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2)

1. 五勞六極七傷方一十首

病源夫虛勞者。五勞六極七傷是也。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瘦勞。又有五勞:肺勞者。短氣而面腫。鼻不聞香臭;肝勞者。面目乾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心勞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難。或時鴨溏。口內生瘡;脾勞者。

白話文:

病因:虛勞

所謂虛勞,是指五勞、六極、七傷。五勞包括:

  1. 志勞:過度用腦。
  2. 思勞:過度思考。
  3. 心勞:過度操心。
  4. 憂勞:過度憂愁。
  5. 瘦勞:過度勞累或偏食導致消瘦。

此外,還有以下五勞:

  1. 肺勞:呼吸短促,臉部浮腫。鼻子聞不到香臭。
  2. 肝勞:面容乾枯發黑,口苦。精神恍惚。恐懼不安,不能獨自入睡。視力模糊。
  3. 心勞:忽忽忘事。大便乾結或稀溏。口腔生瘡。
  4. 脾勞:

舌本苦直。不得嚥唾;腎勞者。背難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黃而有餘瀝。莖內痛陰濕囊生瘡。少腹急滿也。

六極者。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二曰血極。令人無顏色。眉發墮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極。令人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極令人酸削。齒苦痛。手足煩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動;五曰肌極。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膚;六曰精極。

白話文:

六極

一、氣極

  • 導致身體虛弱,五臟不足。
  • 邪氣多,正氣少。
  • 不愛說話。

二、血極

  • 導致面色蒼白。
  • 眉毛、頭髮脫落。
  • 經常感到恍惚,忘記事情。

三、筋極

  • 導致經常抽筋。
  • 手指、腳趾的指甲疼痛。
  • 疲倦無力,無法長時間站立。

四、骨極

  • 導致身體痠痛、消瘦。
  • 牙齒疼痛。
  • 手腳疼痛。
  • 無法站立,不想活動。

五、肌極

  • 導致身體瘦弱無光澤。
  • 吃東西不能長肉。

六、精極

令人少氣。吸吸然內虛。五臟氣不足。發毛落。悲傷喜忘。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痿;三曰裡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液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舉。又一曰大飽傷脾。脾傷善噫。欲臥面黃;二曰大怒氣逆傷肝。肝傷少血目暗;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

白話文:

這些情況會讓人氣虛乏力,身體內虛。五臟氣不足導致頭髮脫落,情緒憂傷,記憶力減退。七種傷人元氣的情況:

  1. 陰冷
  2. 陽痿
  3. 痢疾
  4. 頻繁遺精
  5. 精液稀少
  6. 下體潮濕
  7. 小便頻繁且呈清澈狀。

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出現勃起困難。此外,還有一些情況會傷元氣:

  1. 暴飲暴食會傷脾臟,引起打嗝和麪黃
  2. 大發脾氣會氣逆傷肝,導致肝血不足和視力模糊
  3. 過度勞累、久坐潮濕的地方會傷腎

腎傷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飲傷肺。肺傷少氣。咳嗽鼻鳴;五曰憂愁思慮傷心。心傷苦驚。喜忘善怒;六曰風雨寒暑傷形。形傷發落。肌膚枯夭;七曰大恐懼不節傷志。志傷恍惚不樂。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男子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

白話文:

腎臟損傷,精氣不足:

  • 腰部和背部疼痛,手腳冰冷;
  • 面色蒼白,體質虛寒。

肺部受損,氣息微弱:

  • 咳嗽、鼻塞;
  • 呼吸困難。

憂慮和思考傷心:

  • 心情苦悶、易驚恐;
  • 健忘、容易發怒。

風寒暑濕損傷形體:

  • 頭髮脫落、皮膚枯萎;
  • 身體羸弱。

驚恐和過度憂慮傷志:

  • 精神恍惚、鬱鬱寡歡。

男性

  • 脈搏過大表示身體勞累;
  • 極度虛弱也表現為脈搏過大;
  • 過度勞累會導致脈搏浮大,手腳發熱,春夏季節病情加重。

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診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遲即衛氣不足。浮即榮氣竭。脈直上者逆虛也。脈澀無陽是腎氣少。寸關澀無血氣。逆冷是大虛。脈浮微緩皆為虛。緩而大者勞也。脈微濡相薄為五勞。微弱相薄虛損為七傷。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

白話文:

秋冬季節,疾病容易痊癒。因為陰寒之氣自然消退。患者常感到痠痛削弱。診脈寸口脈浮而遲。浮脈表示氣虛。遲脈表示疲勞。遲脈表示衛氣不足。浮脈表示榮氣耗竭。脈直上者,表示逆氣虛浮。脈澀無陽,表示腎氣虛少。寸關脈澀,表示血氣不足。逆冷脈象,表示氣虛嚴重。脈浮微緩,皆為氣虛。脈緩而大,表示疲勞。脈微濡相薄,表示五勞(過度勞累、傷心、憂愁、思慮、過度房事)。脈微弱相薄,表示虛損(過度損耗)。至於湯藥、熨貼、針灸、藥石等治療方法,另有專門的方劑。主要是調理氣血,宣導經絡,以達到補養和促進恢復的目的。

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唯欲嘿氣養神。閉氣使極。吐氣使微。又不得多言語。大喚呼。令神勞損。亦云不可泣淚及多唾洟。此皆為損液漏津。使喉澀大渴。又云:雞鳴時扣齒三十六下訖。舐口唇漱舌。聊上齒表。咽之三過。殺蟲補虛勞。令人強壯。又云:兩手拓兩頰。

白話文:

以下附錄記載的養生導引法說:應當保持安靜,保養精神。呼氣時要盡力,吸氣時要輕微。另外,不能多說話,大聲喊叫,這樣會損傷精神。還說不能流淚和多吐口水,這些都會消耗體液,導致喉嚨乾澀,極度口渴。還說:雞鳴時,叩齒36次。然後舔嘴脣漱口,將唾液塗抹在上牙齦上,分三次嚥下。這樣可以殺蟲,補益虛勞,讓人強壯。還說:用雙手按摩雙頰。

手不動。摟肚肘使急。腰內亦然住定。放兩肘頭向外。肘膊腰氣散盡勢大悶。始起來去七通。去肘臂之勞。又云:兩足跟相對坐上。兩足趾相向外扒。兩膝頭柱席兩向外扒使急始長舒兩手。兩向取勢。一一皆急三七。去五勞腰脊膝疼。傷冷脾痹。又云:跪一足坐上。兩手䏶內卷。

白話文:

手臂不動,彎腰抱住肘部,並用力向上提。腰部也要固定,將兩個肘部向外展開。當肘部、手臂和腰部的氣息散盡,感覺到很大的憋悶感時,才開始站起身來,重複這個動作七次。這樣可以消除肘部和手臂的疲勞。

還有,兩隻腳後跟對齊坐在凳子上,兩隻腳趾向外掰。兩隻膝蓋頂住墊子,向外掰,用力向上提,然後快速伸展雙手,雙手向兩側用力伸展。每一個動作都要用力,重複這個動作三次七次。這樣可以消除腰部、脊椎、膝蓋疼痛,以及因受寒導致的脾臟虛弱和關節疼痛。

還有一種方法,用一隻腳跪在地上,雙手向內彎曲。

足努踹向下。身外扒。一時取勢向心來去二七。左右亦然。去五勞。足臂疼悶。膝冷陰冷。又云坐抱兩膝下。去三里二寸。急抱向身極勢足兩向。身起欲似胡床住勢還坐。上下來去二七。去腰足臂內虛勞。膀胱冷。又云:外轉兩腳。平蹹向陰端急蹙。將兩手捧膝頭兩向極勢捺之二七畢。

白話文:

身側兩向。取勢二七。前後努腰。去心勞痔病。膝頭冷。調和未損盡時。須言語不瞋喜。偏跏兩手抱膝頭。努膝向外。身手膝各兩極勢。挽之三七。左右亦然。頭須左右仰扒。去背急臂勞。又云兩足相蹹。令足掌合也。蹙足極勢。兩手長舒。掌相向腦項之後。兼至蹹。相挽向頭。

側面兩邊。取勢二和七。前後用力彎腰。消除心悸和痔瘡。膝蓋冰冷。在調和未完全時。須說話不生氣也不喜悅。單腿盤坐,雙手環抱膝蓋。用力彎膝向外。身體、手臂、膝蓋各保持兩個極點。拉伸三和七。左右也要這樣做。頭部必須左右仰起,避免背部和手臂勞損。另說雙足相交,讓足掌合在一起。腳向內極力收縮。雙手伸直,手掌朝向後腦勺。同時收縮腳步,朝著頭部拉伸。

膊手向席來去七。仰手七。合手七。始兩手角上極勢。腰正足不動。去五勞七傷。臍下冷暖不和。數用之常和調適。又云:一足蹹地。一足屈膝兩手抱。犢鼻下。急挽向身極勢。左右換易四七。去五勞三里氣不下。又蛇行氣。曲臥以正身復起踞。閉目隨氣所在不息。少食裁通腸。

白話文:

兩手向席動作

  • 左手向席面七次。
  • 右手向席面七次。
  • 兩手合掌七次。
  • 最後,雙手於頭角部位使勁向上伸展。
  • 腰部保持挺直,雙腳不動。

功效:

  • 消除疲勞和損傷。
  • 調理臍下氣血,使其不冷不熱。
  • 經常練習此動作,可保持身體平衡協調。

另一動作:

  • 一隻腳著地,另一隻腳屈膝,雙手抱住小腿肚。
  • 用力將屈膝的腳往身體方向拉,伸展至極限。
  • 左右交換動作,各做四到七次。

功效:

  • 消除疲勞,促進三里穴氣血運行。

蛇行氣

  • 彎曲身體平躺,然後起身蹲下。
  • 閉上眼睛,跟著氣息遊走,動作不斷。
  • 少量進食,以疏通腸胃。

服氣為食。以舐為漿。春出冬藏。不財不養。以治五勞七傷。又云:蝦蟆行氣。正動搖兩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勞七傷。水腫之病。又云:外轉兩足十偏。引去心腹諸勞。內轉兩足十偏。引去心五息止。去身一切諸勞疾疹。(出第三卷中)

白話文:

以空氣為食物,以露水為飲料。春天外出,冬天隱藏。不儲存財富,也不養家餬口。用來治療五勞七傷。

還有,青蛙鍛鍊呼吸。平穩地晃動雙臂,持續12圈。用來治療五勞七傷和水腫。

另外,外轉雙腳10遍,可以引出心腹中的各種勞損。內轉雙腳10遍,可以引出內心的五種喘息,消除身體的各種病痛。

廣濟療五勞七傷六極八風十二痹。消渴。心下積聚。使人身體潤。服之多情性。補益養精方

白話文:

廣濟丸用來治療五勞、七傷、六極、八風、十二痹。消渴。心腹積聚。讓人身體滋潤。服用它,心情舒暢。補益養精的藥方。

乾地黃(十二分),天門冬(十分去心),乾薑(六分),菟絲(十分酒漬二宿焙乾別搗),石斛(八分),當歸(六分),白朮(六分),甘草(八分炙),肉蓯蓉(七分),芍藥(六分),人參(八分),玄參(六分),麥門冬(十分去心),大黃(八分),牛膝(六分),紫菀(六分),茯苓(八分),防風(六分),杏仁(八分去皮尖熬),麻子仁(八分),地骨皮(六分),椒(三分去目汗)

白話文:

生乾地黃(12 份) 天門冬(10 份,去除心) 乾薑(6 份) 菟絲(10 份,用酒浸泡 2 天,焙乾後搗碎) 石斛(8 份) 當歸(6 份) 白朮(6 份) 甘草(8 份,炙烤後) 肉蓯蓉(7 份) 芍藥(6 份) 人參(8 份) 玄參(6 份) 麥門冬(10 份,去除心) 大黃(8 份) 牛膝(6 份) 紫菀(6 份) 茯苓(8 份) 防風(6 份) 杏仁(8 份,去除皮和尖端,熬煮後) 麻子仁(8 份) 地骨皮(6 份) 胡椒(3 份,去除果柄和汗)

上二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下二十丸。日再服。漸加至三十丸。忌鯉魚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大酢蕪荑等。

白話文:

將以上 22 種藥材搗碎過篩。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 20 顆。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到 30 顆。忌食鯉魚、海藻、油菜、桃子、李子、雀肉、濃醋、柳絮等。

崔氏腎瀝湯。療五勞六極八風十二痹。補諸不足方。

豬腎(一具去脂膜),附子(四分炮),芎藭(四分),牡丹(四分),桂心(四分),茯苓(八分),乾地黃(六分),人參(四分),桑螵蛸(八分炙),磁石(八分研如粉),牡荊子(八分),當歸(四分),黃耆(八分),菖蒲(八分)

白話文:

豬腎(一具,去除脂肪膜) 附子(四分之一,炮製) 芎藭(四分) 牡丹皮(四分) 桂心(四分) 茯苓(八分) 生地黃(六分) 人參(四分) 桑螵蛸(八分,炙製) 磁石(八分,研成粉末) 牡荊子(八分) 當歸(四分) 黃耆(八分) 菖蒲(八分)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腎取一斗一升。去腎納藥。煎取四升。分四服。忌羊肉餳冷水酢生蔥蕪荑胡荽。(古今錄驗同)

白話文:

將上述十四味藥材切片。用一斗七升水煮豬腎,取一斗一升。取出豬腎,放入藥材。煎煮成四升藥湯。分成四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羊肉、冷水、醋、生蔥、蕪荑和胡荽。(此方見於《古今錄驗》)

又治丈夫五勞七傷。百病無不補之。乾漆散方。

乾漆(八兩熬令斷煙),蓯蓉(八兩),石斛(八分),枸杞子(一升),乾地黃(十兩),遠志皮(五兩),續斷(五兩),菟絲子(五兩),天雄(三兩炮),桂心(三兩)

白話文:

乾漆(八兩,加熱熬煮至沒有煙霧) 蓯蓉 (八兩) 石斛 (八分) 枸杞子 (一升) 乾地黃 (十兩) 遠志皮 (五兩) 續斷 (五兩) 菟絲子 (五兩) 天雄 (三兩,炮製過) 桂心 (三兩)

上十味搗篩為散。每旦服一匕暮一匕。酒飲皆得。忌豬肉生蔥蕪荑冷水。

七味乾漆散方。(韋都水服不逾月光悅倍常療虛羸無比)

乾漆(三兩熬煙斷),乾地黃(八兩),芍藥(二兩),蓯蓉(二兩),五味子(二兩),食茱萸(四兩),枸杞子(四兩)

白話文:

**乾漆:**取三兩,熬煮成煙狀,直到凝固中斷為止。

**乾地黃:**八兩

**芍藥:**二兩

**蓯蓉:**二兩

**五味子:**二兩

**食茱萸:**四兩

**枸杞子:**四兩

上藥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漸加至二匕。日二服。以知為度。忌蕪荑。

五落散。主五勞六極七傷八不足。裡急。胸脅脹滿。背痛頭眩。四肢重。腰膂強。環臍腹痛。小便或難或數。劇者大便去血歙歙少氣。手足煩熱。臥不能舉起。起行不能久立。有病若此。名曰內極。或生愁憂恐怖。生熱。或飽食飲酒。房室自極。陽氣虛竭。耳鳴消渴。甚則手足浮腫。逆害飲食。名曰內消五勞七傷。視病所苦加其藥方。

白話文:

另外還有「五落散」。用於治療五勞、六極、七傷、八不足。症狀包括腹脹、胸脅脹滿、背痛頭暈、四肢沉重、腰背僵硬、肚臍周圍疼痛、小便時有時難有時多。嚴重者大便帶血,氣喘吁吁、手足發熱。平躺時無法起身,起身行走無法久站。如果出現這些症狀,稱為「內極」。或者因憂愁恐懼導致,或者因暴飲暴食、房室過度導致陽氣虛竭,出現耳鳴、口渴。嚴重時手足浮腫,反胃不思飲食。稱為「內消五勞七傷」。根據病情的不同,添加相應的藥物。

大黃(六分),麥門(炙七分去心),栝蔞(五分),白薇(七分),甘草(五分炙),當歸(十分),乾地黃(七分),山茱萸(七分),桑螵蛸(七分炙),石斛(九分六安者),茯苓(五分),桂心(三分),鐵屑(三分研),厚朴(三分炙),吳茱萸(二分)

白話文:

大黃(0.6克),麥門冬(0.7克,去心,炒制),栝樓(0.5克),白薇(0.7克),甘草(0.5克,炒制),當歸(1克),生地黃(0.7克),山茱萸(0.7克),桑寄生(0.7克,炒制),石斛(0.96克,安置六年者),茯苓(0.5克),桂枝(0.3克),鐵屑(0.3克,研磨),厚朴(0.3克,炒制),吳茱萸(0.2克)

上十五味合搗篩。以白蜜一斤棗膏一斤。當蒸之。以溫湯浸之。和𣸈(疏有切)前藥。令如干飲狀。藥悉成。又別取牛膝五兩。肉蓯蓉六兩。附子三兩。炮三物合搗下篩。納諸藥。和令相得。以酒服之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之。長肌肉。補不足。久服益氣力。若少氣力加石斛。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混合搗碎並過篩。加入一斤白蜜和一斤棗膏。將藥材蒸熟,然後用溫水浸泡。將浸泡過的藥材與前面過篩的藥材混合,使其成為膏狀。

再另取五兩牛膝、六兩肉蓯蓉、三兩附子。將這三種藥材炮製之後搗碎並過篩。將過篩後的藥材加入到前面混合好的藥膏中,攪拌均勻。

每次服用方寸匕,每日三次。如果患者體力較差,可逐漸增加服用量。

此藥方具有滋養肌肉、補益不足、增強氣力的功效。長期服用還可以增強體力。如果患者體力虛弱,可在方中加入石斛。

消渴加栝蔞。止痛結煩。裡急加芍藥。腹中痛下濃血。加厚朴四兩炙。四肢痠疼加當歸。歙歙少氣加天門冬。白薇。一名五若散。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酢物鯉魚等。(通按音搜沃也又淘米聲)

白話文:

  1. 消渴病症,加入栝蔞,可止咳利尿。
  2. 身體疼痛、煩悶,加入芍藥。
  3. 腹中疼痛並排出濃血,加入炙過的厚朴四兩。
  4. 四肢痠痛,加入當歸。
  5. 呼吸急促、氣息微弱,加入天門冬。
  6. 白薇,也稱五若散。
  7. 忌食海藻、菘菜、生蔥、蕪荑、醋類食物、鯉魚等。

落腎散一名腎著散。療腰背痛。少腹攣急。尿難。自汗出。耳聾。陰痿腳冷皆其病候方。

白話文:

又落腎散,又名腎著散。用於治療腰背疼痛,小腹痙攣和緊急,排尿困難,自發出汗,耳聾,陽痿和腳冷等病症。

羊腎(一雙作脯炙燥),磁石(六分研),天門冬(五分去心),人參(二分),防風(三分),天雄(三分炮),龍骨(五分),茯苓(一分),續斷(七分),肉蓯蓉(五分),玄參(三分),乾地黃(四分),桑白皮(三分),白膠(五分炙),乾漆(五分熬)

白話文:

羊腎(一對,製成肉乾,烘乾) 磁石(六分,研磨成粉) 天門冬(五分,去除中心部分) 人參(二分) 防風(三分) 天雄(三分,炮製) 龍骨(五分) 茯苓(一分) 續斷(七分) 肉蓯蓉(五分) 玄參(三分) 乾地黃(四分) 桑白皮(三分) 白膠(五分,烘烤) 乾漆(五分,熬煮)

上十五味下篩。空腹以大麥飲下二方寸匕。日五六服。忌鯉魚豬肉冷水蕪荑酢等物。

白話文:

將上面十五種藥材過篩。空腹時以大麥湯服用約二分之一湯匙的量。每天服用五到六次。禁止食用鯉魚、豬肉、冷水、芭樂果和醋等食物。

枸杞酒。療五內邪氣。消渴風濕。下腦脅間氣。頭痛。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填骨髓。長肌肉。破除結氣。五勞七傷。去胃中宿食。利耳目鼻衄吐血。內濕風疰。補中逐水。破積瘀膿。惡血石淋。長髮。傷寒瘴氣。煩躁滿悶。虛勞喘吸。逐熱破血。及腳氣腫痹方。

白話文:

另外,枸杞酒可以治療體內邪氣、消渴症和風濕,促進腦部和肋間氣血循環,緩解頭痛,強健筋骨,補益腎氣,疏通大小腸,滋養骨髓,增長肌肉,化解鬱結,治療五勞七傷,清除胃中殘留食物,改善聽力、視力和鼻出血、吐血,祛除體內濕氣和風寒,補虛通利小便,化解膿腫和淤血,結石和尿路感染,促進頭髮生長,治療傷寒和瘴氣,緩解煩躁和胸悶,改善虛勞和氣喘,清熱涼血,以及治療腳氣和麻痺。

用米(一石為一劑黍糯並得計常釀酒米一石用曲一斗此加五升彌佳其曲唯須上好者末之)枸杞(三十斤去赤皮半寸銼之以水一石浸之三日煮取五斗汁),生地黃(二十斤洗去土細切共米同炊之),秋麻子(三斗微熬細粉蒸氣出以枸杞湯淋取汁),豆豉(二斗以枸杞湯煮取汁)

白話文:

使用米(一石為一批,小米和糯米都要計入,用來釀酒。一石米需加入一斗曲,再加五升曲更好。曲一定要用上好的,磨成粉末。)

枸杞(三十斤,去皮半寸,切碎,用一石水浸泡三天,煮沸後取五斗汁),

生地黃(二十斤,洗淨泥土,切細,與米同煮),

秋麻籽(三鬥,稍微炒一下,磨成細粉,蒸熟後用枸杞湯淋出汁液),

豆豉(二斗,用枸杞湯煮,取汁液)

上四味。地黃一味。共米同蒸之。三物藥汁。總合得五斗。分半漬米。饙半及曲和釀飯。如人肌溫。總和一酘。蓋甕口。經二七日。壓取封泥。復經七日。初一度釀。用麻子二斗多。即恐令人頭痛。服酒慎蕪荑生冷陳宿豬犬雞魚面蒜油膩白酒房室等。服經一二七日將息病退。(並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上述四種藥材(首烏、生地黃、山茱萸、山藥)中,首烏一種藥材。與米一起蒸熟。這三種藥材的藥汁一共五斗。分一半浸泡米,另一半與酒麴一起釀酒。當溫度達到人體皮膚溫度時,將藥汁和米飯全部混合,封蓋容器口。經過二七日(54天),擠壓取酒,封上泥封。再經過七日(14天),初次釀成的酒。使用麻子二斗多。切記,這種酒易使人頭痛,飲用時應避免食用蕪荑生冷食物、陳宿豬犬雞魚面蒜油膩白酒房室等。飲用經一二七日(127天)後將休息退病。(以上內容摘自卷八)

千金五勞六極七傷虛損。何謂五勞。五臟病。六極。六腑病。七傷。表裡受病。凡遠思強慮傷人。憂恚悲哀傷人。喜樂過差傷人。忿怒不解傷人。汲汲所願傷人。慼慼所患傷人。寒溫失節傷人。故曰五勞六極七傷也。論傷甚眾。且言其七。悉主之方。

白話文:

千金方(一本醫書)中提到「五勞、六極、七傷」會導致虛損(身體虛弱)。

五勞: 就是五臟的疾病。 六極: 就是六腑的疾病。 七傷: 就是表裡都受到疾病的侵襲。

凡是過度思考、憂慮、悲傷、喜悅、憤怒、願望過度、擔憂過度,以及寒熱失調等,都會損傷身體。

所以說,過度的「五勞、六極、七傷」會導致虛損。這些損傷有很多種,這裡只談其中七種,並提供對應的治療方法。

蓯蓉(七分),五味子(八分),地膚子(五合),續斷(五分),蛇床子(五分),車前子(五合),菟絲子(七合),乾地黃(八分),牡蠣(六分左顧者熬),天雄(七分炮),桑寄生(七分),韭子(五合),天門冬(八分去心),地骨皮(八分),白石英(八分),陽起石(七分),白龍骨(七分)

白話文:

  • 何首烏(七分)
  • 五味子(八分)
  • 地膚子(五合)
  • 續斷(五分)
  • 蛇牀子(五分)
  • 車前子(五合)
  • 菟絲子(七合)
  • 熟地黃(八分)
  • 牡蠣(六分,選擇外殼朝左的)
  • 烏頭(七分,炮製過)
  • 桑寄生(七分)
  • 韭子(五合)
  • 天門冬(八分,去除中心部分)
  • 地骨皮(八分)
  • 白石英(八分)
  • 陽起石(七分)
  • 龍骨(七分)

上十七味合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鯉魚蕪荑等。(出第十九卷中)

古今錄驗淮南八公石斛萬病散。療五勞七傷。大風緩急濕痹不仁。甚則偏枯。筋縮拘攣。胸脅支滿。引身強直。或頸項腰背疼痛。四肢酸煩。陰痿。臨事不起。癢濕。臥便盜汗。心腹滿急。小便莖中疼痛。或時便血。咽乾口燥。飲食不消。往來寒熱。羸瘦短氣。肌肉損減。或無子。

白話文:

古今驗證有效的淮南八公石斛散,可以治療各種疾病。

適用於以下症狀:

  • 過度勞累和受傷造成的虛弱
  • 風寒濕痹引起的關節疼痛和麻木
  • 嚴重時導致身體半身不遂
  • 筋縮攣縮
  • 胸悶氣短
  • 身體僵硬
  • 頸部、腰部、背部疼痛
  • 四肢痠痛
  • 勃起功能障礙
  • 陽痿
  • 皮膚瘙癢潮濕
  • 夜間盜汗
  • 心腹疼痛
  • 小便時尿道疼痛
  • 偶爾便血
  • 咽喉乾燥
  • 進食後消化不良
  • 反覆發作的寒熱
  • 身體瘦弱氣短
  • 肌肉萎縮
  • 不孕不育

若生男女。才欲及人便死。此皆極勞傷血氣。心神不足所致。藥悉主之。令人康健多子方。

牛膝(二分),遠志(二分去心),續斷(二分),蛇床子(三分),菟絲子(三兩酒漬),蓯蓉(二分),茯苓(二分)杜仲(二分),桂心(二分),乾薑(一分),蜀椒(一分汗),細辛(二分),附子(二分炮),天雄(二分炮),防風(二分),乾地黃(二分),白朮(二分),萆薢(二分),石斛(二分),雲母粉(二分),菊花(二分),菖蒲(二分)

白話文:

牛膝(6克),遠志(6克,去掉心部),續斷(6克),蛇牀子(9克),菟絲子(90克,用酒浸泡),蓯蓉(6克),茯苓(6克),杜仲(6克),桂心(6克),乾薑(3克),蜀椒(3克,去汗味),細辛(6克),附子(6克,炮製過),天雄(6克,炮製過),防風(6克),生地黃(6克),白朮(6克),萆薢(6克),石斛(6克),雲母粉(6克),菊花(6克),菖蒲(6克)

上二十二味。隨病倍其分。搗篩為散。先食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以知為度。神良。忌豬羊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蔥生菜大酢錫等。(千金有人參山芋巴戟天五味子山茱萸為二十七味)

白話文:

以上二十二種藥材。根據病情加倍使用。搗碎過篩成粉末。飯前用酒送服一湯匙。一天三次。以感覺見效為準。效果很好。忌諱:豬肉、羊肉、冷水、桃子、李子、麻雀肉、生蔥、生菜、大醋、錫器。(有人將人參、山藥、巴戟天、五味子、山茱萸加進來,共為二十七種)

淮南王枕中丸療五勞六極七傷。胃氣不和。發於五臟虛勞。小便或難或數。令人多思。脾氣不和。宿食熱所為。流入百脈。食飲不進。沉滯著中隔。並來著一邊或食不消。夜服三丸方。

白話文:

淮南王記載的「枕中丸」可以治療五勞、六極、七傷等疾病。當胃氣不調和時,會導致五臟虛弱,出現頻尿或少尿的症狀,並容易產生憂慮不安。脾氣不調和,通常是因為消化不良造成的宿食熱,會流入全身各處經脈,造成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沉積在身體中膈的宿食會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出現一邊食積的情形。這種情況建議在晚上服用三顆「枕中丸」。

芎藭(二兩),附子(二兩炮),桂心(二兩),甘草(二兩炙),黃芩(二兩),芍藥(二兩),乾薑(二兩),蜀椒(二兩汗),杏仁(四兩去皮尖熬),白朮(五兩),當歸(二兩),大黃(一兩)

白話文:

川芎(120 克) 附子(120 克,炮製) 桂心(120 克) 甘草(120 克,炙製) 黃芩(120 克) 芍藥(120 克) 乾薑(120 克) 花椒(120 克,汗製) 杏仁(240 克,去皮去尖,炒製) 白朮(300 克) 當歸(120 克) 大黃(60 克)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酒服五丸。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並出第二十五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