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1)

1. 五臟勞論一首

刪繁論曰:夫五臟勞者。其源從臟腑起也。鼓生死之浮沉。動百病之虛實。厥陰陽。逆腠理。皆因勞瘠而生。故曰五臟勞也。(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刪繁論》中說:五臟疲勞的疾病,其根源是由臟腑開始的。它能影響生命活動的起伏,引起各種虛實相兼的疾病。當陰陽之氣失衡,逆行於經絡之外,這些都是因為勞累、貧困引起的。因此稱為五臟勞損。

2. 肝勞論一首

刪繁論曰:凡肝勞病者。補心氣以益之。心旺則感於肝矣。人逆春氣。則足少陽不生。而肝氣內變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順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所以肝恐不止則傷精。精傷則面離色。目青盲而無所見。毛悴色夭死於秋。(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刪繁論》中記載道:凡是肝臟勞累而生病的人,要補益心氣。心氣旺盛,就可以促進肝臟功能。如果人體違背春天的生發之氣,就會導致足少陽經氣不能生發,導致肝氣內變。順應生氣,肝氣就會生長,違背生氣,肝氣就會衰亡。順應生氣,就可以治療疾病,違背生氣,就會導致疾病混亂。如果把順應的變成了違背的,就叫做關格。這種情況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肝臟恐懼不安,就會損傷精氣。精氣受損,就會導致面色萎黃、暗淡。眼睛也會青盲,什麼都看不見。毛髮枯槁,面色蠟黃,最終在秋天死亡。

3. 肝實熱方二首

刪繁療肝勞實熱悶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無明。氣逆上不下。胸中滿塞半夏下氣消悶。明目吐熱。湯方。

白話文:

用清熱瀉肝的藥方治療因勞累、發熱而導致的煩悶發怒。精神不振,容易恐懼,不敢獨自睡覺。眼睛所見模糊不清。氣逆上衝,無法降下。胸中滿悶。使用半夏瀉氣,消散悶氣,明目清熱。藥方如下:

半夏(洗破),生薑(各八兩),麻黃(去節),芍藥,杜蘅,枳實(炙),細辛杏仁(去皮尖碎),烏梅(擘各三兩),松蘿(二兩),淡竹葉(切一升)

白話文:

半夏(洗淨打破),生薑(各 400 公克),麻黃(去掉節),芍藥,杜蘅,枳實(炒過),細辛,杏仁(去皮、尖端,弄碎),烏梅(敲破,各 150 公克),松蘿(100 公克),淡竹葉(切碎,500 毫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沫。下諸藥。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忌羊肉餳生菜。(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切碎。取一斗水。先煮麻黃並撈去浮沫。然後放入其他藥材。煮沸後,取三升藥液。分成三份服用。忌食羊肉和生菜。(出自第七卷)

深師療肝氣實。目赤若黃。脅下急。小便難。瀉肝湯方。

人參甘草(各三兩炙),生薑(五兩),黃芩(二兩),半夏(一升洗),大棗(十四枚擘)

白話文:

人參、甘草(各 180 克,烘焙後使用),生薑(240 克),黃芩(90 克),半夏(360 克,清洗後使用),大棗(14 枚,掰開)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半夏三四沸。納藥最後納姜。煎取二升。去滓。分為二服。羸人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出第十三卷中)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切碎,放入五升水中。先煮半夏三到四次沸騰。最後放入其他藥材和生薑。煎煮至剩兩升。過濾去渣。分成兩次服用。體質虛弱者可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諱食用海帶、菠菜、羊肉和蘿蔔。

4. 肝勞虛熱方四首

刪繁療肝勞虛熱。兩目為赤。閉塞不開。煩悶宛轉。熱氣胸裡炎炎。前胡瀉肝除熱湯方。

白話文:

治療肝氣鬱積、虛熱的病症。雙眼發紅。眼睛閉塞睜不開。煩悶不安,難以入眠。胸中氣血鬱積,有發炎的熱感。使用前胡瀉肝除熱湯來治療。

前胡乾薑大青細辛秦皮決明子梔子仁,子芩(各一兩),竹葉(切一升),車前子(切一升),石膏(八兩碎綿裹)

白話文:

前胡、乾薑、大青、細辛、秦皮、決明子、梔子仁、子芩(各 50 克)

竹葉(切碎,200 毫升) 車前子(切碎,200 毫升) 石膏(400 克,用紗布包起來)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平旦分為三服。須利加芒硝三兩。忌生菜。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切片。用一斗水煮,煮到剩下三升。過濾去除渣滓。清晨分三次服下。有需要瀉下的話,可加入三兩芒硝。服用期間忌食生菜。

又療肝勞熱悶。關格不通。精神不守。氣逆上胸。熱炎炎不止。柴胡下熱湯方。

白話文:

這種藥方還可以用來治療肝臟因熱而衰弱困頓。肝關阻滯不通,導致精神無法安定。氣息逆行衝上胸膛,發熱且持續不斷。使用柴胡下熱湯方治療。

柴胡黃芩澤瀉升麻,芒硝(各三兩),玄參(六兩),淡竹葉(切),生地黃(切各一升),乾薑(二兩)

白話文:

柴胡 180 克 黃芩 180 克 澤瀉 180 克 升麻 180 克 芒硝 180 克 玄參 360 克 竹葉 (切片) 1 升 生生地黃 (切片) 1 升 乾薑 120 克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平旦分三服。忌蕪荑

又療肝勞熱。恐畏不安。精神不守。悶怒不能獨臥。感激惆悵。志氣錯越。不得安守。茯苓安肝定精神丸方。

白話文:

還能治療肝臟勞損,熱力過剩。出現恐懼不安、精神恍惚、心中鬱悶、無法獨自入睡、內心焦慮悲傷、意志消沉,無法安然處事等症狀。茯苓安肝定神丸處方:

茯苓遠志(去心),防風人參柏子仁(熬各五分),龍骨(七分),牡蠣(熬),大棗肉(各八分),甘草(四分炙)

白話文:

茯苓、遠志(去掉心)、防風、人參、柏子仁(各熬煮五分鐘)、龍骨(七分鐘)、牡蠣(熬煮)、大棗肉(各八分鐘)、甘草(炙烤後四分鐘)

上九味搗篩。白蜜和為丸如梧子。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為度。暖清白飲進之。日再服。忌海藻菘菜大酢。

白話文:

將九味藥材搗碎過篩。用白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一開始服用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為止。用溫熱清淡的白開水送服。一天服用兩次。忌食海藻、菘菜和濃醋。

又扁鵲療勞邪氣熱眼赤方。

灸當容百壯。兩邊各爾。當容在眼小眥近後。在耳之前客主人。三陽三陰之會處。以手按之。有上下行脈則是。與耳相對。(並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灸法應容納一百壯,兩邊各五十壯。應容穴位於眼睛的外側小眼角附近。在耳朵的前方,主客交接處。三陽三陰經脈交會處。用手按壓,能感覺到上下循行的脈搏,即是此穴。與耳朵相對應。(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卷七》)

5. 肝勞虛寒方五首

刪繁療肝勞寒。眩忘咳唾憂恚內傷面離色。目青盲。硫黃丸方。

硫黃,乾薑吳茱萸人參當歸防風(各七分),礜石(泥裹燒半日),烏頭(各八分炮),桂心天雄(炮),甘草(炙各六分),蜀椒(汗),皂莢(炙去皮子),枳實(炙各五分),細辛甘菊花(各四分)

白話文:

中藥材及用量:

  • 硫磺、乾薑、吳茱萸、人參、當歸、防風:各 7 分
  • 礜石(裹泥燒半日):8 分
  • 烏頭(炮製):8 分
  • 桂心天雄(炮製):6 分
  • 甘草(炙製):6 分
  • 蜀椒(發汗):5 分
  • 皁莢(炙製,去掉皮):5 分
  • 枳實(炙製):5 分
  • 細辛、甘菊花:各 4 分

上十六味搗篩。白蜜和為丸如梧子。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溫清酒進之。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海藻菘菜

白話文:

將上述十六種藥材搗碎並過篩。加入白蜂蜜,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一開始服用20丸,逐漸增加到30丸,每天服用兩次。用溫熱的清酒送服。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海藻和白菜。

又肝勞虛寒。關格勞澀。閉塞不通。毛悴色夭。豬膏酒方。

豬膏(七升),生薑汁(二升)

上二味。微火煎取三升。下酒五升。和分為三服。(千金同)

又療肝氣虛寒。眼青盲䀮䀮不見物。真珠煎方。

真珠(四分研),白蜜(二合),鯉魚膽(一枚)

上三味和合。微火上煎兩沸。綿裹納眼中。眼汁當自出。藥歇更為之。(本方又有鯉魚腦一枚)

白話文:

將上述三種藥材混合在一起。用小火煮沸兩次。用棉布包住藥液,敷在眼睛上。眼淚會自己流出來。藥效減弱後再重複敷藥。(此方還有鯉魚腦一顆)

又療肝虛寒勞損口苦。骨節疼痛。筋攣縮煩悶。虎骨酒。補勞損骨節疼痛方。

白話文:

治療肝虛寒、勞損,口苦、骨節疼痛、筋攣、煩悶。

虎骨酒:

補勞損、骨節疼痛的方劑。

虎骨(一升炙取令焦黃碎如雀頭),乾薑,芎藭,地骨皮(各四兩),白朮,豬椒根,五加皮,枳實(熬各五兩),丹參(八兩),乾地黃(七兩)

白話文:

虎骨(一公斤,烤過後變焦黃且碎碎的,像鳥頭一樣),乾薑、川芎、地骨皮(各四兩),白朮、豬椒根、五加皮、枳實(各熬製後五兩),丹參(八兩),乾地黃(七兩)

上十味㕮咀。以絹囊貯清酒四升漬四宿。初服六七合。加至一升。日再服。忌蕪荑桃李雀肉等。(並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十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一個絹袋子裝四升清酒,浸泡四個晚上。第一次服用六七杯,以後逐漸增加到一升。每天服用兩次。服用期間禁止食用蕪荑、桃李、麻雀肉等食物。(以上內容來源於《本草綱目》第七卷)

千金療肝勞虛寒。脅下痛。脹滿氣急。眼昏濁視不明。檳榔湯方。

生薑,附子(炮各七兩),檳榔(七枚合皮碎),茯苓(三兩),桔梗(四兩),橘皮,桂心(各三兩),白朮(四兩),吳茱萸(五兩)

白話文:

生薑:7 兩 附子(炮製):7 兩 檳榔(連皮碎):7 枚 茯苓:3 兩 桔梗:4 兩 橘皮:3 兩 桂心:3 兩 白朮:4 兩 吳茱萸:5 兩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若氣喘加芎藭三兩。半夏四兩洗。甘草二兩炙。忌酢物生蔥豬肉冷水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十一卷中)

白話文:

將九種藥材切碎。用九碗水煮,煮到剩下三碗。過濾後,分成三份服用。如果氣喘加重,則加入三錢芎藭。用四錢半夏洗淨。用兩錢甘草烤炙。服用期間忌食醋、生蔥、豬肉、冷水、海藻、菘菜、桃子、李子、麻雀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