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六 (4)
卷第十六 (4)
1. 轉筋方七首
範汪療轉筋方。
以鹽一升。水一升半。作湯洗漬良。
又療轉筋在兩臂若胸脅者方。
灸手掌白肉際七壯。(並出第八卷中)
刪繁療轉筋十指。筋攣急不得屈伸。灸法。
灸手踝。骨上七壯良。
又扁鵲療轉筋。脛骨痛不可忍方。
灸屈膝下廉筋上三壯。
又治轉筋方。
灸湧泉。湧泉在腳心下。當大𧿹指大筋。灸七壯。亦可灸大都在足大𧿹指本節內側白肉際。灸七壯。
又腹腸轉筋方。
灸臍上一寸十四壯。(並出第八卷中)
近效療腳轉筋及渾身轉筋方。
暖水稍熱於浴斛中。坐浸須臾。便瘥。如湯沃雪。
白話文:
範汪療轉筋方:
範汪治療轉筋的藥方:
- 以鹽一升,水一升半,煮成湯,洗患處並浸泡,效果良好。
治療兩臂或胸脅轉筋的藥方:
- 在手掌白肉際(手掌靠近手腕處的白肉部位)灸七壯。
刪繁療轉筋十指:
刪繁治療十指筋攣急,無法屈伸的藥方:
- 灸手踝(手腕骨頭上方)七壯,效果良好。
扁鵲療轉筋:
扁鵲治療脛骨疼痛難忍的藥方:
- 灸屈膝下廉筋上(膝蓋下方肌肉上緣)三壯。
治療轉筋的藥方:
- 灸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心下方,在足大趾大筋處,灸七壯。也可以灸大都穴,大都穴位於足大趾本節內側白肉際,灸七壯。
腹腸轉筋的藥方:
- 灸臍上一寸十四壯。
近效療腳轉筋及渾身轉筋方:
快速治療腳轉筋和全身轉筋的藥方:
- 將水加熱到略微溫熱,倒入浴桶中,坐進去浸泡一會兒,就能緩解。如同熱水遇到雪一樣,效果顯著。
2. 心勞論一首
刪繁論曰:凡心勞病者。補脾氣以益之。脾旺則感於心矣。人逆夏氣。則手太陽不長。心氣內消。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順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心主竅。竅主耳。耳枯燥而鳴。不能聽遠。毛悴色夭死於冬。(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刪繁論》中說:凡是心力勞損導致的疾病,需要調補脾氣來改善。因為脾氣旺盛,才能影響到心。人一旦違背夏季陽氣的運行規律,就會導致手太陽經氣血不暢。這樣一來,心氣就會內耗。順應陽氣的運行,就能生長;違背陽氣的運行,就會死亡。順應陽氣的運行,就能治療疾病;違背陽氣的運行,就會引起混亂。如果把順應變成違背,就會產生關格之病。心主管著竅,竅主管著耳朵。如果耳朵乾枯無聲,就不能聽得遠。如果毛髮枯萎,面色發黃,就會在冬季死亡。(出自第七卷中)
3. 心勞實熱方五首
刪繁療心勞實熱。好籠無度自喜。四肢煩熱。麻黃止煩下氣湯方。
白話文:
去除繁複以治療心神勞累及實熱症狀。喜好不受限制地自我愉悅。出現四肢煩躁、發熱的症狀。使用「麻黃止煩下氣湯」這個處方。
麻黃(去節),梔子仁,茯苓,子芩,白朮(各三兩),石膏(八兩碎綿裹),桂心(二兩),芒硝(三兩),生地黃(切一升),大棗(三十枚),雞子(二枚),甘草(一兩炙),赤小豆(二合)
白話文:
麻黃(去節):60 克 梔子仁:60 克 茯苓:60 克 子芩:60 克 白朮:60 克 石膏:160 克(用綿布包裹搗碎) 桂心:40 克 芒硝:60 克 生地黃:200 克(切片) 大棗:30 枚 雞蛋:2 枚 甘草:20 克(炙) 赤小豆:40 克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煎和。下雞子白攪調。去沫。下諸藥。煮取二升五合。去滓。下竹瀝芒硝。煎一沸。分為三服。忌生蔥酢物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等。(前無竹瀝復下竹瀝恐有失)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切碎。倒入一斗水。煎煮後與雞蛋清攪拌。去掉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煎煮取二升五合的藥液。過濾掉藥渣。再加入竹瀝和芒硝,煎煮一沸。分為三份服用。服藥期間忌食生蔥、醋、桃子、李子、雀肉、海藻、菘菜等。
又療心勞熱。口為生瘡。大便難。閉塞不通。心滿痛。小腹熱。大黃泄熱湯方。
白話文:
也可用於治療心臟勞損發熱、口舌生瘡、大便困難不通、心臟滿痛、小腹發熱的疾病。
藥方:大黃瀉熱湯
大黃,澤瀉,黃芩,梔子仁,芒硝(各二兩),桂心(二兩),大棗(三十枚),石膏(八兩碎綿裹),甘草(一兩炙)
白話文:
大黃、澤瀉、黃芩、梔子仁、芒硝 (每種各 2 兩) 桂心 (2 兩) 大棗 (30 枚) 石膏 (8 兩,包裹在棉布中) 炙甘草 (1 兩)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先取一升水。別漬大黃一宿。以餘八升煮諸藥。取二升五合。去滓。下大黃。更煮兩沸。去大黃滓。下芒硝。分為三服。忌海藻生蔥菘菜。
又療心勞熱傷心。有長蟲名蠱蟲。長一尺。周心為病。雷丸丸方。
白話文:
把九種藥材切好。用九升水。先取一升水,把大黃浸泡一晚。用剩下的八升水煮其他藥材。取煮好的藥液兩升五合,去掉藥渣。然後加入大黃,再煮兩次。去掉大黃藥渣。加入芒硝。分為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海藻、生蔥、大白菜。
雷丸(熬),橘皮,石蠶(炙),桃皮(炙各五分),狼牙(六分),貫眾(二枚),蕪荑(熬),青葙子,蜀漆(各四分),殭蠶(三七枚熬),茱萸根皮(七分),亂髮(如雞子大燒末)
白話文:
雷丸(煮熟),橘子皮,烘乾的石蠶,烘乾的桃皮(各五分),狼牙(六分),貫眾(兩枚),煮熟的鵝掌草,青葙子,生漆(各四分),煮熟的殭蠶(三十七枚),茱萸根皮(七分),燒成粉末的雞蛋大小的亂髮
上十二味蒸切搗篩。白蜜和為丸如梧子。清白飲。一服七丸。不覺。更加至二七丸為度。日再。
又療心勞熱。心主竅。竅主耳。耳枯焦而鳴。不能聽遠。磁石湯方。
白話文:
將上列十二種藥材蒸熟,切片搗碎,過篩。用蜂蜜將藥粉混合,製作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用清白飲服用,每次服用七丸。感覺不到效果時,可逐漸增加劑量到 14 丸。一天服用兩次。
磁石(五兩碎綿裹),茯苓,大青,人參,白朮,菖蒲,芍藥(各三兩),竹葉(切一升),赤石脂(二兩綿裹)
白話文:
磁石(用綿布包裹碎成五兩) 茯苓(三兩) 大青葉(三兩)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菖蒲(三兩) 芍藥(三兩) 竹葉(切成一升) 赤石脂(用綿布包裹成二兩)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為三服。忌羊肉餳酢物桃李雀肉等。(本方無芍藥)
又療心勞熱不止肉毛焦色無潤。口赤乾燥心悶。麥門冬飲方。
白話文:
上方的九種藥材切片。用九升水煎煮,取得兩升五合的藥液。將藥渣濾出。將藥液分為三份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羊肉、酢類食物、桃子、李子、雀肉等。(本方中不含有芍藥)
生麥門冬(一升去心),陳粟米(一升),雞子(二七枚取白),竹葉(切三升)
白話文:
- 生鮮麥門冬(一升,去除中心部位)
- 陳年粟米(一升)
- 雞蛋(27 個,取蛋白色)
- 竹葉(切碎後,3 升)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八升。煮粟米竹葉。取九升。去滓。澄清。接取七升。冷下雞子白。攪五百轉。去上白沫。下麥門冬。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並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首先用一斗八升的水。煮粟米和竹葉。取九升。過濾去除渣滓。澄清後,取七升。打入一個雞蛋清。攪拌五百次。去掉浮在上面的白色泡沫。加入麥門冬。煮取三升。過濾去除渣滓。分三份服用。(所有這些藥方都出自第七卷)
4. 心實熱方三首
千金瀉心湯。療心實熱。或欲吐。吐而不出悶喘急頭痛方。
白話文:
千金瀉心湯,用來治療心火過旺所導致的實熱症狀。或是有嘔吐的欲望,但嘔吐不出,並伴有悶悶不樂、呼吸急促及頭痛的症狀。
小麥(三升),香豉(一升綿裹),石膏(一斤碎綿裹),地骨皮(五兩),梔子仁(二十一枚),茯苓(二兩),竹葉(切一升)
白話文:
小麥(三升) 香豉(一升,用棉布包好) 石膏(一斤,用棉布包碎) 地骨皮(五兩) 梔子仁(二十一枚) 茯苓(二兩) 竹葉(切碎一升)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小麥竹葉。取八升。澄清。下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忌酢物。(本名石膏湯)
又療心實熱。驚夢喜恐畏悸懼不安。竹瀝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切碎,放入六公升的水中,與小麥和竹葉一起煮沸,煮到只剩三公升。過濾掉渣滓,分成三份,溫熱後服用。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酸性食物。(本藥方名為「石膏湯」)
淡竹瀝(一升),石膏(八兩碎綿裹),人參,知母(去毛),赤石脂,梔子仁,芍藥,白朮(各三兩),茯神,紫菀(各二兩),生地黃汁(二升)
白話文:
淡竹汁(一升) 石膏(八兩,用棉布包裹研碎) 人參、知母(去毛)、赤石脂、梔子仁、芍藥、白朮(各三兩) 茯苓、紫菀(各二兩) 生地黃汁(二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十味。取二升七合。去滓。下竹瀝。更煎取三升。若須利。下芒硝二兩去芍藥。分為三服。忌桃李雀肉酢物蕪荑。
又茯神煮散。主心實熱。口乾煩渴。眠臥不安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十一味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將十味藥材煮沸取汁。再取兩升七合的藥汁。過濾藥渣。加入竹瀝。繼續煎煮取三升藥汁。如果需要通便,加入兩兩芒硝,去掉芍藥。將藥汁分成三份服用。服用期間忌諱食用桃、李、雀肉、醋類食品、蕪荑花。
茯神,麥門冬(去心各六分),通草(六分),升麻(五分),淡竹茹(一丸如雞子大熬),知母(四分去毛),赤石脂(七分),紫菀,桂心(各三分),大棗(二十枚擘)
白話文:
茯苓、麥門冬(去掉內核,各六分)、通草(六分)、升麻(五分)、淡竹茹(一個雞蛋大小,煮爛)、知母(四分,去掉根毛)、赤石脂(七分)、紫菀、桂皮(各三分)、大棗(二十枚,剖開)
上十味搗粗篩為散。取方寸匕帛裹之。以井華水二升半。煮取九合。時動藥裹子。平旦為一服。日再服忌生蔥酢物。(並出第十三卷中)
白話文:
把上述十味藥材搗碎,篩成細粉末。取一小勺藥粉,用一寸見方的布包起來。用兩升半井水煎煮,取九合藥液。煮的過程中,要經常攪動藥包。清晨服用一劑,每天再服用一劑。服藥期間忌食生蔥、醋類食物。(出處:第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