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10)

1. 漏腋方三首

病源腋下常濕,仍臭生瘡,謂之漏腋,此亦是氣血不和,為風邪所搏,津液蘊瘀,故令濕臭。(出第三十一卷中)

白話文:

腋下經常潮濕,而且有臭味,最後會生出瘡,這叫做「漏腋」。這是由於氣血不和,被風邪侵襲,津液積聚瘀滯,所以導致潮濕和臭味。

集驗療漏腋,腋下及足心手掌陰下股里,常如汗濕致臭。

六物胡粉敷方。

白話文:

【集驗療漏腋,腋下及足心、手掌、陰部、大腿內側,經常如同汗水浸透,產生異味。】

六味胡粉敷料方。

干枸杞根(半兩),胡粉(一兩),干商陸根(一兩),滑石(一兩),干薔薇根(半兩),甘草(半兩灸)

白話文:

  • 枸杞根(半兩)
  • 胡粉(一兩)
  • 商陸根(一兩)
  • 滑石(一兩)
  • 薔薇根(半兩)
  • 甘草(半兩,先炙)

上藥搗下篩,以苦酒和塗腋下,當微汗出,易衣復塗,著藥不過三敷便愈,或更發覆塗之,不可多敷,傷人腋,余處亦塗之。(小品文仲備急範汪同出第九卷中)經心錄漏腋方。

正朝旦以小便洗。(文仲備急集驗小品範汪千金同)

又方

白話文:

用上等藥物搗碎後過篩,用苦酒拌勻敷在腋下。等到微微出汗後,更換衣服再敷一次。敷藥不要超過三次,否則會損傷腋下。其他部位也可以這樣敷藥。(摘自「小品方」卷九中的「經心錄漏腋方」)

搗馬齒草腋下夾之,令燥後復易之,先用雌黃石灰等分,合水煎一兩沸如泥,泥之毛落,然後塗諸藥良。(並出第五卷中)

白話文:

把馬齒草搗碎夾在腋下,等乾了以後再換新的。先取雌黃和石灰各一份,加水煮沸十分鐘,煮到變稠成泥狀。用泥把腋毛去除乾淨後,再塗抹上述藥物就可以了。(也見於第五卷)

2. 七孔臭氣方三首

千金療面目口齒七孔臭方。

白話文:

這是一則治療面部、口腔和七孔發臭的處方。

沉香(五兩),甘草(二兩炙),白瓜瓣(半升),芎藭(二兩),丁香(五兩),藁本(二兩),麝香(二兩),當歸(二兩)

白話文:

沉香:250 克 甘草:100 克(切片後炙熱) 白瓜瓣:250 毫升 芎藭:100 克 丁香:250 克 藁本:100 克 麝香:100 克 當歸:100 克

上八味搗下篩,蜜丸,食後含如小豆五粒,日三,秘不傳。久服令人舉體皆香。(救急同出第六卷中)

救急療人七孔臭氣方。

甘草(五分炙),芎藭(四分),白芷(三分)

上三味作散下篩,食後飲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白話文:

將八味藥材搗碎後過篩,用蜂蜜製成丸子,飯後含服,每次五粒,一天三次,此秘方不可外傳。長期服用能使全身散發香氣。

治療七孔臭氣的緊急方劑:

甘草(炙五分)、芎藭(四分)、白芷(三分)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過篩後,飯後服用,每次一匙,一天三次。

另一個方劑:

瓜子仁(一分),芎藭,藁本,當歸,杜蘅(各一兩),細辛(二分),防風(一分)

上七味搗下篩,食後溫水服方寸匕,日三。

白話文:

瓜子仁(60 克),川芎、藁本、當歸、杜蘅(各 30 克),細辛(12 克),防風(6 克)

3. 令人體香方四首

肘後令人體香方。

白芷,薰草,杜若,杜蘅,藁本(等分)

上五味末之,蜜和,旦服如梧子三丸,暮服四丸,三十日足下悉香。(文仲備急範汪同)

又方

白話文:

肘後令人體香方:

白芷、薰草、杜若、杜蘅、藁本 (五味等分)

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每天早上服食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三粒,晚上服食四粒,連續服用三十天,腳底就會散發香氣。

(出自《肘後備急方》及《汪氏備急方》)

又方: (以下是另外一個方法,待續)

甘草(炙),瓜子,大棗,松根皮(等分)

白話文:

甘草(烤過的)、瓜子仁、紅棗、松根皮(數量相等)

上四味搗下篩,食後服方寸匕,日三,二十日覺效,五十日身體並香,百日衣服床幃悉香。(文仲備急範汪千金同)

又方

白話文:

把上面四種藥材搗碎過篩,在飯後服用一湯匙,每天服用三次,二十天後會感覺到效果,五十天後身體會充滿香味,一百天後連衣服和牀簾都充滿香味。(出自《文仲備急千金要方》)

瓜子仁,芎藭,藁本,當歸,杜蘅,細辛(各二分),白芷,桂心(各五分),甘草(二分炙)

白話文:

  • 西瓜子仁:2分
  • 川芎:2分
  • 藁本:2分
  • 當歸:2分
  • 杜衡:2分
  • 細辛:2分
  • 白芷:5分
  • 桂心:5分
  • 甘草(炙過的):2分

上九味搗下篩,食後服方寸匕,日三,五日口香,二十日肉香。(文仲備急同出第五卷中)

千金療諸身體臭方。

竹葉(寸兩),桃白皮(四兩)

上二味,以水一石二斗,煮取五斗,浴即香。(出第六卷中)

白話文:

取九種藥材搗碎後過篩,飯後服用一湯匙,一天三次,五天後口氣芬芳,二十天後體味芳香。

另有一種治療身體異味的方子,取竹葉一寸二分,桃白皮四兩,用水一千二百升煮至五百升,用此水洗澡,身體就會散發香味。

4. 雜療汗出不止方一十首

集驗療止汗粉藥方。

牡蠣(二兩熬),附子(半兩炮),麻黃根(二兩)

白話文:

  • 牡蠣:2 兩(熬製)
  • 附子:半兩(炮製)
  • 麻黃根:2 兩

上三味搗篩,以白粉一升和合粉汗,汗止。忌豬肉。

又汗後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

桂枝加附子湯方。

白話文:

將這三味藥研磨過篩,然後用一升的米粉混合做成藥粉,用來止汗,汗停後即可。需避免食用豬肉。

另外,如果汗後漏汗不停,患者畏懼風吹,小便不暢,四肢略微拘急,難以自由屈伸。

這是桂枝加附子湯的處方。

大棗(十三枚擘),附子(一枚炮),桂心(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 紅棗(13枚,剝開)
  • 附子(1枚,炮製過)
  • 桂心(60克)
  • 芍藥(60克)
  • 生薑(60克)
  • 甘草(40克,炙烤過)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延年同此本張仲景傷寒論方)

千金止汗方。

青松葉(一斤)

上一味搗令汁出,清酒一升漬二宿,近火一宿,初服半升,漸至一升,頭面汗即止。(出第八卷中)

延年澤瀉湯,療大虛煩躁。止汗治氣方。

白話文:

上六味切碎,用七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温熱後每次喝一升。(此方出自張仲景《傷寒論》,可延年益寿)

千金止汗方:

取松葉一斤,搗碎取汁,用一升清酒浸泡兩天一夜,再靠近火烤一天一夜。第一次服用半升,逐渐增加到一升,头面出汗就会停止。(出自《千金方》第八卷)

延年澤瀉湯,可以治疗身体虚弱、烦躁不安。此方也用于止汗,治疗气虚。

澤瀉,茯苓(各二兩),牡蠣(熬),白朮(各一兩),生薑(半升)

白話文:

澤瀉、茯苓(各 90 克),牡蠣(煎熬過),白朮(各 45 克),生薑(180 克)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服一升,日再服。

又都梁散,療汗出如水,及汗出衄血,吐血,小便血。殆死方。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切好,使用八升水煎煮至剩兩升,然後分成兩次服用,每次一升,每日服用兩次。

另外有都梁散這個處方,用於治療汗出如水流,以及汗出時鼻出血、吐血、小便出血的情況,這是一個用於急救瀕死病人的處方。

都梁香(二兩),紫菀,人參,青竹茹,蓯蓉(各一兩),乾地黃(二兩熬令燥)

白話文:

都梁香(60 克),紫菀,人參,青竹茹,蓯蓉(各 30 克),乾地黃(60 克,熬製至乾燥)

上六味搗下篩,水服方寸匕,不效,須臾再服。忌蕪荑。

又療大病之後,虛汗不可止方。

杜仲,牡蠣(等分熬)

白話文:

將六種藥材研磨過篩,每次用水送服一方寸匕的份量,如果沒有見效,隔一會兒後再服用一次。需忌用蕪荑。

另外,這是治療大病之後,虛弱而出汗不止的處方。

所需藥材為杜仲和煅燒過的牡蠣,兩者等量使用。

上二味搗下篩,向暮臥,以水服一錢匕,午前汗止者,不再服,服之令人乾燥。若汗不止者,復服一錢,不過再,必愈有驗,天行及百病後虛吸漏汗遂溫之,無不止者。

白話文:

將以上兩味藥搗碎過濾,到了傍晚臨睡前,用一錢勺的水送服。如果在上午之前汗水已經止住,就不需要再服用了,服用後會讓人感到身體乾燥。如果汗水還沒止住,再服用一錢。最多再服用一次,一定會奏效,確有見證。對於因流行病或其他疾病而虛弱的人,常常會冒虛汗,用此湯藥溫暖身體,就沒有止不住的汗。

又療大病後,虛汗出不禁者方。

粢粉,豉(等分焦炒),故竹扇(如手掌大燒取灰)

上三味合搗,以絹囊盛,粉體立止,最驗,當先熬末粉之。(千金並同)

又粉散,療大病後身體虛腫汗出。止汗方。

白話文:

治療大病後虛汗不止的方子:

取粢粉、豉(等量,炒至焦黃)、故竹扇(手掌大小,燒成灰),三味混合搗碎,用絹布袋裝好。這方法能快速止汗,效果極佳。最好先將粉末熬煮成糊狀再服用。(《千金方》也有記載此方)

另外,粉散方也可用於治療大病後身體虛腫汗出,同樣能有效止汗。

麻黃根(三兩),防風,乾薑,細辛(各二兩),白蘞(一兩)

白話文:

麻黃根(150克),防風(100克),乾薑(100克),細辛(100克),白蘞(50克)

上五味合下篩,以粢粉五升熬令黃,合和以粉身。(出第十一卷中)

古今錄驗療汗出不止。術桂散方。

麻黃,桂心(各五分),白朮,附子炮,菖蒲(各三分)

上五味搗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未食服。

又止汗熱,雷丸散方。

雷丸,桂心,牡蠣(各五分熬)

上三味搗下篩,粉身,日三。(出第二十六卷中)

白話文:

取雷丸、桂心、牡蠣各五分,熬製後研磨成粉,過篩,每日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