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四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18)

1. 偏風方九首

病源偏風者。風邪偏客於身一邊也。人體有偏虛者。風邪乘虛而傷之。故為偏風也。其狀或不知痛癢。或緩縱。或痹痛是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一手長舒合掌。一手捉頦。挽之向外。一時極勢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動兩向側勢急挽之二七。

去頭骨急強。頭風腦旋。喉痹。膊內冷注偏風。又云:一足蹹地。一手向後長舒弩之。一手捉湧泉。急挽足。弩手挽一時。極勢左右換易二七。去上下偏風。陰氣不和。(出第一卷中)

廣濟療偏風。麻子湯方。

大麻子(一升淨擇水漬一宿),麻黃(去節),防風,生薑,橘皮,荊芥,芎藭(各三兩),桂心(二兩),石膏(五兩碎綿裹),竹葉(洗),蔥白(各一握),豉心(一合),蜀椒(三十枚汗去目),杜仲(五兩),獨活(四兩)

上十五味切。以水二斗。煮麻子令牙出。去滓。取一斗。先煮麻黃三沸。去沫。納諸藥。煎取三升。去滓。空腹頓服之。令盡。覆取汗。以粉粉身。勿衝風。此藥補。必不虛人。亦不利。有患風㽷及大風者。不過三四劑。忌生蔥生菜熱面蕎麥豬魚筍。一切陳臭物。

又療偏風不隨。服補麻子湯後。次服枳實丸方。

枳實(炙),防風,羌活,人參,羚羊角(各六分屑),甘菊花,乾葛,薏苡仁,桂心(各四分),茯苓,升麻,黃連,乾地黃(各八分)

上十三味搗下篩。蜜和為丸。以酒空腹服如梧子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忌生蔥酢物豬肉冷水蕪荑生菜熱面蕎麥雞魚蒜筍。陳臭物。(並出第一卷中)

千金甘草湯。療偏風積年不瘥。手腳枯細。口面喎僻。精神不足。言語倒錯方。

甘草(炙),桂心,芎藭,麻黃(去節),人參,當歸,芍藥(各一兩),獨活(三兩),秦艽(一兩半),茯神生薑(各四兩),防風(一兩半),附子(炮),側子(炮各二枚),白朮,黃芩,細辛(各一兩)甘菊花(一升),淡竹瀝(四升)

上十九味切。以水一斗。煮麻黃。去沫。取汁七升。納諸藥。並瀝。和煮取三升。分為四服。前三服訖。間一杯粥。更後服。待藥勢自汗。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豬肉冷水生蔥大酢物等。

又方

青松葉一斤。搗令汁出。清酒一斗。漬二宿。近火一宿。初服半升。漸至一升。頭面汗即止。(並出第八卷中)

備急徐玉療偏風半身不遂。兼失音不語方。

取杏仁生吞。不去皮尖。日別從一七漸加至七七。周而復始。食後即以竹瀝下之。任意多少日料一升取盡。(文仲同出第二卷中)

延年療偏風半身不遂。冷痹疰等方。

桃仁一千七百枚。去兩仁尖皮。以好酒一斗三升。並大升斗。浸經二十一日。出桃仁曝乾。搗令極細。堪作丸即止。日別再服。服別三十丸。還將浸桃仁酒服之。禁食豬肉蒼耳。余並不禁。

白話文:

偏風的九種治療方法

所謂的「偏風」,指的是風邪侵襲身體的單側。這是因為人體有虛弱的部位,風邪趁虛而入造成的。偏風的症狀,有時會感覺不到痛癢,有時會肌肉鬆弛無力,有時則會感到麻木疼痛。對於偏風的治療,除了湯藥、熱敷、針灸之外,還有一些調養的方法,現在將其附錄在後。

導引養生法:將一手伸直,手掌合攏,另一手抓住下巴,將頭向外拉伸,盡量拉到極限,重複十四次。左右兩側都一樣。然後將手不動,頭部向左右兩側快速拉伸,重複十四次。

這個方法可以去除頭骨的急強、頭風腦旋、喉嚨疼痛、肩膀內側的冷痛,以及偏風。另外一個導引法是:一腳踩地,一手向後伸直,另一手抓住腳底的湧泉穴,用力拉腳,伸直的手同時向後拉伸,盡量拉到極限,左右腳互換,重複十四次。

這個方法可以去除上下肢的偏風和陰氣不調的問題。

廣濟麻子湯:治療偏風的方劑。

藥材:大麻子(一升,洗淨後用水浸泡一晚)、麻黃(去除節)、防風、生薑、橘皮、荊芥、川芎(各三兩)、桂心(二兩)、石膏(五兩,搗碎後用布包好)、竹葉(洗淨)、蔥白(各一握)、豆豉(一合)、蜀椒(三十枚,去除汗腺)、杜仲(五兩)、獨活(四兩)

製法:將以上十五味藥材切碎,用二斗水煮大麻子,煮到發芽後,撈出藥渣,取一斗藥汁。先煮麻黃,煮沸三次後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取三升藥汁,去除藥渣,在空腹時一次性喝完。喝完後蓋被子發汗,然後用粉擦拭身體,避免吹風。這個藥方具有補益作用,不會使人虛弱,也不會過於耗散。對於患有風痺或大風等疾病的人,服用三四劑就會見效。服用此藥期間,忌吃生蔥、生菜、熱麵、蕎麥、豬肉、魚肉、筍子以及一切腐敗變質的食物。

補麻子湯後的枳實丸:治療偏風導致肢體不聽使喚的方劑。

藥材:枳實(炙)、防風、羌活、人參、羚羊角(各六分,研磨成粉)、甘菊花、葛根、薏苡仁、桂心(各四分)、茯苓、升麻、黃連、乾地黃(各八分)

製法:將以上十三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成丸,用酒在空腹時服用,開始時每次服用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每天服用兩次。服用此藥期間,忌吃生蔥、醋、豬肉、冷水、蕪荑、生菜、熱麵、蕎麥、雞肉、魚肉、蒜、筍以及一切腐敗變質的食物。

千金甘草湯:治療偏風多年不癒、手腳枯細、口眼歪斜、精神不足、言語錯亂的方劑。

藥材:甘草(炙)、桂心、川芎、麻黃(去節)、人參、當歸、芍藥(各一兩)、獨活(三兩)、秦艽(一兩半)、茯神、生薑(各四兩)、防風(一兩半)、附子(炮)、側子(炮,各二枚)、白朮、黃芩、細辛(各一兩)、甘菊花(一升)、淡竹瀝(四升)

製法:將以上十九味藥材切碎,用一斗水煮麻黃,去除浮沫,取七升藥汁。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將藥汁濾出,再煮至三升,分成四次服用。前三次服用後,喝一杯粥,再服用最後一次藥。服藥後會發汗。服用此藥期間,忌吃海藻、菘菜、桃子、李子、雀肉、豬肉、冷水、生蔥、大量的醋等。

青松葉酒:治療偏風的方劑。

藥材:青松葉(一斤)

製法:將松葉搗碎取汁,用一斗清酒浸泡兩晚,然後在火邊放置一晚。初次服用半升,逐漸增加到一升,直到頭面發汗後停止服用。

備急徐玉方:治療偏風半身不遂,兼有失音、不能說話的方劑。

藥材:杏仁(生,不去皮尖)

製法:每天生吞杏仁,第一天吞七顆,每天增加七顆,直到七七四十九顆,然後再從七顆開始,循環往復。吃完杏仁後,用竹瀝送服,竹瀝不限量,一天可以服一升。

延年桃仁酒:治療偏風半身不遂、冷痺等疾病的方劑。

藥材:桃仁(一千七百枚,去除兩仁尖皮)、好酒(一斗三升)

製法:將桃仁放入酒中浸泡二十一天,然後取出桃仁曬乾,搗成極細的粉末,可以做成藥丸即可。每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三十丸,服用時用浸泡桃仁的藥酒送服。服用此藥期間,忌吃豬肉和蒼耳,其他食物沒有禁忌。

小續命湯:治療偏風導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能說話、拘攣、不能轉側的方劑。

藥材:麻黃(去節)、防己、附子(炮,去皮)、川芎、桂心、黃芩、芍藥、人參、甘草(炙,各一兩)、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兩仁)、生薑(四兩,切片)、防風(一兩半)

製法:將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煮至二升六合,分為三次服用。隔五天再服用。如果服用十劑沒有效果,可以增加到二十劑。服用此藥期間,忌吃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

急療偏風方:治療偏風導致胸膈以上風熱、心悸、精神恍惚、天氣陰暗時心中昏沉,感覺像醉酒一樣的方劑。

藥材:淡竹瀝(三升,如果熱象明顯,可以用淡竹瀝,如果冷象明顯,可以用荊瀝)、羚羊角(二分,研磨成粉)、石膏(十分,搗碎後用布包好)、茯神(六分,切片)

製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用一斗水和竹瀝一起煮至一升五合,去除藥渣,在飯後服用,分三次喝完。經常服用,可以預防偏風發作。服用此藥期間,忌吃酸性食物。

附子酒:治療偏風的方劑。

藥材:生附子(一兩)、無灰酒(一升)

製法:將以上兩味藥材搗碎,將附子放入酒中浸泡七天。隔天飲用一小合。如果身體有疾病會有所反應,不用驚慌。服用此藥期間,忌吃豬肉、生冷、醋以及滑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