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八 (2)
卷第八 (2)
1. 痰飲食不消及嘔逆不下食方九首
延年茯苓飲,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方。
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枳實(二兩炙),橘皮(一兩半切)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仲景傷寒論同出第十七卷中)
古今錄驗療胸膈痰飲,食啖經日,則並吐出,食皆不消,出如初,空腹一兩日,聚食還復吐之,極不便,此由痰飲聚下絕不通,服此丸,宣通下氣方。
吳茱萸,澤瀉,芍藥,白朮,漢防己,赤茯苓(各二兩),蜀大黃(二兩)
上七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大。飲服二十五丸。忌桃李雀肉酢物。(出第十九卷中)
白話文:
延年茯苓飲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心胸中有積滯的痰和宿水,因為吐水之後,心胸之間會感到虛弱、脹滿,吃不下東西。這個方子能消除痰氣,幫助恢復食慾。
藥材包含: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炒過的枳實(二兩)、切好的橘皮(一兩半)。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好,加六升水煮成一升八合的藥汁,過濾掉藥渣,分成三次溫服。大約走八九里路後服用一次。服用期間要避免酸的食物、桃子、李子、麻雀肉等。
古今錄驗丸
這個方子治療胸膈因痰飲引起的消化不良,即使吃了一整天,食物仍然會原封不動地吐出來,好像沒吃過一樣。空腹一兩天後,即使吃一點東西還是會吐出來,非常不舒服。這是因為痰飲積聚在下,導致氣機不通暢。服用這個藥丸,可以宣通下氣。
藥材包含:吳茱萸、澤瀉、芍藥、白朮、漢防己、赤茯苓(各二兩)、蜀大黃(二兩)。
將以上七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丸狀,大小像梧桐子。每次用開水送服二十五顆。服用期間要避免桃子、李子、麻雀肉、酸的食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