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八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9)

1. 風痰方五首

延年白朮丸,主除風痰積聚,胃中冷氣,每發動令人嘔,吐食或吐清水,食飲減少,不作肌膚方。

白朮(五分),白芷(三分),乾薑,石斛(各六分),五味子,細辛,橘皮,厚朴(炙),桂心,防風,茯苓,甘草(各四分)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十丸飲下,日二,加至二十丸。忌桃李雀肉生蔥海藻菘菜生菜酢物。(一方有人參五分十三味蔣孝璋處)

又茯苓湯,主風痰氣發,即嘔吐欠呿,煩悶不安,或吐痰水者方。

茯苓(三兩),人參,生薑,橘皮,白朮(各二兩)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溫分三服,中間任食。忌大醋桃李雀肉等。(出第十七卷中)

又木蘭湯,主熱痰飲氣,兩肋滿痛,不能食者方。

木蘭,枳實(炙),黃芩,白朮(各三兩),漏蘆根,白蘞,升麻,芍藥,桔梗(各二兩)生薑,大黃(各四兩)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六合,分為三服,如人行三四里,進一服。忌桃李豬肉雀肉。(一方有玄參三兩)

又茯苓飲,主風痰氣吐嘔水者方。

枳實(炙一兩),茯苓,白朮,人參(各二兩),生薑(四兩),橘皮(一兩半)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中間任食。忌桃李雀肉大醋。(張文仲處並出第六卷中)

又療風痰飲氣逆滿,噁心不能食方。

人參(二兩),枳實(炙),白朮(各三兩),生薑(四兩),桂心(一兩半)

上五味切,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三服。忌桃李雀肉生蔥。(張文仲處出第十七卷中)

白話文:

延年白朮丸

主要治療因風痰積聚,導致胃裡有冷氣,經常發作讓人想吐,吐出食物或清水,食慾減少,身體也因此變得虛弱的症狀。

藥材包含:白朮(五分)、白芷(三分)、乾薑、石斛(各六分)、五味子、細辛、橘皮、厚朴(炙)、桂心、防風、茯苓、甘草(各四分)。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溫開水送服,一天兩次,可逐漸增加至每次二十丸。服用期間忌吃桃子、李子、麻雀肉、生蔥、海藻、菘菜、生菜和醋類食物。(另一個處方,蔣孝璋的方子中有加入人參五分,共十三味藥。)

茯苓湯

主要治療因風痰引起的嘔吐、打呵欠、煩悶不安,或者吐出痰水的症狀。

藥材包含:茯苓(三兩)、人參、生薑、橘皮、白朮(各二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加水五升煎煮,取汁一升五合,去除藥渣,溫熱後分三次服用,中間可隨意進食。服用期間忌吃大量醋、桃子、李子、麻雀肉等。(出自第十七卷)

木蘭湯

主要治療熱痰引起的胸脅脹滿疼痛,無法進食的症狀。

藥材包含:木蘭、枳實(炙)、黃芩、白朮(各三兩)、漏蘆根、白蘞、升麻、芍藥、桔梗(各二兩)、生薑、大黃(各四兩)。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加水八升煎煮,取汁二升六合,分三次服用,大約行走三四里路後服用一次。服用期間忌吃桃子、李子、豬肉和麻雀肉。(另一個處方有加入玄參三兩)

茯苓飲

主要治療因風痰引起的嘔吐痰水的症狀。

藥材包含:枳實(炙一兩)、茯苓、白朮、人參(各二兩)、生薑(四兩)、橘皮(一兩半)。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加水五升煎煮,取汁一升半,分三次服用,中間可隨意進食。服用期間忌吃桃子、李子、麻雀肉和大量醋。(張文仲的處方,出自第六卷)

另一處方

主要治療風痰引起的氣逆、胸腹脹滿、噁心不能進食的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二兩)、枳實(炙)、白朮(各三兩)、生薑(四兩)、桂心(一兩半)。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加水五升煎煮,取汁一升五合,分三次溫服。服用期間忌吃桃子、李子、麻雀肉和生蔥。(張文仲的處方,出自第十七卷)

2. 療諸痰飲方四首

廣濟療飲氣痰膈,食則嘔吐方。

茯苓(八分),橘皮(六分),甘草(四分炙),生薑(八分),雞蘇(六分),人參(四分)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二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不利。忌海藻菘菜酢物。(出第一卷中)

千金順流紫丸,療心腹積聚,兩脅脹滿,留飲痰澼,大小便不利,小腹切痛,膈上寒方。

代赭(三分),烏賊魚骨(炙三分),半夏(三分),巴豆(七分去心皮熬),桂心(四分),石膏(五分研)

上六味搗篩,蜜和丸,平旦服一丸,如胡豆,至二丸。忌羊肉餳豬肉蘆筍生蔥。(出第十八卷中通按此方比前紫丸少當歸茯苓蓯蓉黎蘆多半夏石膏)

延年前胡湯,主胸背氣滿,膈上熱,口乾,痰飲氣,頭風旋方。

前胡(三兩),枳實(炙),細辛,杏仁(去尖皮碎),芎藭,防風,澤瀉,麻黃(去節),乾薑,芍藥(以上各三兩),茯苓(一作茯神),生薑(各四兩),桂心,甘草(炙各二兩)

上十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六合,分三服,微汗。忌生冷油滑豬牛肉麵海藻菘菜生蔥生菜酢物。(出第十七卷中)

古今錄驗姜附湯,療冷胸滿短氣,嘔沫頭痛,飲食不消化方。

附子(六分),生薑(十二分)

上二味切,以水八升,煎取三升二合,分為三服。忌豬肉冷水等。(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治療各種痰飲的四個方子

廣濟方:治療因氣滯導致的痰飲阻塞胸膈,吃東西就想吐的情況。

藥材:茯苓(八分)、橘皮(六分)、炙甘草(四分)、生薑(八分)、雞蘇(六分)、人參(四分)。

用法: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加入五升水煎煮,煮到剩下一升五合時,去除藥渣,分兩次溫服。每次服藥的時間間隔大約像人行走六七里路的時間。服用後如果沒有出現排泄不暢的情況,就表示藥效發揮正常。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菜和酸性食物。(出自第一卷中)

千金順流紫丸:治療心腹部積聚,兩脅脹滿,體內有痰液停滯,大小便不暢,小腹疼痛,以及胸膈有寒氣的情況。

藥材:代赭石(三分)、炙烏賊骨(三分)、半夏(三分)、去心皮熬過的巴豆(七分)、桂心(四分)、研磨過的石膏(五分)。

用法:將以上六味藥材搗碎篩過,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早上空腹服用一丸,大小如胡豆,最多可服用到兩丸。服藥期間忌食羊肉、麥芽糖、豬肉、蘆筍、生蔥。(出自第十八卷中。附註:這個方子比之前的紫丸少了當歸、茯苓、蓯蓉、藜蘆,多了半夏和石膏。)

延年前胡湯:主要治療胸背脹滿,胸膈有熱,口乾,痰飲氣,以及頭風眩暈的情況。

藥材:前胡(三兩)、炙枳實、細辛、去尖皮的杏仁(搗碎)、芎藭、防風、澤瀉、去節的麻黃、乾薑、芍藥(以上各三兩)、茯苓(或用茯神)、生薑(各四兩)、桂心、炙甘草(各二兩)。

用法:將以上十四味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煎煮,煮到剩下二升六合時,分三次服用,服後身體微微出汗為宜。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豬牛肉、麵食、海藻、菘菜、生蔥、生菜和酸性食物。(出自第十七卷中)

古今錄驗姜附湯:治療胸部發冷脹滿、氣短、嘔吐泡沫、頭痛,以及飲食不消化的情況。

藥材:附子(六分)、生薑(十二分)。

用法:將以上兩味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煎煮,煮到剩下三升二合時,分三次服用。服藥期間忌食豬肉和冷水等。(出自第九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