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6)

1. 崔氏方一十五首

崔氏療傷寒始得一二日方。

便可灸頂三壯,又灸大椎三壯,各加至五壯益良,用之驗,大椎,平肩斜齊高大者是也,仍不得侵項,分取之則非也,上接項骨,下肩齊在椎骨節上,是余穴盡在節下,凡灸刺不得,失之毫釐,今崔氏不定高下,是以言之。(出黃帝針灸經)

白話文:

可以灸頂部三個艾炷,再灸大椎穴三個艾炷,逐漸增加到五個艾炷效果更好,實際使用時,大椎穴位於頸項與肩部交界處,肩部平直且高大,不要灸到頸項,把穴位分開灸就不對了,大椎穴在上連接頸椎骨,在下與肩部平齊位於椎骨的節點上,其他穴位都在節點以下,所有灸療和針刺都要準確,一毫之差就會有誤,現在崔氏沒有明確規定高低,因此我這樣說。

又療傷寒一日至三日,可發汗,度瘴散方。

麻黃(十分去節),桔梗,蜀椒(汗),細辛白朮吳茱萸防風(各四分),烏頭(炮),乾薑,桂心(各五分)

白話文:

麻黃(去除節段,十分量) 桔梗、花椒(促進發汗)、細辛、白朮、吳茱萸、防風(均為四分量) 烏頭(炮製過的)、乾薑、桂心(均為五分量)

上十味,搗篩為散,溫酒服方寸匕,溫覆取汗,或數服得汗即止,若得病一二日而輕者,服此藥皆得汗解,若得便重者,頗不能解也,然可以二大豆許著鼻孔中,覺燥涕出,一日可三四著,必愈,兼闢天行病,忌豬肉生蔥生菜桃李雀肉等。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碎過篩,用溫酒送服方寸匕。蓋上被子讓病人發汗,或服藥數次後發汗即可停止。如果是發病一兩天且病情較輕者,服此藥都能發汗痊癒。如果是發病時間較長、病情較重者,服此藥較難發汗痊癒。可以用兩粒大黃豆塞入鼻孔中,感覺鼻涕變乾時將其取出,一天可以塞三四次,必定痊癒。此藥方還能預防流行病,忌食豬肉、生蔥、生菜、桃、李、雀肉等食物。

又療傷寒敕色惡寒,發熱體疼發汗,神丹丸方。

人參(五分),烏頭(四分炮),半夏(洗五分),茯苓(五分),硃砂(一分研),附子(四分炮)

白話文:

人參(10 克),烏頭(8 克,炮製過),半夏(10 克,清洗過),茯苓(10 克),硃砂(2 克,研磨過),附子(8 克,炮製過)

上六味,搗為末,蜜和丸如大豆,每服三丸,生薑湯下,發汗出,令體中濈濈然,如汗未出,更以熱粥投之,令汗出,若汗少不解,復如前法,若得汗足不解,當服桂枝湯,此藥多毒,飲水解其熱愈,周護軍子期自說天行用之甚良,故記之,忌豬羊肉大酢生血等物。(刪繁範汪同兼主天行)

白話文:

將上方的六味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大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粒,以生薑湯送服,直到發汗、身體感到微微發熱為止。如果汗液未出,可以再服用熱粥,促進出汗。如果汗出較少,症狀未改善,可以重複上述步驟。如果出汗充足但症狀仍未改善,則應服用桂枝湯。此藥性烈,服後應大量飲水以解熱,效果更佳。周護軍子期親自用此方治療天行時效果良好,故將其記錄下來。服用此方期間,應忌食豬肉、羊肉、大酢、生血等食物。

又療傷寒服度瘴散而不汗出者,便作蔥鼓湯方。

蔥(十四莖),豉(一升綿裹)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溫暖覆取汗出,勝度瘴散也。(與前肘後方重)

又療傷寒服蔥豉湯不得汗,可服葛根湯方。

白話文:

如果服用蔥豉湯治療傷寒卻沒有出汗,可以服用葛根湯。

蔥白(十四莖),豉(一升綿裹),葛根(三兩切)

白話文:

蔥白:14 根 豆瓣:1 升,用綿布包裹 葛根:3 兩,切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為再服,溫覆取汗,汗不出更服,余時用此,一服輒汗,略不再服,救數十人甚效。

白話文:

把上述三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煮沸,煮到剩下兩升水,分兩次服用。喝完藥後,用溫暖的被子蓋住身體,讓身體出汗。如果沒有出汗,就再服用一次。在非緊急情況下,每次服用都能出汗,通常不需要再服第二次。已經有數十人使用此方法,效果顯著。

又療傷寒,前軍府直吏周虎服葛根湯,再服不得汗,余更視之,甚惡寒而拘急,更思作麻黃以解之方。

白話文:

另外治療傷寒,在前軍治所擔任幕府直吏的周虎服用了葛根湯,再次服藥時卻無法發汗,我再次查看他的病情,發現他非常惡寒且身體僵硬,於是又考慮用麻黃湯來解除他的症狀。

麻黃(二兩去節),葛根(三兩),蔥白(十四莖),豉(一升綿裹)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虎再服快汗愈,其疹與周虎相似者,服之皆汗,十餘人瘥。

又療傷寒,阮何南蒸法。

薪火燒地良久,掃除去火,可以水小灑,取蠶砂,若桃葉桑柏葉諸禾糠及麥麬皆可取用,易得者,牛馬糞亦可用,但臭耳,桃葉欲落時,可益收取干之,以此等物著火處,令厚二三寸,布席臥上溫覆,用此發汗,汗皆出,若過熱當細審消息大熱者可重席,汗出周身輒便止,當以溫粉粉身,勿令遇風。

白話文:

火燒熱地一段時間後,清除餘火,可以用少許水灑濕,然後取蠶砂,桃葉、桑葉、禾糠、麥麬等都可以使用,容易取得的話,牛馬糞也可以用,只是會比較臭。等到桃葉快掉落時,可以多收集一些曬乾儲存。把這些東西鋪在火熱的地方,厚度約兩三寸,鋪上蓆子躺臥其上,用來發汗。當全身都出汗後,若感覺過熱,要仔細注意發熱情況,過熱的人可用厚蓆子,當全身發汗後就可停止。此時應使用溫熱的藥粉擦拭身體,避免吹風。

又療傷寒三五日,疑有黃,則宜服此油方

取生烏麻清油一盞,水半盞,以雞子白一枚和之,熟攪令相得,作一服令盡。

小前胡湯,療傷寒六七日不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寒疝腹痛方。(胡治云出張仲景)

白話文:

小前胡湯適用於傷寒病程6-7天未見好轉,寒熱交替,胸脅脹滿苦痛,精神萎靡不想飲食,心中煩躁想嘔吐,寒疝導致的腹痛。

前胡(八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三兩),干棗(十一枚擘)

白話文:

前胡:8 兩 半夏:半升(洗淨) 生薑:5 兩 黃芩:3 兩 人參:3 兩 甘草:3 兩(炙製) 紅棗:11 顆(用刀劃開)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忌羊肉餳海藻菘菜。(古今錄驗同,仲景方用柴胡不用前胡今詳此方治寒疝腹痛恐性涼耳合用仲景柴胡桂薑湯今崔氏用之未知其可也)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片,加入一斗水,煮沸後熬取三升藥液,分為四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羊肉、餳、海藻和菘菜。

(注:古今醫方皆有記載,仲景的方子中使用柴胡,而不使用前胡。現在仔細研究這個方子,推測可能是因為它用於治療寒性疝氣腹痛,而前胡性涼,因此與柴胡桂薑湯合用。現在崔氏採用此方,不知是否妥當。)

又療傷寒或始得至七八日不大便,或四五日後不大便,或下後秘塞者,承氣湯方。

白話文:

此外,治療傷寒,在發病後七到八天還未排便,或者四到五天後還未排便,或者大便後又便祕的,可以使用承氣湯方。

厚朴(炙),大黃(各三兩),枳實(六片炙)

白話文:

  • 厚朴(烤過)三兩
  • 大黃三兩
  • 枳實六片(烤過)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體強者服一升,羸者服七合,得下必效止。(範汪同)

又若胃中有燥糞,令人錯語,正熱盛亦令人錯語,若秘而錯語者,宜服承氣湯,通利而錯語者,宜服下四味黃連除熱湯,承氣湯舊用芒硝,余以有毒故去之,用之數年,安穩得下良,既服湯亦應外用生薑兌,(讀作銳下同)使必去燥糞,若服湯兼兌而並不得下者,可依本方加芒硝一兩。

白話文:

假如胃中堆積了乾燥的大便,會令人說話錯亂;如果正處於陽熱盛旺的時期,也會令人說話錯亂;如果由於便祕而導致說話錯亂,應該服用承氣湯通便;如果服用承氣湯後導致說話錯亂,應該服用下四味黃連除熱湯清熱。承氣湯以前常用芒硝,但我認為它有毒,所以去掉了。我用這個方子已經有幾年了,安全有效,服用湯藥後還應該配合使用生薑灌腸,以確保排出乾燥大便。如果服用湯藥和灌腸後仍然排不出大便,可以根據原方加入一兩芒硝。

又姜兌法

削生薑如小指,長二寸,鹽塗之,納下部中,立通。

又方

豬膽灌下部,用亦立通。(張仲景傷寒論云豬膽和法醋少許灌穀道中)

又前軍督護劉車者,得時疾三日已汗解,因飲酒復劇,苦煩悶乾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臥,余思作此黃連解毒湯方。

白話文:

此外,前軍督護劉車得了瘟疫,三天後出汗痊癒。但因飲酒而病情加重,感到煩悶、乾嘔,口乾舌燥、呻吟不止,胡言亂語,無法入睡。於是我考慮後,制定了這個黃連解毒湯方。

黃連(三兩),黃芩,黃柏(各二兩),梔子(十四枚擘)

白話文:

黃連(120 克) 黃芩(80 克) 黃柏(80 克) 梔子(14 枚,剝開)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目明,再服進粥,於此漸瘥,余以療凡大熱盛煩嘔呻吟錯語不得眠,皆佳,傳語諸人,用之亦效,此直解熱毒,除酷熱,不必飲酒劇者,此湯療五日中神效。忌豬肉冷水。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切碎,放入六升水煮沸,熬製至剩兩升,分成兩次服用。第一次服用有助於明目,第二次服用時配著稀粥食用。這樣服用,病情會逐漸好轉。我也用這個方子治療過許多發高燒、煩躁、嘔吐、呻吟、胡言亂語和失眠的患者,效果都很好。我將這個方子傳授給了許多人,他們使用後也都見效。這個方子可以直接清熱解毒,排除體內的酷熱,即使沒有出現明顯的飲酒症狀,也可以服用。這個方子在治療疾病的五天內,會有非常好的效果。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和冷水。

大前胡湯,療傷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堅滿,身體疼痛,內外有熱,煩嘔不安方。(胡洽云出張仲景)

白話文:

大前胡湯用於治療傷寒八九天未痊癒,心腹脹滿,身體疼痛,內外發熱,煩躁嘔吐不安的情況。(據胡洽說,此方出自張仲景)

前胡(半斤),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枳實(八片炙),芍藥(四兩),黃芩(三兩),干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前胡半斤 半夏半升,洗淨 生薑五兩 枳實八片,炙用 芍藥四兩 黃芩三兩 乾棗十二枚,剖開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忌羊肉餳等物。(古今錄驗同,張仲景用柴胡不用前胡本云加大黃二兩不加大黃恐不名大柴胡湯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好,加入一斗水煮沸,取三升湯液,分成四次服用,一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服用期間忌食羊肉、餳等食物。(本驗方與古今流傳的藥方相同,張仲景使用的柴胡湯中不包含前胡,但說明中提到添加二兩大黃,如果不添加大黃,可能不能稱為大柴胡湯。)

又凡少陰病寒多表無熱,但苦煩憒,默默而極不欲見光,有時腹痛,其脈沉細而不喜渴,經日不瘥,舊用四順湯,余怪其熱,不甚用也,若少陰病下利而體猶有熱者,可服黃連龍骨湯,若已十餘日而下利不止,手足徹冷,及無熱候者可服增損四順湯方。(黃連龍骨湯見第三卷天行中)

白話文:

凡是少陰體質、受寒發病的人,常會感到表裡寒冷,卻沒有發熱,只覺得煩躁、精神恍惚,不愛見光,有時會腹痛,脈象沉細無力,並且不覺得口渴,經過一天也沒有好轉。以前用四順湯治療,我懷疑它的熱性,所以不太使用。

如果是少陰體質、下痢,身體還有熱象的人,可以使用黃連龍骨湯。如果已持續十多天仍腹瀉不止,手腳冰冷,且沒有發熱症狀的人,可以使用增損四順湯。(黃連龍骨湯的配方請參考第三卷「天行」篇)

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龍骨(二兩),黃連,乾薑(各二兩),附子(中形者一枚炮去黑皮)

白話文:

甘草(10公克,炒過),人參(10公克),龍骨(10公克),黃連(10公克),乾薑(10公克),附子(中等大小1枚,炮製後去除黑皮)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瘥復作,甚良,若下而腹痛,加當歸二兩,嘔者加橘皮一兩。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切片,以六升水煮沸後,取兩升藥液,分兩次服用。如果症狀未改善,可以再次服用,療效非常好。如果服用後出現腹痛,可以加入二兩當歸;如果出現嘔吐,可以加入一兩橘皮。服用藥液期間忌食海藻、油菜、豬肉和冷水。

又療少陰病二十日後下不止,可服陟釐丸,浩京方。

陟釐(四兩不用鹹者),當歸(四兩),漢防己(三兩),黃連(三兩),紫石英(別搗末細研二兩),豉(三升),厚朴(二兩炙),苦酒(五升)

白話文:

陟釐(四兩,不用鹹的) 當歸(四兩) 漢防己(三兩) 黃連(三兩) 紫石英(研磨成細末,二兩) 豉(三升) 厚朴(炙烤過的,二兩) 苦酒(五升)

上八味切,以二升苦酒漬防己一宿,出切炙之燥,復納苦酒中盡止,又以三升苦酒漬豉一宿,小蒸之,研絞取汁,搗下篩諸藥,以酒豉汁,和之丸如梧桐子大,冷漿水服二十丸,丸極燥,乃可服之,忌豬肉冷水。(並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中藥材切碎,加入二升苦酒,浸泡防己一晚,取出後烘乾,再放回苦酒中浸泡到不吸水為止。另外,用三升苦酒浸泡大豆一夜,稍微蒸煮,研磨絞汁,然後將其他中藥粉碎過篩,加入酒豆汁,混合丸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冷漿水送服二十丸,丸子很乾燥時才能服用。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和冷水。(這段內容出自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