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4)

1. 傷寒吐唾血及下血方三首

病源此由諸陽受邪熱初在表,應發汗而汗不發,致使熱毒入深,結於五臟內有瘀積,故吐血。(出第八卷中)

仲景傷寒論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方。

青柏葉(三兩),乾薑(二兩切),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別絞取新出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綿濾之溫分再服,馬通是馬屎汁也。(一方有阿膠無艾)

白話文:

將上面三種藥材加入五升的水中煮沸,直到剩下一升水,去除渣滓。另外絞取一升新擠出來的馬糞汁,與上述藥液混合,再煎煮到剩下一升,用棉布過濾,溫熱後分兩次服用。馬糞汁就是馬拉出來的糞便的汁液。(另一種配方中加入阿膠,但沒有艾草)

又吐血下血黃土湯主之方

釜灶下黃焦土(半升綿裹),甘草(三兩炙),乾地黃(三兩),白朮(三兩),附子(三兩炮破),阿膠(三兩炙),黃芩(三兩)

白話文:

鍋爐下方燒焦的黃土(半升,用棉布包裹), 炙甘草(三兩), 乾地黃(三兩), 白朮(三兩), 炮製後的附子(三兩), 炙阿膠(三兩), 黃芩(三兩)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六味取二升,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忌海藻菘菜蕪荑豬肉桃李雀肉等物。(並出第十六卷中)

白話文:

把以上的七種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煮剩下六種藥材後取兩升藥水,過濾掉渣滓,加入膠讓它融化,分成三份服用。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菜、蕪荑、豬肉、桃李和雀肉等食物。(出自《醫方類聚》第十六卷)

古今錄驗蒲黃湯,療傷寒溫病天行疫毒,及酒客熱傷中吐血不止,面黃乾嘔心煩方。

白話文:

《古今驗方》記載的蒲黃湯,用於治療傷寒、溫病、天行疫毒,以及嗜酒者引起的熱病吐血不止、面黃乾嘔、心煩的方劑。

蒲黃桑寄生桔梗(一作栝蔞),犀角(屑),甘草(各二兩炙),葛根(三兩)

白話文:

蒲公英花序,桑寄生,桔梗(或栝樓),犀牛角(研碎),甘草(各兩斤,炒過),葛根(三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徐徐服之。忌海藻菘菜豬肉。(出第三卷中)

2. 傷寒衄血方四首

病源傷寒病衄血者,此由五臟熱結所為也,心主血,肝藏血熱邪傷於心肝,故衄血也,衄者,鼻出血也,肺主氣而開竅於鼻,血隨氣行,所以從鼻出,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額上,脈急而緊,直視而不能眴,不得眠,亡血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脈浮緊發熱,其身無汗,自衄者愈。(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鼻子出血是因五臟內熱所致。心臟主血,肝臟藏血,病邪侵犯心肝,就會導致鼻子出血。肺臟主導氣,開竅於鼻子,血液隨著氣運行,所以從鼻子流出。陽明病症中口乾舌燥,只想漱口卻不願吞嚥,必定會流鼻血。鼻子出血的人不可發表驅邪,因為發汗會導致額頭出汗,脈搏又急又緊,眼神呆滯不能轉動,無法入睡。失血過多不可發表驅邪,發汗則會寒戰發抖,脈搏浮緊,發熱,身體不發汗,自動流鼻血的人會痊癒。

肘後療傷寒大病瘥後小勞便鼻衄,牡蠣散及丸方。

左顧牡蠣(十分熬),石膏(五分)

上二味搗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集驗千金並同出第二卷中)

小品芍藥地黃湯,療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之,內瘀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者,此主消化瘀血。

白話文:

小品芍藥地黃湯,主要用於治療傷寒和溫病。當患者出現應當發汗卻未發汗的情況時,體內有瘀血積聚,或出現鼻出血、吐血不止,體內殘留瘀血導致面色發黃、大便發黑,這時使用小品芍藥地黃湯可以起到化瘀活血的作用。

芍藥(三分),地黃(半斤),丹皮(一兩),犀角屑(一兩)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二三服,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不用黃芩。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片,用一斗水煎煮成四升湯汁,濾去藥渣後,趁溫熱時服用一升。每日服用二至三次。若有發熱如狂症狀,可加入黃芩二兩。如果患者脈搏大而來遲,腹部不飽滿,但自稱感覺飽滿,表示沒有熱症,不需使用黃芩。

茅花湯,療傷寒鼻衄不止主之方。

茅花(一大把)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即瘥,若無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

麥門冬湯,療傷寒身熱衄血嘔逆主之方。

麥門冬,石膏,寒水石(各三兩),甘草(二兩),桂心(一兩)

白話文:

麥門冬、石膏、寒水石(各180公克),甘草(120公克),桂心(60公克)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3. 傷寒煩渴方九首

病源此由陰氣少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其衣被者,可治也,病脈已解而反發煩者病新瘥又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谷即愈,少陰病脈微細而沉,但欲臥,汗出不煩欲自吐五六日自利後,煩躁不得臥寐者死,發汗後下之,脈平而少煩,此新虛不勝穀氣故也,又傷寒渴者,由熱氣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並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病因是由於陰氣不足,陽氣過剩,所以發熱煩悶。少陰病,患者怕冷蜷曲,時而煩躁,想要脫掉衣服被子,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好的。

病情已經好轉,但又重新發作煩躁的,是因為病情剛剛痊癒,又勉強進食,脾胃功能仍然虛弱,不能消化食物,所以導致輕微煩躁,減少飲食即可痊癒。

少陰病,脈搏細微沉細,患者只想躺著休息,出汗不煩躁,想要嘔吐,五到六天後自發腹瀉,之後煩躁不安,無法安眠的,預後不良。

發汗後再下瀉,脈搏平和,略有煩躁,這是因為身體虛弱,不能承受過多飲食的緣故。

傷寒口渴,是熱氣進入臟腑,流入少陰經導致的。少陰系統主腎,腎臟怕乾燥,所以產生口渴,需要進食飲料。

仲景傷寒論療傷寒汗出惡寒身熱,大渴不止,欲飲水一二斗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

白話文:

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治療傷寒症狀包括出汗、惡寒、發熱、嚴重口渴且不停地想喝一兩鬥水時,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石膏,粳米(各一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

白話文:

知母(120 克),石膏(200 克),粳米(200 克),人參(60 克),甘草(40 克)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米,納諸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出第十卷中小品同)

白話文:

將上列五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二升水,煮沸後放入米煮熟,撈出米後加入藥材繼續煮,取六升液體,濾去藥渣。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每天三次。服用期間忌食海藻和菘菜。

又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方。

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一兩),阿膠(一兩炙),滑石(一兩碎綿裹),澤瀉(一兩)

白話文:

豬苓(6克,去除外皮) 茯苓(6克) 阿膠(6克,烤過) 滑石(6克,用綿布包裹) 澤瀉(6克)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納阿膠令烊銷,溫服七合,日三服。忌醋物。(千金翼同出第五卷中)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放入四升水中,先將四種藥材煮沸,取兩升藥液,過濾後加入阿膠溶解。服用時溫熱,一次七合,每天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醋類食物。(出自《千金翼方》第五卷中)

範汪栝蔞湯,主渴飲方。

栝蔞根(內黃脈少者三兩)

上一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先以青淡竹瀝一升,合水二升,煮好銀二兩,減半去銀,先與病人飲之訖,須臾後乃服栝蔞湯,其銀汁須冷服。(出第二十卷中)

白話文:

把上一味的藥切碎,用五升水熬煮取一升藥汁,分成兩次服用。先用青淡竹瀝一升,加上兩升水,煮後放入二兩銀子,(煮沸後)取出銀子,等藥汁涼了再給病人喝。過一會兒後再服用栝蔞湯,銀汁要等涼了再服用。(出自《太平聖惠方》第二十卷)

千金療傷寒後結熱在內,煩渴,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五兩),龍膽(三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苦參(一兩),黃柏(二兩)栝蔞(一兩),黃連(二兩)

白話文:

  • 青黛子:50 克
  • 龍膽草:30 克
  • 黃芩:10 克
  • 梔子仁:10 克
  • 苦參:10 克
  • 黃柏:20 克
  • 栝樓根:10 克
  • 黃連:20 克

上八味搗篩為末,蜜丸,先食服如梧子七丸,飲下日三,不知稍增。忌豬肉冷水。(集驗同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在進食前服用,每次七粒,像梧桐子一樣大。每天服用三次,如果效果不彰,可以適當增加用量。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和冷水。

深師黃芩人參湯,療傷寒吐下後,內外有熱,煩渴不安方。

黃芩,人參,甘草,桂心,生薑(各二兩),大棗(十五枚擘破)

白話文:

黃芩、人參、甘草、桂心、生薑(各 10 克),大棗(15 枚,剖開)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徐徐服。忌菘菜海藻生蔥等物。

又療傷寒除熱止渴欲飲水栝蔞根湯方。

黃芩(三兩),人參(二兩),桂心(二兩),大黃(二兩),栝蔞根(三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黃芩(120 克) 人參(80 克) 桂心(80 克) 大黃(80 克) 栝蔞根(120 克) 芒硝(80 克) 炙甘草(80 克)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飲一升,須臾當下不下,復飲一升,得下止勿復飲,湯藥力勢歇,乃可食糜耳,一方用生薑二兩。忌海藻菘菜生蔥油膩等物。

白話文:

將七味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煮沸,取三升溶液,去除渣滓。一次喝一升,不久就會大便,再喝一升,大便停止就不要再喝了。等待藥效減退後,就可以進食稀飯了。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兩兩生薑。忌食海藻、芥菜、生蔥、油膩等食物。

又療傷寒下後,除熱止渴,五味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五味子,人參,甘草(炙),石膏(碎各一兩)

白話文:

麥門冬(去除內部),五味子,人參,炙甘草,碎石膏(各一兩)

上五味搗篩,三指撮水一升二合,煮令沸得四合盡服。忌海藻菘菜。(並出第十四卷中)

古今錄驗黃龍湯,療傷寒十餘日不解,往來寒熱狀如溫瘧渴胸滿,心腹痛方。

白話文:

根據古今的文獻記載,黃龍湯可以治療傷寒十幾天以上未見好轉,發作時寒熱交替,類似於溫瘧,口渴、胸悶、心腹疼痛的狀況。

半夏(半升洗),生薑(三兩),人參(三兩),柴胡(半斤),黃芩(三兩),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半夏(半升,洗淨) 生薑(三兩) 人參(三兩)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破開)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嘔而渴,去半夏,加栝蔞根四兩,服如前。忌羊肉餳海藻菘菜等物。(出第三卷中此本張仲景傷寒論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切好,放入十二升水中煮,煮沸後取六升藥液,去除渣滓,繼續煎煮至三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沒有嘔吐但口渴,則去掉半夏,加入四兩栝蔞根,服用法同上。忌食羊肉、海藻和菘菜等食物。(出自《傷寒論》第三卷)

高堂丸,療傷寒苦渴,煩滿欲死,令極飲水法方。

大黃(二分),硝石(三分熬),釜底墨(一分),灶突中墨(一分),黃芩(一分),梁上塵(一分),灶中黃土(一分),麻黃(二分去節),胡洽用芒硝無黃土。

白話文:

  • 大黃:兩分
  • 硝石:三分,用火熬煮
  • 鍋底的墨汁:一分
  • 竈臺通風口上的墨汁:一分
  • 黃芩:一分
  • 房樑上的灰塵:一分
  • 竈中的黃土:一分
  • 麻黃:兩分,去除節(分枝)
  • 胡洽(中藥名):用芒硝代替黃土

上八味篩末,蜜和如彈丸大取一丸著一盞水中,盡用服之,即自極飲水,汗出得熱除矣。一名黑奴丸,一名駐車丸,並療溫瘧神良。(並出第二卷中此方第一卷用小麥黑奴名黑奴丸)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中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和成彈丸大小的藥丸,取一丸放進一杯水中溶解後全部喝下。然後大量喝水,出汗後就可以消除暑熱。此方又名「黑奴丸」、「駐車丸」,對於治療溫瘧非常有效。(此方在第二卷中也出現過,第一卷中使用小麥,名為「黑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