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四 (14)
卷第十四 (14)
1. 風不得語方二首
病源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今心脾二臟受風邪。故舌強不得語也。(出第一卷中)
救急療中風身體緩急。口目不正。舌強不能語。奄奄忽忽。神情悶亂。諸風服之皆驗。不令人虛。湯方。
麻黃(去節),防己,黃芩,桂心,芍藥,甘草(炙各一兩),防風,人參(各六分),附子(一枚炮),生薑(二兩)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黃三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二升五合。去滓。空腹分為三服。服別相去十里。能言別服十劑。諸風悉愈。禁生冷及風勞酒。(出第六卷中千金有芎藭杏仁為十二味)
古今錄驗療卒不得語方。
取人乳汁半合。以著美酒半升中合攪。分為再服。(肘後範汪同出第十卷中)
白話文:
風不得語方二首
病因是脾經脈絡連接到胃,夾住咽喉,並連到舌根,散佈到舌下。心經的支脈也連接到舌根。現在心、脾兩臟受到風邪侵襲,所以導致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出自第一卷中)
治療中風身體癱軟,口眼歪斜,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呼吸微弱,神情昏亂等各種風症,服用此方都有效。此方不會使人虛弱。湯藥的配方如下:
麻黃(去節),防己,黃芩,桂心,芍藥,甘草(炙,各一兩),防風,人參(各六分),附子(一枚,炮製過),生薑(二兩)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好,加水九升,先煮麻黃至沸騰三次,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至剩二升五合。去除藥渣,在空腹時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藥間隔約十里路程的時間。如果能說話了,就再服用十劑。各種風症都會痊癒。服藥期間禁食生冷食物、避免風寒勞累和飲酒。(出自第六卷《千金方》,其中記載有加入芎藭、杏仁,共十二味藥。)
《古今錄驗》記載的治療突然不能說話的藥方。
取人的乳汁半合,加入半升好酒中混合攪勻,分兩次服用。(《肘後備急方》和範汪的方子,同出第十卷中)
2. 風身體手足不隨方二首
病源風身體手足不隨者。由體虛腠理開。風氣傷於脾胃之經絡也。足太陰為脾之經。脾與胃合。足陽明為胃之經。為水穀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為胃消行水穀之氣。以養身體四肢。脾氣弱則肌肉虛。受風邪所侵。故不能為胃通行水穀之氣。致四肢肌肉無所稟受。而風邪在經絡。
搏於陽經。氣行則遲。關機緩縱。故令身體手足不隨也。診其脈。脾脈緩者為風痿。四肢不用。又心脈腎脈俱至。即難以言。九竅不通。四肢不舉。腎脈來多即死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極力左右振兩臀。不息九通。愈臀痛勞倦。
風氣不隨。振兩臀者。更互踶跴。猶言蹶。九通中間。偃伏皆為之。名蝦蟆行氣不已。愈臀痛勞倦風氣不隨。患久行不覺痛癢。作種種形狀。又云:偃臥合兩膝。布兩足。生腰口內氣。振腹七息。除壯熱疼痛。兩脛不隨。又云:療四肢疼悶。及四肢不隨。腹內積氣。床蓆必須平而且穩。
正身仰臥。緩解衣帶。枕高三寸握固。握固者。必兩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各五寸。兩腳豎指。相去五寸。安心定意。調和氣息。莫思餘事。意專念氣。徐徐漱醴泉。漱醴泉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齒。然後嚥唾。徐徐以口吐氣。鼻引氣入喉。須微微緩作。不可卒急強作。
待好調和。引氣吐氣。勿令自聞出入之聲。每引氣心心念送之。從腳趾頭使氣出。引氣五息六息。一出之為一息。數至十息。漸漸增益。能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食生菜及魚肥肉。大飽食後。喜怒憂恚。不得輒行氣。唯須向曉清靜時行氣佳。能愈萬病。(出第一卷中)
千金療心虛寒。性氣反常。心手不隨。語聲冒昧。其所疾源。厲風損心。白朮釀酒。補心志定氣方。
白朮(切),地骨根皮,荊實(各三升),菊花
上四味切。以水三石。煮取一石五斗。去滓。澄清取汁。釀米兩石。用曲如常法。以酒熟隨多少能飲。常取小小半醉。忌桃李。(出第八卷中)
古今錄驗小續命湯。療中風入臟。身緩急不隨。不能語方。
麻黃(去節),桂心(各三兩),甘草(炙),人參,芍藥,芎藭,黃芩,防風,當歸,石膏(各二兩碎綿裹),白朮(一兩),生薑(五兩),附子(二枚炮),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兩仁)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不瘥。可服三四劑。一方石膏三兩。忌海藻菘菜生蔥桃李豬肉。(出第四卷中)
白話文:
風氣導致身體手腳不靈活的原因
這種情況是因為身體虛弱、皮膚毛孔鬆開,風邪侵犯脾胃經絡所致。足太陰經是脾的經絡,脾與胃相合;足陽明經是胃的經絡,是消化食物的要地。脾主管身體肌肉,負責將胃消化食物後產生的精氣輸送到全身,滋養四肢。當脾氣虛弱時,肌肉也虛弱,容易被風邪侵入,導致脾無法將精氣順利輸送到四肢肌肉,使得肌肉缺乏滋養。同時,風邪停留在經絡中,侵襲陽經,導致氣血運行緩慢,關節鬆弛無力,因此身體手腳無法靈活活動。
診斷時,如果脾脈緩慢,表示是風邪導致的痿症,四肢會無法使用。如果心脈和腎脈都出現異常,病情會更加嚴重,可能導致九竅不通、四肢無法抬舉,若腎脈跳動過多,則可能有生命危險。針對這種情況,還有湯藥、熨燙、針灸等治療方法,在此不贅述,僅附上一些補養和疏導的方法。
養生導引法提到,用力左右搖動臀部九次,可以緩解臀部疼痛和疲勞,以及風邪導致的身體不靈活。 還有一個動作是雙腳交替踢蹬,像蝦蟆一樣爬行,可以治療臀部疼痛、疲勞,以及風邪導致的不靈活。如果長時間患病,可能感覺不到疼痛或發癢。還可以做各種姿勢的導引。另外,仰臥時,彎曲雙膝,腳底貼地,吸氣收腹,然後呼氣放鬆,可以緩解發熱疼痛和腿部不靈活。還有一個方法是治療四肢疼痛、悶脹和不靈活,以及腹部脹氣,需要睡在平穩的床上。
正身仰臥,鬆開衣帶,枕頭高三寸,雙手握固(四指握住拇指),雙臂伸直,離開身體各五寸,雙腳豎起,腳趾相距五寸。然後靜心凝神,調整呼吸,不要想其他事情,專注於呼吸。先用舌頭輕舔嘴唇牙齒,然後吞嚥口水,再慢慢用嘴呼氣,用鼻吸氣,氣息要輕緩,不要過於急促。等氣息順暢後,引導氣息出入,不要讓自己聽到呼吸聲。每次吸氣時,心中默念將氣送達腳趾,吸氣五六次,然後呼氣一次。算一次呼吸,數到十次後,慢慢增加次數,可以到一百次、兩百次,病痛就會痊癒。在飲食方面,不要吃生冷的蔬菜、魚和肥肉。飽餐後、情緒激動時,不要進行氣功鍛鍊,最好在清晨清靜時進行,這樣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千金方中治療心虛寒導致心神不寧、手腳不靈活的酒方
這種情況是因為厲風侵襲損傷心臟所導致。可以用白朮釀酒來補養心氣、安定心神。
配方:白朮(切開)、地骨根皮、荊實(各三升)、菊花。
將上述四味藥材切開後,加水三石煮至一石五斗,去渣澄清後,用藥汁釀米兩石,像平常釀酒一樣發酵。等酒熟後,根據自己的酒量酌情飲用,最好喝到微微半醉。禁食桃子和李子。
古今錄驗小續命湯治療中風入臟導致身體不靈活、不能說話的湯方
配方:麻黃(去節)、桂心(各三兩)、甘草(炙)、人參、芍藥、芎藭、黃芩、防風、當歸、石膏(各二兩,搗碎用棉布包裹)、白朮(一兩)、生薑(五兩)、附子(兩枚,炮製)、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取兩仁)。
將上述十四味藥材切開後,加水一斗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如果沒有好轉,可以繼續服用三到四劑。另外,還有一個方子用石膏三兩。禁食海藻、菘菜、生蔥、桃子、李子和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