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3)

1. 風邪方八首

雖病如此。然於飲食無退。坐起無異。至卒不知。是五內受風故也。名曰行屍宜預備此方。

麻黃(六分去節),大棗(十枚擘),桂心,防風,細辛,芎藭,甘草(炙),芍藥,人參,秦艽,獨活,黃芩,防己(各一兩),附子(炮),白朮(各三分),乾薑(五分)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三升。先煮麻黃令一沸下之。去沫。納諸藥。煮取五升。去滓。納棗煎取三升。分為三服。老小人病服五合。強人可取微汗。忌生蔥海藻菘茱生菜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物。

又鎮心丸。療胃氣厥實。風邪入臟。喜怒愁憂。心意不定。恍惚喜忘。夜不得寐。諸邪氣病悉主之方。

秦艽(一兩),柏實,當歸,乾漆(熬),白蘞,杏仁(去皮尖熬),芎藭(各三分),澤瀉(一兩),乾地黃(六分),防風,人參(各四兩),甘草(一兩),白朮,薯蕷,茯苓,乾薑(各二分),麥門冬(去心二兩),前胡(四分)

上十八味搗下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增之。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蕪荑酢物。(並出第十六卷中)

崔氏療風邪虛悸。恍惚悲傷。或夢寐不安鎮心湯方。

茯神,半夏(洗),生薑(各四兩),羚羊角(屑),當歸,人參,防風,芎藭,杏仁(去皮尖),桔梗(各二兩),龍齒(碎綿裹),石膏(碎各三兩綿裹),防己,桂心(各一兩半),竹瀝(一升)

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煮減半。納竹瀝。煎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忌酢物羊肉豬肉餳生蔥等物。

又別離散。療男子女人風邪。男夢見女。女夢見男。交歡日久成勞。愁悲憂恚。怒喜無常。日漸羸瘦。連年歲月。深久難療。或半月或數月。日復發者方。

楊上寄生(三兩炙),菖蒲,細辛,附子(炮),乾薑,薊根一云苧根,天雄(炮),桂心(各一兩),白朮(二兩),茵芋(二兩炙)

上十味合搗下篩。以酒服半方寸匕。日三。不飲酒。用童子小便調服。合藥勿令婦人雞犬見之。勿令病人見合藥。見者令邪氣不去。禁之為驗。忌生蔥生菜豬羊肉桃李雀肉餳等物。(小品同並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風邪方八首]

雖然生病是這樣,但飲食沒有減少,坐著或站起來也都沒有異樣,直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生病了,這是因為風邪侵入內臟的緣故,這種情況被稱為「行屍」,應該預先準備好這個藥方。

藥方:

麻黃(去節,六分),大棗(掰開,十枚),桂心、防風、細辛、芎藭、甘草(炙烤過)、芍藥、人參、秦艽、獨活、黃芩、防己(各一兩),附子(炮製過)、白朮(各三分),乾薑(五分)。

將以上十六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三升的水,先煮麻黃,煮到沸騰一次後,撈出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五升時,去除藥渣,再加入大棗繼續煎煮至剩三升。分成三次服用。老年人或小孩每次服用五合,體格強壯的人可以服用至微微出汗。忌食生蔥、海藻、菘菜、茱萸、生菜、豬肉、冷水、桃子、李子、雀肉等食物。

又一藥方:鎮心丸。

此方能治療胃氣逆亂、風邪入臟所引起的疾病,如容易喜怒無常、憂愁、心神不定、精神恍惚、健忘、失眠等,各種邪氣引起的病症都適用。

藥方:

秦艽(一兩),柏實、當歸、乾漆(熬製過)、白蘞、杏仁(去皮尖,熬製過)、芎藭(各三分),澤瀉(一兩),乾地黃(六分),防風、人參(各四兩),甘草(一兩),白朮、薯蕷、茯苓、乾薑(各二分),麥門冬(去心,二兩),前胡(四分)。

將以上十八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十丸,每日三次,如果效果不佳可以稍微增加劑量。忌食桃子、李子、雀肉、海藻、菘菜、蕪荑、醋等食物。(此方出自第十六卷中)

崔氏治療風邪導致的虛弱心悸,精神恍惚、悲傷,或睡眠不安的鎮心湯方。

藥方:

茯神、半夏(洗過)、生薑(各四兩),羚羊角(磨成粉末)、當歸、人參、防風、芎藭、杏仁(去皮尖)、桔梗(各二兩),龍齒(搗碎後用棉布包裹)、石膏(搗碎後用棉布包裹,各三兩),防己、桂心(各一兩半),竹瀝(一升)。

將以上十五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至剩一半,再加入竹瀝,繼續煎煮至剩二升八合,去除藥渣。分成三次溫服,每次服用間隔大約是人步行十里的時間。忌食醋、羊肉、豬肉、餳(麥芽糖)、生蔥等食物。

又一藥方:別離散。

此方能治療男女因風邪引起的疾病,如男子夢見女子、女子夢見男子,因長期性交導致身體虛弱,或愁悲憂愁、憤怒喜悅無常,導致身體逐漸消瘦,病情纏綿難癒,或是反覆發作數月。

藥方:

楊上寄生(炙烤過,三兩),菖蒲、細辛、附子(炮製過)、乾薑、薊根(一說為苧根)、天雄(炮製過)、桂心(各一兩),白朮(二兩),茵芋(炙烤過,二兩)。

將以上十味藥材混合搗碎過篩,用酒送服半方寸匕(約為一茶匙),每日三次。不飲酒者,用童子小便調和服用。合藥時不要讓婦女、雞、狗看見,也不要讓病人看見合藥過程,否則會使邪氣無法去除。此為禁忌,務必遵守。忌食生蔥、生菜、豬肉、羊肉、桃子、李子、雀肉、餳等食物。(此方出自第七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