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七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10)

1. 腹痛方四首

《病源》腹痛者,由腑臟虛,寒冷之氣,客於腸胃募原之間,結聚不散,正氣與邪氣交爭相擊,故痛。其有冷氣搏於陰經者,則腹痛而腸鳴,謂之寒中,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者也。診其寸口脈沉而緊,則腹痛;尺脈緊,臍下痛;脈沉遲,腹痛;脈來觸觸者,少腹痛;脈陰弦則腹痛。

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其脈當沉,若細而反浮大,故當愈矣,其人不即愈者,必當死,以其病與脈相反故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股脛手臂痛,法屈一脛臂中所痛者,正偃臥,口鼻閉氣腹痛,以意推之,想氣往至痛上俱熱即愈。又云,偃臥展兩脛兩手,仰足指,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腹中弦急切痛。

又云,偃臥,口納氣,鼻出之,除裡急,飽嚥氣數十,令溫中寒,干吐嘔腹痛,口納氣七十所大振腹,嚥氣數十,兩手相摩,令熱以摩腹,令氣下。(出第十六卷中)

張文仲當歸大黃,療冷氣牽引腰背肋下,腹內痛方。

當歸(三兩),芍藥(八分),桂心(三分),乾薑(六分),茱萸(五分),人參(一兩),大黃(一兩),甘草(二兩炙)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三卷中)

《範汪》四味當歸湯,主寒腹痛方。

當歸,桂心,乾薑(各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一升,日三服。虛冷激痛甚者,加黃耆、芍藥各二兩。忌海藻、菘菜、生蔥。(《千金》無甘草,有附子一兩,出第十五卷中)

《小品》療寒冷腹痛。茱萸湯方。

吳茱萸(二兩),甘草(炙),人參,桂心(各一兩),生薑(五兩),半夏(一升),小麥(一升),當歸(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分溫服一升,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千金》桂二兩,生薑切一升,出第一卷中)

《古今錄驗》芎藭湯,療卒寒腹中拘急痛方。

芎藭,當歸,桂心,芍藥,甘草(炙各一兩),黃芩(半兩),乾薑(半兩),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上八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腹痛方四首

《病源》認為腹痛是因為內臟虛弱,寒冷的氣侵入腸胃之間,聚集不散,正氣和邪氣互相抗爭搏鬥,所以會疼痛。如果寒氣侵襲陰經,就會腹痛並伴隨腸鳴,這稱為「寒中」,是陽氣不足、陰氣過盛的表現。診斷時,如果寸口脈象沉而緊,表示腹痛;尺脈緊,表示肚臍下方痛;脈象沉而遲緩,表示腹痛;脈搏觸摸時感覺跳動急速,表示小腹痛;脈象呈陰弦,表示腹痛。

一般的腹部劇烈疼痛,這是身體內部的疾病,脈象應該是沉的,如果脈象細微反而浮大,表示病會好轉,但如果這個人沒有馬上好轉,一定會死亡,因為病情和脈象相反。治療的方法,包括湯藥、熱敷、針灸等,都有正統的處方來補養和疏導,現在附在後面。《養生方·導引法》說:如果腿、手臂疼痛,可以用屈曲疼痛的腿或手臂的方法,正躺著,閉住口鼻,用意識將氣推向疼痛處,想像氣到達疼痛處,感覺溫熱就表示有效。又說:躺著伸直雙腿和雙手,腳趾向上,用鼻子吸氣,慢慢數到七次,可以消除腹中像是弓弦一樣的緊繃疼痛。

又說:躺著,用口吸氣,用鼻呼氣,可以消除腹部裡急後重的感覺,飽足地吞嚥數十次氣,可以溫暖中焦的寒氣,如果是想吐的腹痛,用口吸氣七十次左右,大力振動腹部,吞嚥數十次氣,然後雙手互相摩擦到發熱,再用熱手按摩腹部,讓氣向下走。(出自第十六卷)

張文仲的當歸大黃方,治療寒氣牽引腰背、肋下和腹內疼痛。

藥方組成:當歸(三兩),芍藥(八分),桂心(三分),乾薑(六分),吳茱萸(五分),人參(一兩),大黃(一兩),炙甘草(二兩)

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煮到剩三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一天三次。忌食海藻、白菜、生蔥。(出自第三卷)

《範汪》的四味當歸湯,主要治療寒性腹痛。

藥方組成:當歸,桂心,乾薑(各三兩),炙甘草(二兩)

以上藥材切碎,用水八升煮到剩三升,每次服用一升,一天三次。如果虛寒疼痛劇烈的,可以加入黃耆、芍藥各二兩。忌食海藻、白菜、生蔥。(《千金方》沒有甘草,有附子一兩,出自第十五卷)

《小品方》治療寒冷引起的腹痛。吳茱萸湯方。

藥方組成:吳茱萸(二兩),炙甘草,人參,桂心(各一兩),生薑(五兩),半夏(一升),小麥(一升),當歸(二兩)

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水一斗五升煮到剩三升,分溫服一升,一天三次。忌食海藻、白菜、羊肉和甜食、生蔥。(《千金方》桂二兩,生薑切成一升的量,出自第一卷)

《古今錄驗方》的芎藭湯,治療突然寒冷引起的腹部拘急疼痛。

藥方組成:芎藭,當歸,桂心,芍藥,炙甘草(各一兩),黃芩(半兩),乾薑(半兩),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水五升煮到剩二升,分兩次服用。忌食海藻、白菜、生蔥。(出自第八卷)

2. 卒腹痛方七首

《肘後》療卒腹痛方

粳米(二升)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六七沸,飲之。

又方

掘土作小坎,以水滿坎中,熟攪取汁,飲之瘥。(並出第一卷中)

張文仲療卒腹痛方

令病人臥高枕一尺許,柱膝,使腹皮踧氣入胸,令人爪其臍上三寸,便愈。能幹咽吞氣數十過者彌佳。亦療心痛。(《肘後》、《備急》同)

又方

灸兩足指頭各十四壯,使火俱下,良。(《備急》、《肘後》同,並出第一卷中)

《千金》療胸腹中卒痛。生薑湯方。

生薑(一斤搗取汁),食蜜(八兩),醍醐(四兩)

上三味,微火上熬令相得,適寒溫。服三合,日三。(出第十六卷中)

《集驗》療卒腹痛,葛氏方。

桂末三匕,酒服。人參、上好乾姜亦佳。忌生蔥。(《肘後》、文仲同)

又方

食鹽一大把,多飲水送,取吐。(《肘後》、張文仲同,並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治療突然腹痛的七種方法

方法一

用粳米兩升,加水六升煮開,煮到沸騰六七次後,喝下米湯。

方法二

在地上挖一個小坑,將坑中注滿水,充分攪拌後取其混濁的汁液飲用,腹痛即可痊癒。(以上兩種方法都出自於《肘後備急方》第一卷中)

方法三 (張文仲的治療方法)

讓病人躺下,頭部墊高約一尺,膝蓋彎曲立起,使腹部皮膚擠壓,將氣向上推入胸腔。然後讓人用指甲抓撓肚臍上方三寸的位置,腹痛就會好轉。如果病人能空咽氣數十次,效果會更好。此方法也能治療心痛。(《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都有記載)

方法四

用艾灸灸兩腳的腳趾尖,每處各灸十四壯,讓熱氣向下走,效果很好。(《備急千金要方》、《肘後備急方》都有記載,並出自第一卷中)

方法五 (出自《千金要方》)

用生薑一斤搗爛取汁,加入蜂蜜八兩、醍醐四兩,用小火熬煮均勻,待溫度適宜後,每次服用三合,每天三次。

方法六 (葛氏的治療方法,出自《集驗方》)

用桂末三匕,用酒送服。也可以用人參或品質好的乾薑,效果也不錯。忌食生蔥。(《肘後備急方》和張文仲的書中也有相同記載)

方法七

將一大把食鹽直接吃下,再多喝水,讓自己嘔吐出來。(《肘後備急方》和張文仲的書中都有相同記載,並出自第一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