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5)

1. 天行發斑方三首

《病源》大熱病在表,已發汗未解,或吐下後,熱毒氣不散,煩躁謬語,此為表虛里實,熱氣燥於外,故身體發斑如錦文。凡發斑不可用發表藥,令瘡開泄,更增斑爛,表虛故也。(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大熱病在表皮,已經發汗但沒有緩解,或者在嘔吐或瀉肚後,熱毒之氣沒有散去,煩躁不安說胡話,這是表虛裏實的表現,熱氣在體外乾燥,所以身上發出斑點像錦緞花紋。凡是發斑都不可以用發散藥物,使得瘡口開裂流出,會更加斑爛,這是表虛的緣故。(出自第九卷中)

《肘後》比歲有病天行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即療,劇者數日必死,療得瘥後,瘡瘢紫黯,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也。世人云:以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仍呼為虜瘡,諸醫參詳作療,用之有效方。

白話文:

近年來發生一種流行疫病,患者身上會長出斑點狀的瘡,迅速遍佈頭面和全身,外觀像灼傷的瘡口,都覆蓋著白色的膿液,膿液流出後,新膿液又會產生。如果不立即治療,病情嚴重的患者在幾天內就會死亡。就算治療後痊癒,瘡疤也會留下暗紫色的痕跡,需要一整年的時間才會消退。這是一種劇毒之氣造成的疾病。民間傳說,這種疾病是建武年間在南陽擊敗敵軍俘虜時傳染的,因此也稱為「虜瘡」。各個醫生經過研究,制定了有效的治療方法。

取好蜜通身摩瘡上,亦以蜜煎升麻,數數拭之。亦佳。

又方

以水濃煮升麻漬綿洗之。苦酒漬煮彌佳,但燥痛難忍也。(並出第二卷中)

文仲陶氏云,天行發斑瘡,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惡毒氣方。

云永徽四年,比瘡從西域東流於海內,但煮葵菜葉、蒜齏啖之則止,鮮羊血入口亦止,初患急食之,少飯下菜亦得。(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據說永徽四年,這種皮膚病從西域傳播到中原,這時只要煮葵菜葉、蒜齏食用,就能治癒;新鮮的羊血入口後也能夠止住病情。趁著初期症狀,儘快進食,即使少吃飯菜也可以。

2. 天行發瘡豌豆疱瘡方一十二首

《病源》夫表虛里實,熱毒內盛,攻於臟腑,餘氣流於肌肉,遂於皮膚毛孔之中,結成此瘡,重者匝遍其身,狀如火瘡,若根赤頭白則毒輕,若色紫黑則毒重,其瘡形如豌豆,亦名豌豆瘡。脈洪數者,是其候也。(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身體表面虛弱,內部有熱毒,熱毒聚集在臟腑,餘熱流到肌肉,從而通過皮膚毛孔,形成這種瘡。嚴重的會遍佈全身,狀如燒傷。如果瘡的根部是紅色而瘡頭是白色,則毒性較輕;如果顏色是紫黑色,則毒性較重。這種瘡的形狀像豌豆,也叫豌豆瘡。脈搏洪數,是這種瘡的特徵。(出自第九卷中)

《千金》療人及六畜天行熱氣病,豌豆瘡方。

濃煮黍穰汁洗之,若是穄穰則不瘥,瘡若黑者,搗蒜封之,又煮乾蕓薹汁洗之。

又方

真波斯青黛大如棗,水服之,瘥。

又熱病後發豌豆瘡方

黃連三兩,去毛,水二升,煮取八合,頓服之。忌豬肉、冷水。

白話文:

黃連三兩,除去毛,加兩升水,煮沸至剩八合,一次性喝完。忌食豬肉和冷水。

又若赤黑髮如疥大者方

羊脂摩敷之。

又方

木香二兩,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效。

又方

小豆屑,和雞子白敷之。

又方

以月布拭之。

又療豌豆瘡,初發覺欲作者方。

大黃五兩服之。(《延年》同)

又療瘡出煩疼者。木香湯方。

青木香(二兩),丁香(一兩),薰陸香(一兩),白礬(一兩),麝香(二分)

白話文:

青木香:兩錢 丁香:一錢 薰陸香:一錢 白礬:一錢 麝香:二分

上五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熱盛者,加一兩生犀角,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如病輕,去礬石,大神效。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放入四升水中煎煮,取出煮後剩下的液體一升半,分兩次服用。如果患者症狀較重,則加入一兩生犀角,若沒有犀角,可以用升麻代替。如果病情較輕,可以去除礬石,仍有顯著的效果。

又方

瘡上以芒硝豬膽塗,勿動,痂落無瘢,仍臥黃土末上良。此病小便澀有血者,中壞瘡皆黑靨不出膿,死不療。

白話文:

在瘡口上塗抹芒硝和豬膽,不要動它,等到瘡痂脫落後就沒有疤痕了。再讓傷者臥在黃土粉末上效果更好。如果 دچار心率不整病人有小便不通暢、帶血的症狀,中醫認為這是嚴重的瘡症,瘡面呈黑色,不出膿,這樣的狀況無法治癒。

又內發瘡盛方

醋四合,大豬膽一具

上二味,煎三沸。一服一合,日五服,良驗。(並出第十卷中)

《延年》療天行壯熱頭痛,發瘡如豌豆遍身。大青湯方。

大青(三兩),梔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兩),豉(五合)

白話文:

大青(150 克),梔子(54 枚,切開),犀牛角(粉末 50 克),豆豉(250 克)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無所忌。

《古今錄驗》水解散,療天行熱氣,則生疱瘡疼痛,解肌出汗方。(出翟世平)

白話文:

《古今錄驗》記載的水解散方,可以治療流行性感冒導致的發熱、起水泡和疼痛。這個方劑可以解散肌表,發汗解表。(出自翟世平)

麻黃(一兩去節),黃芩(三分),芍藥(二分),桂心(一分)

白話文:

麻黃(50克,去掉枝節)、黃芩(15克)、芍藥(10克)、桂心(5克)

上四味,搗篩,暖水解服二方寸匕。覆令出汗,日再服,瘥者減之。忌海藻菘菜、生蔥。(《延年》同。出第二卷中。一方有大黃三分、甘草二分)

白話文:

將前面提到的四味藥搗碎過篩後,用溫水送服,每次兩方寸匙。喝完後蓋上被子讓身體發汗,每天服用兩次。身體康復後,可以減少藥量。服用期間避免食用海藻、白菜、生蔥。(《延年》方和此方相同,出自第二卷。另外還有一方加入大黃三錢、甘草二錢)

3. 天行虛煩方二首

《病源》夫天行病,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其毒氣在於心腑而煩者,則令人悶而欲嘔,若其人胃內有燥糞而煩者,則謬語,時繞臍痛,腹滿,皆當察其證候也。(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病因》天行病的產生是因為陰氣不足,陽氣太盛,所以身體發熱煩躁。如果病邪在心臟和肺臟,就會讓人感到胸悶欲嘔。如果病邪在胃裡,因為積滯乾燥的糞便而煩躁,就會說胡話,並伴有繞臍痛和腹部脹滿。這時候都必須仔細觀察病人的具體症狀,才能判斷病因。

文仲療天行表裡虛煩不可攻者。但當與竹葉湯方。

竹葉(二把),石膏(碎,綿裹一升),麥門冬(去心一升),半夏(半升洗),人參甘草(各二兩)

白話文:

  • 竹葉:兩把
  • 石膏:一升(搗碎,用棉布包起來)
  • 麥門冬:一升(去除中心的芯)
  • 半夏:半升(洗淨)
  • 人參:二兩
  • 甘草: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一升,煮米熟去之,分五服。嘔者與橘皮湯。湯方在上嘔啘篇中。不愈者重作此,宮泰數用甚效。若傷寒後虛煩,亦宜服此方,是仲景方。忌羊肉海藻菘菜、餳。

白話文:

將上方的六種藥材切碎,用一斗水煎煮,取六升藥液,除去藥渣,加入一升粳米煮熟後將米取出,將藥液分成五份服用。如果嘔吐,則另服橘皮湯(橘皮湯的配方請參閱上嘔啘篇)。如果服藥後仍未痊癒,則重新煎煮此方藥,宮泰曾多次使用此方,效果顯著。如果在患傷寒後出現虛熱煩躁的症狀,也適合服用此方藥,此方藥出自仲景。服用此方藥期間,忌食羊肉、海藻、菘菜和餳。

又療虛煩不可攻方。

竹茹(二升)

上一味,以水四升,煎至三升,去滓,分溫五服,徐徐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