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三 (4)
卷第十三 (4)
1. 虛損慘悴作骨蒸方四首
張文仲療虛損慘悴不食。四體勞強。時翕翕熱。無氣力。作骨蒸候方。
童子小便(一大升淡者去前後),豉(一合),蔥白(一合切),杏仁(四十枚去尖皮碎)
上四味合煎。取三分中分之二服使盡。日別一劑。服之至十劑愈。若服經三四劑。覺四體益熱。即服後方。
又方
小便(一大升淡者去前後),蔥白(一合切),豉(一抄),生薑(一大兩切),生地黃(一握碎)
上五味合煎六七沸。絞取汁半升許。分為兩服或三服。每服空腹。服至二七日必瘥。瘥後停三四日將息。更服二七日神驗。每服五六劑。覺內少冷。即服前方。二方以意斟酌間服。常夜合浸。頃久便即煎服。至五更。半令服了。至欲明。更服後丸。服訖。至日出時不妨食。至晚間未食更一服。忌蕪荑。
又方
人頭骨(三大兩炙),麝香(一十兩)
上二味搗篩和蜜。搗一千杵。丸如梧子。一服七丸。日再服。以粥飲送藥。若胸前有青脈出者。以針刺看血色。未變黑者。服藥七日必瘥。每日午時。能更服後丸一服亦好。藥既無毒。於事不妨。
蘇遊療骨蒸肺痿煩躁不能食。蘆根飲子方。
蘆根(切訖秤),麥門冬(去心),地骨白皮(各十兩),生薑(十兩合皮切),橘皮,茯苓(各五兩)
上六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絞去滓。分溫五服。服別相去八九里。晝三服。夜二服。覆取汗。忌酢物。未好瘥更作。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或直惡寒。及虛脹並痛者。加吳茱萸八兩。
白話文:
虛損慘悴導致骨蒸的四個藥方
張文仲治療虛弱消瘦、不思飲食、四肢無力、時常感到發熱、沒有力氣,類似骨蒸的症狀的藥方:
第一個藥方: 取童子小便(一大升,取清澈的部分,去掉前段和後段的),豆豉(一合),蔥白(一合,切段),杏仁(四十枚,去尖皮,搗碎)。 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在一起煎煮,取藥汁的三分之二服用,一天服用一劑,連續服用十劑就會痊癒。如果服用三四劑後,感覺身體更加發熱,就改服下面的第二個藥方。
第二個藥方: 取童子小便(一大升,取清澈的部分,去掉前段和後段的),蔥白(一合,切段),豆豉(一抄),生薑(一大兩,切片),生地黃(一握,搗碎)。 將以上五味藥材放在一起煎煮,煮沸六七次後,擠出藥汁約半升,分為兩次或三次服用,每次空腹服用。連續服用十四天必定會痊癒。痊癒後休息三四天調養,再連續服用十四天,效果會很神奇。每次服用五六劑藥後,如果感覺體內稍微寒冷,就改服第一個藥方。這兩個藥方可以根據情況交替服用。通常晚上將藥材浸泡,過一段時間就煎服,到五更時分(凌晨三點到五點)服完一半,等到天快亮時,再服用下面的藥丸,服用後,到太陽出來時可以吃飯。晚上吃飯前再服用一劑。服用期間忌食蕪荑這種植物。
第三個藥方: 取人頭骨(三大兩,炙烤過),麝香(一十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成粉末,加入蜂蜜,搗一千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丸,一天服用兩次,用粥湯送服。如果胸前有青筋出現,用針刺一下,觀察血色,如果沒有變黑,服用藥物七天必定會痊癒。每天中午可以再服用一次下面的藥丸,也很好。這個藥沒有毒性,對身體沒有壞處。
蘇遊治療骨蒸、肺痿、煩躁、無法進食的藥方:蘆根飲子方。 取蘆根(切好後秤),麥門冬(去心),地骨白皮(各十兩),生薑(十兩,帶皮切片),橘皮,茯苓(各五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好,加入兩斗水煎煮,取八升藥汁,過濾掉藥渣,分溫五次服用。每次服用間隔八九里路的路程時間,白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兩次,蓋被子取汗。忌食酸味食物。如果沒有痊癒,可以繼續服用。如果同時服用其他藥物,病人可能會出現胸口發冷,或者直接畏寒,以及虛脹和疼痛的症狀,可以加入吳茱萸八兩。
2. 瘦病方五首
病源夫血氣者。所以榮養其身也。虛勞之人。精髓萎竭。血氣虛弱。不能充盛肌膚。故羸瘦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云:朝朝服玉泉。使人丁壯有顏色。去蟲而牢齒也。玉泉。口中唾也。朝未起早漱口吞之。輒琢齒二七過。如此者三乃止。名曰練精。又云:咽之三過乃止。補養虛勞。令人強壯。(出第三卷中)
廣濟療瘦病。每日西即赤色。腳手痠疼。口乾壯熱。獺肝丸方。
獺肝(六分炙),天靈蓋(燒四分),生犀角(四分屑),前胡(四分),升麻(四分),松脂(五分),枳實(炙四分),甘草(五分炙)
上八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小便浸豉汁。下二十丸。日再。不利。忌海藻菘菜生蔥熱面炙肉魚蒜黏食陳臭等物。
又療瘦病方。
天靈蓋(一大兩炙),麝香(半臍),桃仁(一大抄去皮),硃砂(一兩半光明者),好豉(一大升干之)
上五味各別搗篩訖。然後總和令調。每晨空腹。以小便半升和散方寸匕。一服瘥止。不利。忌生血物。
又療腹脹瘦病不下食方。
柴胡,茯苓(各十二分),枳實(炙),白朮,人參,麥門冬(去心),生薑(合皮切各六分)
上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七八里。吃一服。不利。忌生冷油膩小豆黏食桃李醋物雀肉等。
又知母丸。主瘦病。及久癊黃等方。
知母,常山(各三兩),甘草(炙),大黃,麻黃(去節),黃芩,杏仁(各二兩去尖皮熬),蜀漆(洗),牡蠣(各一兩熬)
上九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心服。飲下七丸。忌豬肉及蔥酒面。服後心悶即吐。是此病出候。不唾更漸加兩丸。日與諸人服。神驗非一。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等。(此方云是張文仲去英公處傳)
救急療瘦疾方。
甘草(三兩炙)
上每旦以小便煮甘草三數沸。頓服甚良。忌海藻菘菜。(並第二卷中)
白話文:
瘦病方五首
**病源:**人的氣血,是身體用來滋養自身的。虛勞的人,精髓枯竭,氣血虛弱,無法充分滋養肌肉皮膚,所以才會消瘦。治療方法,如湯藥、熨燙、針灸、砭石等,另有正規的處方。這裡附上一些補養和疏導的方子。
**養生方說:**每天早上服用自己的唾液(玉泉),可以使人身體強壯,容光煥發,去除體內寄生蟲並使牙齒堅固。所謂玉泉,就是口中的唾液。早上還沒起床時,先漱口,然後吞下唾液。接著敲擊牙齒十四次,這樣做三次停止。這個方法叫做「練精」。又有人說:吞咽三次停止,可以補養虛弱的身體,使人強壯。
**廣濟療瘦病:**如果每天下午臉色發紅,手腳痠痛,口乾發熱,可用獺肝丸:
- 獺肝丸:
- 炙過的獺肝六分
- 燒過的天靈蓋四分
- 犀牛角屑四分
- 前胡四分
- 升麻四分
- 松脂五分
- 炙過的枳實四分
- 炙過的甘草五分
- 將以上八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浸泡過豆豉的尿液送服二十丸,早晚各一次。如果沒有效果,就不要繼續服用。忌食海藻、白菜、生蔥、熱麵食、烤肉、魚、蒜、黏膩食物、陳腐食物等。
又療瘦病方:
- 藥方:
- 炙過的天靈蓋一大兩
- 麝香半臍
- 去皮的桃仁一大把
- 光明的硃砂一兩半
- 曬乾的好豆豉一大升
- 將以上五味藥材分別搗碎過篩,然後混合均勻。每天早上空腹時,用半升尿液調和一勺散藥服用,一次見效。如果沒有效果,就不要繼續服用。忌食生血的食物。
又療腹脹消瘦,吃不下飯的方子:
- 藥方:
- 柴胡、茯苓各十二分
- 炙過的枳實、白朮、人參、去心的麥門冬各六分
- 帶皮切開的生薑六分
-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過濾掉藥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藥間隔七八里路。如果沒有效果,就不要繼續服用。忌食生冷、油膩、小豆、黏膩食物、桃子、李子、醋、麻雀肉等。
**又知母丸:**主要治療消瘦,以及長期的黃疸等症狀。
- 知母丸:
- 知母、常山各三兩
- 炙過的甘草、大黃、去節的麻黃、黃芩、去尖皮熬過的杏仁各二兩
- 洗過的蜀漆、熬過的牡蠣各一兩
- 將以上九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飲水送服七丸。忌食豬肉、蔥、酒、麵食。服藥後如果感到心悶想吐,表示病情開始好轉,不要吐出來,再逐漸增加兩丸。每天可以給不同的人服用,效果神奇,不止一次。忌食海藻、白菜、生蔥、生菜等。據說此方是張文仲從英公處學來的。
救急治療消瘦病方:
- 藥方:
- 炙過的甘草三兩
- 每天早上用尿液煮甘草,煮沸兩三次後,一次性喝完,效果很好。忌食海藻、白菜。
3. 傳屍方四首
蘇遊論曰:大都男女傳屍之候。心胸滿悶。背膊煩疼。兩目精明。四肢無力。雖知欲臥。睡常不著。脊膂急痛。膝脛痠疼。多臥少起。狀如佯病。每至旦起。即精神尚好。欲似無病。從日午以後。即四體微熱。面好顏色。喜見人過。常懷忿怒。才不稱意。即欲嗔恚。行立腳弱。
夜臥盜汗。夢與鬼交通。或見先亡。或多驚悸。有時氣急。有時咳嗽。雖思想飲食而不能多餐。死在須臾。而精神尚好。或兩肋虛脹。或時微利。鼻乾口燥。常多黏唾。有時唇赤。有時欲睡。漸就沉羸。猶如水涸。不覺其死矣。
又論曰:傳屍之疾。本起於無端。莫問老少男女。皆有斯疾。大都此病相剋而生。先內傳毒氣。周遍五臟。漸就羸瘦。以至於死。死訖復易家親一人。故曰傳屍。亦名轉註。以其初得。半臥半起。號為殗殜。氣急咳者名曰肺痿。骨髓中熱。稱為骨蒸。內傳五臟。名之伏連。不解療者。
乃至滅門。假如男子因虛損得之。名為勞極。吳楚云淋瀝。巴蜀云極勞。其源先從腎起。初受之氣。兩脛痠疼。腰脊拘急。行立腳弱。食飲減少。兩耳颼颼。欲似風聲。夜臥夢泄。陰汗痿弱。腎既受已。次傳於心。心初受氣。夜臥心驚。或多忪悸。心懸乏氣。吸吸欲盡。夢見先亡。
有時盜汗。食無滋味。口內生瘡。心常煩熱。唯欲眠臥。朝輕夕重。兩頰口唇悉紅赤如敷胭脂。又時手足五心皆熱。心既受已。次傳於肺。肺初受氣。時時咳嗽。氣力微弱。有時喘氣。臥即更甚。鼻口乾燥。不聞香臭。假令得聞。唯覺朽腐物氣。有時噁心。憒憒欲吐。肌膚枯燥。
或時刺痛。或似蟲行。干皮細起。狀若麩片。肺既受已。次傳於肝。肝初受氣。兩目膜膜。面無血色。常欲顰眉。視不及遠。目常乾澀。又時赤痛。或復睛黃。朝暮⿰豆⿱⿰萑萑又(莫紅切音蒙)㸺。(音凳)常欲閤眼。及至於臥。睡還不著。肝即受已。次傳於脾。脾初受氣。
兩肋虛脹。食不消化。又時渴利。熟食生出。有時肚痛。腹脹雷鳴。唇口焦乾。或生瘡腫。毛髮乾聳。無有光潤。或復上氣。抬肩喘息。利赤黑汁。至此候者。將死之證也。
又論曰:毒氣傳五臟。候終不越此例。但好候之。百不失一。
又論曰:凡患症癖之人。多成骨蒸。不者即作水病。仍須依癖。法炙之。兼服下水藥瘥。
又論曰:此病若脊膂肉消。及兩臂飽肉消盡。胸前骨出入即難療也。若痢赤黑汁。兼上氣抬肩喘息。皆為欲死之證也。此是臟壞故爾。
又論曰:童女年未至十三以上。月經未通。與之交接其女日就消瘦。面色痿黃。不悟之者。將為骨蒸。因錯療之。屢有死者。有此輩者。慎勿療之。待月事通。自當瘥矣。
又論曰:或有人偶得一方。云療骨蒸。不解尋究根本。遂即輕用之。主療既不相當。病愈未知何日。了不求諸鑑者唯知獨任已功。若此之人。寓目皆是。至如以主肺痿骨蒸方。將療痃癖傳屍者。斯乃更增其病。豈有得痊之理。何者。主肺痿方中多是冷藥。冷藥非痃癖之所宜。
若用以療痃癖。此乃欲益反損。非直病仍未瘥。兼復更損其脾。脾唯宜溫。不合取冷。如其傷冷。脾氣即衰。脾衰之證。兩肋虛滿。食既不消。兼之下利。如斯穿鑿。欲益反損。終莫能悟。良可悲哉。夫略舉一隅。他皆仿此。
又論曰:凡患骨蒸之人。坐臥居處。不宜傷冷。亦不得過熱。冷甚則藥氣難通。兼之脹滿食不消化。或復氣上。熱甚則血脈擁塞。頭眩目疼。唇乾口燥。心胸煩悶。渴欲飲水。此等並是將息過度之狀。深可誡也。將養之法。須寒溫得所。先熱而脫。先寒而著。若背傷冷。即令咳嗽。
若手足傷熱。即令心煩。若覆衣傷厚。即眠臥盜汗。若覆衣過薄。即心腹脹滿。所是食飲不限時節。寧可少食。(保無宿疰)數數進之。(助藥勢也)必須傷軟。(易消故也)不宜傷硬。(恐損胃氣致不消也)此皆以意消息之為佳。
又論曰:主療之法。先須究其根本。考其患狀。診其三部。決其輕重。量其可不。與其湯藥。指期取瘥。若能如此。方可措手。先療其根。次其末。針灸湯散。必須相應。無容病根深遠。少服即望痊除。未及得瘳。便復罷藥。乃言藥病乖越。似不相當。如此懷疑。余所不取。
亦有因瘧後作。亦有因痢後為此病根。其源非一。略舉綱紀。比類而取療之。方法如後所言。
又論曰:骨蒸之病。無問男女。特忌房室。舉動勞作。尤所不宜。陳臭酸鹹。黏食不消。牛馬驢羊。大小二豆。豬魚油膩。酒面瓜果。野豬之屬。葵筍蒜蕨及生冷等。並不得餐。自非平復一月以後。乃漸開也。大略如此。觸類而長之。此病宜食煮飯鹽豉豆醬燒薑蔥韭枸杞苜蓿苦菜地黃牛膝葉。
並須煮爛食之。候病稍退。恐肌膚虛弱者。可時食干鹿脯。為味中間所有得食之者。按其條下具言之。
廣濟療婦人腹內冷癖。血塊虛脹。月經不調。瘦弱不能食無顏色。狀如傳屍病方。(張文仲方)
曲末(二升),大麥櫱末(二升),生地黃(肥大者切三升),白朮(八兩),牛膝(切三升),桑耳(銼三升金色者)薑黃(八兩),當歸(十四分),生薑(合皮切二升),桃仁,杏仁(各二升去皮尖及雙仁者熬),近用加橘皮(八兩)
上十二味並細切。於臼中以木杵搗之如泥。納瓶中。以物蓋口封之。勿令泄氣。蒸於一大石米中。飯熟出之。停屋下三日。開出曝乾。搗為散。酒飲服方寸匕。日二服。漸加至一匕半。不利。初服十日內。忌生冷難消之物。以助藥勢。過十日外。即百無所忌。任意恣口食之。
唯忌桃李。若須桃李宜去朮。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一服三十丸。日二服。去病。令人能食肥健。好顏色。忌桃李雀肉蕪荑。(出第四卷中)
文仲論:傳屍病。亦名痎瘧。遁疰。骨蒸。伏連。殗殜。此病多因臨屍哭泣。屍氣入腹。連綿或五年三年。有能食不作肌膚。或二日五日若微勞即發。大都頭額頸骨間。尋常微熱翕翕然。死復家中更染一人。如此乃至滅門。療之方。
獺肝(一具破干炙),鱉甲(一枚炙),野貍頭(一枚炙),紫菀(四分),漢防己(一兩半),蜀漆(洗),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一兩)
上八味搗篩以成煉烊。羊腎脂二分。合蜜一分烊。冷和丸藥如梧子大。服十丸。加至十五丸。日再。以飲下之。其藥合和訖。分一分頭邉著。一分懸門額上。一分系臂上。先服頭邉。次服臂上。次服門上者。大驗。忌海藻菘菜莧菜。
又灸法。
立腳於系鞋處橫紋。以手四指於文上量脛骨外。逼脛當四指中節按之。有小穴。取一縷麻刮令薄。以此麻緩繫上灸。令麻縷斷。男左女右。患多減。
又方
青羚羊肺(一具破於布上干之),莨菪子(一升絹袋盛),醋(一升),同漬經三日出。各於布上曝之。令至干。微火熬莨菪子。各搗篩和以蜜丸如梧子。服三丸。加至四丸。
地骨皮,白薇,芍藥,甘草,犀角,升麻,茯神,麥門冬,黃芩,桔梗,枳實,大黃,前胡,茯苓,天門冬,生薑,桑根白皮,羚羊角,當歸,柴胡,硃砂,芎藭,鱉甲,蜀漆,知母,石膏,常山,烏梅,香豉,黃耆,地黃,橘皮
以上並可詳度病狀用之。(並出第一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