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二 (12)
卷第二十二 (12)
1. 口瘡久不瘥方二首
千金療口瘡不瘥,入胸中生瘡,三年以上不瘥方。
薔薇根濃煮汁,含之,又稍稍咽之,三日三夜瘥,冬取根,夏取莖葉。
又方
以角蒿灰塗之,一宿知,二宿瘥,勿咽汁,取瘥為度。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治療口瘡久治不愈,甚至蔓延至胸腔,三年以上無法痊癒的方子:用薔薇根濃煮汁,含在口中,並稍微吞咽,三日三夜即可痊癒。冬季採根,夏季採莖葉。
另外一種方法:用角蒿灰塗抹患處,一夜見效,兩夜痊癒。注意不要吞咽汁液,以痊癒為度。
又論云:凡患口瘡及齒,切禁油麵酒醬醋膩,干棗,瘥後七日斷之彌佳。若不久慎,尋手即發,發而更療,其瘥稍遲,慎之慎之。薔薇根角蒿為口瘡之神藥,人皆不知之。
白話文:
此外,有人談論說:凡是患有口腔潰瘍或牙齒疼痛的人,一定要禁止食用油炸麵食、酒、醬油、醋、油膩食品和幹棗。痊癒後,再斷絕食用這些食物七天,這樣效果會更好。如果不注意,再吃這些東西,就會很快復發。復發後再次治療,痊癒會較慢。小心再小心。薔薇根和角蒿是治療口腔潰瘍的神奇藥物,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方法。
2. 口吻瘡方四首
病源足太陰為脾之經,其氣通於口,足陽明為胃之經,手陽明為大腸之經。此二經並夾於口,其腑臟虛,為風邪濕熱所乘,氣發於脈,與津液相搏,則生瘡,常濕爛有汁,世謂之肥瘡,亦名燕口瘡。(出第三十卷中)
白話文:
足太陰經是脾臟的經脈,它的氣通往口腔;足陽明經是胃的經脈,手陽明經是大腸的經脈。這兩條經脈同時分佈在口腔周圍。如果脾胃虛弱,受風邪濕熱侵襲,氣血運行不暢,與津液交互影響,就會形成瘡口,經常濕爛流膿,民間俗稱「肥瘡」,也叫「燕口瘡」。
千金療口吻瘡方。
楸白皮及濕貼之,數易取瘥。
又方
掘經年葵根欲腐者彌佳,燒灰以敷之。
又方
白楊枯枝鐵上燒一頭,取熱塗之。本方云療燕吻
又方
以新炊飯了,甑唇及熱熨之三十下,三兩度瘥止。
白話文:
治療口唇瘡的偏方很多。可以用楸樹的白皮敷在患處,反复更换几次就能痊愈。也可以用挖出来已经快要腐烂的多年葵菜根烧成灰敷在患处。另外,可以用白杨树的枯枝在铁器上烧焦一端,用热的那一头涂抹患处,据说这个方法能治疗燕口疮。最后,还可以用刚蒸好的米饭的热气熨烫患处三十下,重复三两次就能止住病痛。
3. 口乾燥方五首
刪繁療口熱乾燥,甘草丸方。
白話文:
去掉複雜的治療方法,對於口腔熱燥,使用甘草丸這個處方。
甘草(六分炙),人參(六分),半夏(六分洗),烏梅肉(六分),棗膏(十分)
白話文:
- 甘草(6 克,經過烘焙)
- 人參(6 克)
- 半夏(6 克,清洗過)
- 烏梅肉(6 克)
- 紅棗膏(10 克)
上五味,搗篩四味,棗膏相和,入蜜丸如彈子,含之瘥。(千金同分兩小異)
千金療口乾,除熱下氣方。
石膏(五合碎)
上一味,以水三升,煎取二升,入蜜二升,煮取二升,去滓,稍稍含咽之,瘥止。
又口乾方。
豬肪脂雞子大,擘納醋半升漬一宿,絞汁服之,取瘥為度。
又方
白話文:
取五味藥材,搗碎過篩,留下四味,加入棗膏和蜂蜜,搓成彈珠大小的丸子,含在嘴裡,直到病症痊癒。
用石膏五合,研碎,用水三升煎煮,取二升,加入蜂蜜二升,再煮取二升,過濾去渣,少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直到病症止住。
另外,可以用豬油和雞蛋,加入半升醋浸泡一夜,絞汁服用,直到病症痊癒。
酸棗一升(去核),酸石,榴子(五合),乾葛(三兩),烏梅(五合去核),麥門冬(四兩去心,覆盆子(三合),甘草(炙),栝蔞(三兩)
白話文:
酸棗仁 一升(去除果核) 酸石斛 五合 石榴皮 五合 葛根 三兩 烏梅 五合(去除果核) 麥門冬 四兩(去除心) 覆盆子 三合 甘草(炙) 適量 天花粉 三兩
上八味搗,以蜜丸含如棗核大,潤為度。
張文仲主口乾方。
干棗肉(三兩),甘草(炙),杏仁,烏梅(二兩)
上四味搗,以蜜和丸如棗核含,以潤瘥止。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研磨後,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同棗核,服用時以滋潤喉嚨為宜。
這是張文仲用於治療口乾的處方。
藥材包括:黑棗肉三兩、炙甘草、杏仁、烏梅二兩。
將這四種藥材研磨後,用蜂蜜混合製成丸藥,大小如同棗核,服用至喉嚨得到滋潤即可停止。
4. 口臭方九首
千金療口中臭方。
桂心,甘草,細辛,橘皮(各等分)
白話文:
桂心、甘草、細辛、橘皮(各等量)
上四味搗篩,以酒服一錢匕,瘥止為度。
又方
甘草(五兩),芎藭(四兩),白芷(三兩)
上三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三十日口香。
又方
濃煮細辛含之,久卻吐,甚良。
又方
橘皮(五分),桂心(三分),木蘭皮(四分),芎藭(六分一云棗四十個)
上四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一方無芎藭亦可以棗丸含化)
又方
大豆熬令焦,以醋沃,取汁含之。
又方
細辛,豆蔻
上二味等分,搗末煮,含之甚良。
又方
梔子,甘草(炙各三分),細辛(五分),桂心(二分),芎藭(四分)
上五味搗篩,蜜丸,食後服七丸,日再瘥止。
又方
芎藭,白芷,橘皮,桂心(各四分),棗肉(八分)
上五味,搗篩四物,以蜜和棗肉為丸,食後服十丸,又含之,以差為度,此方甚驗。
古今錄驗療口臭方。
甘草(二兩炙),細辛(二兩末)
上二味,臨臥,三指撮以酒服之。甚良。(千金同)。
白話文:
將上面四種藥材搗碎過篩,用酒服用,每次服用一錢匕,直到病癒為止。
另一個方法:
甘草五兩,芎藭四兩,白芷三兩。
將上面三種藥材搗碎過篩,用酒服用,每次服用方寸匕,每天服用三次,連續服用三十天,就會口氣清新。
另一個方法:
將細辛煎煮濃湯,含在口中,久久吐出,效果很好。
另一個方法:
橘皮五分,桂心三分,木蘭皮四分,芎藭六分,或用四十個棗子代替芎藭。
將上面四種藥材搗碎過篩,用酒服用,每次服用方寸匕,每天服用兩次。(另一個方法是不用芎藭,用棗丸含化也可以。)
另一個方法:
將大豆熬至焦黃,用醋澆淋,取汁含在口中。
另一個方法:
細辛和豆蔻,兩種藥材等量,搗碎成末,煮沸後含在口中,效果很好。
另一個方法:
梔子、甘草(各炙三分),細辛五分,桂心二分,芎藭四分。
將上面五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蜜丸製成,飯後服用七丸,每天服用兩次,直到病癒為止。
另一個方法:
芎藭、白芷、橘皮、桂心(各四分),棗肉八分。
將上面五種藥材搗碎過篩,混合棗肉製成丸,飯後服用十丸,然後再含在口中,直到病癒為止,這個方法效果很好。
古今醫書中記載治療口臭的驗方。
甘草(兩兩,炙烤),細辛(兩兩,研磨成末)。
將上面兩種藥材混合,臨睡前,用三指撮取藥末,用酒服用,效果很好。(《千金方》中也有記載這個方法)。
5. 舌論一首
刪繁舌者主心,小腸之候也。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善用機衡,能知五味,凡有所啖,若多食鹹,則舌脈凝而變色,多食苦,則皮藁而外毛拔,多食辛,則舌筋急而枯乾,多食酸,則舌肉腆而唇揭,多食甘,則舌根痛而外發落。又曰: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
白話文:
舌是心臟的主要部位,也是與小腸對應的部位。
舌重約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可以靈活地運作,可以分辨酸甜苦辣鹹五味。
如果吃太多鹹的食物,舌脈會凝聚變色;吃太多苦的食物,舌皮會脫落且長出倒毛;吃太多辛辣的食物,舌筋會緊繃枯乾;吃太多酸的食物,舌肉會肥厚且嘴脣會翹起;吃太多甜的食物,舌根會痛且頭髮會脫落。
另外還有說法:心喜歡苦味,肺喜歡辛味,肝喜歡酸味,脾喜歡甘味,腎喜歡鹹味。
此五味,納合五臟之氣也。若臟熱則生瘡,唇揭赤色,若腑寒則舌本縮,而口噤唇青寒,宜補之,熱宜瀉之,不寒不熱,依腑臟調之。
白話文:
這五種味道,可以調和五臟之氣。如果臟腑有熱氣,就會生瘡,嘴脣會發紅、脫皮;如果臟腑有寒氣,舌頭根部會縮短,嘴脣發青發冷,這時應該用補藥來調理;如果既不寒也不熱,就根據臟腑的狀況來調理。
6. 舌本縮口噤方二首
刪繁療舌小腸腑寒應舌本縮,口噤唇青,獨活解噤膏方。
白話文:
治療小腸因為寒冷導致的舌頭縮短、口唇緊閉與發青的情況,應該使用獨活解噤膏這個處方。
獨活,芎藭(各三兩),天雄(一兩炮),防風(一兩),蜀椒(二合),莽草(十葉),細辛,桂心(各一兩),苦李根皮(三兩),豬肪(二升)
白話文:
獨活、赤芍藥(各30克),烏頭(15克,炒制),防風(15克),花椒(2克),細辛、桂心(各15克),苦李根皮(30克),豬油(2升)
上十味㕮咀,綿裹,以苦酒一升淹漬一宿,以豬肪微火煎之,去滓膏成,凝以綿裹少許,口含於舌下壓之,取瘥。日三度易之。此方甚良。
白話文:
將以上十種藥物搗碎,用紗布包裹,倒入一升苦酒中浸泡一晚。然後用豬油在小火中煎,去除渣滓,膏狀物形成後,凝固並用少量的紗布包裹。含在舌頭下,用它壓住患處,直到康復。每天更換三次。這個方子非常有效。
又生艾葉薄法。
無生艾葉者,取乾者搗之,以水淹一升已來,熟搗以帛塗之,於寒處上封裹之,以瘥為度。
白話文:
如果無法取得新鮮的艾葉,可以使用乾燥的艾葉。將乾艾葉搗碎後,用大約一杯的水浸泡,然後再充分搗碎,用布包裹起來,在涼快的地方密封包好,直到症狀改善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