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二 (1)

1. 耳聾方二十二首

病源腎為足少陰之經,而臟精氣通於耳,耳宗脈之所聚也。若精氣調和,則腎氣強盛,耳聞五音,若勞傷血氣,兼受風邪,損於腎臟而精脫,精脫者則耳聾,然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於耳者,其陰陽經氣有相併時,並則有藏氣逆,名之為厥,厥氣相搏,入於耳之脈則令聾,其腎病精脫耳聾者,其候頰顴色黑,手少陽之脈動而氣厥逆而耳聾者,其候耳內輝輝焞焞也。

白話文:

腎臟是人體足少陰經絡所在,而腎臟的精氣與耳朵相通,耳宗脈匯聚於此。如果腎臟精氣調和平衡,腎氣旺盛,耳朵就能聽清各種聲音。但是,如果過度勞累損傷氣血,同時受到風寒邪氣侵襲,就會損傷腎臟,導致精氣虛脫。精氣虛脫就會導致耳聾。

此外,人體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中,有些經絡與耳朵相連。當這些經絡的陰陽之氣相衝擊時,就會出現氣機逆亂的情況,稱為「厥」。厥氣相互衝擊,進入耳朵的經脈中,就會導致耳聾。

對於由腎臟病變導致精氣虛脫而耳聾的人,通常面色發黑。而由手少陽經脈氣機逆亂導致耳聾的人,耳中有灼熱感。

手太陽厥而耳聾者,其候聾而耳內氣滿,養生方云,勿塞故井及水瀆,令人耳聾目盲,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白話文:

當手太陽小腸經出現偏衰導致耳聾時,症狀是耳朵發聾,並感覺耳內氣體充盈。 《養生方》中說,不要堵塞古井和水道,以免導致耳聾眼盲。至於治療耳聾的藥方、針灸和砭石療法,另有專門的法則。補養小腸經的方法和通暢經絡的法則,現在附在後面。

養生方導引法云,坐地交叉兩腳,以兩手從曲腳中入,低頭叉項上,治久寒不自溫,耳不聞聲。又云:腳著項上,不息十二通,必愈大寒不覺暖熱,久頑冷,患耳聾目眩,久行即成法,法身五六不能變。(出第二十九卷中)

白話文:

養生導引法說,坐在地上,雙腿盤坐,雙手從兩腿中伸入,低頭將頸部放在大腿上,治療長期的寒冷而身體無法自行溫暖、耳朵聽不到聲音。又說:雙腳放在頸部,不停地做十二遍,一定會治癒極度寒冷而感覺不到溫暖熱度、以及長期頑固的寒冷,患有耳聾和眩暈,長時間練習就能成為習慣,身體在五六個人中也無法改變(出處:第二十九卷)

廣濟療耳聾方。

生地黃(長一寸半肥者),杏仁(七枚去皮熬令黃色),巴豆(七枚去皮熬令黃),印成鹽(二顆),發灰(半錢匕)

白話文:

生地黃(長約 1.5 英寸,肥厚的) 杏仁(7 粒,去皮,煮沸變黃) 巴豆(7 粒,去皮,煮沸變黃) 印成鹽(2 粒) 發灰(半茶匙)

上五味搗碎,研堪丸如蕤核仁大,用發薄裹,納耳中,日一易,耳內當痛,有水出,即去,當直以發塞耳,耳內黃水出,痛甚,不得更著。若未瘥,還依前著藥取差。(千金翼同)

白話文:

將上述五種藥材搗碎,研磨成像蕤核果仁那麼大的小丸子,用頭髮綁起來,放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耳內會感到疼痛,有水流出時,立即取出藥丸,用頭髮直接塞住耳朵。如果耳內流出黃色液體,疼痛加劇,則不可再放藥丸。如果耳朵還未痊癒,可以按照之前的方法再放藥丸,直到症狀好轉。(出自《千金翼方》)

又療耳聾不聞人語聲方。

松脂(四分),巴豆(二分去皮心熬),麻子仁(二分),臘(二分),薰陸香(一分),石鹽(二分)

上六味搗如膏,丸棗核大,納耳中,三日一易,取瘥。

集驗療耳聾方。

杏仁(去皮尖熬),磁石(熬),鹽末(各等分)

上三味搗研,以少許豬脂和合煎,以綿裹塞耳。

又方

附子(炮),瓜子,杏仁(去皮熬各等分)

上三味搗,以綿裹塞耳中。

千金療耳聾方。

淳醋微火煎附子五六宿,削令可入耳,以綿裹塞耳中,取差。

又方

巴豆(十四枚去皮心熬),煉成松脂(二分)

上二味合搗,丸如黍米,簪頭著耳中,以瘥為度。

又方

以竹筒盛鯉魚腦,蒸之令烊,以灌耳中。

又方

雄黃硫黃各等分,綿裹塞耳中,數月聞。

又方

取鐵燒令赤,投酒中飲之,仍以磁石塞耳中瘥。

又方

蓖麻子(一百粒去皮),大棗(十九枚去皮核)

上二味搗,丸如杏仁,納於耳中,二十日瘥。

又方

芥子搗碎,以男乳和,綿裹塞耳,取瘥。

又方

作泥餅子,厚薄如⿰飠單飽,覆耳上四邊,勿令泄氣,當耳孔上以刺泥餅,穿作一小孔,於上以艾灸之百壯,候耳中痛不可忍則止,頃側耳瀉卻黃水出盡,即瘥。炙時泥干,即數易之。

白話文:

製作泥餅,厚度約為一張單衣的厚度,覆蓋在耳朵上,堵住周圍,不要讓熱氣散失。在耳孔上方用針刺穿泥餅,做一個小孔,上面用艾灸灸100次,等到耳朵中疼痛難忍時停止。接著將耳朵側放,排出黃水直到排盡,就能痊癒。灸的時候泥餅會變乾,要多次更換泥餅。

又方

截箭竿竹二寸,納耳中,以面擁四畔,勿令泄氣,灸箭上七壯,取瘥。(並出第六卷中)

崔氏療耳聾方。(鄭少卿雲頻用)

波律膏(一蜆殼無以大麻脂一合小器中煎取一蜆殼替之),楓木脂(半兩無以薰陸香替以乳頭香更佳),松脂(半兩研),巴豆(三七枚去皮熬研),蠟(如彈通按波律膏丸大疑即胡桐淚

白話文:

波律膏:

  • 取一個蚌殼,裝入約 1 蚌殼量的大麻脂,在小容器中煎熬。當大麻脂熔化後,取出並倒入蚌殼中。

楓木脂:

  • 取半兩楓木脂,如果沒有,可以用薰陸香代替。乳頭香效果更好。

松脂:

  • 取半兩松脂,研碎。

巴豆:

  • 取 37 枚巴豆,去除外皮,煮熟後研碎。

蠟:

  • 取彈子大小的蠟,如果沒有,可以用胡桐淚代替。

上五味,先搗松脂巴豆一千杵,次下大麻油,令熟,丸如棗核大,一頭尖,通中作孔,以綿裹塞耳,數日一易,更互塞之,取瘥,不得並塞。(出第四卷中)

白話文:

把上等五種味道的藥物研磨成粉末,先搗碎松脂和巴豆一千次。然後加入大麻油,煮沸,做成棗核大小的丸藥,其中一端要尖。用棉花塞住丸藥中間的孔洞,幾天換一次棉花,兩耳輪流塞藥,直到痊癒。不能同時塞住兩耳。(出自第四卷中)

備急療耳聾,菖蒲根丸方。

菖蒲(一寸),巴豆(一枚去皮心)

上二味合搗可丸,分作七丸,以綿裹塞耳中,日別一丸,取瘥。(肘後同)

菖蒲散方。

菖蒲(二兩),附子(二兩炮)

上二味搗篩,以苦酒和丸如棗核許,綿裹,臥即塞耳中,夜一易之,十日有黃水出,便瘥。(肘後千金崔氏)

又方

磁石,菖蒲,通草,薰陸香,杏仁(去皮熬),蓖麻子(去皮),松脂(等分)

上七味搗篩,以蠟及鵝脂和丸,稍長作,以釵腳子穿中心為孔,先去耳中垢,然後納藥,日再,初著癢及作聲,月餘即瘥。(殿中候監云非常良驗肘後同)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加入蠟和鵝油製成藥丸,稍稍變乾後,用髮簪穿過藥丸中心,形成一個小孔。首先清理耳朵中的耳垢,然後將藥丸放入耳中。每天使用兩次,剛開始會感到發癢並有聲響,大約一個月就能治癒。(殿中候監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肘後方》中也有記載)

救急療耳聾方。

真崑崙青木香一兩碎,以苦酒浸一宿,胡麻油一合,微火上緩煎之,三上三下,以綿濾去滓,以點耳孔中,以瘥為度。

白話文:

用一兩真的崑崙青木香,用苦酒浸泡一晚。加入一合胡麻油,用小火慢慢煎煮。將藥液上下煎煮三次,用棉花濾掉渣滓。將藥液滴入耳孔,直到耳疾痊癒為止。

必效療耳聾方。

以好神明膏好棗核許,納耳中,日一度,頻著以瘥,三五日以篦子挑耳中塞,或癢取差,亦治蟲入耳中。

白話文:

取好神明膏和棗核,放入耳中,每天一次,堅持使用直至痊癒。三、五天用細梳子清理耳中的阻塞物,或有發癢的情況,等症狀好轉即可,此法也適用於蟲子進入耳中。

又方

取杏仁(七枚去皮捶碎)為三分,以綿裹,各於中著一裹鹽如小豆許,以器承於飯甑中蒸之,候飯熟出一裹,令患耳者側臥,和綿捻以油汁入耳中,久又以一裹進前捻之,瘥為度。

白話文:

取七顆杏仁,去皮並敲碎成三份,用棉花包住,每份棉花裡放一顆約綠豆大小的鹽。將鹽包放在蒸籠中,在煮飯時一起蒸。等米飯熟透後,取出一個鹽包。讓耳痛的人側臥,將棉花捻入油中,然後滴入耳朵。過一會兒,再取出第二個鹽包,重複以上步驟,直到耳痛好為止。

又方

雞屎白(半升熬令黃色),烏豆(一升熬令爆聲絕)

上二味,先取無灰酒二升,及熱以沃之良久,濾去滓,分溫服,厚取汗,其耳如鼓鞞勿訝。

又療耳聾神驗方。

取純烏羊新濕糞,和杏子脂石鹽末。

上三味研,滿耳孔中塞,勿令風入,干即易之,乃至七日二七日,耳內有聲漸大,即以𥯤筒長二寸內耳孔,裹四畔,以面塞,勿令氣出,以面薄餅子,裹筒頭,以艾灸上,從第一度灸三壯為始,耳內即有烏塞干膿出,未間內裹滿疼痛即出之,即瘥。但有塞即須桃卻,還依前法,乃至一日兩日瘥,即停,以後常用亂髮塞之,甚驗。

白話文:

將上三種藥物研磨成粉,塞滿患耳,防止風進入。藥物乾了就換,持續七到十四天。耳內會漸漸有聲音變大。此時拿一個兩英寸長的管子,插入耳孔,四周用麵粉包裹,使氣體不外洩。再用薄麵餅包裹管子的頂端,用艾條灸上,從灸三壯開始。耳內就會有黑色的乾膿流出。如果感到耳內充滿了膿液,就會疼痛,就要取出管子。症狀消失即痊癒。只要感到耳塞,就需要更換藥物,按照前面的方法進行,通常一到兩天即可痊癒,之後就不用治療了。以後可以用亂髮塞住耳朵,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