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三 (7)
卷第十三 (7)
1. 炙骨蒸法圖四首
遂即著床。如著床胸前自動。脊膂兩邊肉盡。灸療即難。如灸候胸前肉動。非事灸法。如看病兒是病。更不須選離日。即預將艾去。即將病兒於王道頭日午時灸。灸七壯。若先知其病又緩。即取離日午時大吉。欲灸覆病兒。面向下著地。取撅肋頭。以病兒大拇指自捻著。展中指直向脊骨。
指頭脊膂中肉少肋上點記。從點記處向上至耳下尖頭。即中央。屈繩從初點處向上。還當脊膂點繩所到記之。又更再屈繩從元點記處向上。還進前點記。又以杖量。取患兒中指頭兩節折斷。還從元點記向下當脊膂點記。一邊點四處。兩邊俱點總八處。各須去脊骨遠近一種。並須上下相當。
下從撅肋。上至耳根。取直。其八處一時下火。艾炷如棗核。堅實作之。灸了。即以灰三匝圍坐處。便歸家不須回顧。禁肉面生冷。特忌色及雜食。平復後任依常。未平復有犯重發。即不可復療。
神素師灸骨蒸咳法。
當頭耳孔橫量。相離三寸許。相當灸有穴。日灸三壯。至第八日灸二七了。第三椎上。第二椎下。男取左手。女取右手。頭指依兩指頭東西灸。日上七壯。至第八日。各灸五十壯。復五日。日灸各十五壯。脛取系鞋橫大文。量至膝髂(口亞切)下中分。當脛骨外。日灸一七壯。
滿第八日。日灸滿三十五日了。當臂上皆男左女右。取頭指從腕文當指當頭灸。日七壯。至第八日滿百壯。婦人肚脹。月節不通。取右手頭指。當臍量至下腹。當指頭灸。日七。滿三百壯。鬲上午後灸。鬲下午前灸。(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炙骨蒸法圖四首
第一部分:基本灸療方法
病人要立即躺到床上,如果發現胸前出現自動跳動的情況,或者背脊兩側的肌肉已經消瘦,這種情況下進行艾灸就比較困難。如果觀察到胸前肌肉有跳動,那就不適合使用艾灸療法。如果病童生病了,不需要特別挑選日子,直接準備好艾草。將病童在「王道頭」(可能是指某個特定時間或方位)的午時進行艾灸,灸七個艾炷。如果事先知道病因,可以延緩一下時間,選擇離日(可能是指某個特定日子)的午時進行,這樣效果更好。
要讓病童俯臥,臉朝下貼在地上。先找到肋骨末端(撅肋頭),讓病童用大拇指按住這個位置。然後,將中指伸直,指向脊椎骨。
在指尖和脊椎之間肌肉較少的地方,以及肋骨上方做個記號。從記號處向上延伸到耳朵下方尖端,找到中間點。將繩子彎曲,從最初的記號點向上,沿著脊椎,繩子終點做個記號。再次彎曲繩子,從原本的記號點向上,並在之前記號點的前方再做記號。然後用杖量取病童中指兩節的長度,從原本記號點向下,沿著脊椎做記號。一邊做四個記號點,兩邊總共做八個記號點。每個記號點距離脊椎的遠近要一致,上下位置也要對應。
這些記號點從肋骨末端向上延伸到耳根,取其直線。八個點要同時點燃艾草,艾炷大小像棗核,且要紮實。艾灸完畢後,用灰燼在病人坐的地方圍三圈,然後就可以回家了,不必回頭看。艾灸期間,要禁食肉類、冷食和生食,特別忌諱房事和雜食。病情康復後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起居。如果病情沒有完全康復,又犯了禁忌,就無法再次治療。
第二部分:神素師灸骨蒸咳法
頭部兩側耳孔橫向測量,相距三寸左右的地方有穴位,可以在這裡進行艾灸。每天灸三壯,到第八天灸二七(十四)壯。在第三椎骨的上方和第二椎骨的下方(男性取左手,女性取右手),用食指指尖依附在其他指尖的兩側進行艾灸,每天灸七壯。到第八天,每天灸五十壯。再過五天,每天灸十五壯。在小腿脛骨,取綁鞋子橫向的大紋路,量到膝蓋骨下方中間位置,在脛骨外側進行艾灸,每天灸一七(七)壯。
到第八天,每天灸三十五壯。手臂上(男性左邊,女性右邊),取食指從手腕紋路開始沿著指頭方向艾灸,每天灸七壯。到第八天,灸滿一百壯。婦女腹脹,月經不通,取右手食指,從肚臍量到下腹,在指尖處進行艾灸,每天灸七壯,灸滿三百壯。飯後灸上腹部,飯前灸下腹部。 (出自第一卷中)
2. 痃氣骨蒸三方
廣濟療痃氣心忪骨蒸熱暗風。鱉甲丸方。
鱉甲(炙),芍藥,蝮蛇脯(炙),大黃(各八分),人參,訶黎勒皮(熬),枳實(炙),防風(各六分)
上八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子。以酒飲下二十丸。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不利。忌莧菜生菜熱面蕎麥蒜黏食。(出第二卷中)
備急療痃癖鬼氣疰忤骨蒸秘驗方。
大黃(別漬湯欲成下一方四兩),鱉甲(炙),鉤藤,升麻,甘草(炙各二兩),丁香(二七枚湯欲成下)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作三服。又用牛黃。犀角。(銼末)硃砂。麝香。(各一分)細研。分為三分。每服以一分納湯中服。經用多效。特忌豬肉黏食生冷莧菜海藻菘菜。(蘇遊同出第三卷中○一方有黃芩二兩)
必效療痃癖氣。壯熱兼咳。久為骨蒸。驗方。
柴胡(四兩),茯苓,白朮,枳實(炙各三兩)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積熱不歇。即加芒硝六分取利。熱除之後。每三日服一劑。瘥後。每月一劑。肥白終身永除。忌桃李雀肉大醋。(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痃氣骨蒸三方
**廣濟方:**治療痃氣引起的心悸、骨蒸發熱和身體不明原因的發冷。
藥方:炙鱉甲、芍藥、炙蝮蛇肉乾、大黃(各八分)、人參、熬製過的訶子皮、炙枳實、防風(各六分)。
做法:將以上八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酒送服二十丸,之後逐漸增加到三十丸,每天服用兩次。如果沒有產生腹瀉,就繼續服用。服藥期間,忌吃莧菜、生菜、熱麵條、蕎麥、蒜和黏膩的食物。
**備急方:**治療痃癖、鬼氣(類似中邪的病症)、疰忤(指因氣血阻滯引起的疾病)和骨蒸的有效驗方。
藥方:大黃(需浸泡在水裡,以便之後製作另一個藥方,用量為四兩)、炙鱉甲、鉤藤、升麻、炙甘草(各二兩)、丁香(十四顆,也是浸泡在水中,以便之後使用)。
做法: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加水七升,煮至剩下二升八合,濾去藥渣,分三次服用。另外,將牛黃、犀角(磨成粉)、硃砂、麝香(各一分)仔細研磨成粉,分成三份,每次服用時取一份加入藥湯中一起服用。此方效果顯著,特別忌吃豬肉、黏膩食物、生冷食物、莧菜、海藻和白菜。 (另一個版本此方加入黃芩二兩)
**必效方:**治療痃癖引起的氣滯、高熱伴隨咳嗽,以及長久不癒的骨蒸症狀的驗方。
藥方:柴胡(四兩)、茯苓、白朮、炙枳實(各三兩)。
做法: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加水七升,煮至剩下二升半,分三次服用。如果積熱不退,可以加入芒硝六分,使之產生腹瀉以退熱。退熱後,每三天服用一劑。病癒後,每月服用一劑,可以終身不再復發。忌吃桃子、李子、麻雀肉和大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