩悶者,此由毒氣深重也方。
射干(三兩),商陸(二兩薄切),赤小豆(一升),麻子(五升),附子(三兩炮),升麻(四兩)
上六味切以水二斗煮麻子,取一斗半,去滓,研麻子令破,以麻子汁煮藥,令豆極熟,去滓,可得六七升,一服一升,日夜令盡,小便當利大下即毒腫氣當減,食此豆益佳,如湯汰雪也。(出第二十三卷中)
崔氏五香湯,療毒腫方。
麝香(研),青木香,雞舌香,藿香,薰陸香,當歸,黃芩,升麻,芒硝(各三分),大黃(五分)
上十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入芒硝令烊,分為二服,相去六七里久,亦療諸猝屍注惡氣也。
又療惡腫,犀角湯方。
薰陸香,青木香,雞舌香,藿香,犀角(各二分屑),沉香(二分),升麻(七分)
上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其間消息以意量之。(出第五卷中)
又烏膏,療一切瘡,引膿生肌,殺瘡中蟲方。
烏麻油(一升生清者),黃丹(二兩羅之),薰陸香(一兩乳頭者),松脂(半兩),蠟(半兩)
上五味,先空煎油三分減一,停待冷,次納黃丹,更上火緩煎,又三分減一,又停冷,次納薰陸香末,不冷即恐溢沸出,煎候香消盡,次下松脂及蠟,看膏稍稠,即以點鐵物上試之,斟酌硬軟適中,乃罷,先問所患瘡是熱,即減薰陸及松脂,若瘡如久不瘥,此涉於冷,依方煎之,其貼杖瘡者,油若一升,地黃汁半合,黃丹二大兩,蠟一小兩,余准上法,此膏不須硬。(出第二卷中)
必效療惡瘡方。
熱毒腫,以甕近下鑽孔盛水,令水射腫,又以雞子清封腫上,熱即易之。
又方
取茺蔚臭草,搗汁服一雞子許,滓封腫,熱則易之,甚良。
又方
搗地松汁服之,每日兩三服,即瘥止。
又方
大黃,石灰,赤小豆(各等分)
上三味搗末,以若醋和塗之效。(出第四卷中)
經心錄療諸毒腫,升麻膏方。
升麻(三兩),白蘞,漏蘆,連翹,芒硝(各二兩),黃芩,蛇銜(各三兩),蒴藋根(四兩),山梔子(二十枚),枳實(二兩)
上十味搗碎,以酒浸半日,以豬膏五升煎之,膏成去滓,以器盛,有毒熱腫,取塗貼上,摩之即消散,日三。(小品同)
又大潝漬腫毒,升麻湯方。
升麻(一兩),黃芩(三兩),梔子(二十枚),漏蘆(二兩),蒴藋根(五兩),芒硝(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候冷,分用漬潝腫,常令濕潤即消。(小品集驗同)
又漏蘆湯方。
漏蘆(無用梔子),白蘞,黃芩,麻黃,白薇(無用知母),枳實(炙),升麻(無用犀角),芍藥,甘草(炙各二兩),大黃(三兩無用芒硝)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無藥處,單服大黃一兩,取利。忌海藻菘菜等。(千金云療一切癰小品亦治丹毒並出第五卷中)
近效療一切熱毒腫驗方,並主乳癰。
青木香,紫葛,紫檀,朴硝(各二兩),赤小豆(一合),蜀升麻,白蘞,生礬石(各一兩)
上八味搗篩,以水和如稀麵糊,又以榆皮汁和之亦佳,以布剪可腫大小,仍每片剪三兩個小孔子塗藥貼腫上,干即易之。(王度支處)
又貼毒熱腫消方。
蔓菁根(三兩),蕓薹苗葉根(三兩)
上二味搗,以雞子清和貼之,干即易之,當日消。
又方
商陸根,蕓薹苗葉根(等分)
上二味搗之,依上方貼之效。
又療一切熱瘡腫,硝石膏方。
硝石(一斤),生麻油(三升)
上二味,先煎油令黑臭,下硝石,緩火煎,令如稠餳,膏成,以好瓷器中收貯,以塗貼瘡腫,或熱發服少許妙,用好酥煎更良。忌生血物。
白話文:
廣濟飛黃散:治療各種惡瘡腫的藥方。
成分:曾青、雌黃、白礜石、磁石、雄黃、丹砂(各一兩)
做法:將以上六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依照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將藥粉放在相對應的位置:曾青放在東方,丹砂放在南方,白礜石放在西方,磁石放在北方,雄黃放在中央。準備兩個瓦罐,用黃泥將罐子的底部和外壁塗抹三層,厚度約五六分。在瓦罐底部鋪上一層雌黃細末,然後將研磨好的藥粉篩入罐內,再用一半的雌黃細末覆蓋在藥粉上,最後用黃泥將罐口密封,確保不漏氣。泥土要塗厚一些,放置一夜,然後像平常一樣點火加熱。點火時使用存放兩年的乾蘆葦作燃料,控制火候。用新的布浸濕後覆蓋在瓦罐上方,布乾了就換新的,持續煮沸九十次停止。如果到了傍晚,煮沸七十七次也可以停止。藥物熬煉好後,打開瓦罐,會有一股類似一斛米飯蒸熟的味道散發出來,如果腫脹的部位呈現青黑色並乾燥,不再流汗,就表示痊癒了。如果沒有瓦罐,也可以用兩個土製罐子,按照上述方法進行。 (此方在第二十四卷《緩疽》篇中有記載,在第三十一卷中,此方還增加了石英、石膏、鍾乳、雲母四味藥,共十味藥)
千金方:治療惡毒腫痛,或長在陰囊,或偏在一側,疼痛劇烈,牽引少腹,無法忍受,一夜之間就能致命的藥方。
成分:茴香苗
做法:將茴香苗搗爛取汁,飲用一升,每日服用三到四次,剩下的藥渣敷在腫脹處。冬天也可以使用茴香根。這是從永嘉傳來的神奇藥方,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又一方:治療因風勞引起的毒腫,疼痛劇烈,或牽引少腹及腰胯疼痛的藥方。
成分:桃仁一升(去尖皮取雙仁)
做法:將桃仁炒至冒黑煙,然後搗爛如膏狀,加入三升酒攪拌均勻,服用後蓋被子發汗,通常三次就能痊癒,效果極佳。
又一方:大麻子小豆湯,治療毒腫位置不定,或時冷時熱,或心腹刺痛煩悶,這些都是毒氣深入的症狀。
成分:射干(三兩)、商陸(二兩,切薄片)、赤小豆(一升)、麻子(五升)、附子(三兩,炮製過)、升麻(四兩)
做法:將以上六味藥切碎,用水兩斗煮麻子,取一斗半麻子汁,去除藥渣,然後將麻子研磨破裂,用麻子汁煮其他藥材,直到赤小豆煮爛。去除藥渣後,可以得到六七升藥汁,每次服用一升,早晚服用完畢。小便會增多,腹瀉後,毒腫之氣就會減輕,吃赤小豆也有益處,如同湯水融化冰雪。 (此方出自第二十三卷)
崔氏五香湯:治療毒腫的藥方。
成分:麝香(研末)、青木香、雞舌香、藿香、薰陸香、當歸、黃芩、升麻、芒硝(各三分)、大黃(五分)
做法:將以上十味藥切碎,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去除藥渣,加入芒硝使其溶解。分成兩次服用,相隔六七里路的距離服用。此方也能治療猝死時的惡氣。
又一方:犀角湯,治療惡腫的藥方。
成分:薰陸香、青木香、雞舌香、藿香、犀角(各二分,磨成粉)、沉香(二分)、升麻(七分)
做法:將以上七味藥切碎,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除藥渣,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用的量可以根據情況調整。(此方出自第五卷)
又一方:烏膏,治療各種瘡,能引出膿液,促進肌肉生長,並殺死瘡中的蟲子。
成分:烏麻油(一升,生榨的清油)、黃丹(二兩,過篩)、薰陸香(一兩,乳頭狀的)、松脂(半兩)、蠟(半兩)
做法:先用小火煎麻油,煎至減少三分之一時停火冷卻。再加入黃丹,用小火繼續煎,再次減少三分之一時停火冷卻。然後加入薰陸香末,如果溫度太高,可能會溢出,要等到薰陸香的香味散盡。最後加入松脂和蠟,觀察藥膏的濃稠度,可以滴在鐵器上測試,調整軟硬度適中即可。若瘡是熱性的,就減少薰陸香和松脂的用量;若瘡久不癒,屬於寒性,就按原方製作。貼在杖瘡上的藥膏,麻油一升,加入地黃汁半合,黃丹二大兩,蠟一小兩,其餘按上述方法製作,此膏不需要太硬。(此方出自第二卷)
必效方:治療惡瘡的藥方。
熱毒腫,將裝水的甕放在腫脹處下方,讓水噴射到腫脹部位,再用雞蛋清敷在腫脹處,感覺發熱時就更換。
又一方:
取茺蔚臭草,搗爛取汁,服用一個雞蛋大小的量,剩下的藥渣敷在腫脹處,感覺發熱時就更換,效果很好。
又一方:
搗爛地松取汁服用,每日服用兩三次,就能痊癒。
又一方:
成分:大黃、石灰、赤小豆(各等份)
做法:將以上三味藥材搗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效果很好。(此方出自第四卷)
經心錄:升麻膏,治療各種毒腫的藥方。
成分:升麻(三兩)、白蘞、漏蘆、連翹、芒硝(各二兩)、黃芩、蛇銜(各三兩)、蒴藋根(四兩)、山梔子(二十枚)、枳實(二兩)
做法:將以上十味藥搗碎,用酒浸泡半天,然後加入豬油五升煎煮成膏狀,去除藥渣,裝入容器中。對於毒熱腫痛,取此膏塗抹在腫脹處,輕輕按摩,腫脹就會消散,每日三次。(《小品》中也有此方)
又一方:升麻湯,浸泡腫毒的藥方。
成分:升麻(一兩)、黃芩(三兩)、梔子(二十枚)、漏蘆(二兩)、蒴藋根(五兩)、芒硝(二兩)
做法:將以上六味藥切碎,用水一斗煮取七升,待冷卻後,用來浸泡腫脹處,保持濕潤,腫脹就會消退。(《小品集驗》中也有此方)
又一方:漏蘆湯的藥方。
成分:漏蘆(不使用梔子)、白蘞、黃芩、麻黃、白薇(不使用知母)、枳實(炙過)、升麻(不使用犀角)、芍藥、甘草(炙過,各二兩)、大黃(三兩,不使用芒硝)
做法:將以上十味藥切碎,用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成三次服用。如果沒有其他藥材,單獨服用大黃一兩,使大便通暢。忌吃海藻、菘菜等食物。(《千金方》中說此方能治療各種癰腫,《小品》中也說能治療丹毒,此方出自第五卷)
近效方:治療各種熱毒腫的有效方,主要治療乳癰。
成分:青木香、紫葛、紫檀、朴硝(各二兩)、赤小豆(一合)、蜀升麻、白蘞、生礬石(各一兩)
做法:將以上八味藥搗成粉末,用水調成稀糊狀,也可以用榆樹皮汁調和,效果更好。用布剪成比腫脹處稍大的形狀,每片布上剪三兩個小孔,塗上藥膏貼在腫脹處,藥膏乾了就更換。(此方出自王度支處)
又一方:消退毒熱腫的藥方。
成分:蔓菁根(三兩)、蕓薹苗葉根(三兩)
做法:將以上二味藥搗爛,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腫脹處,藥膏乾了就更換,當天就能消腫。
又一方:
成分:商陸根、蕓薹苗葉根(等份)
做法:將以上二味藥搗爛,按照上方的方法敷用,效果很好。
又一方:硝石膏,治療各種熱瘡腫的藥方。
成分:硝石(一斤)、生麻油(三升)
做法:先將麻油煎至發黑發臭,然後加入硝石,用小火慢慢煎煮,使其變得像濃稠的麥芽糖漿,藥膏製成後,裝入瓷器中儲存。用來塗抹瘡腫,或發熱時服用少量,效果很好,用酥油煎煮效果更好。忌食生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