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 (1)

1. 癰疽方一十四首

集驗癰疽論。黃帝曰:夫子言癰疽何以別之。岐伯答曰:榮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從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肌膚於骨髓,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黃帝曰:何謂疽。岐伯答曰:熱氣純盛,下陷肌膚筋髓骨肉,內連五臟,血氣竭盡,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

白話文:

集驗癰疽論

黃帝問道:「先生,請告訴我如何區分癰和疽。」

岐伯答道:「榮氣和衛氣運行不暢,滯留在經脈中,導致血液凝滯不流動。不流動的話,衛氣就會被阻滯。阻滯不通,就會淤塞而無法運行,導致發熱。持續發熱不止,熱盛就會使肌肉腐爛,腐爛後就會化膿。但是,這種情況不會傷及肌膚以下的骨髓,也不會傷及五臟,所以稱為『癰』。」

黃帝又問:「什麼是疽?」

岐伯答道:「熱氣非常盛,深入肌膚、筋脈、骨髓和肌肉,與五臟相連。血氣耗盡,在癰的下方,筋骨和肌肉都沒有剩餘。因此稱為『疽』。」

疽者其上皮夭瘀以堅,亦如牛領之皮,癰者其上皮薄以澤,此其候。黃帝曰善。(出太素第十六卷中)

經言五臟不調致疽,六腑不和生癰。一曰熛疽急者二三日殺人,緩者十餘日殺人;二曰癰疽。急者十餘日殺人,緩者一月死;三曰緩疽。急者一年殺人,緩者數年。四曰水疽。所發多在手足,數年猶可療,疽者數十種要如此,千氏法癰之疾所發緩地不殺人,所發若在險地,宜令即外消。若至小膿猶可療,大膿致禍矣。

白話文:

醫書上說,五臟失調會導致癤瘡,六腑不協調會產生癰瘡。

  1. 癤瘡:
  • 急性癤瘡,兩三天內可致死。
  • 緩性癤瘡,十幾天內可致死。
  1. 癰瘡:
  • 急性癰瘡,十幾天內可致死。
  • 緩性癰瘡,一個月內可致死。
  1. 緩性癰瘡:
  • 急性緩性癰瘡,一年內可致死。
  • 緩性緩性癰瘡,幾年內可致死。
  1. 水癰瘡:
  • 多發於手腳部位,幾年內可以治療。

其他的癰瘡種類有幾十種,也按這種方法處理。千氏的方法認為,癰瘡發作緩慢時不會致命,如果發作在危險部位,應立即進行外用治療。如果出現小膿包,還可以治療,如果出現大膿包,會造成嚴重後果。

一為腦屍,二為舌本,三為玄癰,四為喉節。

五為胡脈,六為五臟俞,七為五臟系。

八為兩乳,九為心鳩尾,十為兩手魚。

十一為腸屈之間,十二為小道之後,十三為九孔。

十四為兩腨腸,十五為神主之舍。(一本云主客之舍)

凡十五處不可傷,而況於癰乎。若癰發此地,遇良醫能不及大膿者可救,至大膿害及矣。(範汪同)

候賊風證,但夜痛應骨,不可按抑,不得迴轉,痛處不壯熱,體亦不乍寒乍熱,但覺體瘮瘮然冷欲得熱,熱熨痛處即小寬,時有汗,此是賊風證也,宜即得針灸,服療風藥溫也。(方在療風候上大法宜知二候如此也)

白話文:

當懷疑是賊風病症時,但夜間疼痛深入骨髓,難以按壓忍耐,並且無法轉動,疼痛處不發燒,身體也沒有忽冷忽熱的症狀,只覺得全身發冷,想取暖。用熱物敷熱疼痛處能稍微緩解,有時會出汗。這就是賊風病症,應當立即針灸,服用溫補風藥。

又初得附骨疽,即服漏蘆湯下之,敷小豆薄得消也。

又下利已腫處未消者,可除大黃,用生地黃乾地黃,隨時也。熱漸退餘風未歇者,可服五香連翹湯,除大黃,餘熱未消,可敷升麻膏佳。若失時不消成膿者,用火針膏散如療癰法,又有𣕌疾喜著四肢,其狀赤脈起如編繩,急痛壯熱,其發於腳者,喜從躡蹀起至踝,赤如編繩,謂之𣕌病也。又其發於臂者,喜腋下起至掌也。

白話文:

如果腹瀉情況好轉,但腫脹處還沒消退,可以移除大黃,改用生地黃和乾地黃,隨時服用。

如果熱度漸退,剩餘風邪還沒平息,可以服用五香連翹湯,移除大黃。剩餘熱氣未消,可以敷上升麻膏的效果較好。

如果延誤治療,腫脹處化膿,可以使用火針膏散來治療,方法類似於治療癰疽。

另外,有一種疾病容易發作在四肢,它的症狀是紅色的脈絡隆起如編繩般,疼痛劇烈,發燒,如果出現在腳上,常從腳背蔓延到腳踝,紅如編繩,這種疾病稱為「癰疾」。

這種疾病如果發作在手臂上,常從腋下蔓延到手掌。

皆由四肢勞熱氣盛,為涼濕所折,風結筋中,成此疾也,不即療取消潰去膿,則筋攣縮也,其若但置不消復不潰,其熱歇,氣不散,喜變作𣕌也。

白話文:

這些症狀都是由於肢體過度勞動導致熱氣上升,被寒濕之氣所影響,導致風寒凝滯於筋骨中,形成這個疾病。如果不立即治療,就會潰爛化膿,筋骨會攣縮。如果只是置之不理,既不消退也不潰爛,那麼熱氣會消失,但寒氣不會散去,很容易轉變成癱瘓。

又療之宜服漏蘆湯令下,外以⿸疒猴針針去血氣,針寫上結脈處,敷小豆薄則消也。皆可依療丹法消之,及潰成膿出,火針敷膏散如療癰法也。

白話文:

此外,治療時建議服用漏蘆湯通便,外部則用三稜針放血,針刺在腫塊的上方脈結處,敷上小豆治療,腫塊就會消散。這些方法都可以按照治療丹毒的方法來處理,及時化膿後,可以使用火針敷膏散,治療方法與治療癰相似。

又亦用甘蕉根薄之瘥。

又癰發腫高者,病源淺,腫下者病源深,大熱者易療,小熱者難療,初便大痛傷肌,晚乃大痛傷骨,都堅者未有膿,半堅半軟者有膿,發腫都軟,血瘤也,非癰,發腫以漸知。長引日月,亦不大熱,時時牽痛,瘤也非癰。吳音曰:謂諸氣結亦有腫,久久不消成癰,療之宜散氣,氣已散。若初腫處有浮氣,年衰皆發癰,療之宜及年盛,並折散熱,可無此憂。

白話文:

關於癰疽的腫脹情況:

  • 腫得高且大:病因淺表。
  • 腫得靠下:病因較深。
  • 發熱高:容易治療。
  • 發熱低:難於治療。
  • 剛開始疼痛劇烈:傷及肌肉。
  • 後來疼痛劇烈:傷及骨頭。
  • 全部堅硬:沒有膿。
  • 一半堅硬一半柔軟:有膿。
  • 整個腫脹都柔軟:是血瘤,不是癰疽。
  • 腫脹逐漸形成,時間拉得很長,也不發高熱,時常有牽拉痛:是瘤子,不是癰疽。

關於吳音(吳地方言)的說法:

  • 認為氣滯也會導致腫脹。
  • 長期不消散的腫脹會變成癰疽。
  • 治療時應疏散氣滯,氣滯散開後腫脹就會消退。
  • 如果腫脹處一開始就有浮腫,年紀大的人容易發癰疽。
  • 治療時應趁年輕時就疏散熱氣,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於氏法。夫癰疽脈洪粗難療,脈微澀者易療,諸浮數之脈。應當發熱而反惡寒者,癰也,此或附骨以有膿也。

趙乃言,無虛勞腹中疾,或發血瘤瘡,瘡狀墳起,頭墨正爾置,不當灸療,療之火熨便焦爛,剝刮去焦痂,則血泄不可禁,必死,癰起於節解,遇頑醫不能即消,令至大膿者,豈膏藥可得復生乎。

白話文:

趙氏說:沒有虛勞腹中疾病,或發血瘤瘡,瘡狀凸起,頭部色澤淡黑,不應該用艾灸治療,如果艾灸治療,用火熨會燒焦潰爛,剝落焦痂後,血便會止不住地流,人必定死亡。癰疽生於肌腱和關節處,遇到頑固的醫生不能及時消除,讓它變成大膿瘡,難道膏藥還能讓它重生嗎?

又發癰堅如石,走皮中無根,瘰癧也,久不消,因得他熱之疾時,有發為癰也。

又發癰至堅而有根者,名為石癰,療之法,當服酒,非酒即藥勢不宣。但當稍飲,取令相得和散便止。凡癰腫有肥人用貼宜栝蔞根,和平體宜赤小豆貼方

白話文:

如果癰瘡變硬且有根,稱為石癰。治療方法是服用酒,如果不喝酒,藥效就無法發揮。但是隻應該少量飲用,讓酒精和藥性協同作用,藥效發揮後就可以停止飲酒。通常對於癰腫,肥胖的人適合貼敷栝蔞根,體質平和的人適合貼赤小豆方。

赤小豆五合,納苦酒中熬之畢,搗為散,以苦酒和之,塗拭紙上貼腫,從發腫兩頭以下。(範汪同)

白話文:

將五合赤小豆加入苦酒中熬煮至熟,搗碎成散,再用苦酒調和,塗抹在紙上貼在腫脹處,從腫脹的兩端往中間貼。

又論少小有渴,年四十以外多發癰疽,有膈痰而渴者,年盛必作黃疸,年衰必發癰疽也。(範汪同)

又黃帝曰:願聞癰疽之形與其期日,岐伯曰,略說癰疽之極者十八種。

又癰疽發咽,名曰猛疽,猛疽不療,則血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膿者瀉已,則含豕膏,無冷食。三日而已,一去無食。

白話文:

另外,癰疽長在咽喉,稱為猛疽。猛疽如果不治療,血液會化膿,膿液如果不排出,堵塞咽喉半天就會死亡。如果膿液排出,就含用豬油,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三天後,就能一次清空膿液。

又發於股胻,名曰股脫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腫膿搏骨。

不急療,三十日死。(髀內曰股股外曰髀膝上股下骨稱曰股胻也)

又發於脅名曰改訾,改訾者女子之疾也,久之其狀大癰膿,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療之方。

連翹草及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令竭,取三升,即強飲,厚衣坐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白話文:

將連翹草和連翹根各取一升,加入一斗六升水,煮到剩三升。趁熱喝下三升,穿著厚衣服坐在鍋爐上。直到出汗為止。

又發於尻者,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療之,不療三十日死。

又發於脛者,名曰兔齧,其狀赤至骨,急療之。不療害人,又發於足上下者,名曰四淫。其狀大如癰,不急療百日死。又發於肩及臑者,名曰疵疽其狀赤黑,急療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逆𤋲之。

白話文:

再者,發生在小腿上的,叫做「兔齧」,它的症狀是發紅見骨,需要緊急治療。如果不治療,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另有發生在足部上下方的,叫做「四淫」。它的症狀像大癰疽,不緊急治療,一百天就會死亡。另外發生在肩部和肋骨一帶的,叫做「疵疽」,它的症狀是發紅發黑,需要緊急治療。這個會讓人汗流到腳上,但不影響五臟。癰疽發作後四五天可以逆時針旋轉按摩治療它。

上灸百壯,石子當碎出也,不出可益壯。(從癰發高下以後範汪並同)

又石癰者,始發皮核相親著,不赤頭,不甚堅,微痛熱,熱漸自歇,便堅如石。故謂之石癰,難消,又不可得自熟,縱愈皆百餘日也。又發癰兩頭牽而傍推無根者,又不痛結筋,非癰也。發癰狀如𧰉雖極大,此肉瘤非癰也,腫一寸至三寸癤也。

白話文:

另外一種叫石癰的病,一開始皮膚下長出核,緊緊地貼著,不會發紅也不會很硬,只有輕微的疼痛和發熱,發熱會逐漸消退,然後變得很硬像石頭一樣。所以稱為石癰,很難消散,也不會自己成熟,即使治癒也要一百多天。

還有一種癰,長在兩頭,用手牽拉可以移動,沒有根,也不疼痛腫脹筋絡,這不是癰。

長得像癰但是極大,這是一種肉瘤,不是癰。腫脹一寸到三寸的,是癤。

三寸至五寸癰也,五寸至一尺癰疽也,一尺至三尺名曰竟體疽,腫成膿,九孔皆出,諸氣憤郁不遂志欲者,多發此疾,癰及疽血瘤鼠乳石癰結筋瘤癧,皆不可就針角,針角少不及禍者。

白話文:

三寸到五寸大的腫塊稱為癰。五寸到一尺大的腫塊稱為疽。一尺到三尺大的腫塊稱為竟體疽。腫瘤化膿,九個孔洞都會流出膿液。各種氣血鬱結、意願不得滿足的人多發此病。癰、疽、血腫、鼠乳腫、石癰、筋瘤腫,這些腫塊都不能用針角挑破。用針角挑破後,如果沒有徹底清除,就會招致禍患。

凡癰疽之疾,未見膿易療之,當上灸三百壯,四邊間子灸各二百壯,實者可下之,虛者可補之,有氣者下其氣。服占斯內塞散得愈,絕房三年,凡癰瘡審知膿者,破之皆當近下邊,膿出後當膏藥兌之,常使開潤勿令燥合也。若其人羸,勿一頓盡膿,徐徐令後稍出乃盡,癰方潰,其上皮薄,人喜當上破之,此終不愈,當下破之,乃得膿耳,勿要其皮厚也。凡癰有膿當破,無膿但氣腫。

白話文:

所有膿腫的疾病,在膿還沒出現時比較好治,此時應該在上部灸三百壯,四週邊緣灸各二百壯。實證的可以瀉下,虛證的可以補益,有氣滯的要疏氣。服用佔斯內塞散可以治癒,但要禁房事三年。對於已經確定有膿的膿瘡,破膿的時候都要靠近下部。膿液排出後,應該用膏藥敷上,讓它保持舒暢,不要讓它封閉起來變乾。如果病人體質虛弱,不要一次把膿全部排出,應該慢慢讓它一點一點地流出來,直到流盡。膿瘡剛剛潰破時,上面的皮膚很薄,很多人喜歡從上面破,這樣永遠好不了,應該從下面破,這樣才能把膿排出,不要考慮皮膚的損傷。凡是膿瘡有膿就應該破,沒有膿只是氣腫。

若有血慎不可破針灸也。按之四邊堅,中軟,此為有膿瀋也,一邊軟亦有膿,都堅者此為菹核,或但有氣也,都軟者此為有血,血瘤也。當審堅軟虛實為要。若堅疽積久後,若更變熟,偏有軟處,不可破者,疽當暖裹置耳。若灸刺破療,必暴劇不可救,及結筋䯞馳偽切肉鼠乳。

白話文:

如果有膿血,絕對不能做針灸。用手指按壓,四邊堅硬,中間柔軟,表示有膿液;一邊柔軟也表示有膿;完全堅硬的是壞疽,或者只有氣;完全柔軟的是血腫,由於有血液積聚。最重要的是仔細辨別堅硬、柔軟和虛實的狀態。

如果堅硬的膿腫時間長了,如果開始成熟,局部變軟,但不能破,這時應該用溫暖敷料包起來。

如果用燒灼或針刺破開治療,一定會突然惡化,無法挽救,並會形成像筋一樣的膿腫,壞死潰爛發出惡臭,形成肉老鼠或乳狀膿液。

皆不當療也,又服內塞散,不與他療相害,晝夜十餘度,服散當以酒。

又發於腋下堅赤者,名曰米疽。療之用砭石,欲細而長,疏啟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纓,急療之。(太素經曰頸前已纓)

白話文:

腋下紅腫變硬,就是米疽。用細長的針石疏通它,塗上豬油。六天後,不要包紮。腫瘤變硬不破潰的,稱為馬刀挾纓,需要緊急治療。(《太素經》說:頸前已經出現纓狀物)

又發於股陰者,名曰赤弛,不急療,六日死,在兩股之內,不可療,一云六十日死。

又發於膝者,名曰疵疽。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如堅石,勿石,石之死,須其柔色異。乃石之者生。(冷石熨之柔乃破之準例之也)

白話文:

長在膝蓋上的癰疽,稱為「疵疽」。其特徵是:像大膿瘡一樣,但顏色不變,有寒熱感,像堅硬的石頭一樣。不要用石頭,石頭會死去,必須等到它的顏色變軟異於常色。這時候用石頭熨燙,它就會破掉(用冷的石頭熨燙,它軟了以後再破,這是治療的準則)。

又諸癰腫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療。(太素經云膈八節門故不可療也)

又發於陽者,百日死。

又發於陰者,三十日死。(丈夫陽器曰陽婦人陰器曰陰)

又發於踝者。名曰走緩,其狀肉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

又發於足傍者。名曰厲疽,其狀不大,初從小指發,急療之。去其黑者,不消輒益,不療百日死。(云足側也)

又發於胸者,名曰背疽,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療,下入腹,入腹不療,十日死。(太素經云寒熱不去十日早死)

白話文:

如果背發生的瘡又往胸部發展,叫做背疽,形狀像黃豆,三四天後如果不盡早治療,會深入腹中。若瘡深入腹中再不治療,十天內必死。(《太素經》中說寒熱不去的話,十天內就容易死亡)

又發於足指者,名曰脫疽,其狀赤黑,死不療,不赤黑可療,療不衰,急斬去之得活,不去者死。

又發於膚者,名曰舌疽。其狀如谷實瓜蔞,常苦寒熱,急療之,去其寒熱,不療,十歲死,死後出膿。

白話文:

此外,發生於皮膚上的(病症),稱為舌疽,它的形狀像穀子或瓜類的果實,通常伴有寒熱的症狀。需要立即治療以消除寒熱;如果不治療,十年後會死亡,死後還會化膿。

又發於頸者,名曰夭疽。其狀大而赤黑,不急療,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十餘日死。(太素經曰項曰前曰頸)一云發頭。以前(十八種並)

白話文:

頸部發生的瘡腫,稱為「夭疽」。外觀腫大、顏色暗紅。如果不緊急治療,熱氣會向下侵入腋下,損傷任脈,灼傷肝肺,十多天後就會死亡。(《太素經》中說:「頭部有瘡稱為『項』,頸部有瘡稱為『頸』」)另一種說法認為,它發於頭部,與頸部有關。

千金論曰:夫癰疽初發,人皆不以為急,此實奇患,唯宜速療。若療不速,病成難救,以此致禍者,不一,發皆外皮薄為癰,皮厚為疽,宜急治之,夫癰壞後有惡肉者,以豬蹄湯洗去穢,次敷食肉膏散,惡肉盡,敷生肉膏散,及摩四邊,令善肉速生,當斷絕房室。慎風冷勞煩,待筋脈平復,乃可任意耳。不爾新肉易傷,傷則重潰發,發則禍至。慎之慎之。

白話文:

《千金要方》記載:癰疽在最初發作時,人們往往不認為嚴重,但這其實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應該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容易惡化而難以救治,因此而釀成大禍的案例不計其數。一般來說,皮膚薄的地方發病為癰,皮膚厚的地方發病為疽,需要及時治療。癰瘡化膿破潰後,如果生出醜陋的肉芽,可以用豬蹄湯清洗乾淨,然後敷上腐肉散,將醜肉去除盡。醜肉去除後,敷上生肌散,並按摩周圍,促進健康肉芽組織的生長。在此期間,應禁止房事,注意避免風寒、勞累和煩惱,等到經絡氣血恢復正常後,才能隨心所欲地活動。否則,新生的肉芽組織容易受傷,受傷後會再次潰爛和發作,帶來嚴重後果。因此,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凡癰疽始發,或似小節,或復大痛,或復小痛,或發如米粒大白膿子。此皆微候,宜善察之,見有少異,即須大驚忙,須急治之,及斷口味,速服諸湯,下去熱毒。若無醫藥,即灸當頭百壯,其大重者,灸四面及頭上二三百壯,壯數不慮多也,復敷冷藥貼膏,種種救療必瘥也。

白話文:

凡是癰或疽剛發作的時候,有的像小節一樣,有的又很痛,有的又不太痛,有的發作時像米粒那樣大小的白膿包。這些都是徵兆,應當仔細觀察。一旦發現有稍有異常,就要立即十分驚慌,必須趕緊治療,並且停止飲食,儘快服用各種湯藥,清除熱毒。如果沒有藥物,就立即在癰或疽的頭上灸一百次。如果腫塊很大很重,就在四面和頭上灸二三百次,不用擔心灸的次數太多。還要敷上清涼的藥膏,採取各種救治措施,這樣一定能痊癒。

又其用藥貼法,皆須當瘡中處開孔口,令泄瘡熱氣出,亦當頭以大針針入四分即瘥。

身中忽有痛處似打狀,名曰氣痛。痛不可忍,遊走不住,發作有時,痛則小熱,痛定則寒,此皆由冬受溫風,至春暴寒風來折之,不成溫病。乃作氣痛也,又宜先服五香連翹湯,摩丹參膏,又以白酒煮楊柳皮,及暖熨之,有赤氣點點刺出血也,其連翹湯可服數劑,及竹瀝湯,勿以一劑未效。便謂即止,遂不服耳,中間將白薇散佳。

白話文:

身體突然出現疼痛,就像被人毆打了一樣,這種疼痛稱為「氣痛」。疼痛劇烈難忍,持續發作且遊走不定,時而發作,疼痛時會發熱,疼痛平息後會發冷。這些現象都是因為冬天受到溫風侵襲,到了春天突然遇到寒風,寒風將溫熱驅散,但又不足以形成溫病。於是便形成了氣痛。此時應該先服用五香連翹湯,外敷丹參膏。還可以將白酒煮沸,加入楊柳皮進行熱敷。如果發現有紅色氣點刺破出血,可以服用連翹湯數劑,以及竹瀝湯。不要只服一劑藥就認為沒有效果,停止服用。服藥期間,可以適當使用白薇散。

素問曰:寒氣客於經絡,血凝滲澀不行,擁結為癰疽也,不言熱之作也,其後成癰,又陽氣湊集,寒化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也,又以酢和蜂蛤灰塗之,干即易,瘥即止。

白話文:

《素問》中提到:寒氣停留在經絡中,血液凝滯不暢,鬱積成腫塊和膿腫。一開始並沒有產生熱的現象。後來,陽氣聚集,寒氣轉變為熱氣,熱氣過盛,肌肉就會腐爛成膿。用醋和蜂蛤灰混合敷在患處,乾了就更換一次。這樣,膿腫就會逐漸痊癒,疼痛停止。

凡腫根廣一寸以下名癤,一寸以上名小癰。如豆粒大者,名皰子,皆始作急服五香連翹湯下之,數劑取瘥止。(並出第二十三卷中)

白話文:

所有腫塊的根基寬度小於一寸的稱為癤,大於一寸的稱為小癰。像豆子般大的,稱為皰子。這些病症都剛開始的時候,應趕緊服用五香連翹湯,連續服用幾劑藥,就可以痊癒(詳見第二十三卷)。

廣濟療癰疽排膿散方。

黃耆(十分膿多倍),青小豆(一分熱口乾倍),芎藭(三分肉不生倍),芍藥(三分痛不止倍),白蘞(三分有膿不合倍),栝蔞(三分若渴小便利倍),甘草(三分炙)

白話文:

黃耆:膿液很多時用十倍分量 青小豆:口乾發熱時用一倍分量 芎藭:肉芽不生長時用三倍分量 芍藥:疼痛不止時用三倍分量 白芷:有膿液不散時用三倍分量 栝蔞:口渴、小便不利時用三倍分量 甘草:炙用,用三倍分量

上七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不利。忌海藻菘菜、熱面魚蒜等。(千金同一方無白蘞甘草)

白話文:

把上述七味藥材磨成散劑,用酒沖服一湯匙,每天三次服用。服藥後不宜吃海藻、大白菜、熱麵、魚和大蒜等。(《千金方》中記載的同一處方中不包含白芷和甘草)

又療發癰疽排膿散方。

人參(二兩),當歸(二兩),桂心(二兩),芎藭(一兩),厚朴(一兩炙),甘草(一兩炙),防風(二兩),白芷(二兩),桔梗(一兩)

白話文:

人參:二兩 當歸:二兩 桂枝(桂心):二兩 川芎:一兩 厚朴:一兩(炙用) 甘草:一兩(炙用) 防風:二兩 白芷:二兩 桔梗:一兩

上九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不利。若瘡未合,常服之。忌生冷、菘菜、海藻、生蔥蒜。(並出第五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搗成粉末,用酒送服一茶匙,一天服用兩次,效果不佳。如果傷口尚未癒合,可以持續服用。忌食生冷食物、大白菜、海藻、生蔥和大蒜。(此方出自第五卷)

劉涓子療癰疽,先宜敷大黃食肉膏,方在發背部。千金方食惡肉散,後用大黃附子等十物者乃是,次兌膏方。

白話文:

劉涓子治療癰疽,一開始應該敷上大黃食肉膏,這個方子主要用於背部的膿瘡。千金方的「食惡肉散」中使用的十種藥物,在後期加上大黃、附子後,就成為大黃附子膏。

當歸,芎藭,白芷(各二兩),烏頭(一兩),巴豆(二十枚去皮),松脂(二兩),豬肪(二分)

白話文:

當歸、川芎、白芷(各80克),烏頭(40克),巴豆(去除外殼20顆),松脂(80克),豬油(120克)

上七味㕮咀,納膏中,微火合煎三沸已,納松脂,攪令相得,以綿布絞去滓,以膏著綿絮兌頭,大瘡雖深,兌之膿自出,就兌盡,即生善肉,瘡淺者不足兌。著瘡中日三,惡肉盡即止。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中藥材搗碎,放入油膏中,用小火煮開三沸後,加入松脂,攪拌均勻。用棉布過濾去除渣滓,把油膏塗抹在棉絮頭上。即使是深度傷口,塗抹後膿水也會自行流出。當膿水完全流乾淨後,傷口就會長出健康的肉芽。較淺的傷口不需要塗抹。每天塗抹在傷口上三次,直到壞死的組織完全消除。

又療癰疽發壞出血,生肉黃耆膏方。

黃耆(一兩),芍藥(一兩),當歸(一兩),大黃,芎藭,獨活,白芷,薤白,生地黃(各一兩)

白話文:

黃耆 (50 公克) 芍藥 (50 公克) 當歸 (50 公克) 大黃 (50 公克) 川芎 (50 公克) 獨活 (50 公克) 白芷 (50 公克) 薤白 (50 公克) 生地黃 (50 公克)

上九味切,豬膏二升半,煎三上三下膏成,絞去滓,敷兌瘡中,摩左右,日三。文仲同。(並出第四卷中)

又療癰疽瘡,生肉黃耆膏方。

黃耆,細辛,生地黃,蜀椒,當歸,芍藥,薤白,白芷,芎藭,丹參(各一兩),豬膏(一升半臘月者),甘草,蓯蓉,獨活,黃芩(各一兩)

白話文:

黃耆、細辛、生地黃、蜀椒、當歸、芍藥、薤白、白芷、芎藭、丹參(各60克) 豬油(300毫升,臘月時醃製的) 甘草、蓯蓉、獨活、黃芩(各60克)

上十五味,以苦酒一升二合,夏月漬一宿,冬月二宿,微火煎三沸,煮酒氣盡成,敷之。

又療癰疽始作便壞,熱毒發瘡膏方。

羊髓(一兩),甘草(二兩),胡粉(五分一法五兩),大黃(一兩),豬膏(二升)

白話文:

羊骨髓:1兩 甘草:2兩 滑石(胡粉):5分之1法兩(約1.6克) 大黃:1兩 豬油:2升

上五味切,合膏髓煎二味烊,納甘草大黃,三上三下,絞去滓,內胡粉,絞令調和,敷瘡上,日五度。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切碎,混合成膏狀,用文火燉煮兩次,溶解後加入甘草和大黃,上下翻動三次,過濾掉殘渣,加入胡粉,攪拌均勻,敷在傷口上,一天敷五次。

又療癰疽已潰白芷摩膏方。

白芷,甘草(各二分),烏頭(三分),薤白(十五挺),青竹茹雞子大一枚)

白話文:

白芷、甘草各2錢,烏頭3錢,薤白15根,青竹茹1個雞蛋大小

上五味切,以豬膏一升,合煎白芷黃,膏成絞去滓,塗瘡四邊。勿著瘡中。(並出第五卷中)

深師內塞散,療癰疽潰漏,血脈空竭方。

黃耆,細辛,芍藥,薏苡仁,白芷,瞿麥(各二兩),赤小豆(七兩),乾地黃,人參,防風(各二兩)

白話文:

黃耆:2 兩 細辛:2 兩 芍藥:2 兩 薏苡仁:2 兩 白芷:2 兩 瞿麥:2 兩 赤小豆:7 兩 乾地黃:2 兩 人參:2 兩 防風:2 兩

上十味切,先以新成白苦酒置新器中,納赤小豆,須臾出銅器中,熬令燥,復須納苦酒中更熬,凡五反止,合搗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夜六七過,腹痛甚,倍芍藥,口未閉倍薏苡仁,膿多倍黃耆。(出第二十八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十味藥材切碎。首先,將新鮮釀製的燒酒放入新容器中,放進赤小豆。過一會兒,取出赤小豆放入銅器中熬乾。然後,再放回燒酒中繼續熬。反覆熬製五次後,將藥材搗成粉末。將藥粉用燒酒送服,每次一湯匙左右。一日夜服用六七次。如果腹痛嚴重,可加倍芍藥。如果口未閉合,可加倍薏苡仁。膿液較多時,可加倍黃耆。(出自第二十八卷中)

刪繁療癰疽等毒潰爛。豬蹄洗湯方。

豬蹄(一具治如食法),薔薇根(一斤),甘草(五兩炙),芍藥(五兩),白芷(五兩)

白話文:

豬蹄(一具,烹飪方法同飲食) 薔薇根(一斤) 炙甘草(五兩) 芍藥(五兩) 白芷(五兩)

上五味切,以水二斗,煮豬蹄取八升,去滓,下諸藥,煮取四升,稍稍洗瘡。(出第九卷中)

千金翼,黃帝問曰:有疽死者奈何。岐伯曰:身有五部,伏菟一,脁二,(一云膊)背三,五臟之腧四,項五,五部有疽,死也。(刪繁同本出靈樞)

白話文:

《千金翼方》記載,黃帝問道:「得了惡瘡而死的人是怎麼回事?」岐伯回答:「人體有五個部位:伏菟(胸部)、脁(又稱膊,肩膀)、背、五臟的腧穴部位(背部)、項部。這五個部位長了惡瘡,就會死。」(刪除繁瑣重複的文字,出自《靈樞》)

王不留行散,主癰疽,及諸雜腫潰皆服之,亦療癰腫不潰,苦困無賴方。

白話文:

另外,王不留行散,用於治療癰疽,以及各種潰爛的腫瘤,也可以治療不化膿的癰腫,是其他方法束手無策時的有效良方。

野葛皮(半分),五色龍骨(五兩),王不留行子(二升千金方用三合翼云一升),桂心(一兩),當歸(二兩),乾薑(一兩),栝蔞(末六合)

白話文:

  • 野葛皮:半錢
  • 五色龍骨:五兩
  • 王不留行:一升(有些方子使用三合)
  • 桂心:一兩
  • 當歸:二兩
  • 乾薑:一兩
  • 栝蔞:末,六錢

上七味為散,食訖溫酒服方寸匕,日三,以四肢習習為度,不知漸漸加之。此浩仲堪方,隨日濟闍黎施行,實為神散。癰腫即消,此方妙。(千金同出第十四卷中)

白話文:

上面七種藥材製成散劑,飯後用溫酒服下方寸匕(約 3 克),一天服用三次,以四肢溫暖為適度,不知道就逐漸增加劑量。這個是浩仲堪的方子,每天都讓法師們服用,真是神效的散劑。癰腫會立即消散,這個方子非常好。(《千金方》第十四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