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三 (22)
卷第十三 (22)
1. 鬼神交通方四首
又療白虎方。
豬肉(三串),大麻子(一合),酒(半盞)
上三味和麻子口含噀上。將豬肉三串。手擘向痛處來去咒曰:相州張如意、張得興。是汝白虎本師。急出。咒訖。將肉安床下瘥。送路頭神驗。
白話文:
另外有一個治療白虎(指一種病症)的藥方。
用豬肉三串、大麻子一合、酒半杯,將這三樣東西混合,把麻子含在口中,然後噴在患處。再將豬肉三串,用手撕開,在疼痛的地方來回揮舞,同時唸咒語說:「相州的張如意、張得興,是你的白虎本師,快出來!」唸完咒語後,將豬肉放在床下,病就會好。在路邊祭拜路頭神,會更靈驗。
2. 無辜方二首
崔氏無辜,閃癖或頭干瘰癧。頭髮黃聳分去,或乍痢乍瘥。
諸狀既多,不可備說。大黃煎丸方。
大黃(九兩錦文新實者,若微朽即不堪用,削去蒼皮乃秤)
上一味搗篩為散,以上好米醋三升和之。置銅碗,納於大鐺中,浮湯上。炭火煮之,火不用猛,又以竹木篦攪藥。候堪丸乃停,於小瓷器中密貯。兒年三歲,一服七丸如梧子,日再服。常以下青赤膿為度。若不下膿,或下膿少者,稍稍加丸。下膿若多,丸又須減。病重者,或至七八劑方盡根本。
大人小兒不等,以意量之。此藥唯下膿及宿結,不令兒痢。禁牛馬驢雞豬魚兔肉、生冷黏滑油膩、小豆蕎麥。乳母亦同此忌。
又療無辜,腦後兩畔有小綹者方。
無辜之病,此結為根。欲療者,先看結之大小。然後取細竹,斟酌籠得此結,便截竹使斷,狀如指環形。仍將此竹籠結,自然不得轉動。以火針針結子中央,作兩下。去針訖,乃塗少許膏藥,無者雜油亦得。須待三兩日,又如前報針。更經一兩日,當膿水自出。若不出,復如前針。
候膿潰盡,結便自散。俗法多用刀子頭割者,謂之割無辜。比來參詳,殊不如針之以絕根本。恐患者不悉,故復重說之。(並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無辜方二首
崔氏的無辜病,表現為身體某處突然出現偏側的腫塊,或者頭部乾燥、頸部淋巴結腫大。頭髮變得枯黃聳立,有時會時好時壞地腹瀉。
病症繁多,無法一一詳述。以下提供大黃煎丸的藥方:
大黃(九兩,要選用紋理細密的新鮮果實,如果稍微腐爛就不能使用,要削去外皮後再秤重)
將大黃搗碎過篩成粉末,用上好的米醋三升調和,放入銅碗中,再將銅碗放入大鍋中隔水加熱。用炭火煮,火候不宜過猛,並用竹木製的攪拌棒攪拌藥材。等到藥材可以搓成丸狀時停止加熱,裝入小的瓷器中密封保存。三歲兒童每次服用七顆,像梧桐子那麼大,一天服用兩次。服用後通常會排出青色或赤色的膿液,這是正常的反應。如果沒有排出膿液,或是膿液很少,可以稍微增加丸劑的劑量。如果排出大量膿液,則需減少劑量。病情嚴重的人可能需要服用七八劑才能徹底根治。
成人和兒童的劑量不同,需根據情況酌情調整。此藥主要作用是排出膿液和清除體內的積滯,不會導致腹瀉。服藥期間應禁食牛肉、馬肉、驢肉、雞肉、豬肉、魚肉、兔肉,以及生冷、黏滑、油膩的食物、小豆和蕎麥。哺乳期的母親也應遵守相同的禁忌。
另一個治療無辜病的方法,針對後腦兩側有小疙瘩的情況:
這種無辜病是由這些疙瘩引起的。治療時要先觀察疙瘩的大小,然後用細竹子將疙瘩圈住,再截斷竹子,使其形狀像指環。接著將這個竹圈套住疙瘩,使其無法轉動。用火針在疙瘩的中心點刺兩下,拔出針後,塗抹少許膏藥,如果沒有膏藥,用普通的油也可以。等待兩三天後,再像之前一樣用火針刺一下。再過一兩天,膿水就會自然流出。如果膿水沒有流出,就重複之前的步驟。
等到膿液完全排出,疙瘩就會自然消散。民間常用刀割的方式來治療,稱為割無辜。經過仔細比較,發現用針刺的方法更能徹底根治。恐怕患者不了解,所以再次強調說明。(以上內容出自《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