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三 (8)
卷第二十三 (8)
1. 灸瘰癧法六首
千金灸瘰癧法。
兩腋中患癧處宛宛中百壯上。
又法
搗生章陸根捻作餅子,置漏上,以艾炷灸餅子上,干熟易之,灸三四炷。
又法
灸五里大迎各三十壯。
又法
葶藶(三合),豉(一升)
白話文:
千金灸治淋巴結方法。
在兩側腋下淋巴結患處,直接施灸上百次。
另一方法
將生薑陸根搗碎做成餅狀,放在患處上面,然後在餅上施灸,等到薑餅乾了或熱度不夠時便更換新的薑餅,如此施灸三到四次。
另一方法
在五里穴和大迎穴各施灸三十次。
另一方法
使用葶苈三合與豆豉一升。
上二味合搗令極熟,作餅如大錢厚二分許取一枚,當瘡孔上,作艾炷如小指大,灸餅上三壯,一日易三餅九炷,隔三日一灸。(翼同古今錄驗兼主瘻不可灸頭瘡葶藶氣入腦殺人劉涓子同)
又法
白話文:
將上記兩味藥材搗碎後拌勻,做成大錢大小、厚度約兩分的餅。取一塊藥餅放在傷口上,並製作一個小指頭大小的艾柱,在藥餅上灸三壯。一天敷藥換餅三次,灸九壯。每隔三天灸一次。
注意事項:
- 翼方和今方均記載,不能灸頭部的瘡。
- 葶藶性味強烈,氣味可入腦致人死亡,因此劉涓子也提到,不可用葶藶灸頭瘡。
一切瘰癧在項上,及觸處但有肉結凝,以作瘻瘡及癰節者,以獨頭蒜截兩頭,留心作孔,大艾炷稱蒜大小貼癧子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熱而已,七炷一易,蒜日三易,日日灸之,取消止。(翼同)
又方
白話文:
所有長在脖子上的淋巴結腫塊或身體其它部位出現硬塊,導致瘻管或膿包的,用獨頭蒜切開兩端,留作孔洞,點燃大艾條與蒜頭大小相符,貼在腫塊上艾灸。不要燒破皮膚,只取其熱度即可。七炷艾條灸一次,蒜頭每天換三次,每天都灸,直到腫塊消失為止。(其他部位的腫塊也適用)
七月七日,日未出時,取麻花,五月五日取艾,等分合搗作炷,灸癧子一百壯。(並出第二十四卷中)
白話文:
農歷七月初七,在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採集麻花;農歷五月初五,採集艾草。將麻花和艾草等量混合搗碎,製成艾灸的條狀物(炷)。用艾灸條灸治瘡癤,灸一百次。(出處:醫書《醫宗金鑒》第 24 卷)
2. 九瘻方三十一首
廣濟療瘻有九種,不過此方。
白話文:
廣濟治療癰瘡有九種方法,但不外乎這個處方。
芫青(四足),海藻(八分洗一),昆布(八分洗),雄黃(研八分),貍骨(炙三分),牡蠣(四分熬),地膽(二十枚熬),青木香(三分)
白話文:
芫青(四足),海藻(八分洗一),昆布(八分洗),雄黃(研八分),貍骨(炙三分),牡蠣(四分熬),地膽(二十枚熬),青木香(三分)。
上八味搗篩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二服,病從小便出如爛筋。忌生冷、黏食、豬、魚肉、陳臭物。(出第五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八種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酒送服一錢匙的量,每天兩次。藥力會從小便排出,像是腐爛的筋膜。忌食生冷、黏稠的食物、豬肉、魚肉和腐臭的東西。(出自第五卷中)
劉涓子療鼠瘻方。
死蜣螂(燒作灰)
上一味,苦酒和塗之,數過即愈,先以鹽湯洗。(古今錄驗千金同)
又方
五月五日,樓桃搗末,先鹽湯洗拭之令乾,以末敷瘡上。(樓桃未詳)
又方
烏頭(炮),附子(炮各二兩)
白話文:
治療老鼠瘻的方子:
將死蜣螂燒成灰,用苦酒調和塗在患處,多次塗抹即可痊癒,事先用鹽水清洗患處。
另一個方子:
五月五日,用樓桃搗碎成末,先用鹽水清洗患處,待其乾燥後,將藥末敷在患處。(樓桃的具體信息不明)
再一個方子:
炮製烏頭、附子各二兩。
上二味㕮咀,著五升淳苦酒中漬之,待乾,復納苦酒中燥復內以苦酒盡,曝令乾,搗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等。
又張子仁療鼠瘻要方。
柞木皮(五升)
白話文:
把上述兩種藥材搗碎,浸泡在五升純苦酒中,等到藥材乾了之後,再倒入苦酒浸泡,反覆多次,直到苦酒用完。再把藥材曬乾,搗成粉末。用酒服用方寸匙大小的量,每天三次。服用期間忌諱吃豬肉和冷水等。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熟去皮,煎令汁得二升,稍稍服盡,當有宿肉出,即愈。(備急文仲古今錄同並出第六卷中)
白話文:
上一個方法,用一斗水煮熟後去皮,煎煮成汁液兩升,慢慢服用直至喝完,就會有舊有的肉塊排出,這樣就能痊癒。(《備急文仲古今錄》同樣記載於第六卷中)
肘後療苦鼻內肉,外查瘤,膿並出者,是蜂瘻方。
取蜂房火炙焦末,酒服方寸匕,日一。
深師療鼠瘻方。
白話文:
治療鼻內生肉、外部長瘡、膿液一同流出的情況,這是用於蜂瘻的處方。
取蜂巢燒烤至焦黑後研磨成粉,每日以酒吞服方寸大小的量一次。
這是深師用來治療鼠瘻的處方。
鰻鱺魚(四兩),野豬皮,瞿麥(一兩),巴豆(十五枚),斑蝥(二十枚去頭足羽熬),五月五日蟾蜍(一枚炙),臘月豬脂(五分)
白話文:
鰻魚 (170 克),野豬皮,黑糯米 (40 克),大戟子 (15 枚),斑蝥 (20 枚,去除頭、腳和觸角,煎熬),五月五日蟾蜍 (1 枚,烤製),臘月豬油 (20 克)
上七味,搗野傷寒下篩,合諸藥更搗下篩,納鰻鱺魚,以膏和搗千杵,平旦未食服如梧桐子二枚,覺者寒熱,不覺暮復投,明日旦起,更服三丸,稍稍增之。慎勿食熱食,煩悶殺人,蟲當從小便出,以堪盛之尿便視乃有百數耳,不可以見,亦大便出,此方驗。忌豬肉蘆筍等。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篩選後加入其他藥材再搗碎並篩選,放入鰻鱺魚膏中搗杵一千次,早晨空腹時服兩丸,大小如梧桐子。若有寒熱感,則當晚再服用,隔天早上服用三丸,並逐漸增加劑量。服用期間嚴禁食用熱食,以免導致煩悶害命。服藥後,蟲體會隨小便排出,可用容器盛裝觀察,可見有上百條之多。藥方驗證有效,服藥期間忌食豬肉和蘆筍等。
又方
馬齒礬石(燒),真珠粉
上二味搗下篩為散,厚塗瘡上,不過三愈。
又方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是將馬齒和煅燒過的礬石,還有真珠粉這兩味藥物研磨過篩製成散劑,然後厚厚地塗在瘡面上,通常不超過三次就會痊癒。
另一個方法是這樣:
松脂,硫黃,狼毒(各二兩),豬腦(一具),白蘞(二兩)
白話文:
松樹脂:2 兩 硫磺:2 兩 狼毒:2 兩 豬腦:1 個 白芷:2 兩
上五味,熬豬腦取汁,狼毒白蘞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納腦汁中煎,令得五合,細末硫黃松脂下篩,納中攪令相得,綿裹內瘡中,七日知,一七日病除,神良。
集驗凡有九種瘻
白話文:
熬製上五味,取豬腦汁。用狼毒、白蘞、延胡索各藥材研成細末,加入三升水煮沸後取一升藥汁,倒入豬腦汁中煎煮,濃縮至五合(古代容量單位,約為一升)。加入研細的硫黃和松脂,攪拌均勻。將混合物包裹在紗布中,放入患處。七天後檢查傷口,再過七天,疾病即可痊癒。此方藥效極佳。
一曰狼瘻,始發於頸,頭腫有根,起於缺盆,上轉連耳本種大,此得之。因憂恚氣上不得下,其根在肺,空青主之,商陸為佐。
白話文:
一種叫做狼瘻的疾病,一開始出現在頸部,腫塊有根,源於缺盆穴,腫塊往上蔓延至耳朵根部,漸漸變大,這是由狼瘻引起的。由於憂愁和氣鬱,導致氣機上逆,不能下行,其根源在肺部,空青為主藥,商陸為輔助藥物。
二曰鼠瘻,始發於頸,無頭尾,如鼷鼠瘻核,時上時下,使人寒熱脫肉,此得之,由食大鼠餘毒不去,其根在胃,貍骨主之。知母為佐。
白話文:
第二種是「鼠瘻」,一開始發在頸部,沒有頭尾,就像老鼠的瘻核一樣,時而向上,時而向下,令人寒熱交替,肌肉消瘦,這是因為吃了大老鼠的殘留毒素所致,毒素的根源在胃中,狸骨是治療的主藥,知母是輔助藥。
三曰螻蛄瘻,始發於頸項,狀如螻蛄,腫潰連生瘡,其汁赤黃,得之食瓜,螻蛄餘毒及果實不去核,其根在大腸,荏子主之,桔梗為佐。
白話文:
第三種是螻蛄瘻,一開始發作在頸部,形狀像螻蛄,腫脹潰爛會不斷長出新的瘡口,流出的液體呈黃紅色。這病是由食用瓜果而感染螻蛄餘毒引起的,而這些瓜果沒有把核去除乾淨。病根在大腸,主治藥物為荏子,輔佐藥物為桔梗。
四曰蜂瘻,始發於頸,瘰癧三四處,俱腫起,相連潰潰移。此得之多飲流水,水有蜂餘毒不去,其根在脾,雄黃主之,黃芩為佐。
白話文:
第四種叫做蜂瘻,一開始發生在脖子上,有三四處瘰癧,都腫脹起來,互相連接,潰爛後移動。這是因為喝了太多生水,水中有蜂巢留下的毒素沒有去除,其根本在脾,用雄黃為主藥,黃芩為輔助藥物治療。
五曰蚍蜉瘻,始發於頸。初得之如傷寒,此得之,因飲食中有蚍蜉毒不去,其根在腎,礜石主之。防風為佐。
白話文:
第五種:蚍蜉瘻,最初發作於頸部。一開始發病時像傷寒,這種病的起因是飲食中含有蚍蜉的毒素,毒素沒有排出,其根源在於腎臟,可用礜石主治。防風為輔助藥物。
六曰蠐螬瘻,始發於頸,上下無頭尾,如棗核塊塊,多在皮中,使人寒熱心痛滿,此因喜怒哭泣得之,其根在心,礬石主之,白朮為佐。
白話文:
第六種是蠐螬瘻,一開始發生在頸部,頸部上下沒有頭尾,像棗核般一塊塊,大多發生在皮下,會讓人寒熱交替、心痛、腹部脹滿。這是因為喜怒哀樂、哭泣過多而導致,病根在心,應以礬石為主藥,白朮為輔助藥物。
七曰浮疽瘻,始發於頸,如兩指,使人寒熱欲臥,此得之。因思慮憂憶,其根在膽,地膽主之,甘草為佐。
白話文:
第七種:浮疽瘻
最初發生在頸部,像兩根手指般大小,讓人感到寒熱交替,常常想睡。這是被其他病傳染來的。由於思慮過度、憂慮,根源在於膽,地膽主管這個病症,甘草作為佐藥。
八曰瘰癧瘻,始發於頸,有根初苦痛,瘰癧覺之使人寒熱,得之新沐頭濕結髮,汗流入於頸所致,其根在腎,雌黃主之,芍藥為佐。
白話文:
八、瘰癧瘻:最初發於頸部,有硬結,起初疼痛。瘰癧(頸部淋巴結腫大)會讓人覺得怕冷發熱;發病原因是洗完頭後頭髮濕了又綁起來,汗水流入頸部導致。它的發病根源在腎臟,以雌黃為主藥,芍藥為輔助藥物。
九曰轉脈瘻,始發於頸,如大豆浮在脈中,濯濯脈轉,苦驚惕,身如振寒熱,始得之時,驚臥失枕,其根在小腸,斑蝥主之,白芷為佐。
療瘻九種方。
白話文:
九種徵狀叫做「轉脈瘻」,最初發生在頸部,就像一顆黃豆浮動在脈搏中,脈搏快速跳動,患者容易受驚嚇,身體像發冷發熱一樣,這種病一開始發作時,會驚慌失措地坐起來,它的病根在小腸,主要的藥物是斑蝥,輔助藥物是白芷。
空青(研煉之),商陸根,貍骨(炙),知母,荏子,桔梗,雄黃,黃芩,礜石(燒),防風,礬石(燒汁盡),地膽(熬),白朮,甘草(炙),雌黃,芍藥,斑蝥(去足羽熬),白芷(各二分)
白話文:
研磨過後的綠松石、商陸根、炙烤過的狸骨、知母、荏子、桔梗、雄黃、黃芩、燒製過的礜石、防風、燒製過後汁液乾涸的礬石、熬煮過的地膽、白朮、炙烤過的甘草、雌黃、芍藥、去掉腳和翅膀熬煮過的大斑蝥(各二分)
上十八味搗,其論病者特加其分,餘種令分等,細篩末,空青最在後納之苦酒服一刀圭,日三服三十日知,五一日愈,七十日平復,病者百日禁食魚、肉,忌生菜、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犬肉、生血物,餘二大豆為一刀圭,小兒服之半,大人全服,八歲以下,寧從少起,過度令人淋,淋即減之。(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將這 18 味藥材搗碎,根據病人症狀單獨添加。其他種類的藥材分成等份,細篩成粉末。空青最後加入,用苦酒服下,每次一刀圭。一天服三次,30 天後有效果,51 天後痊癒,70 天後康復。生病期間 100 天內禁食魚肉,忌食生菜、桃子、李子、麻雀肉、海藻、油菜、狗肉、生血的食物。其他兩大豆為一刀圭,小兒服一半,大人全服。8 歲以下的兒童,寧可從小劑量開始,過量會導致淋病,出現淋病就減量。
千金問曰:何謂九瘻。答曰:一曰狼瘻;二曰鼠瘻;三曰螻蛄瘻;四曰蜂瘻;五曰蚍蜉瘻;六曰蠐螬瘻;七曰浮沮瘻;八曰瘰癧瘻;九曰轉脈瘻。謂之九瘻。
白話文:
千金方問:什麼叫做九種瘻瘡?
答覆:
- 狼瘻:像狼口一樣的瘻瘡。
- 鼠瘻:像老鼠洞一樣的瘻瘡。
- 螻蛄瘻:像螻蛄穴一樣的瘻瘡。
- 蜂瘻:像蜂窩一樣的瘻瘡。
- 蚍蜉瘻:像蚍蜉洞一樣的瘻瘡。
- 蠐螬瘻:像蠐螬巢穴一樣的瘻瘡。
- 浮沮瘻:在皮下形成囊腫,浮浮腫腫的瘻瘡。
- 瘰癧瘻:頸部淋巴結結塊化膿的瘻瘡。
- 轉脈瘻:脈絡曲張形成的瘻瘡。
這些就是中醫所說的九種瘻瘡。
又療狼瘻發於頸,頭腫有根,起於缺盆,上轉連延耳根腫大。此得之,因憂恚氣上不得下,其根在肺,空青主之,商陸為佐方。
白話文:
另外,用來治療頸部發生的狼瘻,頭部有腫瘤並有根源,起始於頸後凹陷處,向上蔓延連接到耳根腫大。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憂鬱而導致氣流無法下降,其根源在肺部,可用空青來主治,商陸作為輔助藥方。
空青(研二分),蝟腦(二分炕之),獨活(一分),蝟肝(一具干之),芎藭(半兩),女婦草(一分),黃芩,鱉甲(炙),斑貓(去翅足),乾薑,當歸,茴香,礬石(燒),地膽(各一分)蜀椒(三十去汗)
白話文:
- 空青(研磨成二分)
- 刺蝟腦(二分,先烤過)
- 獨活(一分)
- 刺蝟肝(一具,曬乾)
- 芎藭(半兩)
- 女婦草(一分)
- 黃芩
- 鱉甲(烤過)
- 去掉翅膀和腳的斑貓(一分)
- 乾薑
- 當歸
- 茴香
- 燒過的礬石(一分)
- 地膽(各一分)
- 去掉鹽分的蜀椒(三十顆)
上十五味作散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十五日即止。忌生血物莧菜。(劉涓子古今錄驗同)
白話文:
將上面十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過篩後以酒送服,每次方寸匙,一天三次,連續服用 15 天即可。服用期間忌食生血之物(莧菜)。(劉涓子《古今錄驗》記載相同)
又療鼠瘻發於頸,無頭尾如鼷鼠,使人寒熱,此得之,因食大鼠餘毒不去,其根在胃,貍骨主之,知母為佐方。
陵鯉甲(炙),山龜殼(炙),甘草(炙),桂心,雄黃,乾薑(等分)
白話文:
治療鼠瘻發於頸部的症狀,病狀表現為無頭無尾,形狀類似鼷鼠,會使人感到寒熱不適。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吃了大老鼠後,大老鼠的餘毒未完全排出體外所導致。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胃部,應使用狸骨來治療。知母則作為輔助藥物。
材料如下:
- 陵鯉甲(炙)
- 山龜殼(炙)
- 甘草(炙)
- 桂心
- 雄黃
- 幹薑(等分)
上六味作散下篩,服方寸匕,日三,蜜和納瘡中,無不愈,先灸作瘡,後與藥良。忌海藻生蔥。(劉涓子備急古今錄驗文仲同)
又療鼠瘻瘡瘥復發及不愈,出膿血不止方。
白話文:
把上述六味藥研成末,篩出粉末。每次服一茶匙,一天三次。用蜂蜜調和,敷在傷口上,沒有不癒合的。先用艾灸灼燒產生傷口,再用藥物效果更佳。忌諱吃海藻和生蔥。
以不中水豬脂㕮咀,生地黃納脂中,令其脂與地黃足相淹,和煎六七沸,去滓,桑灰汁淨洗瘡,去惡汁,以地黃膏塗上。日一易。(範汪同)
白話文:
用豬油膏敷於傷口,再將生地黃放入油膏中,使其油膏和生地黃充分浸泡結合。用小火煎煮六七次後,去掉渣滓。用桑灰汁清洗傷口,去除惡性膿汁,再敷上生地黃膏。每天更換一次。(出自範汪方的記載)
又療鼠瘻方。
得蛇虺所吞口中鼠燒末,服方寸匕,日再,不過三服,此大驗,但難遇耳,並敷瘡中。(範汪同)
又療鼠瘻方。
死鼠一枚(中形者),亂髮(如雞子一枚)
白話文:
另一治療淋巴結核的藥方。
取得被蛇吞食後從蛇口中取出的老鼠,燒成灰末,每次服用方寸匕的量,每日兩次,不超過三天的劑量,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只是材料難以取得罷了,也可以敷在傷口上。(範汪同)
另一治療淋巴結核的藥方。
使用一隻中等大小的死老鼠,加上亂髮一大團(約雞蛋大小一團)。
上二物,以臘月豬膏令淹鼠發煎之,令其鼠發都盡消,膏成分作二分,一分稍稍塗瘡,一分以酒服之,即愈矣,鼠子當從瘡出,神良,秘不傳。(翼備急文仲集驗範汪同)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用臘月裡豬油淹沒老鼠,用火煎熬,使老鼠毛都熔化消失。把油分成兩份,一份少量塗抹患處,一份用酒送服,就會痊癒。老鼠皮下的小老鼠會從患處流出,藥效很神奇,祕方不輕易外傳。(見《翼備急方文仲集驗方·範汪同》)
又療螻蛄瘻,發於頸項,狀如螻蛄,腫潰連生瘡,其汁赤黃,此得之,食爪螻蛄餘毒,及果實不去核,其根在大腸,荏子主之,桔梗為佐方。
白話文:
此外,治療螻蛄瘻,發作於頸項,形狀像螻蛄,腫脹潰爛,反覆生瘡,其汁液呈赤黃色。這是因為吃了爪子上有毒素的螻蛄或連核一起吃果實而引起的。其根源在於大腸,可用荏子主治,桔梗為輔助方劑。
桂心,乾薑,桔梗,礬石(燒),獨活(各一分),附子(一分炮),椒(一百粒汗),芎藭(半分),龍骨(半分),荏子(一分)
白話文:
肉桂(桂心),乾薑,桔梗,明礬(燒製),獨活(各一份),附子(炮製後一份),花椒(一百粒,炒出汗),川芎(半分),龍骨(半分),芝麻(一分)
上十味搗下篩,棗二十枚合搗,以酢漿丸如大豆,溫漿下五丸。(古今錄驗劉涓子同)又方
槲葉灰先以泔清煮槲葉取汁,洗拭乾,納灰瘡中
白話文:
將以上十種藥材研磨過篩,再加入二十枚棗一起研磨,使用醋和水調成的漿液來製成大小像大豆的藥丸,用溫熱的水每次送服五粒。此方出自《古今錄驗》,劉涓子也有同樣記載。另外一個方法是:首先用米湯水煮槲葉取出汁液,清洗患處後擦乾,然後將槲葉燒成的灰放入瘡口之中。
又療蜂瘻發於頸,瘰癧三四處俱腫起,相連潰潰移,此得之飲流水有蜂毒不去,其根在脾,雄黃主之,黃芩為佐方。
白話文:
此外,治療頸部蜂窩性組織炎,伴有多處淋巴結腫大,互相連接潰爛擴散,這是由於飲用水中含有蜂毒未去除所導致的,病根在脾臟,可用雄黃為主藥,黃芩為輔助藥。
蜂房(一具炙),鱉甲(一分炙),茴香(一分),吳茱萸(二分),椒(一百粒汗),乾薑(一分)
白話文:
蜂巢(一塊烤焦),鱉甲(一份烤焦),茴香(一份),吳茱萸(兩份),花椒(一百顆,炒出汗),乾薑(一份)
上六味搗下篩作散,敷瘡孔中,日十度,十日止。忌莧菜,又療蜂瘻初生時,狀如桃而癢,搔之則引大如雞子,如覆手者方。
白話文:
將上文中列出的六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塗敷在瘡孔中。每天塗抹十次,十天就能痊癒。塗抹時忌食莧菜。此外,此方法也可治療蜂瘻。蜂瘻初期形狀像桃子,會發癢。如果抓撓,就會腫大如雞蛋,像扣著一隻手一樣的形狀。
熬鹽熨之三宿,四日不瘥,至百日成瘻,其狀大如四五寸,又廣三寸,中生蜂作孔,乃有數百,治法以石硫黃隨多少,然燭燒令汁出,著瘡孔中,須臾皮中見蜂數十,唯蜂盡即瘥。
又療蚍蜉瘻發於頸,初得如傷寒,此因食中有蚍蜉毒不去,其根在腎,礜石主之。防風為佐方。
白話文:
用熬鹽水敷在瘡口上三天,四天仍不見好轉,大概百天後就會形成潰瘍,它的形狀像四五寸大,寬三寸,中間生了許多蜂窩狀的孔洞,大約有幾百個。治療方法是用石硫磺,根據潰瘍的大小,點燃蠟燭加熱石硫磺,使其融化出汁液,滴在瘡孔中。片刻後,皮膚裡可以看到有幾十隻蜂,只要蜂全部出來,潰瘍就會痊癒。
白朮(四分),知母,雌黃,乾地黃,獨活,青黛,斑蝥(去首羽足熬),白芷,柏脂,芍藥,海藻(一雲海苔),當歸(各一分),蝟皮(四分炙),椒(一百粒去汗),桃白皮(一分正旦取)
上十五味搗下篩作散,服一錢匕,日三。(劉涓子古錄驗同)
白話文:
白朮(4 分),知母,雌黃,乾地黃,獨活,青黛,斑蝥(去除頭羽腳後熬煮),白芷,柏脂,芍藥,海藻(也稱海苔),當歸(各 1 分),炙烤過的刺蝟皮(4 分),去除汗水的胡椒(100 顆),正月初一採集的桃白皮(1 分)
又療蠐螬瘻發於頸,無頭尾,如棗核塊,塊多在皮中,使人寒熱心痛滿,此因喜怒哭泣,其根在心,礬石主之,白朮為佐方。
白話文:
另外治療頸部發炎的蠐螬瘻管,這種疾病沒有頭尾,像棗核一樣大,大多發生在皮膚裡,會讓人感到寒熱、心痛、腫脹。這類疾病是由於喜怒無常、愛哭所引起,根源在於心臟,以礬石為主藥,白朮為輔助藥方。
白朮(一分),礬石(一分),空青(兩三分),當歸(二分),細辛(一分),蝟肉(炙),枸杞根,斑蝥(去翅足熬),地膽(各一分熬),干烏腦(三大豆)
白話文:
- 白朮:1 克
- 礬石:1 克
- 空青:2-3 克
- 當歸:2 克
- 細辛:1 克
- 蝟肉(已炙):1 克
- 枸杞根:1 克
- 斑蝥(去翅足,熬煮後):1 克
- 地膽(熬煮後):1 克
- 乾烏腦:3 顆
上十味搗下篩散,服方寸匕,日三,酢漿服之,病在上側臥,在下高枕臥,使藥流下。(劉涓子古今錄驗同)
七曰浮沮瘻,發於頸如兩指,使人寒熱欲臥,得之因思慮憂憶,其根在膽,地膽主之,甘草為佐方。
白話文:
將這十種藥材研磨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量為一方寸匕,每日三次,用醋漿水送服。如果病在身體上方,則側躺;若病在下方,則用高枕躺著,讓藥能順利流向患處。
第七種是浮沮瘻,這種病生於頸部,大小如同兩根手指般,會讓人感到寒熱交錯且想躺下休息。此病是由過度思慮憂愁所引起,其病因根源在膽,治療時應以地膽為主藥,並輔以甘草。
雄黃(一分),乾薑(一分),龍膽(二分一作龍骨),石決明,續斷,菴䕡根(各分),細辛(二分),大黃(半分),地膽(一分熬)
上九味搗下篩為散,敷瘡,日四五。忌生菜。(劉涓子同古今錄驗無雄黃有硫黃余同)
白話文:
- 雄黃:1 份
- 乾薑:1 份
- 龍膽草(或龍骨):2 份
- 石決明:1 份
- 續斷:1 份
- 菴䕡根:1 份
- 細辛:2 份
- 大黃:0.5 份
- 地膽草(熬煮):1 份
又療瘰癧瘻發於頸,有根。初苦痛歷歷覺之,使人寒熱,此得之新沐頭濕髻發,汗流入於頸,其根在腎,雌黃主之,芍藥為佐方。
白話文:
再治療頸部生有根的瘰癧瘻瘡。初期會感覺到劇烈疼痛,還會讓人發冷發熱,這是因為洗完頭髮時濕潤的頭髮辮子,讓汗水滲入了頸部導致的。它的病根在腎,用雄黃治療為主,用芍藥做輔助。
茯苓,續斷,礬石(燒令汁盡),乾薑,雌黃,芍藥,桔梗,椒汗,乾地黃,常山,空青,貍肉,烏腦(並腎肝),斑蝥(去翅足熬各一分),附子(一兩炮),礜石(二分燒半日),虎指(各一分一云虎腎)
上十七味搗篩為散,蜜丸如大豆,夜酒服十丸,日三。(古今錄驗同)
白話文:
茯苓、續斷、礬石(燒乾水分)、乾薑、雌黃、芍藥、桔梗、花椒湯、乾地黃、常山、空青石、貍肉、烏賊墨(連同腎和肝臟)、斑蝥(去掉翅膀和腿,熬製成一兩)、附子(一兩,炮製過)、礜石(二分,燒製半天)、虎指(一兩,或稱虎腎)
又療轉脈瘻發於頸,如大豆浮在脈中,濯濯脈轉,苦驚惕,身如振寒熱,得之於驚臥失枕,其根在小腸,斑蝥主之,白芷為佐方。
白話文:
另外治療頸部的轉脈瘻,它的形狀就像黃豆大小的東西浮在脈線上,脈動轉動,患者會感到驚恐不安,身體像發冷或發熱,通常是因驚嚇而臥覺中失去枕頭引起,病根在小腸,使用斑蝥為主要藥物,白芷為輔助藥材。
綠青(二分),礬石(半分燒半日),防風(一分),甘草(半分炙),大黃(二分),桂心(二分),人參(二分),當歸(二分),升麻(一分),地膽(一分熬),白朮(一分),鍾乳(一分研)斑蝥(一分去翅足熬),白芷(一分),續斷(一分),麝香(一分),麥門冬(一分去心)
白話文:
綠青(四克),明礬(二克,燒製半天),防風(二克),炙甘草(一克),大黃(四克),桂心(四克),人參(四克),當歸(四克),升麻(二克),地膽草(二克,熬製),白朮(二克),鍾乳石(二克,研磨),斑蝥(二克,去翅足熬製),白芷(二克),續斷(二克),麝香(二克),麥門冬(二克,去心)
上十七味搗下篩,蜜丸酒服如大豆十丸,日三,勿食倉米。慎房百日。(劉涓子古今錄驗同並出第二十四卷中)
崔氏療九種瘻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七味藥材研磨過篩,製成蜜丸,每次服用像大豆大小的十粒,每日三次,服藥期間不要食用倉米。請在一百日內特別注意避免性行為。
這是崔氏治療九種瘻病的處方。
芫青(二十枚去足翅熬),地膽(十枚去足羽熬),斑蝥(三十枚准上),生犀(如棗核大屑),豉(四十九粒),大豆黃(一百枚生用),牛黃(棗核大),蜈蚣(一枚肥大者折取一寸半微火熬)
白話文:
芫青(20 個,去除腳和翅膀,煎熬) 地膽(10 個,去除腳和翅膀,煎熬) 斑蝥(30 個,按照上面方法處理) 生犀角(如棗核大小的屑) 豉豆(49 粒) 大豆黃豆(100 粒,生用) 牛黃(棗核大小) 蜈蚣(1 條肥大的,取 1.5 寸,用小火熬)
上八味搗篩,蜜丸如梧子初欲服藥,少夜食,明旦飲服二丸,須臾可煮酢漿薄粥,稍稍冷飲之,其瘻蟲有形狀皆從小便出,至日西甚虛悶,可煮湯食蔓菁菜羹醬食之,其餘脂膩醋脯,一切口味五辛果子之類,並不得食。人強隔日一服,人弱兩三日一服,服藥以瘡瘥,蟲盡為度。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
開始服藥前,晚上要少吃東西。第二天早上,服用兩顆丸藥。稍等一會兒,可以煮一些酢漿湯(用酢漿菜製成的湯)和稀粥,稍微放涼後喝。
服用藥丸後,會看到瘻管中的蟲體從小便中排出。到了傍晚,身體會感到虛弱。這時可以煮湯,加入蔓菁和菜羹醬食用。
除了這些,其他油膩、酸味的食品,以及所有的口味辛辣的水果和堅果類食物,都不得食用。
體力強的人,每隔一天服用一次。體力弱的人,每隔兩到三天服用一次。服藥持續到瘡口癒合,蟲體全部排出為止。
若差仍作二十日許將息,藥欲盡豫合,勿使斷絕藥氣,不能將息便不須服。(救急千金同出第五卷中)
張文仲療鼠瘻方。
石南,生地黃,雌黃,茯苓,黃連(各二兩)
上五味作散敷瘡,日再,(備急同)
又療鼠瘻諸惡瘡方。
苦參(三斤),露蜂(五兩),曲(二升)
白話文:
如果病情還有所欠缺,就再调养二十天左右,药要吃完再换新的,不要让药效断绝,如果不能调养,就不要服用药物。
张文仲治疗鼠瘘的方子:
石南、生地黄、雌黄、茯苓、黄连(各二两)
以上五味研成粉末,敷于疮口,每日两次。(备急方同)
又治疗鼠瘘和其他恶疮的方子:
苦参(三斤),露蜂(五两),曲(二升)
上三味,以水三斗,漬藥三宿,去滓,黍米二升釀熟飲,日三,一方得蝟皮一具。(劉涓子同並出第五卷中)
白話文:
將這三種藥材,用三鬥水浸泡三夜,去除藥渣,再用二升黍米釀成酒,每天喝三次。此外,還需要準備一隻刺蝟皮。(出自劉涓子第五卷)
備急劉涓子鼠瘻方。
山龜殼(炙),桂心,雄黃,乾薑,貍骨(炙),甘草(炙)
上六味等分,搗篩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蜜和納瘡中,無不愈,先灸作瘡,後與藥良。
又方
礬石(三分燒),斑蝥(一分去首足翅熬)
上二味搗下篩,用酢漿服半匕,須臾瘻蟲從小便出。(刪繁文仲同出第五卷中)
古今錄驗療鼠瘻,麝香塗方。
麝香(研),雌黃(研)
上二味等分,併為散,取蝦蟆背白汁和塗瘡孔中,日一度。
又療鼠瘻著頭生,小者如杏,大者如杯方。
斑蝥(一分去首足翅熬),牡蠣(二分熬),海藻(四分先去鹹味)
上三味搗下篩,酒服五分匕,日三,病當從小便出如魚胞。忌蒜。(並出第四十一卷中)
白話文:
治療鼠瘻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山龜殼、桂心、雄黃、乾薑、貍骨和甘草等藥物研磨成粉末,每天服用三次,並用蜂蜜調和藥粉塗抹在患處。也可以用礬石和斑蝥混合,用醋漿調服,就能讓瘻蟲從尿液中排出。另外,也可以用麝香和雌黃混合,用蟾蜍背部的白色汁液調和塗抹患處,每天一次。如果鼠瘻長在頭上,可以用斑蝥、牡蠣和海藻混合,用酒服用,就能讓瘻蟲像魚泡一樣從尿液中排出。但要注意忌食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