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十一 (3)
卷第十一 (3)
1. 消渴口乾燥方三首
廣濟療口乾數飲水。腰腳弱。膝冷。小便數。用心力即煩悶健忘方。
麥門冬(十二分去心),牛膝(六分),龍骨(八分),土瓜根(八分),狗脊(六分),茯神(六分),人參(六分),黃連(十分),牡蠣(六分熬碎),山茱萸(八分),菟絲子(十二分酒漬一宿),鹿茸(八分炙)
上十二味搗篩為末。蜜和丸。每服食後煮麥飲。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三十丸。忌生菜熱面豬牛肉,蒜黏食陳臭酢物等。
又療消渴口苦舌乾方。
麥門冬(五兩去心),茅根(一升),栝蔞(三兩切),烏梅(十顆去核),小麥(三合),竹茹(一升)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細細含咽。分為四五服。忌熱面炙肉。(並出第一卷中)
千金口含酸棗丸。療口乾方。
酸棗(一升五合去核),石榴子(五合干之),葛根(三兩),烏梅(五十顆去核),麥門冬(四兩去心),茯苓(三兩半),覆盆子(三兩),桂心(三兩六銖),石蜜(四兩半),栝蔞(三兩半)
上十味搗篩。蜜和為丸。含如酸棗許大。不限晝夜。常令口中有津液出為佳。忌大酢生蔥。(翼同出第二十一卷中)
白話文:
消渴口乾燥方三首
第一個方子是治療口渴,常常需要喝很多水,而且腰腿無力,膝蓋冰冷,小便頻繁,用腦過度就會感到煩躁、健忘的狀況。
藥材包含:麥門冬(去心,12份)、牛膝(6份)、龍骨(8份)、土瓜根(8份)、狗脊(6份)、茯神(6份)、人參(6份)、黃連(10份)、牡蠣(搗碎熬製,6份)、山茱萸(8份)、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晚,12份)、鹿茸(炙烤,8份)。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次飯後用麥茶送服,一開始服用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二十顆,每天兩次,之後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十顆。服用期間忌食生菜、熱麵、豬肉、牛肉、蒜、黏稠的食物、腐敗的食物和醋等。
第二個方子是治療消渴,同時伴有口苦、舌頭乾燥的狀況。
藥材包含:麥門冬(去心,五兩)、茅根(一升)、栝蔞(切開,三兩)、烏梅(去核,十顆)、小麥(三合)、竹茹(一升)。
將以上六味藥材,加九升水煮至三升,去除藥渣,慢慢含著吞咽,分四到五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熱麵和烤肉。(這個方子出自第一卷)
第三個方子,名為「千金口含酸棗丸」,是治療口乾的方子。
藥材包含:酸棗(去核,一升五合)、石榴子(晒乾,五合)、葛根(三兩)、烏梅(去核,五十顆)、麥門冬(去心,四兩)、茯苓(三兩半)、覆盆子(三兩)、桂心(三兩六銖)、石蜜(四兩半)、栝蔞(三兩半)。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含在口中像酸棗一樣大小,不限制白天或晚上,讓口中保持有津液分泌的狀態是最好的。服用期間忌食大量的醋和生蔥。(這個方子出自第二十一卷)
2. 消中消渴腎消方八首
病源內消病者。不渴而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熱結於腎。內熱之所作也。所以服石之人。小便利者。石性歸腎。腎得石則實。實則消水漿故利。利多則不得潤養五臟。臟衰則生諸病焉。由腎盛之時。不惜真氣。恣意快情。數使虛耗。石熱孤盛。則作消中。故不渴而小便多也。(出第五卷中)
千金論曰:夫內消之為病。當由熱中所作也。小便多於所飲。令人虛極短氣。又內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而又不渴。正觀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久。忽然房道強盛。經月餘漸患渴。經數日小便大利。日夜百行以來。百方療之漸以增劇。四體羸惙。不能起止。精神惚恍。
口舌焦乾而卒。此病雖稀。甚可畏也。利時脈沉細微弱。服枸杞湯即效。若恐不能長愈。服鉛丹散立效。其間將服除熱宣補丸。枸杞湯方。
枸杞枝葉(一斤),栝蔞根(三兩),石膏(三兩),黃連(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五服。日三夜二服。困重者多合。渴即飲之。忌海藻菘菜豬肉。
又鉛丹散。主消渴止小便數。兼消中。悉主之方。
鉛丹(二分熬別研入),栝蔞根(十分),甘草(十分炙),澤瀉(五分),胡粉(二分熬研入),石膏(五分研),白石脂(五分研入),赤石脂(五分)
上八味搗研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少壯人一匕半。患一年者服之一日瘥。二年者二日瘥。渴甚者夜二服。若腹中痛者減之。丸服亦佳。一服十丸。以瘥為度。不要傷多。令人腹痛。此方用之如神。已用經今三十餘載矣。忌海藻菘菜。文仲云。腹中痛者。宜漿水飲汁下之亦得。
又備急云。不宜酒下。用麥汁下之亦得。丸服者服十丸。日再服。合一劑。救數人得愈。古今錄驗云:服此藥了。經三兩日。宜爛煮羊肝肚空腹吃之。或作羹亦得。宜湯淡食之。候小便得鹹苦。即宜服後花蓯蓉丸。兼煮散將息。
又療腎消渴。小便數。宜補丸方。
黃耆(三兩),栝蔞(三兩),麥門冬(三兩去心),茯神(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三兩),知母(三兩),乾地黃(六兩),石膏(六兩研),菟絲(三兩),肉蓯蓉(四兩)
上十二味末之。以牛膽汁三合。共蜜和丸梧子大。以茅根汁服三十丸。日漸加至五十丸。一名茯神丸。(集驗同)
又療腎氣不足。虛損消渴。小便數。腰痛。宜服腎瀝湯方。
羊腎一具(去脂膜切),遠志(二兩去心),人參(二兩),澤瀉(二兩),乾地黃(二兩),桂心(二兩),當歸(二兩),龍骨(二兩),甘草(二兩炙),麥門冬(一升去心),五味子(五合),茯苓(一兩),芎藭(二兩),黃芩(一兩),生薑(六兩),大棗(二十枚)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羊腎取一斗二升。納藥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酢物蕪荑。(集驗同)
又阿膠湯。療久虛熱。小便利而多。或服石散人虛熱。多由汗出當風取冷。患腳氣。喜發動。兼消渴腎消。脈細弱。服此即立減方。
阿膠(三兩),乾薑(二兩),麻子(一升),遠志(四兩去心),附子(一兩炮),人參(一兩),甘草(三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說云:小便利多白。日夜數十行至一石。令五日服之甚良。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又腎消夜尿七八升方。
鹿角(一具炙令焦)
上一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漸漸加至一匕半。
又黃耆湯。主消中虛勞少氣。小便數方。
黃耆(二兩),芍藥(二兩),生薑(二兩),當歸(二兩),桂心(二兩),甘草(二兩),大棗(三十枚),麥門冬(一兩去心),乾地黃(一兩),黃芩(一兩)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空腹溫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古今錄驗論。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飲水多。小便數。無脂似麩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數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飲水不能多。但腿腫腳先瘦小。陰痿弱。數小便者。此是腎消病也。特忌房勞。若消渴者倍黃連。消中者倍栝蔞。腎消者加芒硝六分。服前件鉛丹丸。得小便鹹苦如常。後恐虛憊者。並宜服此花蓯蓉丸方。
花蓯蓉(八分),澤瀉(四分),五味子(四分),紫巴戟天(四分去心),地骨皮(四分),磁石(六分研水淘去赤汁干之研入),人參(六分),赤石脂(六分研入),韭子(五分熬),龍骨(五分研入),甘草(五分炙),牡丹皮(五分),乾地黃(十分),禹餘糧(三分研入),桑螵蛸(三十枚炙),栝蔞(四分)
上十六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牛乳空腹下二十丸。日再服。忌海藻菘菜胡荽蕪荑等物。
又服前丸渴多者。不問食前後。服煮散方。
桑根白皮(六分),薏苡仁(六分),通草(四分),紫蘇莖葉(四分),五味子(六分),覆盆子(八分),枸杞子(八分),乾地黃(九分),茯苓(十二分),菝葜(十二分),黃耆(二分)
上十一味搗。以馬尾羅篩之。分為五帖。每帖用水一升八合。煎取七合。去滓。溫服。忌酢物蕪荑。(出第二十六卷中)
白話文:
消中消渴腎消方八首
內消病
這種病是不口渴卻小便多的情況,是因為過去長期服用五石散,導致熱邪積聚在腎臟,產生內熱所致。服用五石散的人小便頻繁,是因為藥性歸於腎,腎得到藥的補益就變得充實,充實後就能排泄體內的水液,所以小便多。但小便過多會使五臟得不到滋養,五臟衰弱就會產生各種疾病。另外,有些人年輕時,不愛惜精氣,放縱情慾,過度消耗,導致腎火過旺,也會造成消中病,所以出現不口渴卻小便多的情況。
千金論點
內消這種病,多半是由於體內熱邪引起的。小便量多於喝水量,會讓人極度虛弱、呼吸短促。內消病人吃下去的東西很快就消化了,小便多但不口渴。以梓州刺史李文博為例,他長期服用白石英,結果房事能力突然增強,過了一個月左右開始感到口渴,幾天後小便量大增,日夜小便次數高達一百多次。他試過各種治療方法,病情反而越來越嚴重,身體虛弱無力,無法站立,精神恍惚,口舌乾燥,最後死亡。這種病雖然少見,但很可怕。病情嚴重時脈搏會變得沉細微弱,服用枸杞湯會有效果。如果擔心不能根治,可以服用鉛丹散,效果迅速。期間可以服用除熱宣補丸。
枸杞湯
枸杞枝葉一斤、栝蔞根三兩、石膏三兩、黃連三兩、炙甘草二兩
將以上五味藥切碎,用水一斗煮至三升,去除藥渣,分五次溫服,白天三次,晚上兩次。病情嚴重者可多服幾次,口渴就喝。忌食海藻、菘菜、豬肉。
鉛丹散
鉛丹二分(熬過後研磨)、栝蔞根十分、炙甘草十分、澤瀉五分、胡粉二分(熬過後研磨)、石膏五分(研磨)、白石脂五分(研磨)、赤石脂五分
將以上八味藥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一小匙,每天三次。年輕力壯的人可服用一匙半。患病一年者,服藥一天即可痊癒;患病兩年者,服藥兩天即可痊癒。口渴嚴重者,晚上可加服一次。若腹痛則減量。也可將藥做成藥丸服用,每次十丸,以痊癒為度,不要過量服用,以免引起腹痛。這個方子效果非常好,已經使用三十多年了。忌食海藻、菘菜。如果腹痛,可用米湯送服。
備急論
不宜用酒送服,可用麥汁送服。丸劑每次服用十丸,每天兩次。一劑藥可救治數人。古今錄驗說,服用此藥後三兩天,應空腹吃煮爛的羊肝或羊肚,或做成羹湯食用。應吃清淡的食物,等小便變得又鹹又苦時,就可以服用後續的花蓯蓉丸,並搭配藥散調養。
補腎丸
黃耆三兩、栝蔞三兩、麥門冬三兩(去心)、茯神三兩、人參三兩、炙甘草三兩、黃連三兩、知母三兩、乾地黃六兩、石膏六兩(研磨)、菟絲子三兩、肉蓯蓉四兩
將以上十二味藥研磨成粉末,用三合牛膽汁和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茅根汁送服三十丸,每日逐漸增加至五十丸。此藥又名茯神丸。
腎瀝湯
羊腎一對(去脂肪膜切片)、遠志二兩(去心)、人參二兩、澤瀉二兩、乾地黃二兩、桂心二兩、當歸二兩、龍骨二兩、炙甘草二兩、麥門冬一升(去心)、五味子五合、茯苓一兩、芎藭二兩、黃芩一兩、生薑六兩、大棗二十枚
將以上十六味藥切碎,用水一斗五升煮羊腎,取一斗二升,再加入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生蔥、醋物、蕪荑。
阿膠湯
阿膠三兩、乾薑二兩、麻子一升、遠志四兩(去心)、炮附子一兩、人參一兩、炙甘草三兩
將以上七味藥切碎,用水七升煮至二升半,去除藥渣,加入阿膠融化,分三次服用。此方對於久病虛熱、小便頻多,或因服用石散導致虛熱,多因出汗後受風著涼,患腳氣,易復發,兼有消渴、腎消,脈搏細弱者有效。據說,小便多且發白,日夜小便數十次甚至一石者,服用五天效果顯著。忌食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治腎消夜尿多方
鹿角一具(炙焦)
將鹿角烤焦後研磨成粉,用酒送服一小匙,逐漸加量至一匙半。
黃耆湯
黃耆二兩、芍藥二兩、生薑二兩、當歸二兩、桂心二兩、甘草二兩、大棗三十枚、麥門冬一兩(去心)、乾地黃一兩、黃芩一兩
將以上十味藥切碎,用水一斗煮至三升,去除藥渣,空腹溫服三次。忌食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古今錄驗論
消渴病有三種:一是口渴多飲、小便頻繁,且小便如麩片般無油並帶甜味,這是消渴病;二是食量大,不怎麼口渴,小便量少,看似有油且次數多,這是消中病;三是不渴且不能多飲,但腿腫腳先變瘦小,陰莖萎弱,小便次數多,這是腎消病。特別要禁慾。患消渴病者黃連用量加倍,患消中病者栝蔞用量加倍,患腎消病者加入芒硝六分。服用之前的鉛丹丸,等小便變得又鹹又苦時,如果身體虛弱,就應服用花蓯蓉丸。
花蓯蓉丸
花蓯蓉八分、澤瀉四分、五味子四分、紫巴戟天四分(去心)、地骨皮四分、磁石六分(研磨,用水淘去紅汁,曬乾研末加入)、人參六分、赤石脂六分(研末加入)、韭子五分(炒過)、龍骨五分(研末加入)、炙甘草五分、牡丹皮五分、乾地黃十分、禹餘糧三分(研末加入)、桑螵蛸三十枚(炙過)、栝蔞四分
將以上十六味藥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牛奶空腹送服二十丸,每日兩次。忌食海藻、菘菜、胡荽、蕪荑等物。
煮散方
對於服用前面藥丸後仍感到口渴的人,不論飯前飯後,都可服用此煮散方。
桑樹根白皮六分、薏苡仁六分、通草四分、紫蘇莖葉四分、五味子六分、覆盆子八分、枸杞子八分、乾地黃九分、茯苓十二分、菝葜十二分、黃耆二分
將以上十一味藥研磨成粉末,用馬尾羅篩過,分成五份,每份用水一升八合煎至七合,去除藥渣,溫服。忌食醋物、蕪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