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四 (1)
卷第十四 (1)
1. 卷第十四
2. 中風及諸風方一十四首
(灸法附)
病源中風者。風氣中於人也。風是四時之氣。分布八方。主長養萬物。從其鄉來者。而人中少死病。不從卿來者。人中多死病。其為病也。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其人經脈行於五臟者。各隨臟腑而生病焉。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若唇赤流汗者可療。急灸心俞百壯。
若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黃。此是心壞。為水。面目亭亭時悚動者。不可復療。五六日而死。肝中風。但踞坐不得低頭。若連兩目連額。色微有青。唇青面黃者可療。急灸肝俞百壯。若大青黑麵。一黃一白。是肝已傷。不可復療。數日而死。脾中風。踞而腹滿。通身黃。吐咸汁出者可療。
急灸脾俞百壯。若手足青者。不可復療。腎中風。踞而腰痛。視脅左右。未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可療。急灸腎俞百壯。若齒黃赤。鬚髮直。面土色者。不可復療。肺中風。偃臥而胸滿短氣。胃悶汗出。視目下鼻上下兩邊。下行至口。色白者可療。急灸肺俞百壯。若色黃為肺已傷。
化為血。不可復療。其人當妄。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尋衣縫。如此數日而死。診其脈虛弱者。亦風也。緩大者亦風也。浮虛者亦風也。滑散者亦風也。(出第一卷中)
深師療中風汗出乾嘔。桂枝湯方。
桂心,甘草(炙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掰)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方用生薑五兩。忌生蔥海藻菘菜。
又桂枝湯。療中風。身體煩疼。惡寒而自汗出。頭強痛急方。
桂心(五兩),生薑(八兩),甘草(二兩炙),葛根(八兩),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掰)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服八合。日三。溫覆取汁。陸伯庸用良。忌生蔥海藻菘菜。(人玉曰此仲景桂枝加葛根湯方也今雲頭強痛急當作項強痛急才是)
又麻黃湯。療中風。氣逆滿悶短氣方。
麻黃(三兩去節),甘草(二兩炙),石膏(四兩碎綿裹),杏仁(五十枚去兩仁及尖皮碎),人參(三兩),乾薑(五兩),茯苓,防風(各四兩),桂心(三兩),半夏(一升洗)
上十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先食服一升。日三服。甚良。忌海藻生蔥羊肉餳菘菜。
又茯苓湯。療中風入腹。心下如刺。不得臥。或在脅下。轉動無常。腹滿短氣。惙惙欲死。此病或中虛冷。或素有宿食。食飲不消。或素風氣在內。今得他邪。復於五臟。故成此病方。
茯苓(二兩),芎藭,乾薑,芍藥,白朮,當歸,人參(各一兩),枳實(三分炙),甘草(炙一兩)
上九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日三。若病劇者。可相去如人行五里頃一服。胸中有氣。可加人參二兩。服一劑不瘥。不過兩劑。神良。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大酢。(並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中風及諸風方一十四首
中風是風邪侵襲人體所致。風是四季之氣,遍布四方,主宰萬物生長。順應自然之風,人少生病;違逆自然之風,人則多病致死。中風的病邪藏於皮膚之間,內不能通達,外不能宣洩。若經脈循行於五臟,則各隨臟腑而發病。
心臟中風,患者只能平躺,不能翻身側臥。若嘴唇發紅且出汗,則可以治療,需立即灸刺心俞穴一百壯。如果嘴唇青、黑、白、黃等顏色,說明心臟已受損壞,為水邪所侵,且面色時常悸動,則不可治療,五六天內就會死亡。
肝臟中風,患者只能坐著,不能低頭。若眼額連成一片,顏色略帶青色,嘴唇青紫,面色發黃,則可以治療,需立即灸刺肝俞穴一百壯。如果臉色呈現大片青黑,或黃或白,說明肝臟已受損,不可治療,數日內就會死亡。
脾臟中風,患者坐著,腹部脹滿,全身發黃,嘔吐鹹液,則可以治療,需立即灸刺脾俞穴一百壯。如果手腳青紫,則不可治療。
腎臟中風,患者坐著,腰痛,觀察脅肋兩側,若無黃色腫塊如米飯大小,則可以治療,需立即灸刺腎俞穴一百壯。如果牙齒黃赤,頭髮豎立,面色土黃,則不可治療。
肺臟中風,患者平躺,胸悶氣短,胃部不適,出汗,觀察眼睛下方至鼻樑兩側,再向下延伸至嘴角,顏色發白,則可以治療,需立即灸刺肺俞穴一百壯。如果顏色發黃,說明肺部已受損,化為血瘀,不可治療。患者可能神志不清,胡亂指點,或自己拈衣尋縫,如此數日就會死亡。
脈象虛弱、脈大、脈浮虛、脈滑散,也都是中風的表現。
深師治療中風伴有汗出、乾嘔的桂枝湯方:
桂枝、炙甘草、掰開的大棗,煎煮服用。忌食生蔥、海藻、菘菜。
另一桂枝湯方,治療中風伴有身體煩疼、惡寒自汗、頭痛劇烈的方子:
桂枝、生薑、炙甘草、葛根、芍藥、掰開的大棗,煎煮服用,溫覆取汁。忌食生蔥、海藻、菘菜。(有人認為此方為仲景桂枝加葛根湯,項強痛急應為頭強痛急。)
麻黃湯,治療中風伴有氣逆、胸悶、氣短的方子:
麻黃、炙甘草、石膏、杏仁、人參、乾薑、茯苓、防風、桂枝、半夏,煎煮服用。忌食海藻、生蔥、羊肉、餳、菘菜。
茯苓湯,治療中風入腹,心下如刺,不能臥,或在脅下,疼痛部位游移不定,腹脹氣短,形容枯槁,瀕臨死亡的方子:
茯苓、芎藭、乾薑、芍藥、白朮、當歸、人參、炙枳實、炙甘草,煎煮服用。若病情嚴重,可縮短服藥時間。胸中有氣者,可加人參。一劑不愈,最多服用兩劑即可見效。忌食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