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九 (8)
卷第十九 (8)
1. 風濕方九首
病源風濕者,是風氣與濕氣共傷於人也,風者八方之虛風,濕者水濕之蒸氣。若地下濕,復少霜雪,其山水氣蒸,兼值暖,猥退人腠理開,便受風濕,其狀令人懈惰,精神昏憒;若經久亦令四肢緩縱不隨,入臟則喑瘂,口舌不收,或腳痹弱,變為腳氣,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真誥云:櫛頭理髮,欲得多過,通流血脈,散風濕,數易更櫛番用之。(出第十一卷中)
深師療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方。
漢防己(四兩),白朮(三兩),蜀黃耆(五分),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薑(三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服湯當坐被中,欲解汗出,如蟲行皮中。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千金同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又四物附子湯,療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白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一身悉腫方。
附子(二枚炮八破),桂心(四兩),白朮(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藥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當微汗。若汗出煩者,一服五合蔡公數用驗。忌豬肉冷水生蔥余忌同前方。(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又療風濕百節疼痛,不可屈伸,痛時汗出方。
芍藥(四兩),甘草(三兩炙),芎藭(四兩),附子(三兩炮四破)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相去十里頃,忌同。
又療風濕身體疼痛,惡風微腫,湯方。
桂心(四兩),麻黃(二兩去節),芍藥(二兩),天門冬(二兩去心),生薑(三兩),杏仁(五十枚)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一升,日三。忌鯉魚,忌同。(並出第九卷中)
古今錄驗附子湯,療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不得屈伸,近之則痛,白汗出短氣,小便不得利,惡風不欲去衣,或一身流腫方。
桂心(三兩),白朮(三兩),附子(二枚炮八破),甘草(三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微汗即止。若汗出煩者,稍服五合,驃騎使吳諧以建元元年八月二十六日,始覺如風,至七日猝起便頓倒,髀及手皆不隨,通引腰背疼痛,通身腫,心多滿,至九月四日,服此湯一劑,通身流汗,即從來所患悉愈。本方不用生薑,既有附子,今加生薑三兩。忌同。
又療風濕體疼,惡風微腫。天門冬湯方。
天門冬(三兩去心),葛根(四兩),生薑(三兩),桂心(四兩),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二兩),杏仁(五十枚),甘草(二兩炙)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忌鯉魚,余同前。(深師無芍藥名天門冬湯並出第十四卷中)
又療頭風濕,面如針刺之狀,身體有腫,惡風汗出短氣,不能飲食。麻黃湯方。
麻黃(四兩),芎藭(一兩),莽草(一兩),當歸(一兩),杏仁(三十枚)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糜粥將息佳。
又辨中風偏枯風痱風懿風痹,偏枯者。半身偏不隨,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變,智不亂,病在分腠之間,溫臥取汗,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風痱者,身無痛,四肢不收,智亂不甚言,微知可療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風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強不能言,病在臟腑,先入陰,後入陽。
治之先補於陰,後寫於陽,發其汗身轉軟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風痹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湯,腹中股脛淫濼煩心,頭痛嘔眩時時汗出,目眩悲恐,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騎士息王恕母年五十,紗扇自扇,汗出中風,口不得語,身緩不收,積一月困篤張苗為作七物獨活湯,服五劑得愈,又士度良母年七十餘中風,但苦口不得語。
積百餘日,往來飲食如故,苗又與合獨活湯四劑得愈,七物獨活湯療腳弱及中風濕緩縱不隨方。(出胡洽)
獨活(五兩),葛根(四兩),乾薑(二兩),桂心(四兩),半夏(四兩洗),甘草(二兩炙),防風(三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得少微汗出好。忌羊肉餳海藻菘菜生蔥。
又療濕家始得病時,可與薏苡麻黃湯方。
薏苡(半升),麻黃(四兩去節),甘草(二兩炙),杏仁(二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濕家煩疼,可以甘草麻黃湯發汗,不瘥,更合飲家加白朮四兩,名白朮麻黃湯。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此本仲景方分兩小異並出第十五卷中)
白話文:
風濕的病因
風濕病,是因為風邪和濕氣一同侵襲人體所導致。風邪是指來自四面八方的虛邪之風,而濕氣則是水濕蒸發所產生的。如果地面潮濕,又很少有霜雪,山中的水氣蒸騰,加上天氣溫暖,導致人體的毛孔開泄,就容易感受風濕。這會使人感到疲倦懶散、精神昏沉。如果持續很久,還會導致四肢無力、不聽使喚。若侵入內臟,會造成失聲、口齒不清,或者腳麻無力,甚至變成腳氣。對於這些情況,可以使用湯藥、熱敷、針灸等方法來治療,這裡不細說。後面會附上一些補養、疏導的相關方法。養生書籍《真誥》中說:「經常用梳子梳頭,可以疏通血脈、散除風濕,可以經常更換梳子使用。」
深師治療風濕的藥方
這個藥方適用於脈象浮、身體沉重、出汗惡風的風濕病。
藥方組成:漢防己四兩、白朮三兩、蜀黃耆五分、炙甘草二兩、擘開的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六味藥材搗碎,加入六升水煮沸,取二升藥汁,分三次服用。服藥時,應坐在被子裡,希望藉此發汗,感覺就像有蟲子在皮膚裡爬一樣。服藥期間忌食桃子、李子、麻雀肉、海藻、菘菜。
四物附子湯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風濕相搏,導致骨節疼痛煩躁,牽扯疼痛以至於不能彎曲伸直,碰觸會更痛,同時伴有出冷汗、呼吸急促、小便不順暢、怕風不想脫衣服,或者全身腫脹等症狀。
藥方組成:炮製過的附子二枚(切成八塊)、桂心四兩、白朮三兩、炙甘草二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搗碎,加入六升水煮沸,取三升藥汁,去除藥渣,每次服用一升,每天三次,服藥後應微汗。如果出汗過多感到煩躁,則每次服用五合即可。此方效果經過蔡公多次驗證。服藥期間忌食豬肉、冷水、生蔥,其他禁忌與前方相同。
治療風濕導致全身關節疼痛、不能彎曲伸展,疼痛時還會出汗的藥方
藥方組成:芍藥四兩、炙甘草三兩、芎藭四兩、炮製過的附子三兩(切成四塊)。
使用方法:將上述四味藥材搗碎,加入五升水煮沸,取二升藥汁,分兩次服用,兩次服藥間隔約十里路的路程。服藥期間禁忌同上。
治療風濕導致身體疼痛、怕風、輕微腫脹的湯藥
藥方組成:桂心四兩、麻黃二兩(去節)、芍藥二兩、天門冬二兩(去心)、生薑三兩、杏仁五十枚。
使用方法:將上述六味藥材搗碎,加入一斗水煮沸,取三升藥汁,每次服用一升,每天三次。服藥期間忌食鯉魚,其他禁忌與前方相同。
古今錄驗附子湯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風濕相搏,導致骨節煩躁疼痛,不能彎曲伸展,碰觸會更痛,同時伴有出冷汗、呼吸急促、小便不順暢、怕風不想脫衣服,或者全身浮腫等症狀。
藥方組成:桂心三兩、白朮三兩、炮製過的附子二枚(切成八塊)、甘草三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四味藥材搗碎,加入六升水煮沸,取三升藥汁,分三次服用,微微出汗即可停止服藥。如果出汗過多感到煩躁,則每次稍服五合即可。驃騎使吳諧在建元元年八月二十六日,開始感覺像得了風濕,七天後突然倒地,大腿和手都不能動,腰背疼痛,全身腫脹,胸悶。九月四日,服用此藥一劑,全身出汗,從此病就痊癒了。原方沒有生薑,這裡因為有附子,所以加入了生薑三兩。服藥期間禁忌同上。
治療風濕導致身體疼痛、怕風、輕微腫脹的天門冬湯
藥方組成:天門冬三兩(去心)、葛根四兩、生薑三兩、桂心四兩、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二兩、杏仁五十枚、炙甘草二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八味藥材切開,加入一斗水煮沸,取三升藥汁,分三次服用,希望藉此發汗。服藥期間忌食鯉魚,其他禁忌與前方相同。
治療頭部風濕,面部有針刺感,身體腫脹,怕風出汗,呼吸急促,不能進食的麻黃湯
藥方組成:麻黃四兩、芎藭一兩、莽草一兩、當歸一兩、杏仁三十枚。
使用方法:將上述五味藥材切開,加入五升水煮沸,取二升藥汁,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每天三次,喝粥調養身體為宜。
辨別中風的各種類型
中風可以分為偏枯、風痱、風懿、風痹等幾種。偏枯是指半身不遂,肌肉無力且疼痛,但言語清晰、思維正常。病變在皮膚肌肉之間,適宜臥床保暖發汗,補其不足,減少過剩,這樣才能恢復。風痱是指身體不痛,四肢無力,思維混亂,輕者能說話,重者則不能說話,輕者可以治療,重者無法治癒。風懿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咽喉阻塞,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病變在臟腑,先影響陰,再影響陽。治療方法是先補陰,再瀉陽,發汗後身體變得柔軟則有生機,如果不能出汗,身體僵硬,七天就會死亡。風痹病,無法治癒,會感到腳像踩在冰上,時而又像浸在熱水中,腹部、大腿、小腿酸脹煩躁,頭痛、嘔吐、頭暈,時常出汗,眼睛昏花、悲傷恐懼、呼吸急促、心情不好,活不過三年。
七物獨活湯
騎士息王恕的母親五十歲,因為用紗扇扇風,出汗後中風,口不能言,身體無力,一個月後病情危急。張苗為她開了七物獨活湯,服用了五劑後痊癒。士度良的母親七十多歲也中風,但只是口不能言,一百多天後生活還像以前一樣,張苗又給她開了七物獨活湯四劑也痊癒了。七物獨活湯可以治療腳無力、中風濕導致的肢體無力、不聽使喚。
藥方組成:獨活五兩、葛根四兩、乾薑二兩、桂心四兩、半夏四兩(洗過)、炙甘草二兩、防風三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七味藥材搗碎,加入一斗水煮沸,取三升藥汁,每次服用一升,每天三次,微微出汗即可。服藥期間忌食羊肉、飴糖、海藻、菘菜、生蔥。
薏苡麻黃湯
這個藥方適用於剛得風濕病時。
藥方組成:薏苡半升、麻黃四兩(去節)、炙甘草二兩、杏仁二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四味藥材搗碎,加入五升水煮沸,取二升藥汁,分兩次服用,出汗後即可痊癒。如果風濕病人感到煩躁疼痛,可以使用甘草麻黃湯發汗,如果沒有好轉,可以再加入白朮四兩,稱為白朮麻黃湯。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菜、桃子、李子、麻雀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