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一 (8)
卷第一 (8)
1. 肘後方七首
肘後療傷寒有數種,庸人不能分別,今取一葉兼療者,若初覺頭痛肉熱脈洪,起一二日,便作此蔥豉湯方。
蔥白(一虎口),豉(一升綿裹)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汗,若汗不出更作,加葛根三兩,一方更加升麻三兩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徐徐服亦得,必得汗即瘥,若不得汗更作,加麻黃三兩去節服,取汗出為效。(文仲同)
又方
蔥白(一握切),米(三合),豉(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米少時,下豉後納蔥白,令大熟,取三升,分溫三服,則出汗。
又方
豉一升絺綿裹
上一味,以童子小便三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汗出為效,集驗方加蔥白一升切,云神良。(支太醫文仲備急同)
又方
葛根(四兩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豉一升更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取汗為瘥,又方搗生葛根汁一二升服亦佳。
又療傷寒汗出不歇已三四日,胸中惡欲令吐者方。
豉(三升綿裹),鹽(一兩)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蜜一升,又煮三沸,頓服一升,安臥當吐,如不吐,更服一升取吐為效。
又方
苦參(三分),甘草(炙一分),瓜蒂,赤小豆(各二七枚)
上四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半升,一服之當吐,吐不止者,作蔥豉粥解之必息。忌海藻菘菜。
又方
苦參,黃芩(各二兩),生地黃(半斤)
上三味切,以水八升,煎取二升,服一升,或吐下毒物。忌蕪荑。
白話文:
肘後方治療傷寒的幾種方法
治療傷寒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人無法分辨,現在選用一種可以兼治多種情況的方法:如果剛開始覺得頭痛、身體發熱、脈搏強勁,才一兩天,就用這個蔥豉湯。
蔥豉湯
蔥白(一把),豆豉(一升,用棉布包好)
將蔥白和豆豉放入三升水中煮,煮到剩下一升時,一次喝完,喝完發汗。如果沒出汗,再煮一次,可以加葛根三兩。另一種做法是,再加升麻三兩,用五升水煮成兩升,分兩次溫服,慢慢喝也可以。一定要發汗才會好,如果沒發汗,再煮一次,加麻黃三兩(去除莖節)服用,發汗就好。(文仲也用此方)
另一種方法
蔥白(一把,切碎),米(三合),豆豉(一升)
將米和豆豉放入一斗水中煮,米煮一會兒後,放入豆豉,再放入蔥白,煮到很熟,取三升,分三次溫服,就會發汗。
另一種方法
豆豉一升(用細棉布包好)
將豆豉放入三升童子小便中煮,煮到剩兩升,分兩次溫服,發汗就好。據說,經驗方會再加一升切碎的蔥白,效果更好。(支太醫文仲備急也用此方)
另一種方法
葛根(四兩,切碎)
將葛根放入一斗水中煮,煮到剩三升,再加入一升豆豉一起煮,煮到剩一升半,分兩次溫服,發汗就會好。另一種做法是,將生葛根搗爛取汁一兩升服用,效果也很好。
治療傷寒發汗不止三四天,胸中不適想吐的方法
豆豉(三升,用棉布包好),鹽(一兩)
將豆豉和鹽放入七升水中煮,煮到剩兩升,去掉藥渣,加入一升蜂蜜,再煮幾滾,一次喝完一升,安靜躺著應該會嘔吐。如果沒吐,再喝一升,吐出來就好。
另一種方法
苦參(三分),甘草(炙過,一分),瓜蒂,赤小豆(各二七枚)
將以上四味切碎,放入一升水中煮,煮到剩半升,一次喝完就會吐,如果吐不停,煮蔥豉粥來緩解,就會停止。忌吃海藻和菘菜。
另一種方法
苦參,黃芩(各二兩),生地黃(半斤)
將以上三味切碎,放入八升水中煎煮,煮到剩兩升,服用一升,可能會吐出或排出毒物。忌吃蕪荑。
2. 深師方四首
深師療傷寒一日至三日應汗者作此湯方
葛根(半斤),烏梅(十四枚),蔥白(一握),豉(一升綿裹)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初一服便厚覆取汗,汗出粉之。
又麻黃解肌湯,療傷寒三四日煩疼不解者方。
麻黃(三兩去節),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熬),桂心(二兩)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掠去沫,乃納諸藥合煮,取二升半,絞去滓,分服八合,以汗出為度,忌海藻菘菜生蔥。(本仲景麻黃湯千金翼並同)
又黃芩湯,療傷寒六七日發汗不解,嘔逆下利,小便不利胸脅痞滿微熱而煩方。
黃芩,桂心(各三兩),茯苓(四兩),前胡(八兩),半夏(半升洗)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為六服,日三服,夜三服,間食生薑粥,投取小便利為瘥。忌羊肉餳生蔥酢物。
又石膏湯,療傷寒病已八九日三焦熱,其脈滑數昏憒身體壯熱,沉重拘攣,或時呼呻而已攻內,體猶沉重拘攣,由表未解,今直用解毒湯則攣急不瘥,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而方無表裡療者意思以三黃湯以救其內,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湯方。
石膏,黃連,黃柏,黃芩(各二兩),香豉(一升綿裹),梔子(十枚擘),麻黃(三兩去節)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一日並服出汗,初服一劑小汗,其後更合一劑,分兩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攣煩憒即瘥,得數行利心開令語毒折也。忌豬肉冷水。(出第十四卷中)
白話文:
深師方四首
針對傷寒初期的解表湯方
這個湯方適用於傷寒初期,從第一天到第三天,症狀需要通過發汗來緩解的情況。
藥材包含:葛根(半斤)、烏梅(十四顆)、蔥白(一把)、豆豉(一升,用棉布包起來)。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分成三次服用。第一次服用後要蓋厚被子幫助發汗,汗出後可以用痱子粉擦拭身體。
針對傷寒中期發熱疼痛的解肌湯方
這個湯方適用於傷寒三四天,發熱疼痛卻沒有緩解的情況。
藥材包含:麻黃(三兩,去除節部)、甘草(一兩,炙烤過)、杏仁(七十枚,去除外皮和尖端並稍微炒過)、桂心(二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先煮麻黃,煮到剩下七升時,撈出表面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下兩升半,過濾掉藥渣,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用八合,以出汗為止。服用期間忌食海藻、大白菜和生蔥。(這個方子與張仲景的麻黃湯和《千金翼方》中的記載相同)
針對傷寒中期嘔吐下利的黃芩湯方
這個湯方適用於傷寒六七天,發汗後症狀沒有緩解,反而出現嘔吐、腹瀉、小便不暢、胸部和肋部脹滿、輕微發熱和煩躁的情況。
藥材包含:黃芩、桂心(各三兩)、茯苓(四兩)、前胡(八兩)、半夏(半升,洗過)。
將以上五種藥材切碎,加入十二升水煮,煮到剩下六升,分成六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三次。服用期間可以搭配生薑粥,直到小便通暢,病情就會好轉。服用期間忌食羊肉、麥芽糖、生蔥和醋類食物。
針對傷寒後期高熱煩躁的石膏湯方
這個湯方適用於傷寒八九天,體內三焦都感到熱,脈象滑而快,神志昏迷、身體發熱且非常燙、感覺沉重和肌肉痙攣,有時會發出呻吟,病情已經由外表轉向內部。雖然可以嘗試攻下內部,但是身體仍然感覺沉重和肌肉痙攣,這是因為外表還沒有完全解開。如果只用解毒的藥物,肌肉痙攣不會好轉;如果直接用發汗的藥物,毒素會更加嚴重。這個湯方的目的就是要內外兼顧,先用三黃湯來緩解體內的熱,再加入其他藥物來解表,所以叫做石膏湯。
藥材包含:石膏、黃連、黃柏、黃芩(各二兩)、豆豉(一升,用棉布包起來)、梔子(十枚,掰開)、麻黃(三兩,去除節部)。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加入十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分成三次服用,一天內全部服完。第一次服用後會微微出汗,之後可以再煎一次,分成兩天服用,保持微微出汗的狀態,肌肉痙攣和煩躁就會好轉。等到排便幾次後,精神就會恢復,說話也會正常,體內的毒素就會被清除。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和冷水。(這個方子出自第十四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