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九 (23)
卷第九 (23)
1. 許仁則療咳嗽方一十二首
大棗(六十枚擘,去核),葶藶子(一升熬),杏仁(一升去尖皮、兩仁者,熬)
上藥合搗,令如膏,可作丸,如硬燥不相著,細細下蜜作丸。依前以桑白皮飲下之,初服七八丸,日再服,稍稍加之,以大便通為度,病重者時令鴨溏佳。亦有以前三味煮湯服之。
又依前大棗等三味丸服,雖覺氣暫歇,然病根深固,藥力微弱,且停服大棗丸,合巴豆丸五味細細服之,盪滌宿病方。
巴豆(仁二十枚熬,去心、皮),杏仁(一百顆去尖、皮、兩仁者,熬),牽牛子(五合熬),葶藶子(六合熬),大棗(六十枚擘,去核)
上藥合搗,一如前大棗丸法。還以桑白皮飲下之,服三四丸,日再服。如利即減,秘即加,常以大便調為候,病甚時時取鴨溏亦佳。忌蘆筍、野豬肉。(吳升同,出下卷中)
白話文:
將大棗(六十枚,剝開去除棗核)、葶藶子(一升,炒過)、杏仁(一升,去除尖端和外皮,選用兩瓣的,炒過),這三種藥合在一起搗爛,使其像膏狀,可以做成藥丸。如果藥膏太乾無法黏合,就加入少許蜂蜜來製作藥丸。服用時,用桑白皮煮的水送服,一開始服用七到八顆,一天服用兩次,之後可以稍微增加劑量,以排便順暢為標準。病情嚴重的,可以適時服用鴨溏(鴨子的糞便)效果更好。也有人把這三味藥煮成湯來服用。
也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用大棗等三味藥製成藥丸服用,雖然感覺氣喘暫時停止,但是病根深入且藥力微弱,應該停止服用大棗丸,改為搭配巴豆丸等五味藥來慢慢服用,這是用來清除積累的舊病的方法。
巴豆(二十枚,去心和外皮,炒過)、杏仁(一百顆,去除尖端和外皮,選用兩瓣的,炒過)、牽牛子(五合,炒過)、葶藶子(六合,炒過)、大棗(六十枚,剝開去除棗核),將這幾味藥合在一起搗爛,做法和之前的大棗丸一樣。服用時,同樣用桑白皮煮的水送服,一次服用三到四顆,一天服用兩次。如果腹瀉就減少劑量,如果便秘就增加劑量,以排便順暢為標準。病情嚴重時,適時服用鴨溏也很好。要禁忌食用蘆筍和野豬肉。 (吳升也使用此方,出自下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