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3)

1. 中風發熱方三首

深師十一味防風湯。療中風發熱無汗。肢節煩。腹急痛。大小便不利方。

白話文:

深師十一味防風湯。治療中風導致的發熱無汗、四肢煩躁、腹中急痛、大小便不通。

防風當歸麻黃(去節),甘草(炙各三分),茯苓天門冬(去心),附子(炮),乾地黃白朮山茱萸(二兩),黃芩(五分)

白話文:

防風、當歸、麻黃(去掉枝節)、炙甘草(各三錢),茯苓、天門冬(去掉裡面纖維)、炮附子、乾地黃、白朮、山茱萸(二兩),黃芩(五錢)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服七合。日三。大小便不利。納大黃人參各二分。大棗三十枚掰。生薑三兩。忌海藻菘菜豬肉蕪荑大酢桃李雀肉等。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種藥材搗碎,加入九升水熬煮,取其二升半湯液。去除藥渣,分七次服下,每日三次。

若大便小便不順暢,可加入大黃、人參各二分,大棗三十枚掰開,生薑三兩。

服用期間,應忌食海藻、菘菜、豬肉、蕪荑、大酢、桃李、雀肉等食物。

防風湯。療中風發熱。頭痛面赤。吸吸苦熱。惡風煩悶。身中悁悁而疼。其脈浮而數者方。

白話文:

另有防風湯。用於治療中風發熱、頭痛面赤、吸氣時感到苦熱、怕冷怕風、煩悶、身體內部虛弱並疼痛、脈象浮數的患者。

防風,白朮,桂心,蜀椒(汗),黃芩,細辛,芍藥,人參,甘草(炙各一兩),麻黃(三兩去節),石膏(二兩碎綿裹),大棗(三十枚掰)

白話文:

防風、白術、桂心、花椒(炒至出汗)、黃芩、細辛、芍藥、人參、甘草(各炙一兩)、麻黃(三兩,去除節)、石膏(兩兩,搗碎,用綿布包裹)、大棗(三十枚,掰開)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桃李生蔥生菜。(出第三卷中)

範汪療中風發熱。大戟洗湯方。

大戟苦參

上二味等分搗篩藥半升。用醋漿一斗。煮之三沸。適寒溫洗之。從上下寒乃止。小兒三指撮之。醋漿四升煮如上法。(肘後同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兩味藥材等量搗碎篩出半升的粉末。加入一斗的醋汁煮沸三次。適當冷卻後,將藥液從頭上淋下去,直到上下都感覺溫暖為止。對於小孩子的劑量,可用三根手指捏取藥粉,然後用四升醋汁煮沸,使用方法與上述相同。(出自《肘後備急方》第一卷)

2. 賊風方一十二首

病源賊風者。謂冬至之日。有疾風從南方來。名曰虛風。此風至能傷害於人。故言賊風也。其傷人也。但痛不可抑按。不得動轉。痛處體平無熱。傷風冷則骨解深痛。按之乃應骨痛。但覺身體內凜凜冷。欲得熱物熨痛處即小寬。時有汗久而不去。重遇冷風相搏。乃結成瘰癧及偏枯。遇風熱氣相搏。乃變作附骨疽也。(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病源論中所說的賊風,是指冬至時從南方吹來的疾風,稱為虛風。這種風對人體有害,所以稱為賊風。賊風傷人時,只會導致劇烈的疼痛,無法抑制或移動。疼痛部位表皮平滑無熱感。賊風兼有風寒時,會導致骨頭深處疼痛。按壓疼痛部位,會感到骨頭疼痛。患者會感到身體內部發冷,用熱敷疼痛部位後會稍有緩解。有時,賊風會導致長時間出汗,汗液不易消退。若再次遇到冷風,就會演變成瘰癧或偏枯。若賊風遇到風熱之氣,就會變成附骨疽。

深師療賊風入腹。五臟四肢心胸急痛。背反寒。咽乾口噤戴眼方。(此故是大續命湯藥分兩不同)

白話文:

深諳醫術的醫生治療盜風侵入腹部。五臟、四肢、心胸部位感到劇烈疼痛。背部感到寒冷。咽喉乾燥,嘴巴合不攏,眼睛直視前方。(這是一種特殊情況,與大續命湯的用量不同)

麻黃(三兩去節),石膏(碎綿裹),當歸,芎藭,甘草(炙),乾薑,桂心(各二兩),黃芩(一兩),杏仁(三十枚去兩仁尖皮)

白話文:

麻黃(三兩,去除節結) 石膏(搗碎並包裹在棉絮中) 當歸、川芎、甘草(炙烤)、乾薑、桂心(各二兩) 黃芩(一兩) 杏仁(三十枚,去除兩端尖尖的皮)

上九味㕮咀。以水酒各五升合煮。取四升。分為四服。忌海藻菘菜生蔥。

白話文:

將上列九味藥材切碎磨粉。用五升水和五升酒一起煮沸。取四升藥液。分成四份服用。忌諱吃海藻、菘菜和生蔥。

秦艽湯。療賊風入腹。搶心拘急。四肢不隨。腹滿欲死者方。

桂心,防風,黃芩,乾薑,茱萸,秦艽,甘草(各一兩炙)

白話文:

桂心、防風、黃芩、乾薑、茱萸、秦艽、甘草(各1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湯令熱。不瘥更作。忌海藻菘菜生蔥。

竹瀝湯。療大虛挾風。及賊風入腹。腹中拘痛。煩亂恍惚。妄語迷惑不知人。口噤不開。手足緩縱。飲食不作肉。臥驚見屋中光。口乾惡風。時時失精。夢寤沉重。及婦人產後余病。體虛受風。躁憒欲死方。

白話文:

竹瀝湯

治療身體虛弱並伴有風邪的人。以及賊風侵犯腹部,導致腹部絞痛、煩躁、恍惚、胡言亂語、意識混亂、口不能言、手腳酸軟無力、飲食不能化生營養、睡覺時驚醒並看見屋內有光、口乾、怕風、偶爾遺精、夢多沉重。以及婦女產後遺留的虛弱症狀,體虛受風,煩躁不安,彷彿要死亡。

秦艽,甘草(炙),防風,當歸(各二兩),茵芋烏頭(炮),乾薑,細辛人參,黃芩,桂心,天雄(炮),木防己茯苓白朮(各一兩)

白話文:

秦艽草、甘草(烤過的)、防風、當歸(各兩兩),茵芋、烏頭(加過火的)、乾薑、細辛、人參、黃芩、桂心、天雄(加過火的)、木防己、茯苓、白朮(各一兩)

上十五味切。以竹瀝一斗半。煮取五升。隨病加後藥。胸逆滿加前胡二兩半。半夏二兩洗。朮附子炮各一兩。腹中痛加芍藥二兩。椒一兩。汗煩加知母一兩。口乾加麥門冬一兩去心。體痹加麻黃二兩去節。有方不用朮附子。用半夏二兩。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桃李雀肉酢物等。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五味藥材切碎。用竹汁一斗半,煮取五升藥液。根據病情加入下面後續藥材:

  • 胸口憋悶、脹滿:加前胡二兩半,半夏二兩洗淨,白朮一兩、附子一兩(炮製)。
  • 腹部疼痛:加芍藥二兩,花椒一兩。
  • 汗出煩躁:加知母一兩。
  • 口乾:加麥門冬一兩,去核。
  • 身體麻痺:加麻黃二兩,去節。

注意,某些方劑中不使用白朮和附子。使用半夏二兩。

忌用海藻、菘菜(大白菜)、豬肉、冷水、生蔥、生菜、桃、李、雀肉、醋類等。

又大續命湯。療毒風賊風。身體不能自收。不知痛處。咽中卒不得語。若拘急腰痛。引頸目眩。不得見風。坐欲卻倒。覺即反張。脊不著席。脈動不安。恍惚恐懼欲啼。上氣嘔逆面腫方。

白話文:

大續命湯主治: 毒風或風邪作祟,導致身體不能控制,甚至不知哪裡疼痛。咽喉忽然失聲無法說話。如拘攣般的腰痛,牽引頸部,眩暈,見風即加重。坐著會想往後倒,躺下又會反弓,脊椎無法貼著牀蓆。脈搏跳動不穩定,恍惚恐懼,想哭。上氣逆嘔,臉部腫脹。

杏仁(三十枚去雙仁皮尖碎),芎藭,石膏(碎綿裹),甘草(炙),桂心,當歸,麻黃(去節),黃芩(各一兩),乾薑(一兩)

白話文:

杏仁(30個,去掉雙仁皮和尖端,搗碎),川芎,石膏(用綿布包起來),甘草(炙烤過的),桂心,當歸,麻黃(去掉節),黃芩(各一兩),乾薑(一兩)

上九味切。以水六升。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分為四服。取微汗。汗出粉之。勿見風。忌海藻菘菜生蔥。

茵芋酒。療賊風濕痹。身體不能自動。四肢偏枯。火炙不熟。骨節皆疼。手足不仁。皮中淫淫如有蟲行。搔之生瘡。癮疹起手。不得上頭。頭眩瞑。甚者狂走。歷節腫及諸惡風。悉主之方。

白話文:

另外一種茵芋酒,可以治療惡劣的風濕痹症。身體動彈不得,四肢偏癱,烤火也不暖和,骨節都疼痛,手腳麻木不仁,皮膚裡感覺好像有蟲子在爬,一抓就生瘡。癤疹從手上開始,延伸不到頭部,頭暈眼花,嚴重時會瘋狂亂跑。各種關節腫脹以及其他惡性風症,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茵芋,烏頭(炮),天雄(炮),石南,女葳,附子(炮),躑躅花(熬),秦艽,木防己,防風(各二兩)

白話文:

烏芋、烏頭(炒過的)、天雄(炒過的)、石楠花、女葳蕤、附子(炒過的)、躑躅花(煎熬過的)、秦艽、木防己、防風(各二兩)

上十味㕮咀。以絹囊盛之。清酒三斗漬之。夏三日。春秋五日。冬七日。平旦服一合。不知。稍增之可至二合。以意消息。忌如常法。

白話文:

以上十味中藥材切碎研磨。用絲質小袋裝起來,倒入清酒三鬥。夏天浸泡三天,春秋季浸泡五天,冬天浸泡七天。每天早上服用一杯,如果不會喝酒,可以逐漸增加量,最多到兩杯。按照自己的情況酌情加減。忌諱按照常規的方法服用。

甘草湯。療心腹絞痛。賊風入腹。脹滿拘急。不得氣息。並轉筋。寒中下重。溫中止痛。利大小便方。

白話文:

甘草湯:

用於治療心腹絞痛。因邪風入侵腹部,導致腹部脹滿、僵硬緊繃,不能呼吸,同時也伴隨抽筋。這種情況下,服用甘草湯可以溫暖中焦,止痛,通利大小便。

甘草(炙),防風(各一兩半),吳茱萸乾地黃,芍藥,當歸,細辛,乾薑(各一兩)

白話文:

甘草(經炙烤),防風(各 30 公克),吳茱萸,乾地黃,芍藥,當歸,細辛,乾薑(各 20 公克)

上八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再服良。忌海藻菘菜生蔥菜蕪荑

烏頭膏。療賊風。身體不隨偏枯。口喎僻。及傷風寒身強直方。

烏頭(炮),野葛(炙五兩去心),莽草(一斤)

上三味㕮咀。以好酒漬令淹漸。再宿三日漬之。以不中水豬肪五斤。煎成膏。合藥。作東向露灶。以葦薪煎之。三上三下。藥成去滓。有病者向火摩三千過。汗出即愈。若觸露鼻中塞。對火摩頭頂。鼻中即通。藥不可令入口眼也。(並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將上面三種藥材磨成粉末。用品質好的酒浸泡使其濕透。再放置三天後再浸泡。再用不帶血水的豬油五斤煎成膏狀。將藥材和膏狀物混合。朝東設壇架爐,用葦草當柴火煎煮藥物。藥物上浮三次,下沉三次。藥物煮好後濾除渣滓。若有人患病,可對著火爐搓揉患處三千次。出汗即可痊癒。如果患了鼻塞流涕,可對著火爐搓揉頭頂,鼻塞即可通暢。要注意,藥物不可進入眼睛和嘴巴。(此方見於《外科正宗》第九卷中)

千金療賊風所中。腹內攣急方。

麻黃(四兩去節),甘草(一兩炙切),石膏(如雞子大碎之綿裹),鬼箭羽(削圍如雞子大)

白話文:

  • 麻黃:四兩,去除節瘤
  • 甘草:一兩,炙烤後切片
  • 石膏:如雞蛋般大小,搗碎後用棉包裹
  • 鬼箭羽:削成如雞蛋般大小,圍成圓形

上四味。以東流水二杯。煮取一杯。頓服之。忌海藻菘菜。

大岩蜜湯。主賊風。腹中。

絞痛。並飛屍遁疰。發作無時。發則搶心。脹滿脅下。如刀錐刺。並主少陰傷寒方。

甘草,乾地黃,細辛,乾薑,當歸,羊脂(青羊脂更勝),桂心,茯苓,吳茱萸,芍藥(各一兩),梔子(十五枚掰)

白話文:

甘草、乾地黃、細辛、乾薑、當歸、羊脂(青羊的羊脂品質較佳)、桂心、茯苓、吳茱萸、芍藥(各一兩)、梔子(15枚,掰開)

上十一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脂。溫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蕪荑酢物。(深師同小品治中惡一方無桂心有防風)

白話文:

將上述 11 種藥材切碎,加入 8 升水煮沸,取 3 升藥液。過濾後加入羊脂,加熱溫服,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海藻、菘菜、生蔥、生菜、蕪荑、醋等食物。(深師本草中類似的方子治療中惡,不含桂心但含有防風)

烏頭湯。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腹。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叫呼。發作有時。使人陰縮。手足厥逆方。

白話文:

另外一種叫做烏頭湯的藥方。

主治症狀:

  • 寒性疝氣
  • 腹中絞痛
  • 邪風進入腹部
  • 攻擊五臟六腑
  • 拘急疼痛,無法轉身或呼喊
  • 發作時間不定
  • 導致身體蜷縮
  • 手腳冰冷逆寒

方劑:

烏頭(十五枚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枚擘),生薑(一斤),桂心(六兩)

白話文:

炮製藥材:

  • 烏頭:15 枚,炮製過
  • 芍藥:4 兩
  • 炙甘草:2 兩,炙製過
  • 剝開的大棗:10 枚
  • 生薑:1 斤
  • 桂心:6 兩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別取烏頭去皮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減五六合。納湯中兩三沸。去滓。服一合。日三間食。強人三合。以如醉狀為知。不知漸增。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深師同)

白話文: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加入七升水。煮沸五味藥材,取三升水。去除渣滓。另外取烏頭,去皮並切成四塊。加入二升蜂蜜,用小火煎煮,直到液體減少五六合。將煎好的烏頭液倒入湯中,煮沸兩三次。去除渣滓。每次服用一合,一天三次,在兩餐之間服用。體格強健的人可以服用三合。服用後,感覺像醉酒一樣,說明藥效適當。如果沒有感覺,可以逐漸增加劑量。服用時,忌諱食用海藻、大白菜、豬肉、冷水和生蔥。(深師本相似)

倉公當歸湯。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身體強直方。

當歸,細辛,防風(各六分),獨活(三分),麻黃(十分去節),附子(四分炮去皮)

白話文:

當歸:6分 細辛:6分 防風:6分 獨活:3分 麻黃:10分(去除節) 附子:4分(炮製後,去除皮)

上六味切。以清酒八升。水四升合。煮取四升。分為四服。口不開者。校口下湯。一服當蘇。再服小汗。三服大汗。忌豬肉生蔥。(廣濟同並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切碎。用清酒八升、水四升混合,熬煮成四升藥液。分為四次服用。如果嘴巴張不開,就用小器具把藥液灌入嘴裡。喝第一服藥,應該會清醒;喝第二服藥,會出小汗;喝第三服藥,會出大汗。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和生蔥。(出自《廣濟同並》第八卷中)

古今錄驗續命湯。療中風賊風入腹。角弓反張。口噤舌不停。目視不見。不能語。舉身不仁。或心腹絞痛方。

甘草(炙),黃芩(各二兩),防風(一兩半),生薑(五兩),人參,芎藭,芍藥,麻黃(去節),木防己(各一兩),大附子(一枚炮)

白話文:

甘草(炒黑),黃芩(各 120 克),防風(90 克),生薑(300 克),人參、當歸、芍藥、麻黃(去節)、木防己(各 60 克),大附子(一枚,炮製後使用)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一日令汗。可服三劑。不令人虛。本方有十三味。見藥止有十味。忌海藻豬肉菘菜冷水魚等物。(出第十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十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二升水。熬煮後,取三升藥液。分為三份,一天服用一次,可以發汗。可以服用三劑。不會讓人感到虛弱。此方劑原本有十三味藥材,但藥單上只列出十味。服用時應忌食海藻、豬肉、白菜和冷水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