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八 (1)
卷第十八 (1)
1. 腳氣論二十三首
千金論曰,考諸經方,往往有腳弱之論,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度,衣纓土人多有遭者,嶺表江東有支法存仰道人等,並留意經方,偏善斯術。晉朝仕望,多獲全濟,莫不由此二公,又宋齊之間,有釋門僧深師仰道人述支法存等諸家舊方為三十卷。其腳弱一方近百餘首,魏周之世,蓋無此病,所以姚公集驗。
白話文:
《千金論》提到,在古醫書中,經常看到「腿腳無力」的論述,但在古代,很少有人患有這種疾病。自從永嘉南渡以來,許多中原衣冠士族感染了這種疾病,嶺南和江東地區,有支法存、仰道人等人,他們專門留意醫書,擅長治療這種疾病。晉朝以來,許多高官顯貴都得益於他們的醫術。到了宋、齊時期,有一位出家僧人深師,依據仰道人記載的支法存等人的古方,輯錄成三十卷醫書。其中關於腿腳無力的方劑就有近百種。在魏周時期,幾乎沒有這種疾病,所以姚夫人所蒐集的驗方中,也沒有相關記載。
殊不殷勤,徐王撰錄,未以為意,特以三方鼎峙。風教未一,霜露不均,寒暑不等,是以關西河北之人,不議此病。自聖唐開闢,六合無外,南極之地,襟帶是重,爪牙之寄,作鎮於彼,不襲水土,往者皆遭。近來中國士大夫雖不涉江表,亦有居然而患之者,良由今代天下,風氣混同,物類齊等,所致之耳,然此病初得。即先從腳起,因即脛腫。
白話文:
古時候,徐王撰寫紀錄,卻不重視腳氣病,只是因為當時三國鼎立。各地風俗不同,氣候不均,因此關西和河北的人不討論這種疾病。
自從唐朝開國以來,國家統一,連南方的偏遠之地都受到重視,派兵鎮守。然而這些將士不能適應當地的水土,到那裡的人都會得腳氣病。
近年來,即使文人官員不前往南方,也有人會患上腳氣病。這是因為現在天下風氣混雜,各種物種分佈廣泛所致。
這種病一開始會從腳部發作,然後小腿腫脹。
時人號為腳氣,深師云。腳弱者,即其義也,深師述支法存所用水平山敷施連範祖耀黃素等諸家療腳弱方,凡八千餘條,皆是精要。學者尋覽,頗覺繁重,正是方集耳,卒欲救急。莫測指南,今取其所經用灼然有效者,以備倉卒,余者不復具述。
白話文:
人們稱之為「腳氣」,深師說:「腳力虛弱的人,就是這個意思。」深師記錄了支法存、水平山、敷施、連範祖耀、黃素等多位名醫治療腳力虛弱的方劑,共計八千多條,都是精華所在。學者們翻閱後,覺得內容繁雜,只是收集了方劑而已,不能立即救助患者。沒有明確的指南。現挑選出他經常用且效果顯著的方劑,用於緊急情況,其餘的不再一一列出。
2. 論何以得之於腳
問曰:風毒中人,隨處皆得作病,何偏著於腳也。答曰:夫人有五臟,心肺二臟,經絡所起在手十指,腎肝與脾三臟,經絡所起在足十指。夫風毒之氣,皆起於地,地之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常履之,所以風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腳,久而不瘥,遍及四肢腹背頭項也,微時不覺,痼滯乃知。經云:次傳間傳是也。
白話文:
問題:風毒侵襲人體,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為什麼特別容易在腳上發作呢?
回答:人體有五臟六腑,心臟和肺臟的經絡起始於手上的十個手指;腎臟、肝臟和脾臟的經絡起始於腳上的十個腳趾。風毒之氣皆源於地氣,地上的寒暑風濕蒸發成氣體。足部經常接觸地面,因此風毒容易侵入人體,且必定會先侵襲腳部。如果長時間不治療,風毒就會蔓延到四肢、腹背和頭頸部。在初期時,人們可能感覺不到,等到病情嚴重時才會發現。正如經典所說:「(風毒)逐漸傳導,繼而蔓延到其他部位。」
3. 論得已便令人覺否
凡腳氣病,皆由感風毒所致。得此病多不令人即覺,會因他病一度乃始發動,或奄然大悶,經三兩日不起,方乃覺之。諸小庸醫皆不識此疾,謾作余病療之。莫不盡斃,故此病多不令人識也,始起甚微食飲嬉戲,氣力如故,唯卒起腳屈弱不能動,有此為異耳。黃帝云:緩風濕痹是也。
白話文:
所有腳氣病,都是因為感染了風邪毒造成的。得了這種病,通常不會讓人馬上察覺,常常因為其他疾病發作後才開始出現症狀,或者突然間感到胸悶氣喘,經過兩三天都不好轉,才感覺到異樣。所有的庸醫都不認識這種疾病,胡亂當成其他疾病治療,最後導致患者死亡,所以這種病大多不被人認識。腳氣病初期症狀很輕微,飲食玩耍都像平常一樣,體力也不受影響,只有突然腳部無力、無法動彈,纔有所不同。黃帝說:緩解風濕痹證,就是治療這種病的方法。
4. 論風毒相貌
夫有腳氣未覺異,而頭項臂膊已有所苦,有諸處皆悉未知,而心腹五內已有所困,又風毒之中人也,或見食嘔吐。憎聞食臭或腹痛下痢,或大小便澀秘不通,或胸中衝悸,不欲見光明,或精神愍憒,或喜迷忘,語言錯亂,或壯熱頭痛,或身體酷冷疼煩,或覺轉筋,或腳脛腫,或不腫,或䏶腿頑痹,或時緩縱不隨,或復百節攣急,或少腹不仁。此皆腳氣狀貌也。
白話文:
如果腳部出現腳氣,但自己還沒有察覺到異樣,但是頭部、頸部、手臂已經有所不適;有些地方自己也不知道有問題,但是心臟、腹部和內臟已經受到影響,這時風毒入侵人體,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吃東西後嘔吐。
- 厭惡聞到食物的味道。
- 腹痛或腹瀉。
- 大小便不通暢。
- 胸中悸動,不願意看到光明。
- 精神狀態不佳,健忘。
- 言行混亂。
- 發燒、頭痛。
- 身體非常寒冷、疼痛難忍。
- 感覺肌肉抽筋。
- 小腿腫脹或不腫脹。
- 腿部僵硬、麻痺。
- 有時肢體活動緩慢或不受控制。
- 全身關節僵硬、緊繃。
- 小腹沒有知覺。
以上都是腳氣的表現。
亦云風毒腳氣之候也,其候難知,當須細意察之不爾,必失其機要,一朝病成,難可以理,婦人亦爾。又有婦人產後,春夏取涼,多中此毒,宜深慎之。其熱悶掣瘲,驚悸心煩,嘔吐氣上,皆其候也。又但覺臍下冷痞。愊愊然不快,兼小便淋瀝,不同生平,即是腳氣之候,頑弱名緩風疼痛為濕痹。
白話文:
也有人說,這是風毒腳氣的症狀。這種病症很難察覺,必須仔細觀察,否則就會錯失治療的關鍵時機。一旦病發,就難以用藥物來治癒。婦女也是一樣。還有婦女產後,在春夏季節貪涼,很容易感染這種毒氣,應當格外小心。如果出現發熱、胸悶、抽搐、驚恐不安、心煩意亂、嘔吐、氣喘等症狀,都是腳氣的徵兆。如果只是感覺到肚臍下方冰冷、脹痛,而且很不舒服,同時還伴有尿頻、尿量減少,與平時不一樣,也是腳氣的徵兆。體質虛弱的人,會出現緩慢的疼痛,叫做「濕痹」。
5. 論得之所由
凡四時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靴襪,當風取涼,皆成腳氣。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地者,則熱濕之氣,蒸入經絡,病發必熱四肢痠疼煩悶;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地者,則冷濕之氣。上入經絡,病發則四體酷冷轉筋;若當風取涼得之者,病發則皮肉頑痹,諸處瞤動,漸漸向頭。凡常之日,忽然暴熱,人皆不能忍,得者當於此時,必不得頓取於寒以快意也。
白話文:
在各種季節裡,都不要在潮濕寒冷的地方長時間站立或坐著。也不要因為喝酒醉了後出汗,而脫下衣服和襪子,迎著風取涼,這些都會導致腳氣。如果在炎熱的夏季長時間坐或站在潮濕的地方,熱濕之氣就會蒸入經絡,發病後會出現四肢痠痛、煩悶的症狀。如果在寒冷的冬季長時間坐或站在潮濕寒冷的地方,冷濕之氣就會上入經絡,發病後會出現四肢冰冷、轉筋的症狀。如果迎著風取涼而得病,發病後會出現皮膚肌肉頑固麻痺、全身抽動,逐漸向頭部發展的症狀。在平常時期,如果突然遇到暴熱天氣,一般人都無法忍受,患了這種病(腳氣)的人在這種時候,絕對不能立刻尋求寒涼來快意消暑。
卒有暴寒,復不得受之,皆生病也。世有勤功力學之士,一心注意於事,久坐行立於濕地,不時動轉,冷風來擊,入於經絡,不覺成病也。故風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開,腠理疏通,風如擊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足趺;或先中膝以下踹脛表裡者。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覺即灸所覺處三二十壯,因此即愈,不復發也。
黃帝云:當風取涼,醉已入房,能成此疾。
白話文:
突然遭受嚴寒,又不能適時保暖,就會導致生病。世間有勤奮好學的人,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長時間在潮濕地帶久坐或站立,沒有適時活動,讓冷風襲擊身體,深入經絡,不知不覺就生病了。
因此,風毒入侵人體時,可能先侵襲手足十指,因為汗毛孔張開,腠理疏通,風邪像射箭一樣進入;也可能先侵襲足心、足趺、膝蓋以下的小腿表裡。
想要防止生病,在感到症狀初期,立即在疼痛部位施灸三二十壯,這樣就能立刻痊癒,不再復發。
6. 論冷熱不同
問曰:何故得者有冷有熱。答曰:足有三陰三陽,寒中三陽,所患必冷;暑中三陰,所患必熱。故有表裡冷熱,冷熱不同,熱者療以冷藥,冷者療以熱藥,以意消息之,脾受陽毒即熱頭,腎受陰濕即寒痹。
白話文:
問題:為什麼疾病有寒熱之分?
回答:足部有三個陰經三個陽經,寒邪侵襲三陽經,患病必定會發冷;暑邪侵襲三陰經,患病必定會發熱。因此會有內外寒熱之分,寒熱不同,發熱的用冷藥治療,發冷的用熱藥治療,根據情況靈活運用。脾臟受到陽毒就會發熱頭痛,腎臟受到陰濕就會寒痹。
7. 論須療緩急
凡小覺病候有異,即須大怖畏,決意療之,傷緩氣上入腹,或腫或不腫,胸脅逆滿,氣上肩息,急者死不旋踵,寬者數日必死,不可不急療也。但看心下急則氣喘不停,或白汗數出,或乍寒乍熱,其脈促短而數,嘔吐不止者,皆死也。
白話文:
一旦出現任何輕微的疾病徵兆,就必須高度警惕,並決心治療。否則,受傷後的邪氣會向上進入腹中,可能導致腫脹或不腫脹。胸部和肋骨處會出現氣逆、腹脹,氣息上升到肩膀,呼吸急促。情況嚴重的患者會很快死亡,情況稍緩的患者也難逃數日後死亡的命運。因此,必須緊急治療。只要觀察心口以下的部位,如果呼吸急促不止,或出現大量白汗,或忽冷忽熱,脈搏急促、短促而頻繁,或嘔吐不止,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
8. 論脈候法
凡腳氣雖復,診候多塗,而三部之脈要,須不違四時者為吉,其逆四時者勿治,余如脈經所說,此中不復具載。其人本黑瘦者易治,本肥大肉厚赤白者難愈,黑人耐風濕,赤自不耐風,瘦人肉硬,肥人肉軟,肉軟則受疾至深,難已也。
白話文:
對所有腳氣病,雖然復發的很多,看病常常會錯,但三部脈象最為重要,符合四時運行的脈象為吉,違逆四時運行的脈象則不要治療,其他如脈經所述,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本體質瘦黑的人容易治療,本體質肥壯、肌肉豐厚、面色泛紅或蒼白的人難以根治,面色發黑的人耐受風濕,面色發紅的人不耐受風,瘦人肌肉堅硬,肥人肌肉鬆軟,肌肉鬆軟的人患病會深入骨髓,難以根治。
9. 論腫不腫
凡有人久患腳氣,不自知別,於後因他病發動,療之得瘥。後直患嘔吐而復腳弱,余為診之。乃告為腳氣,病者曰:我平生不患腳腫,何因名為腳氣,不肯服湯。余醫以為石發,狐疑之間,不過一旬而死,故腳氣不得一向以腫為候,有腫者,亦有不腫者,其以小腹頑痹不仁者。腳多不腫,小腹頑後不過三五日,即令人嘔吐者,名腳氣入心。
如此者死在旦夕,凡患腳氣,到心難治,以其腎水克心火故也。
白話文:
凡是有的人長期患有腳氣,卻不知道是什麼病,後來因為其他疾病發作,治療好了其他疾病。後來直接患了嘔吐症,腳也變得無力,我為他診脈。我告訴他這是腳氣,病人說:我平生不曾腳腫,為什麼說是腳氣,不願意喝湯藥。我作為醫生認為是石發病,在猶豫之中,不過十天就去世了,因此腳氣不能一概以腫脹為依據,有腫脹的,也有不腫脹的,其症狀是小腹頑固麻木不仁者。腳大多不腫,小腹頑固後不過三到五天,就會讓人嘔吐,這就是腳氣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