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三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 (17)

1. 疰病相染易方三首

深師療鬼物前亡。轉相染。夢寤紛紜。羸瘦。往來寒熱。嘿嘿煩悶。欲寢復不能。手足熱。不能食。或欲向壁悲涕。或喜笑無常。牛黃散方。

牛黃(研),鬼箭羽,王不留行,徐長卿(一名鬼督郵),遠志(去心),乾薑,附子(炮),五味子石葦(刮去黃皮),黃芩,茯苓(各二分),桂心(一分),代赭(三分),菖蒲(四分),麥門冬(六分去心)

上十五味搗下篩。以蜜生地黃汁相拌合。復令相得。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生蔥羊肉餳醋物。(出第九卷中)

崔氏療江南三十六疰丸。療轉疰滅門絕族。族盡轉逐。中外滅盡。復易親友方。

雄黃(研二分),麥門冬(去心三分一方用天門冬),皂莢(去皮子炙),莽草(炙各二分)鬼臼(三分),巴豆(去心皮熬二分)

上六味搗篩。蜜和為丸如小豆。服二丸。日一服。忌鯉魚野豬肉蘆筍。

又赤丸。療人久疰。室家相傳。乃至滅族方。

雄黃(二兩研),馬目毒公(鬼臼也),丹砂(研),莽草(炙),藜蘆(熬各二兩),巴豆(八十枚去心皮熬),皂莢(一兩去皮子炙),真珠(一兩研)

上八味搗篩。蜜和丸如小豆。一服二丸。吐下惡蟲數十枚。忌野豬肉蘆筍生血物。(並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第一方:牛黃散

這個方子是治療因鬼怪作祟引起的傳染病,患者會出現精神恍惚、瘦弱、忽冷忽熱、沉默煩悶、想睡又睡不著、手腳發熱、食慾不振等症狀,有時會想對著牆壁哭泣,有時又會莫名其妙地又哭又笑。

藥方組成:牛黃(磨成粉)、鬼箭羽、王不留行、徐長卿(又名鬼督郵)、遠志(去除心)、乾薑、附子(炮製過)、五味子、石葦(刮去黃皮)、黃芩、茯苓(各取少量)、桂心(少量)、代赭(少量)、菖蒲(少量)、麥門冬(去除心)(取較多量)。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和生地黃汁混合調和均勻。用酒送服,每次服用一小匙,一天三次。服藥期間禁食豬肉、冷水、生蔥、羊肉、麥芽糖、醋等食物。

第二方:崔氏療江南三十六疰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極具傳染性的疰病,此病會導致一家人乃至整個家族滅絕。

藥方組成:雄黃(磨成粉)、麥門冬(去除心,有的方子用天門冬代替)、皂莢(去除皮和籽,炙烤過)、莽草(炙烤過)、鬼臼、巴豆(去除心和皮,熬製過)

將以上六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做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一天一次。服藥期間禁食鯉魚、野豬肉、蘆筍。

第三方:赤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慢性疰病,此病會在家族中世代相傳,甚至導致整個家族滅絕。

藥方組成:雄黃(磨成粉)、馬目毒公(即鬼臼)、丹砂(磨成粉)、莽草(炙烤過)、藜蘆(熬製過)、巴豆(去除心和皮,熬製過)、皂莢(去除皮和籽,炙烤過)、珍珠(磨成粉)。

將以上八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做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服藥後會吐出或排出數十條蟲。服藥期間禁食野豬肉、蘆筍、以及會生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