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6)

1. 風四肢拘攣不得屈伸方五首

病源此由體虛腠理開,風邪在於筋故也。春遇痹為筋痹,則筋屈,邪客關機,則使筋攣,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陰,肝之經也,肝通主諸筋,主在春,其經絡虛,春過風邪,則傷於筋,使四肢拘攣,不得屈伸,診其脈急細如弦者,筋急足攣也,若筋屈不已,又遇於邪,則移變入肝,其狀夜臥則驚,小便數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手前後遞互交拓,極勢三七,手掌向下,低頭面,心氣向下,至湧泉倉門,卻努一時取勢散氣,放縱身體,平頭動膊,前後欹側,柔轉二七,去膊並冷血筋急,漸漸如消。又云:兩手抱左膝,生腰鼻內氣七息,展右足,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痛萎。

白話文:

疾病的根源是因為身體虛弱,腠理(皮膚表面)開放,風邪侵入筋脈所致。

春天感染風邪會引起筋痹,導致筋脈屈曲;邪氣侵犯關節部位,會造成筋攣;邪氣侵犯足太陽經絡,會使肩背緊繃拘急。

足厥陰經是肝經,肝主筋,當令於春季。如果肝經虛弱,春天遇到風邪,就會損傷筋脈,引起四肢拘攣,無法屈伸。

診脈時,如果脈象急細如弦,表示筋脈緊繃,足部攣急。如果筋屈不癒,再次遇邪,則會轉入肝經,症狀表現為夜裡驚醒,小便頻繁。

治療方法有湯藥、熨帖、針灸等,另有調理養護和宣通的方法,如下:

養生導引法:

  • 雙手前後互換交叉,用力搓動3-7次,手掌向下,低頭面,心氣向下運轉,達湧泉穴。
  • 稍事用力,取勢散氣,放鬆身體,平頭動膊,前後左右搖擺,柔轉2-7次,可以去除膊冷和筋脈拘急,逐漸緩解。

另有方法:

  • 雙手抱住左膝,將氣息緩緩吸入鼻中,吐出7次。
  • 展開右足,若有屈伸不利的現象,可以下拜起立,緩解脛部疼痛和萎縮。

又云:以兩手抱左膝著膺除下重難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腳,兩手抱左膝頭,生腰,以鼻內氣,自極七息,展右足著外,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疼痹。

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抑手如似推物勢,一手向下如捺物,極勢上下,來去換易四七,去膊內風,兩膊並內冷血,兩腋筋脈攣急。

白話文:

另外還有說法:站立時身體上下要挺直,一隻手往上推,像是推東西的樣子,另一隻手往下按,像是壓東西一樣,盡全力上下用力,交替重複四七次,可以去除肩膀內部的風寒,使兩邊肩膀的寒血消散,兩腋的筋脈不再緊縮。

又云:踞伸左腳,兩手抱右膝生腰以鼻內氣自極七息展左足者外,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疼痹。(出第一卷中)

千金療口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張仲景三黃湯方。

白話文:

千金翼方用於治療口歪、手腳抽筋、全身關節疼痛、煩躁心亂、惡寒一天不退、不想吃東西的湯劑方:張仲景的三黃湯。

麻黃(五分去節),獨活(四分),細辛(二分),黃耆(二分),黃芩(三分)

白話文:

麻黃(五分,去掉枝節) 獨活(四分) 細辛(二分) 黃耆(二分) 黃芩(三分)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小汗,兩服大汗,心中熱加大黃二分,腹滿加枳實一分炙,氣逆加人參三分,悸加牡蠣三分熬,渴加栝蔞根三分,。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炮,此方神秘不傳。(張文仲備急深師及翼古今錄驗同)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切碎。用五升水煮沸,煮到剩餘兩升,分兩次服下。第一次服用後出小汗,第二次服用後出大汗。如果心中發熱,加二分大黃。如果腹脹,加一分炒枳實。如果氣逆,加三分人參。如果心悸,加三分煮牡蠣。如果口渴,加三分栝蔞根。如果之前有寒氣,加一枚炮製過的八角附子。此方藥方神祕,不傳外人。(出自張文仲的《備急深師》及《翼古今錄》驗方)

麻子湯,療大風周身,四肢攣急,風行在皮膚,身勞強服之不虛人,又主精神矇昧方。

白話文:

麻子湯治療風寒痺證,表現為全身疼痛,四肢關節屈伸不利,風寒在體表,身強體壯的人服用無效;還可用於治療神志昏迷的病症。

秋麻子(三升淨擇水漬一宿),防風(二兩),麻黃(二兩去節),生薑(二兩),橘皮,桂心(二兩),竹葉(一握洗),石膏(二兩碎),細辛(二兩),蔥白(一握),香豉(一合)

白話文:

材料:

  • 秋麻子(三升,清洗乾淨後,浸泡一晚)
  • 防風(2 兩)
  • 麻黃(2 兩,去除節點)
  • 生薑(2 兩)
  • 橘皮
  • 桂心(2 兩)
  • 竹葉(一握,清洗乾淨)
  • 石膏(2 兩,搗碎)
  • 細辛(2 兩)
  • 蔥白(一握)
  • 香豉(一合)

上十一味切。先以水二斗半,煮麻子令極熟,漉卻滓,取九升,別煮麻黃數沸,掠去沫,納諸藥汁中,煮取三升,去滓。空腹分三服,服訖當微汗,汗出以粉塗身,然極重風者不過三劑,乃至五劑以來,無不瘥,輕者不過兩劑瘥。有人患大風賊風刺風,加獨活三兩,比小續命湯准當六七劑。忌生蔥生菜。(一方無細辛)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種藥材切片。

先用二斗半水煮麻子,煮到非常熟爛,過濾掉渣滓,取九升汁液。

再煮麻黃,煮幾次滾沸,撈掉泡沫,加入藥汁中煮,取三升汁液,過濾掉渣滓。

空腹分三次服用,服完後會微微出汗,此時將藥粉塗抹在身上。患有非常嚴重的風疾的人,服用不過三劑,最多五劑,必定痊癒;病情較輕的人,服用兩劑即可痊癒。

如果有患大風、賊風、刺風的人,可加入三兩獨活,比小續命湯的效果更好,服用六七劑即可。

忌食生蔥、生菜。(另一種說法是不加入細辛)

白蘞薏苡湯,療風,拘攣不可屈伸方。

白蘞(一升),薏苡仁(一升),芍藥(一升),酸棗仁(一升),乾薑(一升),附子(三枚炮破),甘草(炙一升),桂心(一升),牛膝(一升)

白話文:

白扁豆(1 升),薏苡仁(1 升),芍藥(1 升),酸棗仁(1 升),乾薑(1 升),附子(3 枚,炮製後搗碎),甘草(炙烤過的,1 升),桂心(1 升),牛膝(1 升)

上九味。淳酒二斗漬一宿,微火煎三沸,服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服五合。忌生蔥豬肉海藻。(古今錄驗同翼方有車前子並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用9種草藥浸泡在2鬥純酒中一晚。用小火煮沸3次,每次服用1升,每天3次。不能喝太多酒的人,可以服用5合。服用後避免食用生蔥、豬肉和海藻。(古今錄驗方相同,車前子記載於第八卷)

崔氏療暴得風,四肢攣縮枯細,不能行動,用大豆蒸,貧人不能辦藥者,可依此方。

取大豆三升淨揀擇淘之漉出蒸之,待氣溜下甑傾二大升醶醋甑中,和攪令遍,於密屋內地上設鋪席一帛帕,傾豆著帕上,仍以五六重綿衣覆豆,令病人於豆上臥,以被覆之。若豆冷漸漸卻綿衣,令一人於被內引挽攣急處,卻綿衣盡,豆冷收取,更著甑中,依前法蒸熱下甑,復著升半酢和豆,一準前法,用鋪設,每一收豆,作二升荊瀝湯與病人飲,飢即任食。日再度,夜一度,如此經三日三夜即休。

白話文:

取三升大豆洗淨挑選乾淨後淘洗,過濾後蒸熟。待蒸氣散發後,倒入兩升濃醋在蒸籠中,攪拌均勻。在密閉的屋內鋪設一張席子,將大豆倒在席子上,再用五六層棉衣覆蓋住大豆。讓病人躺在大豆上,用被子蓋住。大豆變冷時,逐漸拿掉棉衣。讓一人在被子內部牽引病人痙攣嚴重的部位。把棉衣全部拿掉,大豆冷後收起來,再次放到蒸籠中,按照前面的方法加熱,取出蒸籠後,再倒入半升醋與大豆攪拌均勻。按照前面的方法鋪設。每次收起大豆時,製作兩升荊芥湯給病人飲用。病人餓了可以隨意進食。白天進行兩次,晚上進行一次,連續進行三天三夜即可痊癒。

忌風。(出第三卷中)

古今錄驗西州續命湯,療中風入藏,及四肢拘急不隨,緩急風方。

麻黃(三兩去節),石膏(二兩),芎藭(一兩),生薑(三兩),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炙),芍藥(一兩),桂心(一兩),郁李仁(三兩去皮),防風(一兩),杏仁(四十枚),當歸(一兩)

白話文:

麻黃(三兩,去除節處) 石膏(二兩) 芎藭(一兩) 生薑(三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過的) 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郁李仁(三兩,去除外皮) 防風(一兩) 杏仁(四十顆) 當歸(一兩)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四服,初服取汗,米粉於衣里粉之。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四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12種藥材切碎。用九升水煮沸麻黃,去除泡沫,加入所有藥材煮沸,取三升藥液,分成四次服下。第一次服藥時會出汗,可以在衣物內側撲上米粉。服用期間忌食海藻、白菜和生蔥。(出自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