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2)

1. 腳氣腫滿小便澀方三首

蘇恭防己湯,主通身體滿,小便澀,上氣上下痰水不能食,食則脹者方。

白話文:

蘇恭的防己湯,主要用於治療全身浮腫、小便不通暢、痰液上逆、無法進食,吃東西就會腹脹的人。

桑白皮(五兩),大豆(五升以水二斗並桑白皮煮取一斗去滓),防己橘皮赤茯苓麻黃(去節各三兩),生薑(五兩),旋覆花(一兩),杏仁(八十枚),紫蘇莖葉(二兩切)

白話文:

桑白皮(500 克),大豆(5 升,與桑白皮一同加入 10 升水中煮,取 5 升,濾去渣),防己、橘皮、赤茯苓、麻黃(皆去除節,各 300 克),生薑(500 克),旋覆花(100 克),杏仁(80 顆),紫蘇莖葉(200 克,切碎)

上十味切。以前件藥汁,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力弱者,分為五服,相去六七里久,微覆當大汗,小便利,腫氣消下,冷多加茱萸四兩,熱多加玄參四兩。忌酢物。

白話文:

將上列十味藥材切片。使用前面煮好的藥汁,加水煎煮至三升,濾去藥渣,分為三帖服用,體力較弱者可分為五帖服用,每帖間隔六七里路的時間。服用後稍蓋被子,會大量出汗,有助於通小便,消腫止氣。若有受寒症狀,可多加茱萸四兩;若有發熱症狀,可多加玄參四兩。忌食醋類食物。

又腫滿小便少者,湯方。

檳榔(三十枚合子碎),大豆(三升),桑根白皮(二升),生薑(一斤合皮)

白話文:

檳榔(30個去殼後搗碎) 大豆(3升) 桑樹白樹皮(2升) 生薑(1斤,帶皮)

上四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半,去滓,分為六七服,各相去十里久,再服,小便當利,腫即消,瘦弱不能忍者,時復以少粥止之。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切好。用二斗水煎煮,取五斗半的藥液,去除渣滓,分為六、七份服用,每次服用間隔十分鐘左右。重複服用,直到小便通暢,腫脹消退。對於虛弱無力的人,可以適時用少量粥來止渴。

紫蘇湯方。

紫蘇莖(一兩),甘草(炙),橘皮(各一兩半),生薑(三兩),檳榔(五枚)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相去十里久。若能長服之,永令氣消下。忌海藻菘菜。(並出上卷中)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用五升水煮成兩升,分三次服用,每次間隔十里路程。如果能夠長期服用,可以持之以恆地消除脹氣。忌食海藻和菘菜。(這兩種食材也出現在上卷中)

2. 腳氣上氣方五首

病源此由風濕毒氣,初從腳上,後轉入腹,而乘於氣,故上氣也。(出第十三卷中)

張文仲硇砂牛膝三物散,療腳氣上氣方。

硇砂,牛膝,細辛(各三兩)

上藥為散,酒和服方寸匕,日再,經四五服即效,此方敕賜慕容寶節將軍,服者云神效,蘇恭腳氣方云,是婆羅門法。(備急必效同)

白話文:

上品的藥物研成粉末,用酒調和,每次服用一湯匙,一天服用兩次。連續服用四五劑就能見效。這個方子是皇帝親自賜給慕容寶節將軍的。服用過的人說效果很好。蘇恭的腳氣方中提到,這是婆羅門人的療法。(備急必效方中記載的內容與此相同)

又腳氣上氣入腹腫方。

野椒根(除上皮細銼一升)

上一味。以酒二升,投安瓶中,泥頭煻火,燒得一沸,然後溫服一盞,甚效,唯忌冷肥物,其餘不禁。(並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這是另一種藥方。用二升酒倒進密封的陶瓷瓶中,用泥封住瓶口,用火加熱,煮到沸騰後,然後趁熱喝一杯,效果很好。不過要忌食生冷肥膩的食物,其他食物則沒有限制。(這個藥方也記載在《傷寒論》第九卷中)

蘇恭腳氣散,主腳弱上氣,痹滿不能食,常服方。

牛膝,硇砂,細辛,丹參白朮,郁李仁(各三兩去皮)

白話文:

牛膝、硇砂、細辛、丹參、白朮、郁李仁(各 120 克,去除外皮)

上六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主脹腫下氣,春秋冬三月時得服,夏熱不可服,春秋冬消腫利小便,兼補療風虛冷脹不能食。忌桃李雀肉生菜。(出上卷中)

白話文:

取六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酒沖服,每次一茶匙大小,一日兩次。主要治療腹脹腫脹和下氣。在春秋冬三季可以服用,在夏季酷暑中不宜服用。在春秋冬三季服用,不僅能消除腫脹,還能利尿,同時還能滋養和治療因風虛寒導致的腹脹和食慾不振。服藥期間忌食桃李、雀肉和生菜。(出上卷中)

唐療上氣,檳榔湯方。

檳榔(二七枚),杏仁(四七枚去皮尖搗)

上二味。以小便一大升,煮取半升,分為二服,相去五六里許。此方甚下氣,一日一服之佳,如腹中欲須利,檳榔並子捶碎,如前煮取汁,服之即快利也。

白話文:

取上述兩味藥材。用一大升小便煮沸取半升藥液,分成兩次服用,每次間隔五六里路的路程。這個方子非常通氣,一天服用一次效果最佳。如果要快速排便,可以將檳榔和種子搗碎,按照上述方法煮取藥液,服下即可迅速通便。

風引湯,療痹滿上氣,遍身脹,膝疼,並去風濕痛方。

大豆(三升),附子(三兩炮),枳實(炙),澤瀉橘皮(各四兩),甘草(炙),茯苓防風(各二兩)

白話文:

大豆(1800克) 附子(180克,炮製) 枳實(炙烤) 澤瀉 橘皮(各240克) 甘草(炙烤) 茯苓 防風(各120克)

上八味切。以水二斗,酒二升,煮大豆取一斗,去滓,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三劑腫消,去大豆澤瀉,更服三劑瘥。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物。(並出上卷中)

白話文:

將上列八種藥材切碎。

用水兩鬥(約12升)、酒兩升(約1.2升)煮大豆,取一斗(約6升),去除殘渣,將藥材放入煮沸,取三升藥液。

分三份服下,連續三劑,腫脹會消退。

去除大豆和澤瀉,再服用三劑即可痊癒。

忌食豬肉、冷水、海藻、菘菜和醋類食物。(此記載出自上卷中)

3. 腳氣心腹脹急方四首

病源此由風濕毒氣,從腳上入於內,與藏氣相搏,結聚不散,故心腹脹急也。(出第十三卷中)

蘇恭諸腳氣定時候間滿腹脹不能食者,四時俱得服,下氣消脹方。

昆布(八兩),射干(四兩),茯苓乾薑(各二兩),羚羊角(屑),橘皮(各三分),杏仁(五分去皮尖),蓽茇吳茱萸大黃(各六分大小便澀者著大黃無不須用)

白話文:

海帶(500克),射干(250克),茯苓,生薑(各125克),羚羊角粉,橘皮(各18.75克),杏仁(31.25克,去皮去尖),蓽茇,吳茱萸,大黃(各37.5克,如果大便乾燥,加入大黃,否則不需要)

上十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五丸,利多服七丸,以意消息,不能食者,加白朮六分,曲末十分,氣發服已前丸得定,如不定作檳榔皮湯壓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

白話文:

將以上十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 15 顆。如果腹瀉嚴重,可以服用 7 顆。根據自己的體質調整用量,如果不能進食,可加入白朮 6 分、曲末 10 分。服藥前發出的氣味,如果還沒有停止,可以服用檳榔皮湯壓制。服用期間忌食醋、桃李、雀肉等食物。

又方

檳榔(七枚碎),生薑(三兩切),橘皮(二兩),杏仁(三十枚)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二服,相去七八里久,或作半劑一服亦得,氣脹發則服之,瘥止。

又若覺冷氣攻喉方。

當含吳茱萸三五粒,即氣散。

又腳氣夏盛秋歇,毒氣既謝,風緩猶在,若諸病皆退,但苦食腹脹不安,為氣在咽喉,吐不出,咽不入,心悶痰滿,食已吐酢水者,宜此昆布丸。若先服諸藥及湯酒等兼服之,不相違忤,昆布丸方。(一云具茱萸丸

白話文:

腳氣病在夏季流行,秋季消退。夏季毒氣散去後,風氣仍然存在。此時,如果其他疾病都已痊癒,但仍然有進食後腹脹不適的症狀,這是因為氣體滯留在咽喉部,無法吐出或咽入,導致心胸悶脹,痰液增多,已進食食物會吐出酸水。對於這種情況,宜服昆布丸。如果之前服用過其他藥物或湯酒,與昆布丸一起服用也不會產生不良反應。這就是昆布丸(另一種說法是具茱萸丸)的方子。

吳茱萸,蓽茇,茯苓,白朮,曲,葶藶(熬),昆布(各四兩洗),杏仁(去皮尖熬),枳實(炙),大黃,乾薑(各三兩),旋覆花(一兩半),橘皮(三兩半)

白話文:

吳茱萸、蓽茇、茯苓、白朮、曲、葶藶(熬)、昆布(各 160 克,清洗),杏仁(去皮尖,熬),枳實(炙),大黃、乾薑(各 120 克),旋覆花(60 克),橘皮(140 克)

上十三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飲服十丸,一本云二十丸,日二服,利多減之,不利加之,常令微利,覺病退則止,發便服之,不可常服,令人瘦,六七日半合之,或三分減一分,不爾酸敗。一本有半夏六兩,以湯洗熬之,射干三兩,又一本無旋覆花乾薑大黃杏仁橘皮。忌羊肉餳桃李雀肉酢物。(並出上卷中)

白話文:

將上面十三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方法是,每次服十丸(另一版本說二十丸),每天兩次。如果排便次數太多,就減少用量;如果排便不暢,就增加用量。藥效應保持在微利狀態,感覺症狀減輕或消失後就停止服用。請在出現便意後服用,不可長期服用,以免瘦身。每隔六七天,將用量減半或三分之一。如果不這樣做,藥丸會變酸變質。另一版本的方子中,含有半夏六兩,用湯水清洗後煎煮。射干三兩。還有一個版本中,不含旋覆花、乾薑、大黃、杏仁、橘皮。忌食羊肉、桃子、李子、麻雀肉和酸性食物。(以上內容均來自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