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9)

1. 風猥退方三首

病源風猥退者。四肢不收。身體疼痛。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腳緩弱。不自覺知是也。皮肉薄弱。不勝四時之虛風。故令風邪侵於分肉之間。流於血脈之內。使之然也。經久不瘥。則變成風水之病。(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如果風邪潛伏而退,就會出現四肢不能活動、全身疼痛、肌肉鬆弛,骨節無力、腰腳軟弱、神志不清等症狀。這是因為皮肉薄弱,抵禦不了四季的虛風。致使風邪侵犯到皮肉之間,流入血脈之中,從而導致了這種疾病。如果長時間不治癒,就會轉變成風水病。

千金療猥退。半身不隨。失音不語方。

杏仁三升。去兩仁者及尖皮。洗入臼搗二升。令碎研。如寒食粥法。取汁八升。煎取四升。口嘗看香滑即熟。反此為不熟。唯熟為佳。停極冷。然後納好曲一升。炊時。以前所留一升杏仁肉。取四升搗。下水一斗六升。煎取八升。第一遍酘也。次一炊。復取杏仁三升。研取一斗二升汁。

白話文:

杏仁三升,去除兩邊的仁和尖皮。清洗後倒入臼中搗成二升。搗得細碎如寒食粥。取八升汁液,煎煮到四升。口嘗,如果香滑就是煮熟了。反之就是沒熟。只有煮熟纔好。放置至極冷。然後加入優良的酒麴一升。在炊煮時,將之前留下的杏仁肉一升,搗成四升。加入一斗六升水,煎煮到八升。這是第一遍發酵。第二次炊煮時,再取杏仁三升,研磨成一斗二升的汁液。

煎取六升。第二酘也。次一炊准第二酘取杏仁汁多少。為第三酘也。疑米不足。別更取二升杏仁。研取八升。煎取四升。重斟酌炊米酘。若猶不足。研杏仁二升。取八升汁。煎取四升更酘之。以熟為限。一石米。杏仁三斗。所以節次。研杏仁者。恐並煎汁酢故也。若冬日任意並煎。

白話文:

煎取六升水。這是第二道濃汁。隨後一炊飯的時間,按第二道濃汁的比例取杏仁汁。作為第三道濃汁。如果懷疑米不夠,另取杏仁二升。研磨取八升汁。煎取四升。仔細斟酌煮飯的濃汁。如果還不夠,再研磨杏仁二升。取八升汁。煎取四升,繼續加濃。以煮熟為限。一石米,用三鬥杏仁。之所以分步驟研磨杏仁,恐怕是害怕直接煎煮出汁液過於濃厚的緣故。如果是在冬天,可以隨意一起煎煮。

准計三斗杏仁。取一石六斗。煎取八斗四升漬曲。以外分之酘饙酒熟。封四七日開。澄取清。然後押糟。糟可乾末。和酒服之。大驗。(士弱氏口酘音豆酘酒也饙音分一蒸飯也)

白話文:

準備三鬥杏仁,洗淨後磨成末。另取一石六斗的水,用來煎煮杏仁末,煮後取出八斗四升的杏仁湯汁,用來浸泡酒麴。

將剩下的杏仁湯汁分作三份,分別用來蒸三份飯,讓飯熟透後與浸泡好的酒麴混合,封存四到七天後開啟。

濾去清液,然後沉澱出酒糟。將酒糟曬乾並研磨成細末,與酒一起服用。此方具有顯著療效。

(註解:士弱氏是作者的名字;酘音豆,指濃酒;饙音分,指一種蒸過的米飯。)

又方

蓖麻子脂(一升),酒(一升)

上二味。銅缽盛著。酒中一日煮之令熟。服之。(並出第八卷中)

千金翼療猥退風方。

蒼耳子(五升苗亦得),羊桃(二升切),蒴藋(切),赤小豆(各二升半),鹽(二升)

白話文:

蒼耳子(五升,可使用五升嫩苗) 羊桃(切成二升) 蒴藋(切成碎片) 赤小豆(各二升半) 鹽(二升)

上五味。以水兩石五斗煮。取五斗。適寒溫。納所患之腳。漬深至絕骨勿過之。一度炊二斗米頃出之。慎風冷。汗從頭出。(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下五種食材放在水中(水量:兩石五斗),煮沸後再取五斗水。調整溫度至適中溫熱,將患病的腳浸泡其中,水位要深到沒過骨頭,但不要太高。等再次煮熟兩鬥米的時間後,將腳取出。注意保暖,防止受風吹冷。汗會從頭部流出。(出自第八卷中)

2. 風嚲曳及攣躄方二首

病源風嚲曳者。肢體弛緩不收攝也。人以胃氣養於肌肉經脈也。胃若衰損。其氣不實。氣不實則經脈虛。經脈虛則筋肉懈惰。故風邪搏於筋而使嚲曳也。(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病因是風寒侵入身體,導致肢體鬆弛無力。人體靠胃氣滋養肌肉和經脈。如果胃氣衰弱,氣血不足,經脈就會虛弱。經脈虛弱,筋肉就會鬆懈無力。因此,風邪侵襲筋脈,導致肢體鬆弛無力。

範汪療中風躄不能起。逐水消食。平胃下氣方

百部(四分),烏頭(炮),牛膝,白朮(各一分)

白話文:

  • 白部:4 分之一
  • 烏頭(炮製過):1 分
  • 牛膝:1 分
  • 白朮:1 分

上四味搗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可至三匕良。忌豬肉冷水桃李。(出第二十卷中)

白話文:

將這四種藥材搗碎,篩選後服用。用酒送服方寸大小的一匙。每天三次,逐漸增加藥量。可以增加到每天三匙,效果會更好。服用時避免食用豬肉、冷水、桃子和李子。

古今錄驗療風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嚲攣。獨活湯方。

獨活(四兩),生薑(六兩),甘草(炙),桂心,生葛根,芍藥,栝蔞(各二兩)

白話文:

獨活(160 克),生薑(240 克),炙甘草,桂心,生葛根,芍藥,栝蔞(各 80 克)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四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搗碎。加入五升水。煮沸取三升。分三次服完。一天服三次。忌口海藻、菘菜和生蔥。(出自第四卷)

3. 柔風方二首

病源血氣俱虛。風邪併入。在於陽則皮膚緩。在於陰則腹裡急。柔風之狀。皮外緩腹裡急。四肢不能自收。裡急不得伸息者。柔風侯也。(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病的根源是氣血都很虛弱,風邪趁虛而入。風邪侵犯陽性部位,則皮膚鬆弛無力。風邪侵犯陰性部位,則腹部急迫難忍。和風症狀表現為:皮膚鬆軟無力,腹中急迫感。四肢無力,無法自主收縮。腹中急迫,不得休息者,為和風所致。

深師療柔風。體疼白汗出。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研),甘草(一兩炙)

上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可以七服。武家黃素方。(出第九卷中)

古今錄驗療中柔風。身體疼痛。四肢緩弱欲不隨。獨活葛根湯。產後中柔風。亦用此方。

白話文:

過去和現在的文獻上記載的治療中柔風的方法:身體疼痛,四肢無力,幾乎無法移動。獨活葛根湯:產後中柔風,也可以使用此方法。

羌活,桂心,乾地黃葛根,芍藥(各三兩),生薑(六兩),麻黃去節,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羌活、桂心、乾地黃、葛根、芍藥(各 180 克) 生薑(360 克) 麻黃去節、炙甘草(各 120 克)

上八味切。以清酒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五合。日三。忌生蔥蕪荑海藻菘菜。(範汪同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三升清酒和五升水煮,煮至只剩三升。藥汁溫熱時,一天三次,每次服五合。忌口生蔥、香附子、海帶、白菜。

4. 許仁則療諸風方七首

許仁則療諸風病方。此病多途。有失音不得語。精神如醉人。手足俱不得運用者。有能言語。手足不廢。精神昏恍;不能對人者。有不能言語。手足廢;精神昏亂者。有言語手足精神俱不異平常。而發作有時。每發即狂言浪語。高聲大叫。得定之後。都不自醒者;有諸事不異尋常。

白話文:

許仁的治療各種風病的方法。這種疾病有多種途徑。有的人失聲不能說話,精神恍惚,手腳不能動彈的。有的人能說話,手腳沒有廢掉,精神恍惚,不能對人交往的。有的人不能說話,手腳廢掉,精神昏亂的。有的人說話、手腳、精神都與平常沒有區別,但是發作時有特定的時候。每次發作時就胡言亂語,高聲大叫。安靜下來後,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清醒的。有的人除了生病,其他一切無異於平常人。

發作有時。每發即狂走叫喚者。有時每發即作牛羊禽獸聲;醒後不自覺者。有諸事不異尋常。發作有時。發即頭旋目眩。頭痛眼花。心悶輒吐;經久方定者。有諸事不異平常。發作有時。每發即熱。頭痛流汗;不能自勝舉者。此等諸風。形候雖別。尋其源也。俱失於養生。本氣既羸。

白話文:

發作時有時無。每次發作時,都會狂奔亂叫。有時發作時,就會發出牛、羊、禽獸的叫聲;醒後不記得發作時的情形。有的發作時跟平常沒什麼兩樣。發作時有時無。發作時就會頭暈目眩、頭痛、眼花、心悶、噁心嘔吐;過很久才會穩定下來。有的發作時跟平常沒什麼兩樣。發作時有時無。每次發作時,就會發熱、頭痛、流汗;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些風症的症狀雖然不同,但追究其根源,都是因為養生不當。身體的元氣已經虛弱。

偏有所損。或以男女。或以飲食。或以思慮。或以勞役。既極於事。能無敗乎。當量已所歸而舍割之。靜思息事。兼助以藥物。亦有可復之理。風有因飲酒過節。不能言語。手足不隨。精神昏恍。得病經一兩日。宜合生葛根三味湯服之方。

白話文:

過度耗損會導致身體受損。可能源於男女房事、飲食不當、思慮過度或勞累過度。當過度使用身體時,怎麼可能不會受損呢?應該衡量自身狀況,停止耗損。保持心境平靜,減少活動,並配合服用藥物,仍有恢復的可能。有些風病是由於過量飲酒所致,導致言語不清、手足無法控制、精神恍惚。發病後一兩天內,可以用生葛根等三種藥材煎服。

生葛根(一挺長一尺徑三寸),生薑(汁一合),竹瀝(二大升。如不可得宜用䈽竹根一大升切。以水一大斗緩少。煎取二大升。以代竹瀝如竹根不可得以䈽竹葉繃切一大升。以水一大斗如上法煎取二大升。以代竹瀝如無竹葉宜細切弩條一大升。以水一大斗煎取二大升代之)

白話文:

生鮮葛根(一枝,長約一尺,直徑約三寸),生薑(榨取一湯匙汁液),竹瀝(兩大升。若無法取得竹瀝,可用竹根一大升切片,加一大斗水慢慢煎煮,取兩大升煎液代用竹瀝。若無法取得竹根,可用竹葉一升切碎,加一大斗水,依上述方法煎煮,取兩大升煎液代用竹瀝。若無竹葉,可用弩條一升切碎,加一大斗水煎煮,取兩大升代用)

上藥先取生葛根淨洗刷。使搗極碎且空。榨取汁令盡訖。又搗。即以竹瀝潑灑極榨取汁。汁盡又搗。潑灑。不限遍數。以葛根粉汁盡為度。用生薑汁綿濾之。細細緩服之。不限遍數。及食前食後。如覺腹內。轉作聲又似痛。即以食後溫服之。如此經七日以後。服附子等十味湯。

白話文:

優良的藥物,首先取用生葛根,清洗乾淨後刷掉表皮。將葛根搗碎,而且搗空。搾取汁液直到沒有為止。接著再搗碎。立即將竹瀝澆灑葛根,用力搾取汁液。搾乾後再度搗碎。繼續澆灑,次數不限。以葛根粉的汁液搾乾為準。用生薑汁過濾後服用。緩慢小心飲用,次數不限。無論在飯前或飯後都可以服用。如果感覺腹部裡有聲音,有時又像疼痛,就請於飯後溫熱服用。如此服用七天後,開始服用附子等十味湯。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共秤重一兩半者炮),生薑,乾薑(各三兩),桂心(一兩),石膏(六兩碎綿裹),生犀角(屑),地骨白皮白朮獨活,芎藭(各二兩)

白話文:

附子(兩枚重量合計一兩半,炮製過) 生薑、乾薑(各三兩) 桂心(一兩) 石膏(六兩,用棉布包裹敲碎) 生犀角(屑狀) 地骨白皮、白朮、獨活、芎藭(各二兩)

上藥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服。服湯後如覺欲汗。少覆之。令汗出。須臾歇汗後。以藥末粉身。其湯須服五六劑。間三四日服一劑。其方一劑後量患進退。臨時加減藥物。熱多加生麥門冬一兩。去心。冷多加桂心一兩。有痛加當歸二兩。不能食加人參二兩。大便澀加檳榔七枚。合皮子用之。忌豬肉生蔥桃李雀肉等。

白話文:

把中藥材切成小塊。加八升水煮沸後,取出二升半。過濾後,分三次溫熱服用。每次服藥之間的間隔,如同一個人步行十里路的時間。長期服用。服藥後,如果感覺想出汗,就蓋上輕薄的被子。讓汗水排出。片刻後,汗水停了,再把中藥粉末塗抹全身。連續服用五六劑。每三四天服用一劑。根據病情的好轉或惡化,隨時調整藥物劑量。

如果熱症較重,加生麥門冬一兩,去心。如果寒症較重,加桂心一兩。如果有疼痛,加當歸二兩。如果飲食不佳,加人參二兩。如果大便乾結,加檳榔七枚,連同果皮一起使用。

忌口:豬肉、生蔥、桃子、李子、雀肉等。

又療風熱未退。服湯日數未滿。病後未堪服丸。宜合薏苡仁等十二味飲服之方。

薏苡仁(一升),葳蕤(五兩),生麥門冬(二兩去心),石膏(八兩碎綿裹),杏仁(六兩去尖皮兩仁碎)烏梅(四十枚掰),生薑(八兩),生犀角(屑),地骨皮(各三兩),人參(二兩),竹瀝(一升)白蜜(二合)

白話文:

薏仁(500公克),葳蕤(250公克),生麥門冬(100公克,去除中心),石膏(400公克,包在綿布中搗碎),杏仁(300公克,去除尖端外皮,切碎),烏梅(40顆,掰開),生薑(400公克),生犀角(研磨碎),地骨皮(各150公克),人參(100公克),竹瀝(500毫升),蜂蜜(200毫升)

上藥切。以水一斗煮十味。取三升。去滓。納竹瀝白蜜攪調。細細飲之。不限冷暖。及食前後。若熱多即食前冷飲。冷多即食後暖飲。如服丸藥。以飲送彌佳。

白話文:

將藥材切片。用一斗水煮十種藥材。取三升湯水。去渣。加入竹瀝和蜂蜜攪拌。慢慢飲用。不論冷熱,飯前飯後皆可。如果熱氣較多,就在飯前喝冷飲。如果寒氣較多,就在飯後喝溫飲。如同服用藥丸,用這種湯飲送服會更好。

又療風熱未退。頻服湯飲。力不能攻。宜合苦參十二味丸服之方。

苦參,乾薑,芎藭(各六兩),玄參丹參,人參,沙參,白朮(各五兩),地骨白皮,獨活(各四兩),薏苡仁(二升),蜀升麻(二升)

白話文:

苦參、乾薑、芎藭(各 300 克) 玄參、丹參、人參、沙參、白朮(各 250 克) 地骨皮、獨活(各 200 克) 薏苡仁(1,000 克) 升麻(1,000 克)

上藥搗篩。蜜和為丸。用薏苡仁飲下之。初服十五丸。日再服。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子大。若覺冷。即去玄參沙參。加桂心四兩。細辛三兩。若覺熱。別加十兩生地黃。若覺有痛處。去沙參。加當歸六兩。若覺有氣。去玄參。加橘皮四兩。若大便澀加大檳榔仁二十枚。忌桃李生蔥生菜蕪荑

白話文:

將草藥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成丸子狀。以薏苡仁煮成的湯送服。第一次服用十五丸。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至三十丸,大小如梧桐子。

  • 若感覺身體發冷:去掉玄參和沙參。加入四兩桂心、三兩細辛。
  • 若感覺身體發熱:另加十兩生地黃。
  • 若感到疼痛:去掉沙參。加入六兩當歸。
  • 若有脹氣:去掉玄參。加入四兩橘皮。
  • 若大便乾燥:增加二十枚檳榔仁。

服用期間忌食桃、李、生蔥、生菜、蕪荑。

又至九月以後。二月以前。宜合五加皮等入味藥酒。細細用下前丸飲之方。

白話文:

到了九月以後,二月以前,宜將五加皮等有益藥物加入酒中,仔細地浸泡,然後將前面提到的丸藥和飲劑一起服用。

五加皮,薏苡仁,大麻仁(熬各五升),丹參(五兩),生薑,生地黃(各四斤),桂心(五兩),大豆(一斗熬)

白話文:

五加皮、薏苡仁、大麻仁(各煎煮至5升容量) 丹參(500克) 生薑、生地黃(各4千克) 桂心(500克) 大豆(10升容量的豆漿)

上藥切。以絹袋盛。用無灰清酒六斗。浸六七日。細細取下前丸。初服一二合。再服稍稍加至五六合。能至一升亦佳。忌生蔥蕪荑。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切碎,用絲綢袋裝盛。使用六鬥純淨無渣的清酒浸泡六至七天。小心地取出先前的藥丸。一開始服用一至二杯,之後逐漸增加至五至六杯。如果能達到一杯的量也是很好的。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生蔥和蕪荑。

又預防熱病急黃賊風。乾葛散方。

乾葛,乾地黃(各三斤),新香豉心(一升)

上三味。曝令乾。搗篩為散。每食後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稍稍加至三匕。牛乳蜜湯竹瀝粥飲梅漿任意下之。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黨參、白術、茯苓),曬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進食後服用一方寸小勺的藥粉。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至三勺。可以用牛奶、蜂蜜水、竹瀝粥或梅子湯送服。

又依前乾葛等三味散服之。雖覺熱氣少退。熱未能頓除。宜合黃連八味散服之方。

白話文:

繼續服用前面的乾葛等三味藥。雖然感覺熱氣稍微退去,但熱氣還沒有完全消失。建議將黃連等八味藥合起來服用。

黃連,黃芩,乾薑,蜀升麻,知母,乾地黃(各一斤),梔子仁,大青(各半斤)

白話文:

黃連、黃芩、乾薑、蜀升麻、知母、乾地黃 各1斤 梔子仁、大青 各半斤

上藥搗篩為散。每食後。飲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稍加至二匕。若能食飲適寒溫。男女節勞逸。候體氣服前方。乃至終身無熱病急黃暴風之慮。忌豬肉冷水蕪荑。(吳升同並出上卷中)

白話文:

把上品的中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飯後,服用一茶匙的藥粉。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到每次服用兩茶匙。如果能注意飲食,寒溫適宜,男女間勞逸適度,按照體質服用藥方,就能終身免於發熱病、急黃病、暴風病等疾病的困擾。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冷水和蕪荑。(出自吳升一同撰寫的《上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