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7)

1. 風熱方六首

病源風熱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於肺也。肺為五藏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令人惡風寒戰。目欲脫。涕唾出。候之三日內及五日內。目不精明者是也。七八日微有青黃膿涕。如彈丸大。從口鼻內出為善也。若不出則傷肺變咳。唾膿血也。(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由風熱引起的疾病。風熱之氣,先從皮膚進入肺臟。肺臟是五臟的上蓋,負責控制全身的皮膚。如果皮膚腠理虛弱,風熱之氣就會先侵犯皮膚,然後進入肺臟。

症狀有惡寒發抖、眼睛乾澀發昏、鼻涕唾液外流。在三到五天內,眼睛無神,七到八天後,出現青黃色的膿涕,像彈珠大小,從口鼻中流出,這是好的現象。如果膿涕不出,就會損傷肺臟,轉變成咳嗽,咳出膿血。

延年黃連丸。主風熱氣。發即頭面煩悶。不能食。兼欠呿眠睡不安方。

黃連(十二分),人參茯神(各六分),葳蕤(四分),豉(一合熬),生薑(屑三分)

白話文:

黃連(1.2克),人參,茯神(各0.6克),葳蕤(0.4克),豉(三克熬煮),生薑(切片0.3克)

上六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一服十丸。食上飲汁下。日二服。加至十五丸二十丸。忌豬肉冷水酢物。

白話文:

將以上六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一次服用十丸。在飯後服用,用藥汁送服。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用量至十五丸或二十丸。忌食豬肉、冷水和酢類食物。

葳蕤飲主風熱。項強急痛。四肢骨肉煩熱方。

葳蕤(三兩),羚羊角(屑),人參(各二兩),蔥白(切一升),豉(一升綿裹)

白話文:

葳蕤:三兩 羚羊角:屑成粉末,二兩 人參:二兩 蔥白:切成一升份量 豉:一升,用棉布包裹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豉。煎取一升五合。去豉。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取微汗即瘥。忌蒜面脂魚。(文仲處)

白話文:

將五種味道(酸、苦、甘、辛、鹹)的食材切小。

加水五升,煮沸後留下兩升。

過濾渣滓,加入豆豉,煎煮後留下約一升五合(約300毫升)。

將豆豉濾出,藥湯分成三份,溫熱後分次服用。

服用後如同步行八九里路一樣,會微微出汗,症狀即會緩解。

服用後忌諱食用大蒜、麵粉製品、油脂和魚。

葳蕤丸。主虛風熱。發即頭熱悶。不能食方。

葳蕤(六分),人參,白朮(各五分),甘草(四分炙)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一服十丸。食上飲汁下。日三服。加至十五二十丸。忌桃李海藻菘菜雀肉等物。(文仲處並出第十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搗碎過篩。加入蜂蜜拌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10 丸。在進食後服藥,並用藥汁送服。每天服用 3 次。逐漸增加用量,直到每次服用 15-20 丸。忌食桃、李、海藻、菠菜、雀肉等食物。(出自文仲處方,收錄於《醫方集解》第十卷)

千金翼防風丸。主肺間風熱。旦朝好噴嚏方。

防風,茯神(各三分),天門冬(四分去心),芎藭,白芷,人參(各二分)

白話文:

防風、茯神各 15 克,天門冬(去心)20 克,川芎、白芷、人蔘各 10 克

上六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二服。加至十五丸。忌鯉魚鮓物。(蔣孝璋處)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研磨後,加上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一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劑量至十五丸。服用時忌諱食用鯉魚和醃漬食品。(蔣孝璋提供的方子)

又葳蕤丸。主熱風沖頭面妨悶方。

葳蕤,黃連(各八分),防風,人參(各六分),茯神(五分),豆豉(三合熬)

上六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一服十五丸。飲汁下。日二服。加至二十丸。若冷用酒下之。忌豬肉冷水酢物蒜熱面。(出第十八卷中)

白話文:

把上六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和在一起,做成像梧桐子那樣大小的丸子。一次服用十五丸,用藥汁送服。每天服兩次。逐漸增加到二十丸。如果天氣寒冷,可以用酒送服。忌食豬肉、冷水、醋、大蒜和熱麵條。

近效療熱風沖頂熱悶方。

訶黎勒(一枚取大者),芒硝(三合),醋(一升)

上三味搗訶黎勒為細末。並芒硝於醋中。攪令消。摩塗熱處日一二度。(張文仲處必效範汪同)

2. 頭風及頭痛方一十首

病源頭面風者。是體虛陽經脈為風所乘也。諸陽經脈。上走於頭面。運動勞役。陽氣發泄。腠理開而受風。謂之首風。病狀頭面多汗惡風。病甚則頭痛。又新沐中風。則為首風。又新沐未乾。不可以臥。使頭重身熱。反得風則煩悶。診其脈。寸口陰陽表裡互相乘。如風在首久不瘥。

白話文:

病是由於頭面受到風邪侵襲造成的。這是因為身體虛弱,陽經脈被風邪入侵所致。所有的陽經脈都上行於頭面,如果過度勞動或活動,陽氣就會外發,皮膚腠理就會打開,進而受到風邪侵襲。這種情況稱為「首風」。

症狀表現為頭面多汗、怕風。病情嚴重時還會頭痛。另外,剛洗完頭後中風,也會導致首風。剛洗完頭後不能立即入睡,否則會導致頭重身熱。如果再次受風,會感到煩悶不適。診脈時,寸口脈的陰陽表裡互相乘犯,如果首風的發病時間較長,則難以痊癒。

則風入腦。則變為頭眩。養生云:飽食仰臥。久成氣病頭風。又云:飽食沐發作頭風。又云:夏不用露面臥。露墮面上。令面皮厚。喜成癬。一云作面風。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一手拓頤向上極勢。一手向後長舒。急弩四方顯手掌。一時俱極勢四七。

白話文:

如果讓風邪進入頭部,就會導致頭暈目眩。《養生》一書中說:吃飽後仰臥可能會長時間形成氣滯的頭風病。又說:吃飽後洗頭會誘發頭風。還說:夏天不要露著臉睡覺,如果臉部露在外,會導致面部皮膚增厚,容易形成癬,有人也稱之為面風。治療面風有專門的湯方、針灸和藥石的方法,現在附在這裡。《養生方導引法》中說:一手用力向上托住下巴,另一手向後用力伸展,雙手用力展開手掌,同時用力持續四到七秒。

左右換手皆然。拓頤手兩向。共頭𣣱側。轉身二七。去臂膊頭風眠睡。又云:解發東向坐。握固不息一通。舉手左右導引。手掩兩耳治頭風。令發不白。以手復捋五通脈也。又云:熱食枕手臥。久成頭風目澀。又云:端坐伸腰。左右傾頭。閉目。以鼻內氣。除頭風。自極七息止。

白話文:

無論右側或左側的手臂,都一樣(通過這些動作治療頭風)。拓頤手(雙手從外向內揉搓下巴兩側)兩手向外。共頭(雙手從前額向後腦勺搓摩頭頂)時側著頭。轉身(身體)二七(次),搓摩手臂就能治療頭風,幫助睡眠。

又說:散開頭髮,朝東而坐。握緊拳頭,連續握緊放鬆。舉起雙手,左右導引(揉搓臉部)。用手摀住雙耳,可以治療頭風。讓頭髮不變白。用另外一隻手撫摸五通脈(頭部五條脈絡)。

又說:吃了熱食後,枕著手臂睡覺。時間久了會導致頭風,眼睛乾澀。

又說:端坐在那裡,伸展腰部。左右傾斜頭部。閉上眼睛。用鼻子吸入空氣。去除頭風。自己數到七息為止。

又云:頭痛以鼻內徐吐出氣三十過休。又云:欲治頭痛閉氣令鼻極。偃臥乃息汗出乃止。又云:叉兩手頭後。極勢振搖一七。手掌翻覆安之二七。頭欲得向後仰之。一時一勢。欲得𣣱斜四角急挽之三七。去頭掖膊肘風。(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另有記載:頭痛時,用鼻子緩慢呼氣三十次後停止。另有記載:想要治療頭痛,閉氣令鼻子通暢。平躺,待汗水出來後就會停止。另有記載:叉開雙手放在頭後,極力搖動十七次。手掌翻覆按住二十七次。頭部儘量向後仰。一次一個姿勢。然後斜著快速拉住四角三十七次。頭部儘量貼近肩窩,以肘部擋風。

千金療頭風方。

附子(一枚中形者炮裂),鹽(附子大)

上二味作散。沐頭畢。以方寸匕摩頂上。日三。忌豬肉冷水等。

又方

服荊瀝。不限多少。取瘥。

又方

又搗蒴藋根二升。酒二升。漬服汁。

又方

蔓荊子二升。酒一斗。絹袋盛浸七宿。溫服三合。日三。

又方

臘月烏雞屎一升。炒令黃末之。絹袋盛。酒三升浸。溫服之。多少任性。常令醺酣。

又方

七月七日麻勃三升。麥子一碩末。相和蒸之。沸湯一碩五斗。三遍淋之煮。取一石。神麯二十斤。漬之令發。以黍米兩石五斗釀之。熟封三七日。服清一升。百日中身澀皮八風五臟骨髓伏風百病悉去。

白話文:

七月七日,取三升大麻,一石未成熟的麥子。把兩者混合蒸熟,再用一石五斗沸騰的湯水淋過三遍,熬煮成一石的濃汁。加入二十斤酒麴泡水發酵,再用兩石五斗黍米釀酒。酒釀成熟後密封起來三到七天。每天早晚服用一升清酒,持續一百天,可以祛除身體裡積累的濕邪、風寒等百病,讓身體筋骨強健,五臟功能恢復正常。

又方

生油二升。鹽一升末。油煎一宿。令消盡。塗頭。石鹽尤良。

又方

大豆三升。炒令無聲。先以一斗二升瓶盛九升清酒。乘豆熱。即傾著酒中。密泥頭七日。溫服之。(並出第十三卷中)

白話文:

大豆三升,炒到不出聲響。先用一斗二升的瓶子盛裝九升清酒。趁著大豆熱,立即倒入酒中。用濕泥密封瓶口七天。溫服。

延年療風熱頭痛掣動方。

防風黃芩升麻,芍藥(各二兩),龍骨石膏(碎各四兩),乾葛(三兩),竹瀝(二升)

白話文:

防風、黃芩、升麻、芍藥(各 60 克),龍骨、石膏(研細,各 120 克),乾葛(90 克),竹瀝(500 毫升)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和瀝。煮取二升六合。去滓。分溫三服。日晚再。忌蒜面豬肉油膩。

又療風勞氣。吐逆不能食。四肢骨節痠疼。頭痛頂重方。

茯苓(三兩),枳實(炙),橘皮人參,芍藥(各二兩),生薑(四兩)

白話文:

茯苓(180 克),枳實(炒過),橘皮,人參,芍藥(各 120 克),生薑(240 克)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日晚再。忌面蒜醋物。(並出第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