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 (2)
卷第二 (2)
1. 傷寒結胸方七首
(一十二法)
病源結胸者,謂熱毒氣結聚於心胸也,此由病發於陽而早下之,熱氣乘虛而痞結不散也,按之痛,其脈寸口浮關上反自沉是也,脈大不可下,下之則死,脈浮而大,下之為逆,若陽脈浮關上細小沉緊,而飲食如故,時小便利者,名為臟結,臟結病舌上白苔滑者為難療,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不苔者,不可攻之。(出第七卷中)
張仲景傷寒論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如何。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結胸也。問曰: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口脈浮,關上小細而沉緊,名臟結,舌上白苔滑者,為難治,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一作汗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也,下之則死。
夫結胸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
蜀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杏仁(半升去皮尖熬令赤黑色),芒硝(半升)
上四味搗篩二味,杏仁合芒硝研如泥和散合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一兩,水二升同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自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千金翼同)
又太陽病脈浮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雲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熱動膈,短氣煩躁,心內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堅,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
蜀大黃(六兩),甘遂末(一錢匕),芒硝(一升)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千金翼同)
又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堅,大陷胸湯主之方依前法。
但結胸無大熱者,此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方依前法。
又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枳實(四枚炙),生薑(五兩),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大黃,恐不名為大柴胡湯。忌羊肉餳。(千金翼古今錄驗同)
又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本有久寒也,而反下之,若利止者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恊熱利也。
又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若心下滿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也宜半夏瀉心湯主之方。
半夏(半升洗),乾薑(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黃芩(三兩)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若須大陷胸湯,服者如前法。忌羊肉餳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等。(千金翼同一方半夏五兩)
又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方。
黃連(一兩上好者),栝蔞實(一枚大者破),半夏(半升洗)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栝蔞實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分三服。忌羊肉餳豬肉。(千金翼同)
又病在太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卻不得去,彌更益煩,皮上粟起,意欲飲水,而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用前篇方。(士弱氏曰熱得冷水之氣約退而後卻也)
又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方如前法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士弱氏曰龐安常云無熱證者與三物白散小陷胸湯治熱白散治寒旨哉言乎)
文蛤(五兩)
上一味搗篩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之,湯用五合。(千金翼同)
又白散方
桔梗(三分),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心及皮熬令黑赤別研如脂)
上三味搗篩更於臼內搗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人減之,病在膈上則吐,在膈下則利,利不止,飲冷粥一杯止。忌豬肉蘆筍等。(並出第四卷中千金翼同)
白話文:
傷寒結胸方七首
(一)結胸的病因,是指熱毒之氣聚集在心胸部位。這是因為病初發於陽經,卻過早地使用了瀉下的藥物,導致熱氣趁虛結聚而無法消散。按壓胸部會疼痛,脈象表現為寸口脈浮,關脈反而沉,這就是結胸的脈象。如果脈象大,就不能用瀉下藥,用了反而會導致死亡。脈浮而大,用了瀉下藥是錯誤的。如果陽脈浮在關上,又細小沉緊,但飲食正常,小便正常,這稱為臟結。臟結的病人,如果舌苔白而滑,就難以治療。沒有忽冷忽熱的症狀,病人反而安靜,舌頭上沒有苔,就不能使用攻下的藥物。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問道:疾病有結胸和臟結,它們的症狀是什麼?回答說:按壓胸部會疼痛,寸脈浮,關脈沉,這就稱為結胸。又問:什麼是臟結?回答說:症狀類似結胸,但飲食正常,時常腹瀉,寸口脈浮,關脈細小而沉緊,這就稱為臟結。如果舌苔白而滑,就難以治療。臟結沒有陽熱的症狀,沒有忽冷忽熱的症狀,病人反而安靜,舌頭上苔滑,就不能使用攻下的藥物。疾病發於陽經,卻反而使用瀉下藥,導致熱邪內陷而形成結胸;疾病發於陰經,卻反而使用瀉下藥(或發汗藥),會導致胸部痞塞。結胸形成的原因,是因為過早地使用了瀉下藥。
結胸的症狀全部出現,如果病人出現煩躁,也是死亡的徵兆。
結胸的脈象如果浮大,就不能用瀉下藥,用了反而會導致死亡。
結胸病的病人,脖子也會僵硬,像得了柔痓一樣,如果用了瀉下藥,症狀會好轉。這時應該使用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的藥方:蜀地的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過),杏仁(半升,去皮尖,熬到赤黑色),芒硝(半升)。 將前兩味藥搗碎過篩,再將杏仁和芒硝研成泥狀,與藥末混合,製成如彈丸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甘遂末一錢匕,蜂蜜一兩,水二升一起煮,取一升溫服。如果一夜後還沒有腹瀉,就再服用一次,直到腹瀉為止。
太陽病,脈象浮動而數。浮,表示有風邪;數,表示有熱邪;動,表示有疼痛;數,也表示身體虛弱。病人頭痛發熱,稍微有盜汗,但卻反而怕冷,這表示病在表沒有解。醫生反而使用了瀉下藥,導致脈象從浮動而數變成遲緩,胸膈內拒絕按壓且疼痛。或者說,頭痛即眩暈。因為胃中空虛,外來的熱邪侵入胸膈,導致氣短煩躁,心中煩悶。陽氣內陷,心下部位因此變得堅硬,就形成結胸。這時要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如果沒有形成結胸,只是頭部出汗,其他地方沒有汗,汗液只到脖子處,同時小便不利,身體必然會發黃。這時要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大陷胸湯的藥方:蜀地的大黃(六兩),甘遂末(一錢匕),芒硝(一升)。 用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藥液,去除藥渣,加入芒硝煮沸,再加入甘遂末,溫服一升。如果腹瀉順暢,就停止服用。
傷寒病六七天,出現結胸,有熱實的症狀,脈象沉而緊,心下部位疼痛,按壓堅硬如石頭,這時要用大陷胸湯來治療,藥方和用法同前。
如果結胸沒有明顯的發熱,這是水液停留在胸脅部位。如果只是頭部微微出汗,也要用大陷胸湯來治療,藥方和用法同前。
傷寒病十多天,熱邪結聚在體內,又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要用大柴胡湯來治療。
大柴胡湯的藥方:柴胡(半斤),枳實(四枚,炙過),生薑(五兩),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過),大棗(十二枚,掰開)。 將以上七味藥切碎,用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除藥渣,再煎煮到三升,溫服一升,每天三次。有的方子會加入大黃二兩。如果不加大黃,就不能稱為大柴胡湯。忌食羊肉和麥芽糖。
太陽病兩三天,病人不能躺下睡覺,只想起來活動,心下部位一定有結聚,脈象微弱,這是因為本身有久寒,反而用了瀉下藥。如果腹瀉停止,就會形成結胸;如果腹瀉沒有停止,四天後又使用了瀉下藥,這會導致熱邪與腹瀉並存。
太陽病使用了瀉下藥,脈象變快,但沒有形成結胸,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徵兆。如果心下部位脹滿堅硬且疼痛,這是形成了結胸,要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如果只是脹滿而不疼痛,這是胸部痞塞,不適合使用柴胡類的藥物,應該用半夏瀉心湯來治療。
半夏瀉心湯的藥方:半夏(半升,洗過),乾薑(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過),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掰開),黃芩(三兩)。 將以上七味藥切碎,用水一斗,煮取六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每天三次。如果需要使用大陷胸湯,就按照前面的方法服用。忌食羊肉、麥芽糖、海藻、白菜、豬肉、冷水等。
小結胸病,病位在心下部位,按壓會疼痛,脈象浮而滑,要用小陷胸湯來治療。
小陷胸湯的藥方:黃連(一兩,上等),栝蔞實(一枚,大的,掰開),半夏(半升,洗過)。 將以上三味藥切碎,用水六升煮栝蔞實,取三升藥液,去除藥渣,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取二升,去除藥渣,溫服三次。忌食羊肉和豬肉。
如果病在太陽經,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反而用冷水淋浴,或者灌水,熱邪就無法散去,反而更加煩躁,皮膚上起雞皮疙瘩,想喝水,但是卻不口渴,這時要服用文蛤散,如果沒有好轉,再服用五苓散,藥方在前面的篇章。
寒實結胸,沒有發熱的症狀,要用三物小陷胸湯來治療,藥方同前。也可以服用白散。
文蛤散的藥方:文蛤(五兩)。 將文蛤搗碎過篩成散劑,用沸水沖服,每次服用一小勺,用五合的開水。
白散的藥方:桔梗(三分),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心和皮,熬到黑紅色,另外研成油膏狀)。 將以上三味藥搗碎過篩,再放入臼中搗碎,用白粥調服,體質強壯的人服用半錢匕,體質虛弱的人減量。如果病在膈以上,會嘔吐;如果病在膈以下,會腹瀉。如果腹瀉不止,喝一杯冷粥就能止住。忌食豬肉、蘆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