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三 (10)
卷第十三 (10)
1. 傳屍方四首
若用以療痃癖。此乃欲益反損。非直病仍未瘥。兼復更損其脾。脾唯宜溫。不合取冷。如其傷冷。脾氣即衰。脾衰之證。兩肋虛滿。食既不消。兼之下利。如斯穿鑿。欲益反損。終莫能悟。良可悲哉。夫略舉一隅。他皆仿此。
又論曰:凡患骨蒸之人。坐臥居處。不宜傷冷。亦不得過熱。冷甚則藥氣難通。兼之脹滿食不消化。或復氣上。熱甚則血脈擁塞。頭眩目疼。唇乾口燥。心胸煩悶。渴欲飲水。此等並是將息過度之狀。深可誡也。將養之法。須寒溫得所。先熱而脫。先寒而著。若背傷冷。即令咳嗽。
若手足傷熱。即令心煩。若覆衣傷厚。即眠臥盜汗。若覆衣過薄。即心腹脹滿。所是食飲不限時節。寧可少食。(保無宿疰)數數進之。(助藥勢也)必須傷軟。(易消故也)不宜傷硬。(恐損胃氣致不消也)此皆以意消息之為佳。
又論曰:主療之法。先須究其根本。考其患狀。診其三部。決其輕重。量其可不。與其湯藥。指期取瘥。若能如此。方可措手。先療其根。次其末。針灸湯散。必須相應。無容病根深遠。少服即望痊除。未及得瘳。便復罷藥。乃言藥病乖越。似不相當。如此懷疑。余所不取。
亦有因瘧後作。亦有因痢後為此病根。其源非一。略舉綱紀。比類而取療之。方法如後所言。
又論曰:骨蒸之病。無問男女。特忌房室。舉動勞作。尤所不宜。陳臭酸鹹。黏食不消。牛馬驢羊。大小二豆。豬魚油膩。酒面瓜果。野豬之屬。葵筍蒜蕨及生冷等。並不得餐。自非平復一月以後。乃漸開也。大略如此。觸類而長之。此病宜食煮飯鹽豉豆醬燒薑蔥韭枸杞苜蓿苦菜地黃牛膝葉。
並須煮爛食之。候病稍退。恐肌膚虛弱者。可時食干鹿脯。為味中間所有得食之者。按其條下具言之。
廣濟療婦人腹內冷癖。血塊虛脹。月經不調。瘦弱不能食無顏色。狀如傳屍病方。(張文仲方)
曲末(二升),大麥櫱末(二升),生地黃(肥大者切三升),白朮(八兩),牛膝(切三升),桑耳(銼三升金色者)薑黃(八兩),當歸(十四分),生薑(合皮切二升),桃仁,杏仁(各二升去皮尖及雙仁者熬),近用加橘皮(八兩)
上十二味並細切。於臼中以木杵搗之如泥。納瓶中。以物蓋口封之。勿令泄氣。蒸於一大石米中。飯熟出之。停屋下三日。開出曝乾。搗為散。酒飲服方寸匕。日二服。漸加至一匕半。不利。初服十日內。忌生冷難消之物。以助藥勢。過十日外。即百無所忌。任意恣口食之。
唯忌桃李。若須桃李宜去朮。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一服三十丸。日二服。去病。令人能食肥健。好顏色。忌桃李雀肉蕪荑。(出第四卷中)
文仲論:傳屍病。亦名痎瘧。遁疰。骨蒸。伏連。殗殜。此病多因臨屍哭泣。屍氣入腹。連綿或五年三年。有能食不作肌膚。或二日五日若微勞即發。大都頭額頸骨間。尋常微熱翕翕然。死復家中更染一人。如此乃至滅門。療之方。
白話文:
如果用這些藥方來治療腹部腫塊,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僅病不會好,還會更加傷害脾臟。脾臟最適合溫養,不宜受寒,如果受寒,脾氣就會衰弱。脾氣衰弱的症狀是兩脅虛弱脹滿,吃東西難以消化,還會腹瀉。像這樣亂用藥,想要有益反而造成損害,實在是令人悲哀。只要舉一個例子,其他的道理都可以類推。
又說:凡是患有骨蒸的人,無論坐著或躺著,都不能受寒,也不能過熱。太冷會導致藥力難以發揮,還會引起腹脹,難以消化,甚至氣逆上衝。太熱則會導致血脈阻塞,頭暈眼花,嘴唇乾燥,口渴,胸悶煩躁,想喝水。這些都是因為調養過度所造成的,必須引以為戒。正確的調養方法是注意保暖,感到熱就要脫衣服,感到冷就要穿衣服。如果背部受寒,就會引起咳嗽。
如果手腳過熱,就會引起心煩。如果蓋太厚的被子,睡覺時就會盜汗。如果蓋太薄的被子,就會感到腹脹。飲食方面不要限制時間,寧可少吃一點(這樣可以避免積食),要少量多餐(這樣可以幫助藥效發揮),食物必須軟爛(容易消化),不宜吃堅硬的食物(怕損害胃氣導致消化不良)。這些都要根據情況適當調整。
又說:治療疾病,首先要找出病根,了解病情,診斷全身情況,判斷輕重,考慮是否適合用藥,然後才能開藥方,並預期療效。如果能這樣做,才能開始治療。先治療根本原因,再治療表面的症狀,針灸、湯藥、散劑都要配合使用。不要期望病根深遠,卻只服用少量的藥就能痊癒。如果還沒完全好就停藥,卻說藥不對症,這是不可取的。我並不認同這種懷疑的態度。
還有的情況是因為瘧疾之後引起的,也有的是因為痢疾之後引起的,病因不止一種。我只是簡單地說明一些要點,可以參考著去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面所述。
又說:骨蒸這種病,無論男女,都要特別注意避免性生活,也不宜過度勞累。陳腐酸鹹、黏膩難消化的食物都不能吃,牛、馬、驢、羊、大小豆類,豬肉、魚肉等油膩食物,酒、麵食、瓜果、野豬肉等,還有葵菜、筍子、蒜、蕨類,以及生冷的食物都不能食用。必須等病好了一個月後才能逐漸開始食用。大致就是這樣,其他的可以根據情況自行判斷。這種病適合吃煮熟的米飯、鹽豉、豆醬、燒薑、蔥、韭菜、枸杞、苜蓿、苦菜、地黃、牛膝葉。
這些都要煮爛了吃。等病情稍微好轉,如果體質虛弱,可以適量吃一些鹿肉乾。至於其他可以吃的食物,可以按照具體情況來決定。
廣濟方,治療婦女腹部內有冷積、血塊,虛脹,月經不調,身體瘦弱,不能吃東西,臉色不好,像傳屍病症狀的藥方。(張文仲方)
曲末(二升),大麥芽末(二升),生地黃(肥大者切三升),白朮(八兩),牛膝(切三升),桑耳(銼三升,金黃色者),薑黃(八兩),當歸(十四分),生薑(連皮切二升),桃仁,杏仁(各二升,去皮尖及雙仁者,炒),最近用藥時可加橘皮(八兩)。
以上十二味藥,都切細,在臼中用木杵搗成泥狀,裝入瓶中,用東西蓋住瓶口封好,不要漏氣。放在蒸一大石米飯的鍋裡一起蒸,飯熟了就拿出來,放在屋簷下三天,打開後曬乾,搗成粉末。用酒送服一錢匕的藥粉,一天兩次,可以逐漸加到一錢半。如果沒有腹瀉,初服藥的十天內,要忌食生冷難消化的食物,以幫助藥效發揮。過了十天後,就沒有什麼禁忌了,可以隨意吃。
唯獨禁忌桃子和李子,如果一定要吃桃子和李子,就要去掉白朮。如果無法服用散劑,也可以用蜂蜜做成藥丸服用,每次三十丸,一天兩次。可以治好疾病,使人能吃東西,身體肥壯,臉色好。忌諱桃子、李子、麻雀肉、蕪荑。(出自第四卷中)
張文仲說:傳屍病,也叫痎瘧、遁疰、骨蒸、伏連、殗殜。這種病多是因為在屍體旁哭泣,屍體的氣進入腹部,病程可以持續五年三年。有的能吃東西卻不長肉,有的兩天或五天,稍微勞累就會發病。大多在頭、額頭、頸椎之間,常常感覺微微發熱。死後會在家人中傳染,這樣甚至會導致滅門。治療的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