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12)

1. 雜療上氣咳嗽方四首

《廣濟》療上氣咳嗽,兼水氣、癖氣方。

葶藶子(熬),貝母,桔梗鱉甲(炙),防葵(各六分),白朮茯苓大戟枳實(炙),紫菀旋覆花杏仁橘皮(各四分),芫花(二分),大黃(十分),皂莢(一分炙,去皮、子)

白話文:

  • 葶藶子(炒)
  • 貝母
  • 桔梗
  • 鱉甲(炙)
  • 防葵(各 0.6 克)
  • 白朮
  • 茯苓
  • 大戟
  • 枳實(炙)
  • 紫菀
  • 旋覆花
  • 杏仁
  • 橘皮(各 0.4 克)
  • 芫花(0.2 克)
  • 大黃(1 克)
  • 皁莢(0.1 克,炙後去皮、去籽)

上十六味,搗篩,蜜和為丸。空腹以飲服如梧子五丸,日二服,漸漸加至十丸,以微利為度。忌桃、李、雀肉、莧菜、醋物、豬肉、陳臭等。(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十六種藥材搗碎過篩,並加入蜂蜜製成丸藥。空腹時服用,一開始服用五顆,一天兩次。逐漸增加藥量至十顆,以微微感到通便為標準。服用藥物期間應忌口,避免食用桃子、李子、麻雀肉、莧菜、酸醋製品、豬肉和腐敗變質的食物。(出自第二卷中)

《深師》療上氣搶心胸,奄奄不得息,腹中脹滿,食輒吐。蘇子湯方。

蘇子(一升),大棗(三十顆),半夏(三兩洗),橘皮,生薑,桂心(各一兩),蜀椒(二分汗)

白話文:

蘇子(一杯) 大棗(30顆) 半夏(180克,洗淨) 橘皮(60克) 生薑(60克) 肉桂心(60克) 蜀椒(12克,炮製)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忌羊肉、餳、生蔥。(出第十八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切好,放入七升水中,熬煮至剩兩升,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羊肉、餅類、生蔥。

《古今錄驗》半夏湯,療上氣,五臟閉塞,不得飲食,胸中脅下支脹,乍去乍來,虛氣結於心中,伏氣住胃管,唇乾口燥,肢體動搖,手足疼冷,夢寐若見人怖懼,此五臟虛乏諸勞氣不足所致,並療婦人方。

白話文:

古今醫書記載的「半夏湯」可以治療上氣(氣往上衝)、五臟閉塞(臟腑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飲食、胸脅疼痛脹氣,這種徵狀時有時無。這是因為虛弱之氣積聚在心中,鬱氣堵塞胃管,導致嘴脣乾燥、口乾舌燥、四肢顫抖、手腳冰冷,甚至做夢時會見鬼受驚嚇。這些都是五臟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也可用於治療婦科疾病。

當歸防風黃耆(各二兩),柴胡(半斤),細辛麻黃(去節),人參(各一兩),杏仁(五十粒),桂心(三兩),半夏(一升洗),大棗(二十枚),生薑(五兩),黃芩(一兩)

白話文:

當歸、防風、黃耆(各 90 克),柴胡(270 克),細辛、麻黃(去節)、人參(各 45 克),杏仁(25 粒),桂心(135 克),半夏(450 克,洗淨),大棗(10 枚),生薑(225 克),黃芩(45 克)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沸,去上沫,更入水一升,及諸藥,煮取五升,分為五服,日三夜二。忌羊肉、生蔥、生菜、餳等。(出第十九卷中)

白話文:

以上十三種藥材,切成藥片,用一斗水先煮麻黃一滾,撈去浮沫,再加入一升水和其它藥材,煮沸後取五升藥液,分成五次服,白日三次,晚上二次。忌食羊肉、生蔥、生菜、豆豉等食物。(出自第十九卷中)

《近效》療上氣,腹內脹滿,飲食不消,欲作霍亂及咳嗽。紫蘇子丸方。

白話文:

《近效方》治療胸悶氣急、腹部脹滿、食物消化不良、即將發作霍亂和咳嗽。

紫蘇子丸方

紫蘇子,橘皮(各二兩),高良薑,桂心,人參(各一兩)

白話文:

紫蘇子,橘皮(各 60 克),高良薑,桂心,人參(各 30 克)

上五味,搗篩,蜜和為丸。每服十五丸,酒飲任下。若食瓜膾等物,有生熟氣,擬似霍亂者,即半棗慄許大,細細嚥取汁令消盡,應時立愈。常有此藥,永不患霍亂,甚神效也。忌生蔥、豬肉、陳臭等物。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過篩,與蜂蜜混合作成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以酒送服。如果吃了瓜菜生食等食物,產生生熟氣滯,類似霍亂的症狀,就取一顆半棗大小的藥丸,細細咀嚼吞嚥,讓藥汁完全消失,應時就能痊癒。常備此藥,就能預防霍亂,功效十分顯著。服用時忌食生蔥、豬肉、陳臭等食物。