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2)

1. 傷寒結胸方七首

(一十二法)

病源結胸者,謂熱毒氣結聚於心胸也,此由病發於陽而早下之,熱氣乘虛而痞結不散也,按之痛,其脈寸口浮關上反自沉是也,脈大不可下,下之則死,脈浮而大,下之為逆,若陽脈浮關上細小沉緊,而飲食如故,時小便利者,名為臟結,臟結病舌上白苔滑者為難療,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不苔者,不可攻之。(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結胸病的病根在於熱毒之氣聚集在心胸之間,這是因為病症發作時,陽氣發散,而過早進行瀉下治療,導致熱氣乘虛進入胸中,痞塞不散。按壓胸部會有疼痛感,脈象浮關,寸口脈上部反跳,而底部下沉。這種脈象大而不可瀉,一瀉就會死人。脈象浮大時,再進行瀉下治療就是逆行。如果陽脈浮關,上部脈象細小沉緊,而飲食正常,偶爾小便,這種情況稱為臟結。臟結病患者如果舌苔白滑,就難以治療。不發作寒熱,人反倒安靜,舌頭沒有苔,這種情況不能攻之。

張仲景傷寒論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如何。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結胸也。問曰: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口脈浮,關上小細而沉緊,名臟結,舌上白苔滑者,為難治,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一作汗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白話文:

《傷寒論》詢問:

疾病有「結胸」和「臟結」,其徵狀如何?

回答:

「結胸」:按壓胸部疼痛,寸脈浮起,關脈沉降。

提問:

什麼是「臟結」?

回答:

「臟結」的症狀和「結胸」相似,但飲食能正常進食,但會時常拉肚子。寸口脈浮起,關脈細小沉緊。舌苔白而滑膩,表明難以治療。

「臟結」沒有陽證,不發作寒熱,患者反而比較平靜。舌苔滑膩,不可使用攻法治療。

如果發病於陽症,卻用下法治療,熱會入侵體內,造成「結胸」;發病於陰症,卻用下法(或發汗法)治療,會造成「痞」證。所以,造成「結胸」的根本原因是過早使用下法治療。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也,下之則死。

夫結胸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杏仁(半升去皮尖熬令赤黑色),芒硝(半升)

白話文:

蜀產的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製後使用)、杏仁(半升,去皮尖,熬煮至赤黑色)、芒硝(半升)

上四味搗篩二味,杏仁合芒硝研如泥和散合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一兩,水二升同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自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千金翼同)

白話文:

將上方的四種藥材研磨成粉,再將杏仁和芒硝研磨成細粉。將所有研磨好的粉末混合均勻,做成彈丸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搭配一茶匙甘遂末、一兩白蜜和兩升水一起煮,取用一升藥液溫熱後一口服下。藥效會在隔夜後發作,幫助排便。如果藥效不顯著,可再次服用直到排便為止。

又太陽病脈浮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雲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熱動膈,短氣煩躁,心內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堅,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脈象浮動:

  • 浮且帶數:表示有風
  • 數且快:表示有熱
  • 浮動:表示疼痛
  • 數且虛:表示虛弱

症狀:頭痛發熱,微微出汗,同時又畏寒,說明表證尚未解除。如果醫生此時誤用瀉下法,會導致病情加重:

  • 脈象由浮動轉為遲緩:表示膈肌內部疼痛阻滯
  • 胃中空虛,客熱上犯膈肌:導致氣短煩躁,心中煩悶不安
  • 陽氣內陷,心下堅實:形成結胸,應使用大陷胸湯治療。

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

白話文:

如果不出現胸悶,只有頭部出汗,其他部位不出汗,脖子好像被勒住,同時小便不利,身體必定會發黃,這就是大陷胸湯的證狀。

蜀大黃(六兩),甘遂末(一錢匕),芒硝(一升)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千金翼同)

白話文:

將大黃、芒硝、甘遂這三味藥材,放入六升的水中,先煮大黃至剩兩升,過濾渣滓後加入芒硝煮沸一次,再加入甘遂粉末,趁溫熱服用一升藥液,便能得到通便效果,停止服用後即可。(出自「千金翼同」)

又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堅,大陷胸湯主之方依前法。

但結胸無大熱者,此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方依前法。

又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枳實(四枚炙),生薑(五兩),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柴胡(250 克) 枳實(4 枚,烤製) 生薑(250 克) 黃芩(150 克) 芍藥(150 克) 半夏(250 克,洗淨) 大棗(12 枚,剖開)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大黃,恐不名為大柴胡湯。忌羊肉餳。(千金翼古今錄驗同)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切好,加入約 5.4 公升的水熬煮,熬到剩 2.7 公升,過濾去除藥渣,繼續煎煮到剩 1.35 公升。每次溫熱服用 0.45 公升,一天分三次服用。另有一種做法是加入 90 克大黃。如果不加大黃,恐怕不能稱為大柴胡湯。服用此湯時忌食羊肉和發酵類食物。(《千金翼方》記載的驗方也相同)

又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本有久寒也,而反下之,若利止者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恊熱利也。

白話文:

太陽病若出現發病二三日難以安臥、只想起來,同時心窩之下發硬,脈象微弱,這種情況是原就具有體內有寒邪的因素,卻反而進行瀉下治療。如果瀉得停止了,必定形成胸中氣血凝滯;如果瀉得不停,四天後再次瀉下,這叫做伴有發熱的腹瀉。

又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若心下滿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也宜半夏瀉心湯主之方。

白話文:

當太陽病患者在服瀉劑後出現脈搏急促,但胸部沒有發緊的情況時,這表明患者將要好轉。如果心窩以下部位感到發硬疼痛,這就是「結胸」,需要服用大陷胸湯治療。但是,如果胸部僅有發滿感而沒有疼痛,這可能是「痞」症,不適合用大柴胡湯,而應該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半夏(半升洗),乾薑(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黃芩(三兩)

白話文:

半夏:半升,洗淨 乾薑: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炙用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剖開 黃芩:三兩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若須大陷胸湯,服者如前法。忌羊肉餳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等。(千金翼同一方半夏五兩)

白話文:

將上七味中藥材切片,加入一斗水煮沸,取六升藥汁,過濾後,溫熱服用一升,每日三次。如果需要調製大陷胸湯,服用方法同前。忌食羊肉、餳、海藻、菘菜、豬肉和冷水等食物。(千金翼方,同一方中半夏用量為五兩)

又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方。

黃連(一兩上好者),栝蔞實(一枚大者破),半夏(半升洗)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栝蔞實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分三服。忌羊肉餳豬肉。(千金翼同)

白話文:

把上面三味藥切碎,用六升水煮栝蔞果取三升水,去掉渣滓,放入諸藥,再煮取二升水,去掉渣滓,趁溫熱分三次服。忌食羊肉和豬肉。(出自《千金翼方》)

又病在太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卻不得去,彌更益煩,皮上粟起,意欲飲水,而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用前篇方。(士弱氏曰熱得冷水之氣約退而後卻也)

白話文:

如果太陽經有病,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反而用涼水沖洗,這樣就像用水澆火,熱氣並沒有散去,反而更加煩躁不安,皮膚上長出像小米狀的疹子,很想喝水,但實際上並不覺得渴,可以服用文蛤散治療,如果沒有好轉,再服用五苓散,用上篇中提到的方子。(士弱氏說:熱氣被涼水之氣暫時壓制下去,但後來又反彈回來了。)

又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方如前法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士弱氏曰龐安常云無熱證者與三物白散小陷胸湯治熱白散治寒旨哉言乎)

白話文:

文蛤散方

(士弱氏說,龐安常常常說,對於沒有發熱證狀的人,使用三物白散、小陷胸湯治療發熱,白散治療發寒。真是精闢的見解啊!)

文蛤散方。(士弱先生說,龐安常經常說,對於沒有發熱症狀的人,使用三物白散、小陷胸湯來治療發熱,使用白散來治療發寒。真是精闢的見解啊!)

文蛤(五兩)

上一味搗篩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之,湯用五合。(千金翼同)

又白散方

桔梗(三分),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心及皮熬令黑赤別研如脂)

白話文:

桔梗(3錢) 貝母(3錢) 巴豆(1錢,去殼去心,炒成黑紅色,另研成如油脂狀)

上三味搗篩更於臼內搗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人減之,病在膈上則吐,在膈下則利,利不止,飲冷粥一杯止。忌豬肉蘆筍等。(並出第四卷中千金翼同)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材研磨後再放入研缽中舂搗。以白開水沖服,體壯者服用半錢匕,體弱者酌量減少。如果疾病在膈肌以上,服用後會嘔吐;如果疾病在膈肌以下,服用後會腹瀉。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喝一杯冷粥來止瀉。忌食豬肉、蘆筍等。(引自《千金翼方》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