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九 (9)
卷第十九 (9)
1. 許仁則療腳氣方三首
許仁則曰:此病有數種,有飲氣下流以成腳氣飲氣即水氣之漸。亦有腎氣先虛,暑月承熱,以冷水洗腳,濕氣不散,亦成腳氣,亦有腎氣既虛,諸事不節,因居卑濕,濕氣上衝,亦成腳氣。此諸腳氣,皆令人腳脛大,腳跌腫重,悶甚上衝心腹,滿悶短氣,中間有乾溼二腳氣,濕者腳腫,乾者腳不腫,漸覺枯燥。皮膚甲錯,須細察之。
若先覺心腹脅肋刺痛,胸背滿悶,吃食之後,此狀彌加,時時氣短,手腳沉重,骨髓疼,多喝氣,每食諸黏膩陳敗臭物,即諸狀轉劇。此即飲氣下流而成腳氣,有此候者,自宜依前療飲氣將成水氣,細辛等八味湯葶藶子等十五味丸療之。若先無前狀,但覺腳腫疼悶沉重。有時緩弱,乍衝心腹滿悶,小腹下不仁,有時急痛,宜依後吳茱萸等五味湯,桑根白皮等十味丸,側子等十味酒,細細服之。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二兩),生薑(五兩),橘皮(三兩),桂心(二兩),大檳榔(十枚)
上藥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久,一服覺諸狀可,欲重合服亦佳。服湯後,將息經三四日,即服後桑根白皮等十味丸。忌生蔥。
又方
桑根白皮(五兩),生薑(屑六兩),蜀椒(汗),桂心,升麻(四兩),五味子(四兩)
上藥搗篩,蜜和為丸,以飲下之,初服十五丸,日再服,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子大。覺熱,食前服;覺冷,食後服之。
忌同。(蜀椒桂心元未見分兩)
又至九月以後,宜合側子等十味酒服之,兼將下丸方。
側子(五兩),生薑(八兩),桑根白皮(八兩),桂心(四兩),白朮(八兩),五加白皮(六兩),丹參(六兩),續斷(五兩),牛膝(五兩),細辛(四兩)
上藥切,絹袋盛,用無灰酒五升,浸五六日,初服一雞子黃許,日再服,稍稍加之,以知為度。必用前數法不覺可,宜依舊腳氣方用之。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蔥生菜。(吳升同並出一卷中)
白話文:
許仁則說:「這種腳氣病有好幾種類型,有的是因為體內水氣往下流動造成的,這種水氣就是慢慢累積而成的。也有的是因為腎氣本來就虛弱,在炎熱的夏天又受熱,然後用冷水洗腳,濕氣無法散去,也會形成腳氣。還有一種是腎氣虛弱,生活又不檢點,住在潮濕的地方,濕氣往上衝,也會導致腳氣。這些腳氣都會讓人腳和小腿變粗大,腳踝腫脹沉重,悶痛嚴重,甚至會往上衝到心口和腹部,感到胸悶氣短。腳氣又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濕性腳氣會腳腫,乾性腳氣則不會腳腫,而是感覺皮膚乾燥,甚至粗糙像魚鱗一樣,要仔細觀察。」
「如果先感覺到心口、腹部和肋骨刺痛,胸背悶脹,吃完東西後這種情況更嚴重,時常感到氣短,手腳沉重,骨頭疼痛,常常想大口呼吸,而且只要吃到黏膩、腐敗變味的食物,這些症狀就會加劇。這就是體內水氣往下流動形成的腳氣,有這種情況的人,應該依照之前治療水氣的方法,服用細辛等八味湯和葶藶子等十五味丸來治療。如果沒有上述這些症狀,只是感覺到腳腫痛、悶脹沉重,有時症狀會減輕,有時又會突然衝到心口腹部,感到胸悶,小腹以下麻木,有時又會突然劇痛,應該依照後面提到的吳茱萸等五味湯、桑根白皮等十味丸,以及側子等十味酒,慢慢服用。吳茱萸湯的配方如下:
吳茱萸(二兩),生薑(五兩),橘皮(三兩),桂心(二兩),大檳榔(十枚)。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七升水煮到剩二升半,過濾掉藥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用的間隔大約是人走七八里路的時間。如果服用一次後感覺症狀好轉,可以繼續服用。服用湯藥後,休息三四天,再服用桑根白皮等十味丸。忌吃生蔥。」
「另外一個藥方如下:
桑根白皮(五兩),生薑(六兩,磨成粉),蜀椒(汗),桂心,升麻(四兩),五味子(四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過,用蜂蜜調和做成藥丸,用開水送服,開始服用十五丸,每天服用兩次,慢慢增加到三十丸,藥丸大小像梧桐子。如果感覺身體發熱,就在飯前服用;如果感覺身體發冷,就在飯後服用。
禁忌和前面一樣。(蜀椒和桂心沒有註明用量)」
「到了九月以後,應該服用側子等十味酒,同時也服用上述的藥丸。側子等十味酒的配方如下:
側子(五兩),生薑(八兩),桑根白皮(八兩),桂心(四兩),白朮(八兩),五加白皮(六兩),丹參(六兩),續斷(五兩),牛膝(五兩),細辛(四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絹布袋裝好,放入五升無灰酒中浸泡五六天。開始服用像雞蛋黃那麼多的量,每天服用兩次,慢慢增加用量,以身體能接受為度。如果用以上這些方法都沒有效果,應該按照舊的治療腳氣的方法來治療。禁忌吃豬肉、冷水、桃子、李子、麻雀肉、生蔥、生菜。(吳升和同一個作者的另一本書也有提到這些)」
2. 論陰陽表裡灸法三十七首
蘇恭云:凡腳氣發有陰陽表裡,當隨狀療之,不可妄依古方也,惠陰療陽,病表救里,皆為重虛實,危殆之甚也。若病從陰發,起兩足大指內側,上循脛內及膝里,頑痹不仁,或腫先發於此者,皆須隨病灸復留中都陰陵泉等諸穴,灸者先從上始,向下引其氣,便各灸二十壯,向後隔七日灸七壯。取瘥止,余穴皆依此。
若病從陽發,起兩小指外側,向上循脛外,從絕骨至風市,頑痹不仁,或腫起於此者,須灸陽輔絕骨陽陵泉風市等諸穴,灸數及上向下。皆依前法。若氣毒兼行表裡者,乃可量其輕重,隨灸膏摩之。若上下遍發,表裡各灸一二處,以此通泄之,其用藥內攻,各量病投藥也,逐偏若處,常使灸瘡不瘥為佳,風氣都除,乃隨瘡瘥,瘥後瘢色赤者風毒盡青黑者猶有毒氣,仍灸勿止。待身體輕利,然後可休矣。
又一本云:常須灸三里絕骨,勿令瘡瘥佳。
白話文:
蘇恭說:凡是腳氣發病有陰陽表裡之分,應該根據不同的狀況來治療,不可以隨意依照古方。用治療陰證的方法來治療陽證,或是治療表證反而去補里證,都是搞錯虛實的重點,是非常危險的。如果病從陰經發作,從兩腳大拇趾內側開始,向上沿著小腿內側及膝蓋內側,出現麻木不仁,或是腫脹先從這些地方發作,都必須根據病情,在復溜、中都、陰陵泉等穴位進行艾灸,艾灸時先從上方的穴位開始,向下引導氣,每個穴位各灸二十壯,之後隔七天再灸七壯,直到痊癒為止。其他穴位也依照這個方法來灸。
如果病從陽經發作,從兩腳小趾外側開始,向上沿著小腿外側,從絕骨到風市穴,出現麻木不仁,或是腫脹從這些地方開始,就必須灸陽輔、絕骨、陽陵泉、風市等穴位,艾灸的次數和由上往下的順序都和之前說的方法相同。如果氣毒同時在表裡運行,就要衡量輕重程度,配合艾灸和藥膏塗抹。如果上下肢都發病,表裡都各自灸一兩個穴位,以此來疏通排泄。至於用藥內服,則要根據病情來選擇藥物。在偏重的地方,要讓艾灸的瘡口不要癒合比較好,等到風氣都消除了,再讓瘡口癒合。瘡口癒合後,如果疤痕顏色是紅色的,表示風毒已經清除,如果是青黑色的,表示還有毒氣存在,仍然要繼續艾灸不要停止,直到身體感覺輕快舒適,才能停止。
另外一個版本說:平常要灸足三里和絕骨穴,不要讓瘡口癒合比較好。
3. 炙腳氣穴名
陽陵泉(二穴在膝外側骨下宛宛陷中是也),絕骨(二穴在足外踝上骨絕頭陷中又云一尺是也),風市(二穴平立垂手當中指頭髀兩筋間是也黃帝三部針灸經無風市二穴此處恐是環銚風市疑其別名未詳所出),崑崙(二穴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是也),陽輔(二穴在絕骨前半寸少下是也徐云明堂無絕骨名有陽輔二穴在膝蓋下外側三寸傍廉骨當小指兩筋間是也黃帝三部針灸經丙卷陽輔二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前三分與此不同),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三寸是也),條口(二穴在上廉下二寸是也),下廉(二穴在條口下一寸是也),太衝(二穴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是或云一寸半),犢鼻(二穴在膝蓋上外角宛宛中是也一云膝下黃帝三部針灸經丙卷犢鼻二穴在膝臏下骭上俠解大筋中),膝目(二穴在膝蓋下兩邊宛宛中是也黃帝三部針灸經無膝目二穴),曲泉(二穴在膝內屈文頭是又云從三里上度一寸五分又橫向脛二寸當脈中是也黃帝三部針灸經丙捲曲泉二穴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而得之),陰陵泉(二穴在膝下內側輔骨下宛宛中是蘇徐同),中都(二穴在陰陵泉三陰交中間是蘇一名太陰穴黃帝三部針灸經中郄一名中都在內踝上七寸䯒骨中央),三陰交(二穴在內踝上三寸是蘇徐云名太陰也),復溜(二穴在內踝上二寸是蘇徐云名曰外命黃旁三部針灸經復溜無外命之別名),少陽維(二穴在內踝後一寸動筋中是徐同),太陰(二穴在內踝上八寸骨下陷中是徐同),太陰蹺(二穴在內踝下向宛宛中是黃帝三部針灸經並同人腧穴經並無少陽維太陰太陰蹻三穴名),委中(二穴在膝後屈中央是徐蘇同),承筋(二穴在腨當中陷中是徐蘇同),承山(二穴在足腨腸下分肉間陷中是徐蘇同),湧泉(二穴在腳心中是蘇徐同)
上件穴並要,不可㧾能灸其穴,最要者有三里,絕骨承筋,大沖,崑崙,湧泉,有患者可灸,又謹按明堂制,當以立為正,取穴必須直立,膝臏骨坐立便即移動不定,故宜立取之。其寸取病人中指上節為一寸,若取尺寸有長短,取穴必不著,又按秦承祖華佗等取穴,並云三指四指為準,取三里穴四指,指闊六分,四六二十四,只闊二寸四分,取穴如何得著,黃帝為本諸說,並不可信。(徐同)徐論。
患腳氣體皆春發夏甚,秋輕冬歇。大法春秋宜灸,冬差可行,夏都不可灸,既瘡敗又不得覆,風冷因入,反更增疴,冬時血凝,又逆天理,急不得已,無藥物處可灸一二要穴,不可遍身多灸。腳氣病大論毒從下上,亦有從上向下者,或云灸上毒氣便上,謬矣,比見毒氣攻處,疼痛如刺,隨病即灸,火徹便瘳,不拘上下。
凡毒氣所沖,如賊欲出,得穴即出,豈在大門也,風毒所攻,亦復如是,此皆經試,萬不失一,必不為誤耳。(蘇同)
蘇恭云:腳氣初發轉筋者,灸承山承筋二穴,噦逆者灸湧泉。若從頭至連背痛,寒熱如瘧,及腰痛者,灸委中,頭項背痛,隨身痛即灸,不在正穴也。
又云若腳氣盛發時,自腰以上,並不得針灸,當引風氣上則殺人,氣歇以後,有餘病者,灸無妨,唯冬月得灸,春夏不可灸,自風市以下固宜佳耳。
又云:若氣上擊心不退,急灸手心三七炷,氣即便退;若未退即悶,兼煮豉酒熱飲逐之即瘥,不去即取烏特,牛尿一大升暖服,以利為止,縱至三服五服彌佳。
又若已灸腳而胸中氣猶不下滿悶者,宜灸間使五十炷,兩手掌橫文後,一云三寸兩筋間是也。
又若胸中氣散,而心下有脈洪大跳,其數向下,分入兩髀股內,令人心急,忪悸者,宜以手按捻少腹下兩傍接髀大斜文中,有脈跳動,便當文上灸跳三七炷即定,灸畢,背須灸三里二十炷,以引其氣下也。
又若心腹氣定,而兩髀外連膝悶者,宜灸膝眼七炷,在膝頭骨下相接處,在筋之外陷中是。若後更發,復灸三炷。
又凡人雖不患腳氣,但苦髀膝疼悶,灸此無不應手即愈,極為要穴,然不可針,亦不可多灸,唯只灸七炷以下。
又若腳十指痠疼悶,漸入趺上者,宜灸指頭正中甲肉際三疰,即愈。
又若大指或小指傍側疼悶,覺內有脈如流水,上入髀腹者,宜隨指傍處灸三炷,即愈。(並出上卷中)
唐論。若手指本節間疼稍入臂者,宜灸指間疼處七炷,即定。
又若心胸氣滿,已炙身脛諸穴,及服湯藥,而氣猶不下,煩急欲死者,宜灸兩足心下當中陷處各七炷,氣即下,此穴尤為極要,而不可數灸,但極急乃灸七炷耳,以前諸灸法並經用,所試皆驗,灸畢應時即愈。故具錄記之,凡灸不廢湯藥,藥攻其內,灸泄其外,譬如開門驅賊,賊則易出,若閉戶逐之,賊無出路,當反害人耳。
白話文:
腳氣病穴位灸療
陽陵泉穴(左右各一,位於膝蓋外側下方骨頭凹陷處)、絕骨穴(左右各一,位於腳踝外側突起骨頭上方凹陷處,也有說法是一尺高的地方)、風市穴(左右各一,雙手自然下垂,中指指尖對應大腿兩條肌肉之間的凹陷處,但有說法此處並非正穴,可能是環跳穴的別名)、崑崙穴(左右各一,位於腳踝外側突起骨頭後方與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陽輔穴(左右各一,位於絕骨穴前方半寸稍下方,另有說法是在膝蓋外側下方三寸處,靠近骨頭邊緣,對應小指兩條肌肉之間,此說法與前不同)、上廉穴(左右各一,位於足三里穴下方三寸處)、條口穴(左右各一,位於上廉穴下方二寸處)、下廉穴(左右各一,位於條口穴下方一寸處)、太衝穴(左右各一,位於腳大拇指與第二腳趾相連的骨頭後方二寸或一寸半處)、犢鼻穴(左右各一,位於膝蓋上方外側凹陷處,也有說法是在膝蓋下方,對應脛骨上方兩條肌肉之間的凹陷處)、膝眼穴(左右各一,位於膝蓋下方兩側凹陷處)、曲泉穴(左右各一,位於膝蓋內側彎曲處的頂端,也有說法是從足三里穴往上量一寸五分,再橫向脛骨二寸,對應動脈搏動處,也有說法是膝蓋內側輔骨下方,大筋與小筋之間的凹陷處,屈膝時可摸到)、陰陵泉穴(左右各一,位於膝蓋下方內側輔骨下方的凹陷處)、中都穴(左右各一,位於陰陵泉穴與三陰交穴的中間,又名太陰穴,另有說法中都穴是在內踝骨上方七寸,脛骨中央)、三陰交穴(左右各一,位於內踝骨上方三寸處,又名太陰穴)、復溜穴(左右各一,位於內踝骨上方二寸處,又名外命,但有說法復溜穴沒有外命這個別名)、少陽維穴(左右各一,位於內踝骨後方一寸的跳動的肌肉中)、太陰穴(左右各一,位於內踝骨上方八寸,骨頭下方的凹陷處)、太陰蹺穴(左右各一,位於內踝骨下方,凹陷處)。委中穴(左右各一,位於膝蓋後方彎曲處的中心)、承筋穴(左右各一,位於小腿肚子的中間凹陷處)、承山穴(左右各一,位於小腿肚子下方肌肉分開處的凹陷處)、湧泉穴(左右各一,位於腳底中心)。
以上這些穴位都很重要,可以通過艾灸來治療。其中最重要的有:足三里穴、絕骨穴、承筋穴、太衝穴、崑崙穴、湧泉穴。有腳氣病的人可以艾灸這些穴位。另外,取穴時要以站立姿勢為準,因為坐姿或躺姿會讓膝蓋骨位置移動,取穴就不準確了。取穴時一寸的標準,是以病人中指第一指節的長度為一寸。如果取穴尺寸有偏差,就會取不到準確的穴位。有人說,秦承祖、華佗等取穴是以三指或四指寬度為準,但是這樣計算,足三里穴的寬度只有二寸四分,顯然不準確。所以黃帝所說的取穴方法不可信。
腳氣病通常在春天發病,夏天最嚴重,秋天減輕,冬天停止。按照一般規律,秋天和春天適合艾灸,冬天也可以進行,夏天絕對不能艾灸。因為夏天皮膚容易潰爛,艾灸後又不能覆蓋傷口,寒風入侵反而會加重病情。冬天血液凝固,艾灸違背天理。如果實在沒有其他藥物,可以灸一兩個重要穴位,但是絕對不能全身大量艾灸。腳氣病主要病因是毒素從下往上走,也可能從上往下。有人說灸上面,毒氣會往上走,這是錯誤的說法。毒氣攻擊的部位會出現刺痛,這時隨即艾灸,可以很快治癒,不論毒氣在上在下。
凡是毒氣所衝的地方,就像強盜要出來一樣,找到穴位就可以排出。風邪入侵也是如此。這些都是經過驗證的,絕對不會有錯。
蘇恭說:腳氣病剛發作時出現抽筋,可以艾灸承山穴和承筋穴。嘔吐呃逆,可以艾灸湧泉穴。如果從頭到背疼痛,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或者腰痛,可以艾灸委中穴。頭項背部疼痛,或者全身疼痛,可以隨疼痛的地方艾灸,不必拘泥於正穴。
如果腳氣病嚴重發作,從腰部以上都不可以針灸,因為這樣會把邪氣引向上方,導致死亡。等病情緩和後,有殘留的病症,可以艾灸,但只有冬天可以艾灸,春夏不宜。風市穴以下的部位都適合艾灸。
如果邪氣上衝到心臟,無法消退,可以馬上灸手心三七壯,邪氣就會消退。如果還沒消退,感到胸悶,可以喝熱豆豉酒來幫助。如果還是不行,就服用一升溫熱的牛尿,直到排泄順暢,可以服用三到五次。
如果灸了腳部,胸中還是氣滿胸悶,可以灸間使穴五十壯,位置在手掌橫紋後方,也有說法是三寸處,兩條肌肉之間。
如果胸中氣散,但心下出現脈搏跳動很強烈,並且向下傳導到大腿,讓人感到心慌、心悸,可以用手按壓小腹下方兩側,靠近大腿根部的斜紋處,如果發現脈搏跳動,就在跳動的地方灸三七壯。灸完後,再灸背部的足三里穴二十壯,引導氣往下走。
如果心腹氣順了,但兩邊大腿外側連到膝蓋處感到悶痛,可以灸膝眼穴七壯,位置在膝蓋骨頭下方相連處,肌肉外側的凹陷處。如果之後再次發作,可以再灸三壯。
一般人即使沒有腳氣病,但是如果大腿和膝蓋感到疼痛、悶脹,艾灸這些穴位也會馬上見效。這些穴位非常重要,但是不能針刺,也不宜多次艾灸,最多只能灸七壯。
如果腳趾頭感到痠痛悶脹,漸漸往腳背蔓延,可以灸腳趾頭正中,指甲和肉交界處三壯,即可治癒。
如果大腳趾或小腳趾旁邊感到疼痛悶脹,感覺裡面有脈搏像流水一樣,往大腿和腹部流竄,可以在疼痛的腳趾旁邊灸三壯,即可治癒。
唐代醫家認為,如果手指關節疼痛,稍微往手臂蔓延,可以在手指間的疼痛處灸七壯,即可治癒。
如果胸中氣滿,已經灸了腿部穴位,也吃了湯藥,但氣還是無法下降,感到煩躁、急迫想死,可以灸兩個腳底中心凹陷處各七壯,氣就會下降。這個穴位非常重要,但不能多次艾灸,只能在非常緊急的時候灸七壯。以上這些艾灸方法都經過驗證,灸後可以很快見效。所以將它們記錄下來,以供參考。艾灸的同時不能停止服用湯藥,藥物攻克體內,艾灸疏導體外,就像打開門驅趕強盜一樣,這樣更容易將邪氣排出。如果關起門來驅趕強盜,強盜沒有出路,反而會傷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