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1. 卷第十六
2. 五臟勞論一首
刪繁論曰:夫五臟勞者。其源從臟腑起也。鼓生死之浮沉。動百病之虛實。厥陰陽。逆腠理。皆因勞瘠而生。故曰五臟勞也。(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關於五臟勞損的簡要論述:五臟的勞損,根源是從臟腑功能失調開始的。它會影響人體生死的起伏變化,牽動各種疾病的虛實狀態,導致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皮膚腠理功能紊亂,這些都是因為過度勞累、身體虛弱而產生的,所以稱之為五臟勞損。
3. 肝勞論一首
刪繁論曰:凡肝勞病者。補心氣以益之。心旺則感於肝矣。人逆春氣。則足少陽不生。而肝氣內變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順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所以肝恐不止則傷精。精傷則面離色。目青盲而無所見。毛悴色夭死於秋。(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一般來說,所有肝勞的病症,都要用補養心氣的方式來增強它。當心氣旺盛,就能夠影響到肝了。人如果違逆春天的生發之氣,那麼足少陽經就會無法正常生長,導致肝氣在體內產生變異;順應春氣則生長,違逆春氣則會死亡。順應自然規律就能治好病,違逆自然規律就會產生紊亂。把順應轉為違逆,就叫做「關格」,這就會導致疾病產生。因此,如果肝臟的勞損不能停止,就會傷害精氣。精氣受損,臉色就會失去光澤,眼睛會變得青盲而看不見東西,毛髮會枯槁顏色也會變差,最後會在秋天死亡。(出自第七卷中)
4. 肝實熱方二首
刪繁療肝勞實熱悶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無明。氣逆上不下。胸中滿塞半夏下氣消悶。明目吐熱。湯方。
半夏(洗破),生薑(各八兩),麻黃(去節),芍藥,杜蘅,枳實(炙),細辛,杏仁(去皮尖碎),烏梅(擘各三兩),松蘿(二兩),淡竹葉(切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沫。下諸藥。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忌羊肉餳生菜。(出第七卷中)
深師療肝氣實。目赤若黃。脅下急。小便難。瀉肝湯方。
人參,甘草(各三兩炙),生薑(五兩),黃芩(二兩),半夏(一升洗),大棗(十四枚擘)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半夏三四沸。納藥最後納姜。煎取二升。去滓。分為二服。羸人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出第十三卷中)
白話文:
第一方:
這個方子是針對肝臟因過度勞累而產生實熱,導致胸悶、易怒的狀況。病人會精神渙散、害怕獨處、視力模糊、氣往上衝難以下降、胸口覺得脹滿。這個方子使用半夏來降氣、消除胸悶,並幫助眼睛恢復清明、排除體內熱氣。
藥方組成:
半夏(洗淨、切開)和生薑各240克,麻黃(去除莖節)、芍藥、杜蘅、枳實(烤過)、細辛、杏仁(去皮尖、搗碎)、烏梅(切開)各90克,松蘿60克,淡竹葉(切碎)一升。
煎煮方法: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切好,加入十升水。先煮麻黃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三升,分為三次服用。服用期間要忌食羊肉、麥芽糖和生菜。
第二方:
這個方子是針對肝氣過於旺盛,導致眼睛發紅或發黃、兩脅脹痛、小便困難的狀況。
藥方組成:
人參和甘草(烤過)各90克,生薑150克,黃芩60克,半夏(洗淨)一升,大棗(切開)十四枚。
煎煮方法:
將上述六味藥材切好,加入五升水。先煮半夏,待水滾沸三四次後,再加入其他藥材,最後才加入生薑。煎煮至剩兩升,去除藥渣,分為兩次服用。身體虛弱的人可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要忌食海藻、白菜、羊肉和麥芽糖。
5. 肝勞虛熱方四首
刪繁療肝勞虛熱。兩目為赤。閉塞不開。煩悶宛轉。熱氣胸裡炎炎。前胡瀉肝除熱湯方。
前胡,乾薑,大青,細辛,秦皮,決明子,梔子仁,子芩(各一兩),淡竹葉(切一升),車前子(切一升),石膏(八兩碎綿裹)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平旦分為三服。須利加芒硝三兩。忌生菜。
又療肝勞熱悶。關格不通。精神不守。氣逆上胸。熱炎炎不止。柴胡下熱湯方。
柴胡,黃芩,澤瀉,升麻,芒硝(各三兩),玄參(六兩),淡竹葉(切),生地黃(切各一升),乾薑(二兩)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平旦分三服。忌蕪荑。
又療肝勞熱。恐畏不安。精神不守。悶怒不能獨臥。感激惆悵。志氣錯越。不得安守。茯苓安肝定精神丸方。
茯苓,遠志(去心),防風,人參,柏子仁(熬各五分),龍骨(七分),牡蠣(熬),大棗肉(各八分),甘草(四分炙)
上九味搗篩。白蜜和為丸如梧子。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為度。暖清白飲進之。日再服。忌海藻菘菜大酢。
又扁鵲療勞邪氣熱眼赤方。
灸當容百壯。兩邊各爾。當容在眼小眥近後。在耳之前客主人。三陽三陰之會處。以手按之。有上下行脈則是。與耳相對。(並出第七卷中)
白話文:
刪減繁複、治療肝臟勞損引起的虛熱。症狀是兩眼發紅、眼睛閉塞睜不開、煩躁不安、熱氣在胸中像火焰般燃燒。用前胡瀉肝除熱湯:
前胡、乾薑、大青、細辛、秦皮、決明子、梔子仁、子芩(各一兩)、淡竹葉(切碎一升)、車前子(切碎一升)、石膏(八兩,打碎用棉布包好)
以上十一味藥切碎,用水一斗煮到剩三升,濾掉藥渣。早上分為三次服用。需要通便時,加入芒硝三兩。忌吃生菜。
又治療肝臟勞損引起的發熱煩悶、關節不通暢、精神恍惚、氣逆上衝到胸部、發熱持續不止。用柴胡下熱湯:
柴胡、黃芩、澤瀉、升麻、芒硝(各三兩)、玄參(六兩)、淡竹葉(切碎一升)、生地黃(切碎一升)、乾薑(二兩)
以上九味藥切碎,用水九升煮到剩三升,濾掉藥渣,加入芒硝。早上分為三次服用。忌吃蕪荑。
又治療肝臟勞損發熱、恐懼不安、精神恍惚、煩悶憤怒不能獨自入睡、感到悲傷惆悵、情緒錯亂、無法安心。用茯苓安肝定精神丸:
茯苓、遠志(去心)、防風、人參、柏子仁(炒過,各五分)、龍骨(七分)、牡蠣(炒過)、大棗肉(各八分)、甘草(四分,炙過)
以上九味藥搗成粉末,用白蜂蜜調和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開始服用二十丸,可以增加到三十丸為度。用溫熱的清白飲送服,每天服用兩次。忌吃海藻、菘菜、大量醋。
扁鵲治療勞損引起的邪熱,導致眼睛紅赤的方法:
在當容穴(兩側各灸)灸一百壯。當容穴在眼睛外眼角稍後方,在耳朵前面的客主人穴附近,是三陽經和三陰經交會的地方。用手按壓,感覺有上下跳動的脈搏就是此穴。與耳朵相對應。(出自第七卷中)
6. 肝勞虛寒方五首
刪繁療肝勞寒。眩忘咳唾憂恚內傷面離色。目青盲。硫黃丸方。
硫黃,乾薑,吳茱萸,人參,當歸,防風(各七分),礜石(泥裹燒半日),烏頭(各八分炮),桂心天雄(炮),甘草(炙各六分),蜀椒(汗),皂莢(炙去皮子),枳實(炙各五分),細辛,甘菊花(各四分)
上十六味搗篩。白蜜和為丸如梧子。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溫清酒進之。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海藻菘菜。
又肝勞虛寒。關格勞澀。閉塞不通。毛悴色夭。豬膏酒方。
豬膏(七升),生薑汁(二升)
上二味。微火煎取三升。下酒五升。和分為三服。(千金同)
又療肝氣虛寒。眼青盲䀮䀮不見物。真珠煎方。
真珠(四分研),白蜜(二合),鯉魚膽(一枚)
上三味和合。微火上煎兩沸。綿裹納眼中。眼汁當自出。藥歇更為之。(本方又有鯉魚腦一枚)
又療肝虛寒勞損口苦。骨節疼痛。筋攣縮煩悶。虎骨酒。補勞損骨節疼痛方。
虎骨(一升炙取令焦黃碎如雀頭),乾薑,芎藭,地骨皮(各四兩),白朮,豬椒根,五加皮,枳實(熬各五兩),丹參(八兩),乾地黃(七兩)
上十味㕮咀。以絹囊貯清酒四升漬四宿。初服六七合。加至一升。日再服。忌蕪荑桃李雀肉等。(並出第七卷中)
千金療肝勞虛寒。脅下痛。脹滿氣急。眼昏濁視不明。檳榔湯方。
生薑,附子(炮各七兩),檳榔(七枚合皮碎),茯苓(三兩),桔梗(四兩),橘皮,桂心(各三兩),白朮(四兩),吳茱萸(五兩)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若氣喘加芎藭三兩。半夏四兩洗。甘草二兩炙。忌酢物生蔥豬肉冷水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十一卷中)
白話文:
肝勞虛寒方五首
**消除肝勞虛寒的病症:**頭暈、健忘、咳嗽、吐痰、憂愁、憤怒等情緒引起的內傷,導致面色黯淡無光,眼睛發青甚至失明。
硫黃丸的配方:
硫黃、乾薑、吳茱萸、人參、當歸、防風(各七分),礜石(用泥包裹後燒半天)、烏頭(各八分,炮製過)、桂心、天雄(炮製過)、甘草(炙烤過,各六分),蜀椒(用汗水浸泡過)、皂莢(炙烤後去皮籽)、枳實(炙烤過,各五分),細辛、甘菊花(各四分)。
將以上十六味藥材搗碎過篩,用白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開始服用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每天服用兩次,用溫熱的清酒送服。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海藻、菘菜。
**另一種肝勞虛寒的病症:**肝氣鬱結、排泄不暢,導致毛髮枯槁、面色憔悴。
豬膏酒的配方:
豬油(七升),生薑汁(二升)。
將以上兩味藥材用小火煎煮至三升,然後加入五升酒,混合均勻後分三次服用。(此方出自《千金方》)
另一種治療肝氣虛寒,導致眼睛發青、視力模糊不清的病症:
真珠煎的配方:
珍珠(四分,研磨成粉),白蜂蜜(二合),鯉魚膽(一枚)。
將以上三味藥材混合,用小火煎煮至沸騰兩次,然後用棉布包裹藥液滴入眼中,眼中的分泌物會自行排出。藥效過後可以再次使用。(本方另有提到可加入鯉魚腦一枚)
另一種治療肝虛寒、勞損導致口苦、骨節疼痛、筋脈攣縮、煩躁不安的病症:
虎骨酒,以及補充勞損、緩解骨節疼痛的配方:
虎骨(一升,炙烤至焦黃並搗碎成麻雀頭大小),乾薑、芎藭、地骨皮(各四兩),白朮、豬椒根、五加皮、枳實(炒過,各五兩),丹參(八兩),乾地黃(七兩)。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用絹布袋裝好,放入四升清酒中浸泡四天。開始服用六七合,逐漸增加到一升,每天服用兩次。忌食蕪荑、桃李、雀肉等。(此方出自《第七卷》)
《千金方》治療肝勞虛寒,導致脅下疼痛、腹脹氣急、眼睛昏花視力模糊的病症:
檳榔湯的配方:
生薑、附子(炮製過,各七兩),檳榔(七枚,帶皮搗碎),茯苓(三兩),桔梗(四兩),橘皮、桂心(各三兩),白朮(四兩),吳茱萸(五兩)。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用水九升煎煮至三升,去渣後分三次服用。若有氣喘症狀,可加入芎藭三兩,半夏(洗過)四兩,甘草(炙烤過)二兩。忌食醋類食物、生蔥、豬肉、冷水、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此方出自《第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