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八 (10)
卷第八 (10)
1. 胃反方一十首
病源夫營衛俱虛,血氣不足,停水積飲,在於胃管則臟冷,臟冷而脾不磨,脾不磨則宿穀不化,其氣逆而成胃反也,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來寒熱,甚者食已則吐,其脈緊而弦,緊則為寒,弦則為虛,虛寒相搏,故食已則吐,名為反胃也。(出第二十一卷中)
集驗療胃反不受食,食已嘔吐,大半夏湯方。
人參(一兩),茯苓(四兩),青竹茹(五兩),大黃(六兩),橘皮,乾薑(各三兩),澤瀉,甘草(炙),桂心(各二兩)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去大黃,用泉水東流水尤佳。忌海藻菘菜生蔥大酢。(千金備急張文仲同方中無半夏未詳其名)
又療胃反吐而渴者,茯苓小澤瀉湯方。
茯苓,澤瀉,半夏(各四兩),桂心,甘草(炙各二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服八合,日三。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酢物等。(千金加生薑四兩)
又療胃反朝食暮吐,食訖腹中刺痛,此由久冷者方。
橘皮(一兩),白朮,人參(各二兩),蜀椒(一百二十粒汗),桂心(一兩),薤白(一握去青)
上六味切,以水二升漬一宿,納豬肚中縫合,三升水煮,水盡出之,決破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生蔥。(千金用羊肚)
又療胃反大驗方。
前胡,生薑(各四兩),阿膠(一兩),大麻子仁(熬),吳茱萸(各五合),桂心(三寸),甘草(五寸炙),大棗(十枚)
上八物切,以酒二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七合,分再服。忌生蔥海藻菘菜等物。(一方有橘皮三兩)
又療胃反吐食者方
搗粟米作粉,水和作丸,如楮子大七枚,爛煮納酢中,細細吞之,得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又方
好面十斤,粗地黃二斤,二味搗,日乾,酒服,若飲三方寸匕,日三服。(千金云治酢咽通按生地黃同麵食之殺蟲蟲去則胃安也)
又主胃反食則吐出上氣者方
灸兩乳下各一寸,以瘥為度。
又方
灸臍上一寸二十壯。
又方
灸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有穴三壯即瘥。
又方
蘆根茅根各二兩
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頓服得下食。(以上並與千金同並出第十六卷中)
崔氏療食則吐,或朝食夜吐,名曰胃反,或氣噎不飲食,數年羸削,唯飲水,亦同此方。(朱靈感錄選)
製半夏(六兩),人參(三兩),生薑(一兩),橘皮(二兩),春杵頭糠一升(綿裹),牛涎(一升),厚朴(二兩炙),羚羊角(三兩削)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相去十里久,欲頻服者,可至三劑,氣噎病者,胃閉不受食,唯飲水,水入吐出積年不瘥,乃至於死人間多有此病,此方救療有效。忌羊肉餳黏食。
又華佗療胃反,胃反為病,朝食夜吐心下堅如杯,往來寒熱,吐逆不下食,此為寒癖所作,療之神效方。
白話文:
胃反(反胃)的病因:
因為身體的營氣和衛氣都虛弱,導致血氣不足,體內停滯了水液和積飲。這些水液積在胃部,導致胃部寒冷。胃部寒冷會使脾的運化功能變差,脾的運化功能變差就會導致食物無法消化,食物無法消化,氣就往上逆行,形成反胃。這種情況會造成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患者會感覺心口下方脹大,像個杯子一樣,並且有時發冷有時發熱。嚴重的時候,吃完東西就吐出來。脈象會呈現緊而弦,緊表示身體寒冷,弦表示身體虛弱。虛寒互相影響,所以吃完東西就吐,這就叫做反胃。
治療反胃、吃不下東西、吃完就吐的驗方(大半夏湯):
需要準備:人參(30克)、茯苓(120克)、青竹茹(150克)、大黃(180克)、橘皮(90克)、乾薑(90克)、澤瀉(60克)、炙甘草(60克)、桂心(60克)。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煮成三升。每次服用七合,一天三次,晚上一次。如果腹瀉,就去掉大黃。用流動的泉水(最好是從東邊流過來的)來煮藥效果更好。忌食海藻、白菜、生蔥、大量的醋。
治療反胃、嘔吐又口渴的驗方(茯苓小澤瀉湯):
需要準備:茯苓(120克)、澤瀉(120克)、半夏(120克)、桂心(60克)、炙甘草(60克)。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一斗水煮成二升半。去除藥渣,每次服用八合,一天三次。忌食海藻、白菜、羊肉、麥芽糖、生蔥、醋等。
治療反胃、早上吃晚上吐、吃完腹部像針刺一樣疼痛(因久寒引起)的驗方:
需要準備:橘皮(30克)、白朮(60克)、人參(60克)、蜀椒(120粒,去汗)、桂心(30克)、薤白(一把,去除青色部分)。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二升水浸泡一晚,然後放入豬肚中縫合。再用三升水煮,等到水煮乾後取出,切開豬肚,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忌食桃子、李子、麻雀肉、生蔥。
治療反胃、效果顯著的驗方:
需要準備:前胡(120克)、生薑(120克)、阿膠(30克)、炒過的大麻子仁(150克)、吳茱萸(150克)、桂心(一小塊,約9公分長)、炙甘草(一小塊,約15公分長)、大棗(10枚)。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二升酒和三升水煮成一升七合,分兩次服用。忌食生蔥、海藻、白菜等。
治療反胃、吐出食物的驗方:
將小米搗成粉,用水調成丸子,大小像楮實子,每次七個,煮爛後放入醋中,慢慢吞服。如果順利排便就好了。也可以用麵粉代替米粉。
另外一個驗方:
需要準備:上好的麵粉十斤,生的地黃二斤。將這兩味藥材搗碎,曬乾。每次用酒服用,如果用湯匙舀,每次喝三湯匙,一天三次。
治療反胃、吃東西就吐、氣往上衝的驗方:
在兩側乳頭下各一寸的位置進行艾灸,直到病癒。
另一個驗方:
在肚臍上一寸的位置艾灸二十壯。
另一個驗方:
在內踝下三指稍微偏前的位置有一個穴位,艾灸三壯就會痊癒。
另一個驗方:
需要準備:蘆根(60克)、茅根(60克)。
將以上兩味藥材切碎,用四升水煮成二升,一次性喝完,如果可以排便就代表有效。
崔氏治療吃完就吐、或早上吃晚上吐、叫做胃反,或氣堵塞無法進食、多年消瘦、只能喝水的病症的驗方(此方也適用於以上症狀):
需要準備:製半夏(180克)、人參(90克)、生薑(30克)、橘皮(60克)、杵頭糠一升(用棉布包好)、牛涎(一升)、炙厚朴(60克)、削過的羚羊角(90克)。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煮成三升,分三次溫服,每次喝完藥後隔一段時間再喝,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喝到三次藥。對於氣堵塞的患者,胃部阻塞無法進食,只能喝水,喝進去又吐出來,多年都無法治好,甚至會死亡。這個方子能有效地治療這種情況。忌食羊肉、麥芽糖、黏膩的食物。
華佗治療反胃的驗方:
反胃這種病,會造成早上吃晚上吐,心口下方像杯子一樣堅硬,有時發冷有時發熱,嘔吐而且吃不下東西。這是因為寒邪侵入體內造成的,用以下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需要準備:真珠(研磨)(30克)、雄黃(研磨)(30克)、丹砂(研磨)(30克)、朴硝(60克)、乾薑(300克)。
將以上五味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先吃飯,然後服用二丸,大小像梧桐子。如果感覺煩躁,喝水就可以緩解。忌食生冷血腥的食物。
急救治療反胃的驗方:
我小時候得過這種病,每次吃餅或稀飯等食物,很快就會吐出來。當時有名醫幫我治療,但都沒辦法治好,身體越來越虛弱。後來有個衛兵說喝驢尿很有效。我就每天早上喝二合驢尿,然後吃飯,只吐出一半;傍晚又喝二合,到了晚上吃粥就完全不吐了。之後,我將這個方法告訴朝廷,宮內有五六個人得同樣的病,用了這個方法都治好了。這個藥稍微有點毒性,服用時不能過多。接取新鮮的驢尿,溫熱服用二合,如果病程比較長,七天內服用效果比較好。
必效人參湯,治療反胃、消化不良、吐個不停的驗方:
需要準備:人參(60克)、澤瀉(60克)、桂心(60克)、橘皮(90克)、炙甘草(90克)、黃耆(90克)、茯苓(120克)、生薑(240克)、麥門冬(150克,去心)、製半夏(60克)、大黃(45克)。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切碎,用一斗二升水煮成三升二合。每次服用八合,一天三次,晚上一次。身體虛弱的人,每次服用六合以下,並且去掉大黃。忌食海藻、白菜、醋、生蔥、羊肉、麥芽糖。
治療反胃、早上吃晚上吐、晚上吃早上吐、用其他藥物都沒效果的驗方:
將羊肉去除脂肪和筋膜,做成肉乾,然後用好蒜頭製成的醃菜,在空腹的時候隨意吃多少都可以,很快就會見效。
治療反胃、吐水或吐食物的驗方:
需要準備:大黃(120克)、炙甘草(60克)。
將以上兩味藥材切碎,用三升水煮成一升,去除藥渣,分兩次溫服。如果有效,可以隔兩天再服一次,這個方法效果很好,是醫學經典中不外傳的秘方。忌食海藻、白菜。
萬全方治療脾胃虛弱、飲食後吐逆、食物不消化(反胃)的驗方(半夏飲子):
需要準備:製半夏(24克)、炙厚朴(18克)、人參(18克)、白朮(18克)、生薑(切)(18克)、大棗(18克)、粳米(少量,約72克)、橘皮(12克)。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二大升水煎煮成一升,去除藥渣,分四次溫服,空腹服用兩次。忌食羊肉、麥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